中医与古代农学的联系原理

中医与古代农学的联系原理

一、中医与古代农学相通的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任健[1](2019)在《中国古代文学蔷薇意象与题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花卉,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意象类型。而蔷薇,又是这一意象类型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意象。本文即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蔷薇题材文学作品入手,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蔷薇意象书写,兼略论与蔷薇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化现象。论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论述了蔷薇的名实、植物资源与园艺栽培等问题,第二章至第五章属于对蔷薇题材文学与意象作品的研究,第六章则属于与蔷薇有关的古代文化生活研究。蔷薇之名的出现不应早于东晋,而“墙蘼”这个名称最早也不是专指蔷薇。中国古代对“蔷薇”、“玫瑰”、“月季”有较为明显的区分,这样就限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蔷薇在古代的分类标准有颜色、形状、地域等;其分布范围非常广,南可到两广、台湾,东可至吴浙、福建,西可抵四川、陕西,北可达北京、沈阳。蔷薇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南朝齐梁时期,其实用价值则有药用、食用、制香等多种。无论从作品数量、质量还是从文体分布、名家创作等角度来看,蔷薇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较为重要的花卉植物意象。从历史发展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蔷薇题材文学的萌芽与出现期,唐宋为其发展与繁荣期,元明清则是其继承与新变期。中国古代对于蔷薇形象之关注重点,经历了从“枝叶”到“色彩”再到“气味”的发展过程。此外,蔷薇的“习性美”一直受到文人关注,这主要指其“易栽种”、“性喜水”、“逢春开”的植物习性。蔷薇作为一种观赏花卉,其形态往往被比喻为美人,这是其神韵美的体现。而日、月、风、雨对蔷薇审美也有不同的影响。蔷薇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意蕴比较复杂。首先,蔷薇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古人在观赏时便会产生携手同赏的欢乐或独自观赏的孤寂。蔷薇花落往往意味着春天逝去,所以会使诗人产生伤春伤时之感,这种感觉也表现为思妇闺怨之情。蔷薇花落还意味着花朵生命的终结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因此蔷薇还可用来抒发物是人非之感。蔷薇生长在野外时不易被人赏识,故而蔷薇也可用来抒发怀才不遇的幽怨,同时也可表现淡泊隐逸的情怀。红、紫蔷薇象征荣华富贵,黄蔷薇则象征纯洁高尚的人格。蔷薇有刺,可以钩住衣服,表达别情离情;也可指外表华丽实则暗藏杀机的小人。蔷薇常易经受风雨的洗礼、波浪的摧折,诗人常以之自比抒发昂扬向上的精神。总之,蔷薇意象的情感意蕴有两面性、复杂性的特点。第五章选取四个专题深度分析蔷薇题材及意象的文学作品或意象。白居易的咏蔷薇诗,其艺术风格包括注重色彩感、描写人格化以及对比的连用,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使蔷薇这一花卉植物再一次进入文学家们的创作视野,开拓了咏蔷薇诗的新的发展。蔷薇题材赋体文学在整个文学史上也许并没有突出的地位,但还有它的文学价值。它填补了咏物赋没有咏蔷薇这一题材的空白,从表现手法与描写内容层面与咏蔷薇诗歌相比有了新变,体现出作者对蔷薇的赞美及美好人格的追求。“蔷薇洞”、“蔷薇架”是两个特殊的意象。“蔷薇洞”之典故的要素共有四个:谢安、东山、携妓、游宴。因此文学作品中用到“蔷薇洞”这一典故时,想要传达的信息、表达的思想也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不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无奈及对谢安的仰慕、渴望归隐山林的出世之心、对携妓传说的戏用、对游宴之乐的表达。“蔷薇架”在古典戏曲、小说中往往有“藏身”、“偷窥”、“私会”等作用,从而推动情节发展。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蔷薇意象主要在《笑林广记》、《池北偶谈》、《庸盦笔记》中各有一处,或生动有趣,或富有文化价值。蔷薇与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首先,中国古代园艺中的蔷薇景观主要有蔷薇架、蔷薇屏等形式。其次,古代物质文化生活中,蔷薇在食用、药用上有较大价值,其独特的物候意义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蔷薇叶还在养蚕活动中扮演角色,而花市中蔷薇也是重要的花卉产品,价格不菲。最后,蔷薇水与中国古代香文化有关,蔷薇水的范围小于蔷薇露,蔷薇水的制法主要有“采露法”、“蒸馏法”,与人们日常的盥洗活动密不可分。

葛小寒[2](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研究表明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刘性峰[3](2018)在《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古代科技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些科技成果涉及人类科技的诸多方面,例如,数学、天学、地学、物理学,等等。大量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得以流传后世,其中,许多作品被译介传播到其他文化。翻译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诠释学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有其必要性。一方面,科学哲学、技术修辞学、科学诠释学、技术诠释学的发展表明: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同人文学科一样需要研究者的理解与诠释。另一方面,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诠释,而诠释学本身即有翻译之意。然而,已有研究较少从诠释学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现象。同时,这些研究所讨论的对象较为单一,显得分散而缺乏系统性。在此背景下,从诠释学的视角系统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文化价值和方法论启示。本研究主要从诠释学视角,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描述译者在翻译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时存在的诠释异同,并尝试对这种异同作出解释,对译者采取的诠释策略进行归纳总结,为此类文本的译介与传播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拟对四部中国古代科技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墨子》、《淮南子》、《梦溪笔谈》)的不同英译本进行分析,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本体根源性范畴、本体属性、文本特征、科技方法等角度对比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典籍与当代科技样式的异同,比较、分析和描写不同译者对该类文献的翻译和诠释,既分析研究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诠释的因素,又描述归纳译者翻译此类文献时采用的诠释策略。本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描述法。首先,采用定性研究法,将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研究层面聚焦于其本体根源性范畴、本体属性、文本特征、译者主体性、科技方法等。其次,由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与跨科学范式的交流,既有英汉语言差异,又有文化与科学范式差异,更有不同英译本之间的差异,因此,借助比较法可以揭橥不同译者的诠释异同。另外,描述法有助于揭示该类文本翻译诠释发生的真实态势,回溯译者的诠释进路。具体而言,本研究从三个层面展开,即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首先,就本体论而言,本研究主要从中国古代科技本体根源性范畴(道、气、阴阳、五行)与本体属性(哲学性、人文性、直觉性/经验性)探究译者如何诠释原作。研究发现,译者采取了自证式诠释、描述性诠释、自解性诠释;同时,拼音直译法有助于阐释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本体的内涵。其次,从认识论来看,本研究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客体(科技典籍文本)和诠释的主体(译者)展开探讨。研究发现,此类文本的多义性与修辞性加大了作为诠释主体的译者的权利;同时,译者的诠释也必然受到文本语境的限制。因此,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过程是译者对原文认知诠释和再建构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主要受其前理解、主体间性(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以及视域融合的影响。研究还表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译者的诠释虽然彰显其主体性,但是,这种主体性并非是任意的,须受其自身属性的制约。第三,从方法论来看,本研究主要依循中国古代科技方法(如象思维方法、逻辑方法、观察法等)对此类文本的英译和阐释展开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研究语料方面,本研究突破以往研究多以单个科技典籍作品为分析对象的局限,将研究语料扩展至四部,对《黄帝内经·素问》、《墨子》、《淮南子》、《梦溪笔谈》等科技典籍的不同英译本作了比较深入详细的探讨。其次,在研究领域方面,本研究尝试尽可能多地拓展研究领域。前人的相关研究大都仅局限于某一个科技领域(如中医、茶典等),较难呈现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整体特征。本研究既有对具有综合科技特征《梦溪笔谈》、《淮南子》英译的观照,又有对个别领域《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的考察,以及对极富当代科学逻辑特征《墨子》英译的探究。第三,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以诠释学为视域,系统考察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为探讨此类文献的英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系统性特征的理论视野与探索路径,涉及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不同层面(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最后,在学科建设方面,本研究是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一次有益尝试,既可以丰富翻译学和诠释学的理论建设,即,翻译学与诠释学具有互益性,又可以提高和深化人们对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认识,即,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具有诠释的属性。本研究可以为译介和诠释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提供借鉴,对此类文献的海外传播有所裨益,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同其他文明之间的跨文化互动,并最终实现不同科技范式“互译、互释、互通、互益”的目标。

梁秀文[4](2017)在《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科学技术曾一度领先于世界。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科学精神培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可能。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是文明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尺,是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是文化自信时代主题的必然要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培育科学精神的文化特质,既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有利于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文化是人之为人的内在需求,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区别于他者的重要标志。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检验和历史长河的时间经验,经过大浪淘沙式的择优筛选而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传承性、民族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求真精神为核心,是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并不是将两个毫不关联的思想和理念强行凝结在一起,二者在科学与文化、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等方面均有交互性,这也成为了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的立论基点和展开依据。改变当前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的社会现状,传统文化和科学精神的关系能不能处理得好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问题。传统文化之于科学精神培育,“不利说”认为:中华民族被誉为是一个文明古国,却不完全是一个科技大国,因为“实用理性”致使科学求真精神被遮蔽,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禁锢理性、怀疑精神,致思方式重思辨体悟轻实证精神。“有利说”认为: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中华民族的传统科学技术即是在儒学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儒学和科学是必然会发生相互作用的。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追求真理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动机,传统文化提供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传统文化的经学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说,“有利说”符合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契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改变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现状的迫切要求,也是迎接世界文化挑战的必然之举。就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必要性而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锋、思想碰撞、价值观冲突,迫使每个自觉的民族都要了解、学习、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科学精神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也是传统文化自觉自为的价值尺度。当今,民主、自由、法治、理性等价值理念,逐渐成为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成为人们认同并践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而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主旨。科学精神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传统价值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培育科学精神,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是多元文化形式的集大成者,并且能够吸收、改造源于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既然是作为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而存在,那么就并非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所独有,人文社会学家和社会大众也可以具有科学精神。同样,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虽然人文、道德、伦理精神显着,但同样不乏科学精神,以《论语》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能够成为培育科学精神的思想基础。传统文化中的致思方式和研究方法均与科学精神相契合,能够在科学精神培育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渗透和转化作用。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必须落实到路径层面,这既可以检验理论研究之不足,也使科学精神培育不流于口头和形式。培育要在一个广阔的领域和多个层面开展,观念层面要正确处理“道”与“艺”的关系,使科学精神成为“安身立命”的第一需要,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实践层面要把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理念落实到“形而下”的科学事业中,实现科学精神培育的体制化,引导公民参与科学活动,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就学术层面而言,以传统文化中丰富的道德意蕴,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健全学术规范法律法规,建立学术规范监督机构。制度层面上,要以科学精神推进制度创新,在制度建设中的制定、遵守、执行、监督环节中,“一以贯之”科学精神。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科学精神,融历史视域、时代精神、世界视野于一身,集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于一体,确立了文化理性精神,具有了不卑不亢的文化气度,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显现,也铺垫了增强、实现文化自信的康庄大道。

李洋[5](2017)在《文化的力量 ——以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与法国的变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时间针灸是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的时间规律,按时计算或推算开穴的一种特殊针灸方法。它的形成不仅基于针灸学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梳理其发展脉络,探索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理论建构的方法、影响因素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到了现代,学者们对时间针灸的研究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改变,这种研究方式的变化对时间针灸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时间针灸传入法国,产生了记忆针灸这一新的针灸理论,这一中医理论创新背后的文化因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解读。本课题以时间针灸为主题,以其在古代到现代、现代中国到现代法国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着重探讨文化因素对其形成、发展的影响,总结文化对这一中医技术的修饰逻辑以及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与法国的变化带来的文化启示。研究方法:1.文献梳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理清中国时间针灸和法国记忆针灸的产生及发展脉络,相关文化影响因素。2.系统分析:分析文化因素对时间针灸与记忆针灸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理论总结:归纳总结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与法国的变化带来的文化启示。研究内容:1.中国古代时间针灸的源流及其文化影响因素。2.中国时间针灸在近现代的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3.记忆针灸在法国的产生、发展及其文化影响因素。4.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与法国的变化带来的文化启示。研究结果1时间针灸理论的产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受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以时为正,天下随时”的宇宙观、圜道观思想以及易学象术理论的影响。2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现代科学观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以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的时间针灸受到忽视,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在中医现代化思想指导下,学者们多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对时间针灸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验证了时间针灸的疗效,得到了一些反映人体时间节律的客观数据,理论研究较少,无较大突破性进展。3法国当地针灸从业者在时间针灸理论基础上发明了记忆针灸的新理论,这与他们受到法国传统的“中国印象”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有关。研究结论时间针灸是针灸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针灸方法,是古人对人体气血运行与时间变化对应规律的总结,反映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独特认知,体现了古人将人放在时空环境中进行整体考查的认识方式,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与相应的临床疗效。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与法国,在各自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分别走向不同的研究方向:国内研究者在中医现代化思想指导下对时间针灸进行的科学化研究,法国从业者在其“中国印象”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理论对时间针灸进行的创新性研究,两者取得的成果具有显着的差异性,这种差异给予我们诸多启示:我们判断一个事物的合理性应将它放在它产生、发展的背景与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来整体考查,以一种评价标准来评判所有事物的好与坏,合理与否的做法是片面而有失公允的。

孙超[6](2016)在《和谐思想的传统技术诠释》文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精神中注重和谐的思想原则,在中国传统技术与文化共生关系上形成了极其重要的建构理念和实践方法。中国传统技术,尤其是中医和农学存在着与和谐思想相关联的观念基础、理论形态和技术形态。传统技术形态中的和谐思想的现实体现在技术理论形态和具体技术形态,传统技术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传承意义主要通过生态文化和文化产业来实现。

张明山[7](2014)在《明代农具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明代农业经济状态、农业制度、农业科技、农学和人文思想等与明代农具发展有关的农业状况,为明代农具设计研究提供背景资料,从而分析明代农具设计独特的特点。通过对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两方面的研究,探究农具设计与农业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首先,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方面,以农作物(主要指粮食作物)耕种先后环节为序,选取各环节中典型性农具作为分析的切入点,研究耕垦农事、播种农事、田间农事、收获农事、加工农事五个生产环节对农具设计的不同需求,不同的农事需求产生不同的农具设计创意,农具设计创意改良农业生产状态;其次,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方面,根据手工业行业的不同,选取各行业中代表性农具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研究大农业及农具设计对手工百业,如织造业、烧造业、髹造业、木作业、皮作业与畜牧业、纸作业六大行业的深刻影响,发达的明代大农业和先进的农具影响着同时期所有手工业的材料、工艺、形态等设计条件与设计手段。大农耕经济孕育下的明代农具设计,具有创新性、实用性、适人性及普惠性的特点,体现了中国设计传统的最突出特点,使用方面的因人而异、条件方面的因地制宜、成本方面的因陋就简、事理方面的因势利导。

吴霏[8](2014)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考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堪称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历史从来不吝啬对它的赞誉。大胆地讲,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中国和谐思想就从何时开始,并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而绵延发展。如此一脉传承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这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那些不为人们所否定的品质与价值。然而,作为中国古人探索未知世界所凝结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涉及漫长的时间段,蕴藏于丰富的典籍里,凝聚在物化了的文物上,需要对相关的各类史料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唯有如此才能揭示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从整体上展现出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宏伟图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中国古人崇尚与追求“和谐”的智慧结晶,作为关键词的“和谐”,其内涵的诠释决定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考略。通过对“和谐”进行多维视角的历史考证,认为“和谐”是多元素相辅相成、互依互补、彼此调和所形成的一个有序、平衡、稳定、融洽、统一的存在,是多元化存在之最佳状态的呈现,同时,它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一种方法论,反映了人们认知事物与处理事物的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基于对“和谐”的理解,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相关文献、文物的查阅与梳理,发现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不仅彰显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且也彰显在自然科学领域。可以说,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古代中国人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种认知表达,也是古代中国人对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理想表达。因此,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考略分别从自然、社会、人生、科技四个层面呈现。天地自然的神秘永远触动人类那颗好奇的心。在漫长的探索历程中,古代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解释着天地自然的生成与运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人与自然应有的相处方式。而这些解释与总结以口传文录的形式得以流传,蕴含其中的和谐旨趣最终酝酿了中国特色的和谐宇宙自然观。从本体论上,中国古人阐释了宇宙自然就是一个和谐系统,万物之所生,之所存皆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和于五行。从根本上将自然万物的生成与运行归结为物质的对立统一与物质间关系的胜克协调,这就是一种具有合理辩证性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谐宇宙自然观。基于对客观世界已有的认知图式,古代中国人主张与自然建立相对和谐的共处关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主宰中国古代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就单纯的天人之际而言,人与天调,和谐统一,始终是中国农业文明中的主流价值观。古代中国社会的构想不可避免地依赖于中国古人的自然认知图式,也就是和谐的宇宙自然观。平衡、有序、稳定、统一、安泰诸如此类和谐美好的理念无一例外地被注入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建构中,代代秉持。儒、道、佛三家为世人勾勒了各有千秋的和谐社会图景,如果说,佛家所描绘的极乐世界太过美轮美奂,道家所描绘的小国寡民太过清宁恬淡,那么,儒家所倡导的大同小康无疑是将和谐社会的理想从遥不可及的高处拉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里,始终令人相信它就是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因为它不仅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也具有政治的高度,更施以具体可行的教育力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通人和与群邦协和。人生在世,需要某种思想来指导和调节人自己的生活与心态。庆幸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于人生问题的思考虽然是百家争鸣,但思想之间的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生观。大致讲来,可以分为儒之入世中和,道之游世恬顺,禅之寄世超然。在中国古代思想的长河中,儒、道、禅三种人生思想鼎立天下,其共同之处便是注重人生的和谐实现,强调个体之人内在的和谐之养成与外在的和谐之相处。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角度,为世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阐释,这使得中国古人无论身临何境,都能找到安顿人生的精神食粮,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安泰舒乐。科技总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背景中诞生并得以发展,那些远远超过世界同期水平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正是在中国传统思想背景中产生的。而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髓,和谐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是深刻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传统的医学、建筑、农学等科学技术曾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震古烁今的地位。在这些传统的科技中无不含有和谐思想渗透的痕迹,更可贵的是,它们流传至今,仍然活跃在现实生活中,是活生生的思想载体,它们以其各有的方式默默地讲述着中国古代史上的和谐思想。对中国传统技艺的怀念并不一定就是固执,这恰恰说明传统技艺契合着人们难以割舍的最初梦想。对于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而言,重要的不是一味提升发展的程度,而是明晰发展的动因。中国古代和谐思想不仅是一笔珍贵的遗产,更是一份启示后世的宝贵资源。“和谐”是人类始终未变的梦想,这也就注定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将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被扬弃、更新、传承。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既从微观上提供了行动路径,又从宏观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时代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将再续中国和谐思想的辉煌。

任媛媛[9](2014)在《民国时期科学启蒙背景下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以《科学》杂志为中心》文中认为关于西方科学的传入和中国科学启蒙的发展历程,学术界早已有系统的研究。“西学”自明末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到其最终以“科学”—词为国人所接受,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在此期间,国人对“科学”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科学启蒙也伴随着这一过程并行发展着。但中国真正意义上科学启蒙的开始却是以民国时期《科学》杂志的创办为标志。《科学》杂志如何介绍并传播近代自然科学、进行科学启蒙,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科学》杂志以“科学救国”为宗旨,在系统进行科学启蒙工作的同时,杂志的创办者和相关的科学家们开始反思为何中国无“科学”。中国传统社会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同样累积了丰硕的物质和技术文明,曾一度领先于世。应该如何认识这一成果,它是否也属于“科学”的范畴。这是本文关注的第二个问题。民国时期的科学家们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的同时,也开始对我国传统“科学技术”成果进行整理研究,这标志着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工作伴随着民国时期的科学启蒙正式展开。这一时期的中国科学史研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对当今我国的科学史研究有哪些意义。这是本文关注的第三个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杂志不仅是民国时期科学启蒙工作的主力军,也我国的科学史研究事业的先驱和阵地。

齐文涛[10](2013)在《农学阴阳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学阴阳论,直观来看是传统农学中含有阴阳学说的部分,准确来讲是以“阴阳化”为基本特征的一种传统农学理论。农学阴阳论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总体上可分作朴素形态和成熟形态两阶段。先秦时期传统农学已与阴阳学说初步结合,汉唐宋元历代农书中阴阳论如草蛇灰线,千余年来虽形成不少理论成果,却未成体系,权仅称之为农学阴阳论的朴素形态。及至明清,《农说》与《知本提纲》承旧开新,充分总结农事经验、彻底吸纳阴阳学说、尝试建构理论体系,不仅使传统农学理念充分收获了阴阳论解释,还在各命题问建立了较强的逻辑关联,此为农学阴阳论的成熟形态。纵观农学阴阳论的发展历程,成熟形态是对朴素形态的系统整合与发挥,而《农说》、《知本提纲》两种成熟形态农学阴阳论之间小异大同。气、阴阳是农学阴阳论的基本概念,更是解农学阴阳论之匙,不得不深察。气不仅具物质性,更具一系列功能性,有生变、充连万物之能。阴阳说与传统五行说一样,既是以公理为基础、以本质方式运作、可摆脱经验独立存在的本质科学,也是传统科学的分析工具。农学阴阳论正是以气可促进作物生成为基,援引阴阳学说作分析工具,通过区分阴阳二气、派以不同功用、访其消涨来源、则其相得之法,最终用“阴阳”语言写成了具有古老东方特色的理论体系。农学阴阳论是一种准科学理论。从科学划界标准看,无论是科学哲学的证实标准、证伪标准、历史主义相对标准,还是自然辩证法学科主张的可检验性原则,都不能将农学阴阳论驱逐出科学队伍。西方很早就注意到科学和哲学两种学问的不同之处,尤其自康德以来这两个学科的边界和论域更是清楚分明;近代以来西学渐入,国人也用西方学科分类方法剖裁传统学术,相对意义上划分了传统文化中的科学因素与哲学因素,而无论从西方的区分还是国人的划分看,农学阴阳论都更接近科学范围。农学阴阳论的产生与发展,难离社会历史的助推之功。对其形成,虽具体年代难考,但传统的重农思想、“顺”的形上假设、“天地人”三才观念、阴阳说作为分析工具和中医学的理论范型,这些古代研究传统中的组成要素可能都是重要的促进条件。农学阴阳论独于明清时期跃然迈向成熟,这自然与马一龙、杨双山的忧农劝农的儒者情怀难逃干系,而明清时期兴起之经世致用的时代学风、盛行之即物穷理的方法理念应是更深层的动因。农学阴阳论与传统农学关系密切。农学阴阳论与传统农学在核心理念上一脉相承,既以“三才”为指导思想,又以“三才”为研究范式。传统农学素有将自身理论化的倾向,朴素形态的农学阴阳论是其初步理论化的成果之一,而成熟形态的农学阴阳论因其理论化程度之高、体系性与逻辑性之强而成为传统农学空前绝后的理论化结晶。传统农书、农谚中的农作经验总结为建构农学阴阳论提供了材料依托;并无切实证据表明农学阴阳论,尤其是成熟的农学阴阳论曾直接大范围指导农作实践,但作为农学史、科学史上的灿烂一笔,其历史意义不容小窥。作为传统科学理论的代言人,农学阴阳论以及传统医学理论中都蕴藏着与西方近代科学迥异的贯穿始终的人文关怀,这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启发着人类的未来。

二、中医与古代农学相通的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与古代农学相通的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古代文学蔷薇意象与题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本论题研究的意义
    二、本论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本论题研究的主要任务、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蔷薇的名称、植物资源及园艺栽培
    第一节 蔷薇名实考辨
        一、蔷薇与“墙蘼”辨
        二、蔷薇与“蘠靡”、“蘠蘼”辨
        三、蔷薇的命名及其语义指向
        四、蔷薇之名在古籍中的出现
        五、蔷薇别名举要
    第二节 中国古代蔷薇的分类与分布
        一、蔷薇与玫瑰、月季之关系
        二、蔷薇的分类
        三、蔷薇植物的大致分布
    第三节 蔷薇栽培历史及其实用价值
        一、栽培历史
        二、实用价值
第二章 蔷薇意象与题材的出现与发展
    第一节 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创作的整体概况
        一、作品数量分析
        二、作品文体分布
        三、创作名家名篇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的萌芽与出现
        一、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二、文体特点与作家特点
    第三节 唐宋时期: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的发展与繁盛
        一、作品数量增加与作家身份的转变
        二、文体形式创新及唱和、组诗的出现
        三、内容的丰富与题材的拓展
        四、表现手法的开拓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蔷薇意象与题材文学的继承与新变
        一、在继承前代基础上的新变
        二、文体、题材上的创新
第三章 蔷薇的形象特色及其文学表现
    第一节 中国古代对蔷薇形象之关注历程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枝叶美”最先受到关注
        二、唐宋时期:“色”与“香”逐渐成为最受关注的形象特色
        三、元明清时期:注重整体的“形色美”
    第二节 蔷薇的“色彩美”
        一、红色蔷薇——鲜艳之美
        二、黄色蔷薇——雅贵之美
        三、白色蔷薇——纯洁之美
        四、蔷薇与绿色——生机之美
    第三节 蔷薇的“气味美”
        一、直接描写蔷薇花香
        二、与其它香物一同出现
        三、描绘蔷薇水、蔷薇露的香
    第四节 蔷薇的“习性美”
        一、易栽种:环境适应性强
        二、性喜水:独特生长环境下的蔷薇之美
        三、逢春开:蔷薇植物的时令美
    第五节 蔷薇的“神韵美”
        一、蔷薇“神韵美”的发现
        二、蔷薇“神韵美”的表达模式
    第六节 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蔷薇美
        一、日照蔷薇——生机之美
        二、雨中蔷薇——娇弱之美
        三、月下蔷薇——朦胧之美
第四章 蔷薇意象的情感意蕴及其文学表现
    第一节 携手同赏的欢乐与独赏蔷薇的孤寂
        一、携手同赏的欢乐
        二、独赏蔷薇的孤寂
    第二节 伤春伤时之感与思妇闺怨之情
        一、伤春伤时之感
        二、思妇闺怨之情
    第三节 物是人非的感伤与怀才不遇的幽怨
        一、物是人非的感伤
        二、怀才不遇的幽怨
    第四节 羁旅乡思之意与留别惜别之情
        一、羁旅乡思之意
        二、留别惜别之情
    第五节 富贵荣华的象征与淡泊隐逸的情怀
        一、富贵荣华的象征
        二、淡泊隐逸的情怀
    第六节 自信昂扬的精神与纯洁高尚的美德
        一、自信昂扬的精神
        二、纯洁高尚的美德
第五章 蔷薇题材文学创作中的作家、文体、意象专题讨论
    第一节 论白居易咏蔷薇诗
        一、数量分析
        二、思想内容
        三、艺术风格
        四、典范意义
    第二节 蔷薇题材赋体文学概述
        一、创作概况
        二、创作内容
        三、创作得失
    第三节 特殊的文学意象:“蔷薇洞”与“蔷薇架”
        一、“蔷薇洞”之典故考辨及其文学运用
        二、“蔷薇架”之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第四节 清代笔记小说中的蔷薇意象
        一、《笑林广记》:蔷薇刺
        二、《池北偶谈》:红蔷薇丛
        三、《庸盦笔记》:蔷薇妖祟
第六章 与蔷薇相关的古代文化生活
    第一节 古代园艺中的蔷薇景观
        一、当户、倚墙
        二、蔷薇架
        三、蔷薇屏
        四、其它
    第二节 物质生活中的蔷薇
        一、蔷薇与饮食
        二、蔷薇与医药
        三、蔷薇之物候意义
        四、蔷薇与花市
    第三节 “蔷薇水”名实与应用
        一、“蔷薇水”名实考
        二、蔷薇水的产地、制法及辨伪
        三、蔷薇水的应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3)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研究综述
        2.2.1 国内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研究
        2.2.2 国外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研究
    2.3 本研究所选语料翻译综述
        2.3.1 《黄帝内经·素问》译介
        2.3.2 《墨子》译介
        2.3.3 《淮南子》译介
        2.3.4 《梦溪笔谈》译介
    2.4 现有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2.4.1 成绩
        2.4.2 不足
    2.5 小结
第三章 诠释学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研究耦合
    3.1 引言
    3.2 诠释学:理解与解释的科学
        3.2.1 何为诠释学
        3.2.2 诠释学视域中的意义
        3.2.3 诠释学:理解与解释
    3.3 诠释学与翻译学的耦合
    3.4 本研究依据的诠释学理论
        3.4.1 理解与诠释
        3.4.2 文本:理解与诠释的客体
        3.4.3 历史性:理解与诠释发生的时间境域
        3.4.4 诠释的主体性
        3.4.5 理解与诠释的开放性与有限性
    3.5 本研究之诠释学框架
    3.6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诠释之本体论维度
    4.1 引言
    4.2 本体论概念
        4.2.1 西方本体论
        4.2.2 中国本体论
        4.2.3 本研究之本体论概念
    4.3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本体研究
        4.3.1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本体根源性范畴
        4.3.2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本体属性
    4.4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本体英译诠释
        4.4.1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本体根源性范畴英译诠释
        4.4.2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本体属性英译诠释
    4.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诠释之认识论维度
    5.1 引言
    5.2 本研究之认识论概念
    5.3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诠释的客体
        5.3.1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文本特征
        5.3.2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文本特征英译诠释
    5.4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诠释的主体
        5.4.1 前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诠释的前提
        5.4.2 主体间性: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主体间的协商
        5.4.3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历史意识中的视域融合
        5.4.4 主体诠释的限制性与制约性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诠释之方法论维度
    6.1 引言
    6.2 中国古代科技方法简介
    6.3 中国古代科技方法形式及其内涵
        6.3.1 象思维科技方法及其内涵
        6.3.2 逻辑思维方法及其内涵
        6.3.3 其他科技方法及其内涵
    6.4 中国古代科技方法英译诠释
        6.4.1 象思维方法英译诠释
        6.4.2 逻辑思维方法英译诠释
        6.4.3 其他科技方法英译诠释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发现
    7.2 本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7.3 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7.4 未来研究的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编译着及主持课题
致谢

(4)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与创新点
        (一)论文结构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概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阐释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三)传统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二、科学精神
        (一)关于“科学”
        (二)科学精神的核心
        (三)科学精神的内容
    三、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
        (一)科学与文化
        (二)科学文化与传统文化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第二章 传统文化影响科学精神培育的两种界说
    一、传统文化不利于科学精神培育说
        (一)“实用理性”致使科学求真精神被遮蔽
        (二)儒家伦理中心主义禁锢理性、怀疑精神
        (三)致思方式重思辨体悟轻实证精神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科学精神培育说
        (一)中华民族具有追求真理的历史传统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动机
        (三)传统文化提供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
        (四)传统文化的经学研究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利说”符合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主题
        (一)契合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改变我国科学精神缺失现状的迫切要求
        (三)迎接世界文化挑战的必然之举
第三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必要性
    一、科学精神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
        (一)科学精神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判断
        (二)科学精神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三)科学精神是传统文化自觉自为的价值尺度
    二、科学精神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培育全体人民的科学精神
        (二)科学精神是促进民族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科学精神为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构建营造社会氛围
        (四)科学精神是实现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三、科学精神是传统价值观转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
        (一)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理性基础
        (二)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础保障
        (三)科学精神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主体
第四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之可能性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培育科学精神的前提条件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二)中国文化是多元文化形式的集大成者
        (三)传统文化能够吸收、改造源于西方的科学精神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是培育科学精神的思想基础
        (一)“惟道是从”的精神品格培育求真精神
        (二)“不语怪、力、乱、神”的无神论传统培育理性精神
        (三)“知行合一”的践履精神培育实证精神
        (四)“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培育民主精神
        (五)“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的为学之道培育怀疑精神
        (六)“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培育宽容精神
        (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传统培育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八)“以德摄知”的文化传统培育科学伦理精神
    三、传统文化中的致思方式和研究方法与科学精神相契合
        (一)自然国学知识与科学理论成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二)传统文化致思方式与科学精神并不违背
        (三)传统文化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相契合
第五章 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路径
    一、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观念层面的培育
        (一)“由艺臻道”与视科学精神为“安身立命”的第一需要
        (二)“以道统艺”与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三)“内圣外王”与重塑“德”、“知”关系
        (四)“道不遁物”与学习古代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实践层面的培育
        (一)传统文化“形而上”的理念落实到“形而下”的科学事业中
        (二)“礼乐教化”与实现科学精神培育的体制化
        (三)“格物致知”与引导公民参与科学活动
        (四)“经世致用”理念下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三、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学术层面的培育
        (一)传统文化“以德为先”与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
        (二)传统文化“唯才是举”与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
        (三)传统文化“礼法并用”与健全学术规范法律法规
        (四)传统文化中的“监察制度”与建立学术规范监督机构
    四、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制度层面的培育
        (一)“民胞物与”:制度的制定应符合科学精神的“公有性”
        (二)“尽信书不如无书”:制度的遵守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有组织的怀疑”
        (三)“一断于法”:制度的执行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普遍主义”
        (四)“以道制欲”:制度的监督应符合科学精神的“无私利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文化的力量 ——以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与法国的变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时间针灸的源流及其理论形成的相关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1.中国古代时间针灸源流
        1.1 理论萌芽时期(先秦、秦汉、魏晋、隋唐时期)
        1.2 理论形成与发展时期(宋、金、元、明时期)
        1.3 发展停滞时期(清代)
    2 时间针灸理论形成的相关文化影响因素
        2.1 农耕文化孕育下的天人相应思想
        2.2“以时为正,天下随时”的宇宙观
        2.3 圜道观思想
        2.4 象术易学理论
    3 小结: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针灸产生、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的研究、应用状况及其文化影响因素分析
    1 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的研究、应用状况
        1.1 理论研究
        1.2 临床研究
        1.3 实验研究
        1.4 研究评述
    2 相关文化影响因素
    3 小结:新文化对时间针灸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时间针灸在现代法国的变化——法国记忆针灸的产生与发展
    1 法国记忆针灸的产生和发展
    2 法国记忆针灸病例举隅
        2.1 创伤时穴运用
        2.2 出生时穴运用
        2.3 孕育时穴运用
        2.4 祖先记忆时穴运用
    3 记忆针灸产生的相关文化因素
        3.1 法国居民的“中国印象”
        3.2 对现代主义的反思与后现代主义思潮
    4 小结:后现代主义文化对时间针灸发展、变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和谐思想的传统技术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技术影响
二、和谐思想与传统技术的关联———例:中医之和与农学之和
    (一)和之基础
    (二)理论形态之和
        1. 中医学
        2. 农学
    (三)技术形态之和
        1. 中医学
        2. 农学
        3. 其他技术
三、研究传统技术和谐思想的意义再探讨

(7)明代农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1. 研究对象与主题
        2. 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相关概念的界定
        1. 关于农具的界定
        2. 关于时期和地域的界定
        3. 关于案例采选范畴的界定
    三.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回顾
        1. 古代文献
        2. 现代着作
        3. 论文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1. 研究框架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农业状况与农具设计
    第一节 明代农业经济状态
        1. 明代农业经济的规模
        2. 明代农作物常规品种
        3. 明代南北社会农业经济特点分析
        4. 明代农业在明代经济社会所占重要比重
    第二节 明代农业制度与生产方式
        1. 明代朝廷官府的农业政策
        2. 明代农业经济的赋税制度
        3. 明代乡村自耕农生产状态
        4. 明代乡村佃户生产状态
        5. 明代乡村雇佣生产状态
    第三节 明代农业科技与农具设计
        1. 明代水利与农业排灌
        2. 明代历法与农时
        3. 明代漕运、车船建造与农产品物流
        4. 明代冶铁与铁制农具普及
        5. 明代机械与农事动能来源
    第四节 明代农学与人文思想
        1. 明代文化精英的“重农”思想
        2. 明代统治者的“重农”言论
        3. 《农政全书》、《便民图纂》、《农说》、《天工开物》与明代农学研究
第二章 明代农具设计与农事应用
    第一节 耕垦农事与农具
        1. 垦荒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粗耕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耘作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第二节 播种农事与农具
        1. 选种技术与农具设计特点
        2. 育秧技术与农具设计特点
        3. 播种技术类农具设计特点
    第三节 田间农事与农具
        1. 排灌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培植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除害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第四节 收获农事与农具
        1. 采割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运输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仓储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第五节 加工农事与农具
        1. 脱粒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2. 粉碎类农事与农具设计特点
        3. 大型加工机械农具设计特点
        4. 小型加工手持农具设计特点
第三章 明代农具设计与手工业
    第一节 明代织造业与农具设计
        1. 桑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2. 麻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3. 棉农生产与农具设计
        4. 毛织生产与农具设计
        5. 农家纺织器具设计
        6. 农家刺绣器具设计
        7. 农家印染器具设计
    第二节 明代烧造业与农具设计
        1. 农家酿造与农具设计
        2. 农家制茶与农具设计
        3. 农家汲水与农具设计
        4. 农家烹饪与农具设计
        5. 农家焙烤与农具设计
        6. 农家储物与农具设计
        7. 农家砖瓦与农具设计
    第三节 明代髹造业与农具设计
        1. 漆农种植与农具设计
        2. 漆农采割与农具设计
        3. 漆农熬制与农具设计
        4. 漆农坯制与农具设计
    第四节 明代木作业与农具设计
        1. 明代建筑大木作与机械农具设计
        2. 明代家具细木作与手持农具设计
        3. 竹农、林农种植与编结农具设计
    第五节 明代皮作业与畜牧业农具设计
        1. 围栏与牧场类农具设计
        2. 畜棚类农具设计
        3. 禽舍类农具设计
        4. 农家皮革硝制类用具设计
        5. 乡村出行类用具设计
    第六节 明代纸作业与农具设计
        1. 原料种植类农具设计
        2. 浸泡类用具设计
        3. 抄纸类用具设计
第四章 明代农具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一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创新特点
        1. 明代创新农具是明代大农业的重要动力之一
        2. 明代创新农具是对古代农具体系改良革新的产物
        3. 明代创新农具是明代科技进步的产物
    第二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实用性特点
        1. 功能简明
        2. 材料简单
        3. 构造简洁
        4. 制作简易
        5. 使用简便
    第三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适人性特点
        1. 劳作负载的体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2. 附着接触的肤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3. 尺度把持的手感与农具适人设计
        4. 操作辨识的视觉与农具适人设计
    第四节 明代农具设计的普惠性特点
        1. 明代农具的“南北分宗”与融合
        2. 明代农具对少数民族与周边外民族的影响
        3. 明代农具是传统农具设计的“巅峰之作”
        4. 明代农具对现代设计的启迪价值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编着

(8)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问题提出
    一、 理解“和谐”
        (一) “和谐”之考释
        (二) 主要的相关概念
    二、 审势与思考
        (一) 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
        (二) 论据:非文字思想载体
        (三) 图略:和谐思想导引图
第二章 自然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和养生成——宇宙万物的生成
        (一) 阴阳冲气以为和
        (二) 五行关联相生克
    二、 天运以和——宇宙万物的运行
        (一) 自然之天道自然
        (二) 自然之天行有常
    三、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 原始的浑然一体
        (二) 人顺天道的统一
        (三) 天人有分的合一
第三章 社会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祥和国度——社会蓝图的勾勒
        (一) 大同小康
        (二) 小国寡民
        (三) 极乐世界
    二、 政通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 以乐礼教和
        (二) 以仁德导和
        (三) 以法治国和
    三、 协和群邦——群体之间的关系
        (一) 百姓亲睦
        (二) 兼爱相若
        (三) 上下协和
        (四) 以和邦国
第四章 人生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入世中和——“儒”之和谐人生
        (一) 乐山乐水的和谐个性
        (二) 中正庸和的处世之道
    二、 游世恬顺——“道”之和谐人生
        (一) 逍遥而游的和谐心境
        (二) 顺物自然的处世原则
    三、 寄世超然——“禅”之和谐人生
        (一) 观心看净入真如三昧
        (二) 直了人心则任运为修
第五章 科技层面的和谐思想
    一、 匠心和运——传统古建的风格
        (一) 选址:依势自然
        (二) 格局:法天象地
        (三) 细节:祈和为尚
    二、 和蕴于术——中国医学的圭臬
        (一) 医理的“和”取向
        (二) 诊治的“和”原则
        (三) 用药的“和”策略
    三、 三才相宜——传统农学的特色
        (一) 无变天之道
        (二) 无绝地之理
        (三) 无乱人之纪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民国时期科学启蒙背景下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以《科学》杂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科学的传入和科学启蒙的历程
    2.1 “科学”传入中国的最初面目和历程
    2.2 清末西洋学术由“器物之学”至“科学”的转变历程
    2.3 民国时期科学启蒙背景下的科学社的创立与《科学》杂志的刊行
第三章 科学启蒙背景下对科学及传统“科学”的认识
    3.1 科学启蒙背景下《科学》对“科学”的认识
    3.2 中国为何无“科学”——东西学术存在的差异
    3.3 如何看待我国传统科学技术和其中的“科学”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科学启蒙中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4.1 科学启蒙在民国时期的扩展和深化
    4.2 民国时期科学史家对传统科学研究的最初动机
    4.3 《科学》与中国的科学史研究事业
第五章 《科学》所载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成果
    5.1 《科学》所载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成果总览
    5.2 对《科学》所载中国科学史研究成果的分析
    5.3 《科学》载文所见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方法和特色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所载中国科技史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农学阴阳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农学阴阳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朴素形态:先秦至宋元的农学阴阳论
        一、先秦两汉时期
        二、晋唐宋元时期
    第二节 成熟形态一:《农说》农学阴阳论
        一、《农说》与农学阴阳论
        二、作物生成原理
        三、天时论
        四、土性论
    第三节 成熟形态二:《知本提纲》农学阴阳论
        一、《知本提纲》与农学阴阳论
        二、作物生成原理
        三、地宜论
        四、时宜论
        五、余论
    第四节 从朴素到成熟及两种成熟形态的比较
        一、农学阴阳论从朴素到成熟
        二、农学阴阳论从《农说》到《知本提纲》
第二章 农学阴阳论的基本概念的本质分析
    第一节 论述对象概述
        一、论述对象及视角
        二、对气阴阳五行的一般理解
    第二节 气等概念的功能性
        一、气的功能性
        二、新五行的功能性
        三、传统的其他功能性概念
        四、与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概念的比较
    第三节 阴阳等概念的工具性
        一、阴阳五行说是一种本质科学
        二、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文化的分析工具
        三、与西方近代工具性数学的比较
第三章 农学阴阳论是一种准科学理论
    第一节 论证的必要性与方法选择
    第二节 基于科学划界标准的证明
        一、科学哲学的划界标准及证明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划界标准及证明
    第三节 基于学科分类原理的证明
        一、西方对科学与哲学的分科原理及证明
        二、传统学术中科学与哲学的分科方式及证明
第四章 农学阴阳论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产生及初步发展的条件
        一、重农传统
        二、“顺”的形上假设
        三、“天地人”三才观念
        四、阴阳学说作为分析工具
        五、中医学理论作为理论范型
    第二节 走向成熟的条件
        一、劝农忧农的儒者情怀
        二、经世致用的时代学风
        三、即物穷理的方法理念
        四、在与西方比较中看其特点
第五章 农学阴阳论与传统农学的关系
    第一节 农学阴阳论与传统农学同秉“三才”理念
        一、“三才”释义
        二、同受“三才”指导
        三、同守“三才”范式
    第二节 农学阴阳论是传统农学的理论化成果
        一、“朴素形态”是初步理论化的尝试之一
        二、“成熟形态”是理论化的最终结晶
    第三节 农学阴阳论与传统农作实践的互动关系
        一、农作经验总结对农学阴阳论的作用
        二、农学阴阳论对农作实践活动的作用
结语
    一、基本结论
    二、延伸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中医与古代农学相通的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代文学蔷薇意象与题材研究[D]. 任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2]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3]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研究[D]. 刘性峰. 苏州大学, 2018(12)
  • [4]传统文化视阈下科学精神培育研究[D]. 梁秀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文化的力量 ——以时间针灸在现代中国与法国的变化为例[D]. 李洋. 云南中医学院, 2017(10)
  • [6]和谐思想的传统技术诠释[J]. 孙超.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7]明代农具设计研究[D]. 张明山. 南京艺术学院, 2014(02)
  • [8]中国古代和谐思想考略[D]. 吴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1)
  • [9]民国时期科学启蒙背景下的中国科学史研究 ——以《科学》杂志为中心[D]. 任媛媛. 东华大学, 2014(06)
  • [10]农学阴阳论研究[D]. 齐文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中医与古代农学的联系原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