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成功完成DSLAM连接IP接口实验

诺基亚成功完成DSLAM连接IP接口实验

一、诺基亚成功完成DSLAM连接IP接口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任双印[1](2018)在《基于网络演算的软件定义网络服务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物联网、社交网络以及智能城市的发展,网络流量仍在迅速增长。流量工程可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对数据流分布的精确控制,为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为关键业务提供所需的服务质量(QoS)需求。软件定义网络(SDN)将控制功能从网络设备中剥离形成一个单独的控制层,使得SDN控制器可以获得对网络设备和网络流量的全局视图,这为流量工程的实现和端到端的QoS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演算是计算机网络性能分析的一种重要理论工具,其利用最小加代数理论建立了完善的网络端到端服务质量上确界分析理论。本文基于网络演算理论研究了SDN网络中实现流量工程的可行方法和理论系统。我们结合SDN网络模型自下而上分三个层次研究了SDN中端到端的QoS保障和流量工程的实施:首先基于网络演算理论研究了SDN中控制层剥离的网络演算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队列规则中的资源共享机制;其次面向SDN控制层获取的全局视图研究了流量矩阵的提取与评估理论,并基于流量矩阵建立了网络演算矩阵分析模型;之后基于网络演算模型和网络演算矩阵理论研究了SDN网络中的带宽保障和延迟保障的QoS路由。本文的最后研究了SDN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的应用。依上所述,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网络演算的软件定义网络分析模型在传统网络模型中,研究者基于网络演算展开了流量分析模型、冲突模型以及网络性能上限等方面的研究,而在SDN控制层分离的网络范式中,数据流冲突模型以及网络资源共享机制都与传统的OSI网络架构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依据Openflow交换机的功能结构建立了在SDN控制层剥离架构下交换机的数据流冲突模型,研究了聚合冲突和交换冲突两种情形;基于网络演算分析了通用的网络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了丢尾策略先入先出、随机公平排队和分层口令桶三种资源共享调度策略。这部分的研究工作为网络演算在SDN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为SDN控制层利用网络演算提供端到端的QoS保障提供了支撑。(2)软件定义网络流量矩阵和服务矩阵流量矩阵反映整个网络的流量负载情况,为网络规划、流量工程和路由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而流量工程研究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仍有两个,一是监测损耗低且监测、评估精确度高的流量矩阵提取仍有困难,二是如何将流量矩阵有效地用于流量工程和QoS保障仍缺乏完善的理论系统。我们基于SDN中Openflow协议的事件信息,在SDN网络中实现了一种响应式流量矩阵提取与评估算法,通过Openflow指令查询网络中核心链路的流量负载,估测聚合链路的流量信息,构建一个完整的流量矩阵。并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在流量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矩阵和剩余服务矩阵理论,在SDN中提出了网络演算的矩阵化方法。这部分研究有效地解决了SDN中流量工程应用所面临的工程和理论的部分困难。(3)软件定义网络QoS保障的路由实施流量工程的目的是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控制不同的业务选择不同的路径,并对关键业务提供带宽、延迟等QoS保障。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基于上述工作中的SDN网络演算分析模型、流量矩阵和服务矩阵理论研究了QoS保障的路由算法,实现了SDN网络中带宽保障路由、延迟保障路由等流量工程功能。并构建了基于Mininet、Ryu和OVS的仿真平台,验证上述路由算法。这部分研究将网络演算分析模型和服务矩阵理论运用于流量工程,为流量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4)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WSNs是物联网和智能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SDN的产生为WSNs硬件资源的重复利用、网络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挑战,软件定义WSNs中的网络管理并不能脱离传统的WSNs路由技术。我们研究了WSNs中动态环境和静态环境中的改进型路由算法:基于AODV协议的原理,在路由发现和路由建立之间通过评估路由的能量和负载,建立能效更高、链路更稳定的路由。基于SDN-WISE的工作采用Python实现了一个SDN控制器,验证了软件定义WSNs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资源集约的路由协议,仿真测试了不同拓扑结构下源端和目的端之间的跳数、发送/接收占空比等指标。结果表明SDN为WSNs网络带来的网络管理的可编程性对于资源受限性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SDN中网络演算理论、流量矩阵理论以及QoS保障的路由算法展开了深入研究,为SDN中流量矩阵的提取、网络演算理论的系统化提供了研究方法,并研究了SDN在WSNs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育华[2](2016)在《楚雄电信宽带IP城域网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楚雄电信的IP城域网网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都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在网运行设备的种类和数量都已经急剧增加。为了承载各种电信新业务,如集团VPN、WLAN、IMS、IPTV、全球眼等,网络结构和数据配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业务对网络的带宽、时延、抖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IP城域网除了要满足原有的互联网宽带业务需求外,还必须满足IMS语音、IPTV互联网电视对带宽、延时、丢包率的方面的需求,所以楚雄电信IP城域网优化工作也必须尽快开展。本文首先介绍了IP承载网演进成型后目标网络的组网原则和组网结构,其次对现网网络状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市场对多业务发展的需求和家庭客户对高带宽接入的需求,然后结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相关IP城域网优化指导意见,最后针对楚雄电信IP城域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楚雄IP城域网的业务控制层、汇聚层和宽带接入层逐层入手,制订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包括对网络层次的优化、拓扑结构的优化、多业务支撑的QoS优化及接入网新技术的引进等。优化之后,能够大幅提升楚雄电信IP城域网对多业务的支撑能力和不同业务QoS的保障能力,以达到支持发展100M高带宽家庭用户、支持发展高质量要求的IMS语音业务和IPTV电视业务,并逐步向功能完善、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目标网络演进。

迟欢[3](2013)在《基于TR-069的HeNB自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用户对于高宽带和高速数据的多媒体业务需求日益增强。据研究表明,今后有50%的语音业务以及超过70%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因此在LTE的标准化进程中,家庭基站(Home eNodeB)的概念和技术应运而生,作为解决室内覆盖范围的新思路,受到各运营商和设备商的广泛关注。但由于HeNB的数量级非常庞大,传统的配置管理方式不能满足HeNB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实现HeNB的自配置功能,减少人工干预、降低运行维护成本(OPEX),在提高网络性能的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QoE)。本论文首先结合HeNB的功能特点、网络架构以及SON的研究现状,在分析HeNB自配置功能的意义与需求后,提出了HeNB自配置系统架构,重点设计了系统架构中的自配置功能模块的功能及工作流程,同时提出了HeNB配置管理的信息模型。HeNB自配置案例有多种,本文选取了三个重点的自配置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为自配置HeNB物理小区标识、导频功率以及载波。在分析各配置案列的需求后,结合本文提出的自配置系统架构,设计了各案例的工作流程与配置方法,并通过仿真与实验的形式验证各方法的可行性。利用对TR-069CWMP协议的扩展,搭建本文设计的HeNB自配置系统平台。通过单项测试,包括Inform方法测试、GetRPCMethods方法测试以及Download等测试,验证报文的有效性,证实HeNB自配置系统与HeNB间通信的可行性。同时通过HeNB自配置系统的综合测试,模拟完成了HeNB自配置功能以及故障修复功能,验证该自配置系统的可用性与优越性。

张晓峰[4](2011)在《山东联通家庭网关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在以往的宽带业务开展中,运营商主要充当了宽带接入提供商的角色,用户通过个人电脑访问Internet,从而获得宽带业务体验。然而,随着通信技术和用户对信息、娱乐、宽带通信等融合业务需求的发展,以及运营商向服务与综合信息提供商转型的开始,为用户打造一个全能的、安全的、快速的家庭网络已成为现实需求。家庭网络概念的提出,涉及到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涉及到通信、家电、IT等多个行业的产业链整合,不同网络环境、不同行业对家庭网络均有不同的理解。从我们运营商角度而言,家庭网络可以定义为:以家庭网关为集中接入设备的,将家庭内部各种设备、电器及应用汇聚后接入公共网络,同时将各种公共网络的业务能力与应用延伸到家庭内部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信息化网络。家庭网关是伴随着家庭网络概念而提出的,它首先为家庭网络提供了集中的、多方式的、融合的接入能力,将各种家庭设备、电器汇聚为家庭网络,再接入到公共网络,是公共网络和家庭网络间的连接网关,同时是运营商向家庭提供业务能力的核心控制网关。本人作为山东联通家庭网关网络建设及应用推广项目的主要实施人员,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对目前家庭网关的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家庭网关的发展规划、网络部署、业务支撑三个方面,并且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对山东联通家庭网关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的部署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其它省级运营商开展家庭网关的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提供了参考。

谢钊梅[5](2010)在《关于IPTV业务承载技术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IPTV是承载于IP网络的一种电信级业务,按各功能操作特点,可以分成流媒体类、通信类、游戏类和信息服务类等四类。其中流媒体类包括音视频点播和音视频直播。通信类业务包括视频通信和短信。流媒体类业务对带宽需求较高,通信类业务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IPTV业务与通常的Internet数据业务有很大不同。在带宽、QoS、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对承载网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现有IP承载网如何支撑IPTV业务的问题。首先分析了IPTV业务对承载网络需求,包括用户带宽、网络分发、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了用户带宽需达到4Mbit/s以上,以及IPTV各种业务对IP承载网络端到端的QoS需求。并深入研究了IP网相关技术,包括IP QoS的三种模型及实现方式、MPLS VPN技术、组播技术以及组播部署策略。然后介绍某省城域网层次架构以及QoS部署策略,QoS部署策略包括接入端口速率限制、接入端口分类标记、队列调度、带宽预留以及MPLS的业务区分。指出目前网络的瓶颈主要在于无法提供针对业务的端到端QoS保证,无法提供全网组播业务支持以及带宽资源。在此基础上,针对该省IPTV业务提出承载技术解决方案,方案分为直播业务方案和点播业务方案。直播业务方案中,省中心平台到区域中心平台之间采用CN2承载,具体采用二层MPLS VPN的VLL承载方式,而各区域中心至边缘节点以及至用户终端之间均采用城域网承载,具体采用三层MPLS VPN承载方式,直播和点播视频流均采用单播方式。接入层至终端用户层面采用区分业务模型,根据接入层设备的VLAN规划,对应进行相同的VLAN配置,实现对IPTV业务以及普通业务的区分,同时城域网BRAS设备与汇聚交换机对接的接口上则启用不同的vlan子接口,将IPTV业务和普通业务进行区分隔离,并详细介绍了5种接入方式的VLAN规划方案。点播业务方案中,介绍了VOD业务从内容源传送至省中心节点后,逐层分发至城域网POP点及用户机顶盒的方式,及其QoS保证最后介绍了城域网以及用户末端全面测试,测试验证情况说明方案满足该省IPTV业务承载需求,能保证IPTV业务发展。

徐砚汀[6](2010)在《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文中研究说明实时IP呼叫是下一代网络(NGN)听提供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SIP协议是实现VoIP应用的重要通信协议。在基于SIP协议的通信中,AG (Access Gateway)设备扮演了SIP用户代理的角色,用于连接普通老式电话(POTS)和IP网络。课题中涉及的DSLAM设备就是媒体网关的一种,实现传统电话业务和综合数字业务的用户终端与NGN骨干网的互联。欧盟推行的电信行业间的竞争政策导致了各个欧洲国家对电话编号方案的改革。由于开放式编号方案支持全国目的地址编码(NDC: National Destination Code)和地区拨号,各国电信部门和运营商倾向于使用开放式编号方案。因此,连接POTS与IP网络的媒体网关DSLAM也需要改进,以适应开放式编号方案的需要。开放式编号方案中,AG并不理解用户拨号每一数字位的意义,因此以往的全拨号模式不再适用。本课题中,引入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不同于全拨号——DSLAM会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包含用来建立和完成呼叫的所有数字位,重叠拨号中会用多邀请——即一次拨号过程中发送多个邀请——的方式来建立连接。

黄芬,胡晓女,刘兵[7](2004)在《2004年国际应用最广的通信技术大点兵》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是通信行业平稳发展的一年。技术作为通信行业发展的根本和动力,热门技术广泛应用的总结对通信领域的各界人士更是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社技术部在广泛征求业内专家的基础上,对2004年全球通信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总结回顾了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技术。

唐峰[8](2012)在《湘潭城域网IPTV研究与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长株潭地区成为全国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湘潭的三网融合工作就全面开展,伴随着电信三网融合的IPTV用户增长,同时也出现了用户收看IPTV节目卡顿、电信骨干网流量猛增等一系列问题。分析用户卡顿现象、找出网络瓶颈,将现有城域网改造成一个既能满足大量用户正常收看IPTV节目又能节约骨干网流量,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本文以湘潭电信城域网为实例,从分析IPTV系统用户故障现象入手,针对用户组网、用户故障现象等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分析现有网络缺陷,提出了优化和解决办法。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通过调研工作找出影响IPTV业务系统性能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如:编码解码方式、时延、时延抖动和分组丢弃率。另外,本人参与了IPTV项目部署前期调研、系统整体构架设计、QOS(quality of service)技术设计工作,通过对上面一些性能指标的分析,本人研究了利用队列调度机制及拥塞控制技术对实时网络流量进行业务智能调度,研究了利用QOS技术动态分配上网流量问题,并和课题组成员设计了智能IPTV系统,本论文还针对利用组播和多播技术将网络电视节目资源进行动态分配来降低骨干网设备压力方面作了研究和设计。

王珂[9](2011)在《长沙电信IP城域网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电信IP城域网是运营商电信级IP承载网骨干网(CN2)和其Internet骨干网(ChinaNet)在本地网(城域)范围内的延伸,直接接入客户、提供业务,是运营商的全业务接入网。IP城域网提供综合业务的接入与承载(提供Internet、IP专线、VoIP、视频通讯),并负责将向2个骨干网传送业务。在近几年,长沙电信公司的宽带互联网用户大幅度增加,大客户,企业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需求,智能宽带接入小区的用户需求迅速增加。由于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长沙电信IP城域网网络的建设很难进行相对长期,全面,详细的规划,形成了不合理的网络架构,此外形式单一的网络结构模型,无法形成规模,这是难以满足用户的网络接入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需求的,因此,改造长沙电信IP城域网网络架构,提高城域网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建设承载能力较大,安全,高效的IP城域网,是目前在长沙电信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首先通过分析长沙电信现有的IP城域网网络结构,从网络安全、业务管理以及宽带用户接入方式等方面认真查找出目前网络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所发现的问题,制定了合理可行的网络优化解决方案,通过出口带宽扩容,优化网络层次,调整网络结构,优化网络路由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网络容量增大,功能性增多,接入层覆盖范围更大,网络安全性大大提高,优化长沙电信IP城域网成为可管理、可运营、可盈利的电信级网络。最后对网络优化后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本论文所进行的城域网优化工作以网络层次清晰化和网络结构扁平化为原则,以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三层网络结构为优化调整目标,通过将设备由旁挂三层交换机改成直挂核心路由器和将业务路由器设备上行由汇聚路由器改成核心路由器的方式,实现了城域网范围的二三层网络隔离,构建了物理和逻辑层次清晰的三层路由网络和二层宽带接入网,并且通过引入了大容量的路由器设备和高带宽的互联链路,减少了汇聚层与接入层的节点设备和互联链路数量,形成大容量、少节点、广覆盖,减少物理和逻辑级联数的合理网络结构.使得城域网改造成为一张安全稳定、功能齐全、控制集中、结构清晰,同时能够满足承载网对于数据、多媒体、语音等新业务发展需求的,能够提供实现差异化服务能力的综合型网络。

金宇杰[10](2011)在《电信级以太网(CE)的测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数据业务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应用不断丰富,社会对于通信速率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网络带宽增长的需求,使得通信运行商的网络结构日益庞大和复杂,尤其是在网络接入层面,如何将网络延伸到千家万户,如何构建简洁而高效的通信网络成为运营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分析比较了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中的增强型以太网技术、PBB/PBT技术、T-MPLS技术、VPLS技术四种主流技术类型的技术特征,并且通过现网测试,研究了测试结果,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技术类型和相同技术类型下不同厂商实现的适用场景,为网络应用部署时的技术选择和设备选型提供了参考。而后根据天津业务发展需求,结合本地网络情况,从网络结构、VLAN规划等方面阐述了运用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构建汇聚层以太网络的网络部署应用方式。通过在网络接入层设备与业务控制层设备之间增加汇聚层以太网络,延伸了网络的接入能力,实现了网络的多业务承载。

二、诺基亚成功完成DSLAM连接IP接口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基亚成功完成DSLAM连接IP接口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演算的软件定义网络服务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软件定义网络简介
        1.1.1 软件定义网络模型
        1.1.2 数据层
        1.1.3 控制层
        1.1.4 南向接口协议
    1.2 软件定义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标准化进程
        1.2.4 SDN商业化产品现状
        1.2.5 SDN中流量工程研究
        1.2.6 SDN中流量工程的优势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网络演算的软件定义网络分析模型
    2.1 引言
    2.2 网络演算
        2.2.1 到达曲线和服务曲线
        2.2.2 网络演算基本推演定理
    2.3 SDN中网络演算模型
        2.3.1 Openflow交换机网络演算分析模型
        2.3.2 SDN中的交换冲突
        2.3.3 SDN中聚合冲突
        2.3.4 SDN中面向单数据流的串联分析
    2.4 基于网络演算的SDN队列规则研究
        2.4.1 排队论理论及其缺陷
        2.4.2 排队论和网络演算的对比分析
        2.4.3 网络演算流聚合调度
        2.4.4 基于FIFO调度机制和丢尾策略的网络演算模型
        2.4.5 随机公平排队队列规则分析模型
        2.4.6 基于分层口令桶HTB的队列规则分析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软件定义网络流量矩阵和服务矩阵
    3.1 引言
    3.2 SDN流量矩阵获取机制
        3.2.1 SDN中流量矩阵
        3.2.2 SDN核心链路中流量数据的响应式获取
        3.2.3 SDN中聚合链路的流量评估和流量矩阵的建立
        3.2.4 响应式流量矩阵提取算法性能分析
    3.3 流量矩阵的时域空域特性及提取
        3.3.1 流量矩阵的时域特性
        3.3.2 时域粗粒度流量矩阵的提取
    3.4 基于矩阵的网络演算分析模型
        3.4.1 服务向量
        3.4.2 剩余服务矩阵和路由矩阵
        3.4.3 延迟向量和积压向量
    3.5 一章小结
第四章 软件定义网络QoS保障的路由
    4.1 引言
    4.2 网络仿真系统
        4.2.1 仿真平台构成
        4.2.2 SDN控制器的网络发现和网络监控
    4.3 软件定义网络路由研究
        4.3.1 SDN网络路由原理
        4.3.2 带宽资源管理
        4.3.3 一致性控制与资源锁
        4.3.4 路由算法仿真
    4.4 基于网络演算的QoS路由
        4.4.1 路由算法和仿真
    4.5 基于服务矩阵的路由优化
        4.5.1 BE数据流路由
        4.5.2 带宽服务质量保障
        4.5.3 延时服务质量保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
    5.1 引言
    5.2 增强型WSNs按需平面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5.2.1 AODV++路由算法实现
        5.2.2 仿真结果和分析
    5.3 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路由研究
        5.3.1 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
        5.3.2 一种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均衡路由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课题总结
    6.2 研究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楚雄电信宽带IP城域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本文工作内容
    1.3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1 IP城域网组网原则和目标网络结构
        2.1.1 IP城域网组网原则
        2.1.2 IP城域网目标组网结构
    2.2 QoS背景知识
        2.2.1 QoS的基本概念
        2.2.2 QoS的分类和标记
        2.2.3 QoS的拥塞管理
        2.2.4 QoS流量监管及整形
        2.2.5 城域网QoS设计
    2.3 宽带接入网技术
        2.3.1 接入网技术分类
        2.3.2 双绞线宽带接入方式
        2.3.3 光纤宽带接入方式
        2.3.4 宽带接入网技术对比
    2.4 链路聚合
        2.4.1 链路聚合概述
        2.4.2 LACP协议
        2.4.3 链路聚合模式
        2.4.4 链路聚合实际运用中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楚雄电信IP城域网存在问题与优化原则
    3.1 楚雄电信IP城域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城域骨干网核心层现状及问题
        3.1.2 城域骨干网业务控制层现状及问题
        3.1.3 宽带接入网汇聚层现状及问题
        3.1.4 宽带接入网接入层现状及问题
    3.2 IP城域网优化原则
        3.2.1 骨干网核心层网络优化原则
        3.2.2 骨干网业务控制层网络优化原则
        3.2.3 宽带接入网汇聚层网络优化原则
        3.2.4 宽带接入网接入层网络优化原则
    3.3 IP城域网QoS部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楚雄电信IP城域网优化方案
    4.1 楚雄IP城域网核心层网络优化方案
        4.1.1 ChinaNet平面进行上行链路的扩容工程
        4.1.2 CN2平面核心层结构优化
    4.2 楚雄IP城域网网络优化方案
        4.2.1 BRAS设备新建扩容方案
        4.2.2 SR设备新建扩容方案
        4.2.3 汇聚交换机设备新建扩容方案
        4.2.4 OLT设备新建扩容方案
        4.2.5 城域网新建扩容方案实施后效果
    4.3 楚雄IP城域网上行带宽扩容
        4.3.1 BRAS设备上行带宽扩容及设备配置
        4.3.2 汇聚交换机上行带宽扩容及设备配置
        4.3.3 OLT上行带宽扩容及设备配置
        4.3.4 上行带宽扩容方案效果
    4.4 楚雄IP城域网311中心局光进铜退工程
        4.4.1 实施光进铜退的重要性
        4.4.2 光进铜退改造模式
        4.4.3 楚雄311中心局设备现状
        4.4.4 楚雄311局周边电缆交接箱调研
        4.4.5 楚雄311局退网工程实施安排
    4.5 楚雄IP城域网QoS部署
        4.5.1 优化原则
        4.5.2 优化范围
        4.5.3 QoS部署要求
        4.5.4 城域网CR设备QoS部署
        4.5.5 城域网SR和BRAS设备QoS部署
        4.5.6 城域网汇聚交换机、OLT设备、ONU设备QoS部署
    4.6 QoS部署效果验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TR-069的HeNB自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HeNB 的技术特点
        2.2.1 HeNB 特性分析
        2.2.2 HeNB 网络架构
        2.2.3 HeNB 回程网络
    2.3 SON 的自配置
        2.3.1 SON 网络介绍
        2.3.2 SON 自配置研究现状
        2.3.3 SON 典型配置案例
    2.4 TR-069 协议分析
        2.4.1 TR-069 协议介绍
        2.4.2 TR-069 网络架构
        2.4.3 TR-069 协议栈组件
    2.5 基于 TR-069 的 HeNB 自配置需求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eNB 自配置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3.1 引言
    3.2 HeNB 自配置需求分析
        3.2.1 HeNB 初始自配置
        3.2.2 HeNB 初始自配置方式
        3.2.3 HeNB 重配置及流程
    3.3 HeNB 自配置系统设计
        3.3.1 HeNB 自配置系统架构
        3.3.2 HeNB 自配置功能模块
        3.3.3 HeNB 自配置流程
    3.4 HeNB 自配置信息模型
        3.4.1 信息建模方法
        3.4.2 HeNB 配置管理信息分析
        3.4.3 HeNB 配置管理信息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eNB 自配置系统典型应用案例分析与设计
    4.1 引言
    4.2 HeNB 自配置物理小区标识
        4.2.1 PCI 自配置案例需求分析
        4.2.2 PCI 自配置流程与方法设计
        4.2.3 PCI 自配置方法验证
    4.3 HeNB 自配置导频功率
        4.3.1 导频功率自配置案例需求分析
        4.3.2 导频功率自配置流程与方法设计
        4.3.3 导频功率自配置方法验证
    4.4 HeNB 自配置载波
        4.4.1 载波自配置案例需求分析
        4.4.2 载波自配置方法设计
        4.4.3 载波自配置方法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HeNB 自配置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5.1 引言
    5.2 HeNB 自配置系统实现
        5.2.1 HeNB 自配置系统原型
        5.2.2 HeNB 自配置系统开发及测试环境
        5.2.3 TR-069 协议改进
    5.3 HeNB 自配置系统单项测试
        5.3.1 Inform 方法测试
        5.3.2 GetRPCMethods 方法测试
        5.3.3 Download 方法测试
    5.4 HeNB 自配置系统综合测试
        5.4.1 HeNB 自配置测试
        5.4.2 HeNB 故障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程序清单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 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山东联通家庭网关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家庭网关简介
    1.3 家庭网关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家庭网络和家庭网关的概念、内涵和发展情况
    2.1 数字家庭互联标准介绍
        2.1.1 数字家庭互联标准组织
        2.1.2 数字家庭网络互联模型
        2.1.3 家庭网关网络连接方式
    2.2 家庭网关的业务形态
    2.3 家庭网关在国内外的发展
        2.3.1 FT的LiveBox
        2.3.2 香港PCCW: 家庭网关+IPTV业务成功运作
        2.3.3 中国电信"我的e家"发展规划
    2.4 数字家庭业务发展演进步骤设想
第三章 山东联通家庭网关业务功能规划
    3.1 家庭网关基本功能
        3.1.1 宽带接入
        3.1.2 多设备接入
        3.1.3 多帐号上网
        3.1.4 WiFi接入
        3.1.5 地址管理
        3.1.6 按端口划分业务
    3.2 家庭网关增强功能
        3.2.1 接入控制
        3.2.2 设备共享
        3.2.3 根据端口设置QoS
        3.2.4 防火墙
        3.2.5 WiFi安全策略
        3.2.6 家庭首次上网门户控制
        3.2.7 绿色上网
        3.2.8 FTP Server
        3.2.9 配置页面(Web Server)
    3.3 家庭网关远程管理功能
        3.3.1 零配置启动
        3.3.2 软件自动升级
        3.3.3 远程诊断
        3.3.4 远程业务发放
第四章 山东联通家庭网关网络系统体系结构和组网方案
    4.1 山东联通家庭网关网络系统总体结构
    4.2 终端管理系统(ITMS)网络部署
        4.2.1 终端管理系统架构
        4.2.2 终端管理系统网络拓扑
        4.2.3 家庭网关(HG)和终端管理系统(ITMS)组网方案
        4.2.4 核心网部署
        4.2.5 接入网部署
        4.2.6 网管接入模式的选择
        4.2.7 网络侧配套改造方案
第五章 山东联通家庭网关业务与技术实施方案
    5.1 家庭网关网络部署与实施
        5.1.1 IP地址规划
        5.1.2 DSLAM改造实施
        5.1.3 BRAS改造规划
        5.1.4 交换和路由设备配置
        5.1.5 家庭网关终端管理平台的部署
        5.1.6 山东联通TMS家庭网关管理系统测试
    5.2 宽带提速网络改造实施
        5.2.1 宽带接入网网络现状
        5.2.2 宽带接入网网络改造建议
        5.2.3 结论
    5.3 用户多PC上网业务实现方案
        5.3.1 业务介绍
        5.3.2 方案一:路由型家庭网关组网
        5.3.3 方案二:桥接型家庭网关组网
    5.4 IPTV业务实现方案
        5.4.1 业务介绍
        5.4.2 组网结构
        5.4.3 网络改造及投资分析
        5.4.4 结论
    5.5 家庭网关终端产品及测试
        5.5.1 家庭网关产品规划
        5.5.2 家庭网关终端测试情况
    5.6 家庭网关应用实现方案
        5.6.1 家庭网络布线(示例)
        5.6.2 多PC上网和无线接入
        5.6.3 IPTV业务
        5.6.4 VoIP业务
        5.6.5 视频监控
第六章 山东联通家庭网关业务营销
    6.1 家庭网关产品发展规划及营销策略
    6.2 家庭网关产品营销方案
        6.2.1 业务品牌
        6.2.2 主要业务功能
        6.2.3 目标客户群及需求分析
        6.2.4 价格策略
        6.2.5 终端推广策略
        6.2.6 渠道及服务策略
        6.2.7 宣传推广策略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关于IPTV业务承载技术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IPTV业务及其特点
        1.1.2 IPTV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
    1.2 主要研究工作
    1.3 主要研究成果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IPTV承载网组网技术研究
    2.1 IP QoS技术
        2.1.1 IP QoS的基本概念
        2.1.2 IP QoS的三种模型
        2.1.3 QoS的实现
    2.2 MPLS VPN技术
        2.2.1 VPN概述
        2.2.2 MPLS技术
    2.3 组播部署策略
        2.3.1 组播技术介绍
        2.3.2 组播部署策略
第三章 某省城域网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解决思路
    3.1 某省城域网现状
        3.1.1 某省城域网结构
        3.1.2 IP城域网QoS部署
    3.2 现网承载IPTV业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2.1 QoS保障方面
        3.2.2 组播支撑方面
        3.2.3 带宽资源方面
    3.3 关键问题解决思路研究
        3.3.1 IP逻辑通道架构
        3.3.2 组播复制点
        3.3.3 组播流控制点
        3.3.4 认证方式
第四章 某省IPTV业务承载技术实现方案
    4.1 方案概述
    4.2 直播业务技术方案
        4.2.1 省中心至区域中心
        4.2.2 区域中心平台至BRAS
        4.2.3 接入层至终端用户网络
        4.2.4 IPTV家庭终端组网
    4.3 VOD点播业务技术方案
        4.3.1 内容源→省IPTV中心平台节点
        4.3.2 省IPTV中心平台节点→城域网IPTV POP点
        4.3.3 城域网IPTV POP节点→用户STB技术方案
        4.3.4 VOD业务QoS技术方案
第五章 IPTV业务承载性能测试
    5.1 城域网层面
        5.1.1 测试方法
        5.1.2 测试结果
    5.2 用户末端层面
        5.2.1 测试方法
        5.2.2 测试结果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

(6)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下一代网络(NGN)
    1.2 欧洲编号方案
    1.3 软交换概述
    1.4 SIP协议的发展及应用
    1.5 本课题组织结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SIP协议简介
    2.1 SIP协议特点
    2.2 SIP协议功能
    2.3 SIP协议的编址方法
    2.4 SIP协议的组件
    2.5 SIP协议消息及结构分析
    2.6 头部字段
    2.7 SIP呼叫模型
第三章 VoIP媒体网关
    3.1 媒体网关的概念
    3.2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3.3 媒体网关DSLAM系统
    3.4 网络结构及应用
    3.5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3.6 VoIP协议栈
    3.7 DSLAM的地址
    3.8 系统初始化
第四章 POTS重叠拨号
    4.1 拨号模式分析
    4.2 DSLAM具体行为分析
    4.3 SIP重叠拨号信令
    4.4 系统功能分析
第五章 软件实现
    5.1 接口实现
    5.2 内部实现
    5.3 新功能设计
    5.4 压缩功能
第六章 实际应用分析
    6.1 测试环境
    6.2 测试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湘潭城域网IPTV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IPTV 业务现状分析
    1.1 城域网现状
    1.2 IPTV 业务现状
    1.3 IPTV 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2章 IPTV 编码技术
    2.1 语音压缩编码
        2.1.1 语音编码的分类
        2.1.2 混合编码的关键技术
        2.1.3 多带激励语音压缩算法
    2.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2.1 H.26X 系列标准
        2.2.2 MPEG-X 系列标准
第3章 IPTV 业务承载优化目标
    3.1 IPTV 业务承载发展介绍
    3.2 IPTV 业务承载优化设备评估
    3.3 IPTV 业务承载优化目标
第4章 IPTV 业务承载 PVC/VLAN 规划
    4.1 湘潭电信 PVC/VLAN 使用现状
    4.2 IPTV 业务承载分离 PVC/VLAN 规划
第5章 IPTV 业务 IP 地址规划
    5.1 IPTV 业务 IP 地址需求
    5.2 DHCP 实现 IPTV 用户地址分配及认证
        5.2.1 DHCP 地址分配
        5.2.2 DHCP 认证方式
        5.2.3 DHCP 冗余备份
    5.3 IPTV 用户地址规划
    5.4 IPTV 业务 DHCP 应用规划
第6章 IPTV 业务组播规划
    6.1 城域网三层组播
        6.1.1 组播业务规划
        6.1.2 IGMP 协议部署
        6.1.3 业务接入控制点
    6.2 IPTV 业务组播复制点下移
        6.2.1 IPTV 组播复制下移业务需求
        6.2.2 IPTV 业务组播复制点下移实现方式
        6.2.3 组播下移资源需求及规划
第7章 IPTV 业务 Qos 规划
    7.1 QOS 服务模型
    7.2 拥塞控制方面
    7.3 QOS 部署原则
        7.3.1 业务等级规划
        7.3.2 业务分类和标记
    7.4 QOS 队列调度
第8章 IPTV 业务承载优化部署
    8.1 城域骨干网 IPTV 业务承载优化部署
        8.1.1 PIM 组播部署
        8.1.2 Qos 部署
    8.2 城域接入网 IPTV 业务承载优化部署
        8.2.1 多 PVC/VLAN 改造
        8.2.2 组播下移
        8.2.3 Qos 部署
    8.3 IPTV 业务承载优化实施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长沙电信IP城域网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IP 城域网
    1.3 IP 城域网接入方式
    1.4 优化设计提出背景
    1.5 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
        1.5.1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方案
        1.5.2 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多业务平台方案
        1.5.3 基于电信级以太网的多业务平台方案
    1.6 IP 城域网优化的意义
    1.7 本文所做的工作
    1.8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网络优化的基础
    2.1 网络用户分析
    2.2 网络优化原理
        2.2.1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
        2.2.2 BGP 协议
        2.2.3 OSPF 协议
        2.2.4 PPPOE 协议
        2.2.5 QOS
    2.3 网络业务预测
        2.3.1 预测方法
        2.3.2 业务发展趋势
        2.3.3 业务分析
        2.3.4 预测结果
    2.4 网络流量控制
    2.5 小结
第3章 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3.1 网络优化概念
    3.2 网络优化需求分析
        3.2.1 提高网络的宽带用户接入能力
        3.2.2 扩充网络出口带宽
        3.2.3 提高网络运行性能
        3.2.4 实现网络的平滑升级
    3.3 总体思路
    3.4 网络优化目标
        3.4.1 IP 城域网网络发展目标
        3.4.2 网络优化的目标
    3.5. 网络优化原则
        3.5.1 基本原则
        3.5.2 拓扑优化原则
        3.5.3 IP 地址规划原则
        3.5.4 路由协议规划原则
        3.5.5 VLAN 规划原则
        3.5.6 关键网络设备/服务器放置原则
    3.6 小结
第4章 长沙 IP 城域网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4.1 长沙市宽带 IP 城域网的网络现状
    4.2 长沙电信宽带 IP 城域网现存问题
    4.3 小结
第5章 长沙 IP 城域网优化设计及效果
    5.1 网络结构
    5.2 核心骨干层优化
    5.3 汇聚层优化
    5.4 业务接入控制层优化
    5.5 用户接入层优化
    5.6 优化后的网络结构
    5.7 IP 地址规划
        5.7.1 IGP 规划
        5.7.2 EGP 规划
        5.7.3 城域网业务分流
    5.8 VLAN 规划
    5.9 QoS 设计
    5.10 网管平台
    5.11 城域网的部署策略
        5.11.1 用户管理
        5.11.2 认证计费
        5.11.3 IPv6 支持
        5.11.4 网络安全
    5.12 网络优化效果
    5.1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电信级以太网(CE)的测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以太网发展综述
    2.1 以太网的产生与发展
        2.1.1 标准以太网
        2.1.2 快速以太网
        2.1.3 千兆以太网
        2.1.4 万兆以太网
        2.1.5 十万兆以太网
        2.1.6 以太网发展历程
    2.2 以太网的缺陷
        2.2.1 网络结构问题
        2.2.2 可靠性问题
        2.2.3 可扩展性问题
第三章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比较
    3.1 电信级以太网的提出
    3.2 电信级以太网的属性
        3.2.1 标准化的业务
        3.2.2 可扩展性
        3.2.3 服务管理
        3.2.4 可靠性
        3.2.5 服务质量
    3.3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类型
        3.3.1 增强型以太网技术
        3.3.2 PBB/PBT技术
        3.3.3 T-MPLS技术
        3.3.4 VPLS技术
    3.4 电信级以太网技术比较
第四章 电信级以太网现网测试方法与结果
    4.1 测试项目
        4.1.1 测试目的
        4.1.2 主要测试内容
    4.2 测试环境
        4.2.1 现网测试环境
        4.2.2 测试仪表
        4.2.3 其它省市测试环境
    4.3 测试结果的研究
        4.3.1 总体测试结论
        4.3.2 各项目测试结果
        4.3.3 不同技术类型的比较
        4.3.4 相同技术不同厂商实现的比较
第五章 电信级以太网的组网应用
    5.1 业务发展需求
        5.1.1 天津经济发展情况
        5.1.2 电信运营市场环境
        5.1.3 宽带业务发展情况
    5.2 网络结构现状
    5.3 网络建设必要性
        5.3.1 网络流量预测
        5.3.2 业务发展与网络融合
    5.4 网络设计原则
        5.4.1 宽带城域网设计原则
        5.4.2 二层汇聚网络设计原则
    5.5 网络应用情况
        5.5.1 网络结构
        5.5.2 设备的选择
        5.5.3 环网保护机制
        5.5.4 VLAN部署应用
    5.6 经济评价
        5.6.1 收入测算
        5.6.2 维护人员编制和培训
        5.6.3 计算中评价参数取定
        5.6.4 成本费用测算参数
        5.6.5 财务评价指标
        5.6.6 经济评价结论
第六章 展望与总结
    6.1 发展展望
    6.2 论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诺基亚成功完成DSLAM连接IP接口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演算的软件定义网络服务质量研究[D]. 任双印.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2]楚雄电信宽带IP城域网优化研究[D]. 张育华.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3]基于TR-069的HeNB自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迟欢.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4]山东联通家庭网关应用与研究[D]. 张晓峰. 山东大学, 2011(06)
  • [5]关于IPTV业务承载技术方案的研究[D]. 谢钊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基于SIP协议的POTS重叠拨号[D]. 徐砚汀.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7]2004年国际应用最广的通信技术大点兵[J]. 黄芬,胡晓女,刘兵. 通信世界, 2004(39)
  • [8]湘潭城域网IPTV研究与优化[D]. 唐峰. 湘潭大学, 2012(01)
  • [9]长沙电信IP城域网优化[D]. 王珂. 湖南大学, 2011(06)
  • [10]电信级以太网(CE)的测试与应用研究[D]. 金宇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诺基亚成功完成DSLAM连接IP接口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