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有机中间体市场现状及发展重点

亚洲有机中间体市场现状及发展重点

一、亚洲有机中间体市场现状和发展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曦[1](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李梵[2](2020)在《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物品交易及贸易,这为我国的原料药生产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创造了难得的时机。RY制药有限公司如何能够在如今国际原料药市场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是企业今后能否获得成功的重点,也是其市场营销策略能否有效的应用于国际原料药市场以及企业后续发展转型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研究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国际市场的营销环境及策略,不仅可以从理论方向深刻剖析当下RY制药有限公司在开垦国际原料药市场的营销状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还可以使用目前完善的市场营销理论及策略帮助RY制药有限公司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国际原料药市场的营销策略。为RY制药有限公司提出接下来其原料药海外营销改善及发展的具体方向,从而为其原料药能够在目标国际市场上获得长远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本文运用了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首先进行相关理论的综述及文献的研读,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背景,总结了国内及世界的原料药大环境,然后简介RY制药有限公司及其原料药的出口情况,再对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的整体情况进行4P及SWOT分析后明确指出其原料药海外营销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结合RY制药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其原料药出口存在的不利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力求不断提高RY制药有限公司在国际原料药行业的竞争力。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使得全球医药经济一体化能够得到我国医药原料药生产出口企业的关注,不断扩大原料药的品类,提升原料药的质量,进而能够有目的地规划公司的中长期发展策略和在国际原料药市场上的营销方法,提升我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品质和利润率,为我国早日实现海外市场新的突破及加快追赶先进国家的步伐提供有力支撑。

李海霞[3](2020)在《HK医药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医药制造产业是集约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的发展行业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支撑重点。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国家医药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国家政策有力地促进和支持医药产业的发展。作为医药行业的一部分,我国的化学制药企业发展迅速。然而,由于受相关政策因素及市场竞争的影响,医药制造领域新的市场竞争形势和总体结构,使化学原料药制造企业进入低利润发展阶段。对于现有医药企业医药制造企业,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医药制造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能够有效的提升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本文以HK医药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在医药改革的背景下,企业面临外部市场激烈竞争压力下的经营困境。本文利用SWOT、BCG矩阵等相关的战略工具,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有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的企业业务发展战略。研究发现,在医药深化改革的背景下,HK医药公司具有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产品技术先进性等众多的内部优势的同时,存在着内部资源管理混乱的发展困境。面对企业发展状况,通过相关战略分析本文提出相匹配的SO-跨越式发展战略、ST-纵向一体化战略、WO-职能战略可供业务选择发展方向以及相应的战略保障体系。以此来帮助HK医药公司有效的全面把握自身发展的整个动态过程,使其更好的理解战略管理的内涵和实现路径,从而重新制定相适应的业务发展策略,帮助企业建立市场竞争优势。本文可以为在深化改革背景下同行业的医药制造企业找到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供实际借鉴指导。

郭艳平[4](2020)在《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LS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推进,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在国内环保和安全监管升级、染料消费市场正从国内向国外转移背景下,我国染料企业如何实施或优化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LS公司是我国染料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先行者,最早实施国际化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在国外合资建厂和跨国并购。LS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战略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现阶段主营业务国际化经营活动停滞,LS的国际化经营战略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针对染料行业和LS公司国际化战略面临的问题,本文以LS为研究案例,运用企业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相关理论,利用PEST工具、数据分析方法和SWOT工具对染料行业国际化经营宏观环境和行业内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分析,找出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对LS的前期国际化经营典型案例分阶段进行研究,总结其国际化路径经验为我国染料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阶段性对标借鉴。本文重点对LS现阶段国际化经营中的问题剖析,重新对其国际化经营战略进行设计和优化。LS要坚定国际化经营战略方向,实施整体发展战略,同时,整合企业内资源,打造统一研发和销售平台。LS还要巩固国际战略联盟,通过科技创新培养核心竞争力,采用多元化业务管理,进行本土化经营,以应对国内压力和国际市场的新变化,保持行业领导者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最后提出LS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时需做好组织架构、资金、跨国文化、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庄露露[5](2019)在《超声辅助高级氧化法装置设计及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自行设计双频超声协同臭氧装置,采用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处理H酸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并优化运行参数,考察分别在最优运行条件下对COD的去除效果,探究H酸的降解机理及路径,分析处理前后实际废水中有机物成分的改变。首先根据声学知识,设计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选定40 kHz和28 kHz两个频率(各频率下最大工作功率为300 W),换能器安装在装置的相对面且间隔排列。采用碘释放法研究声空化产额,得出双低频超声具有一定空化增强效应,可提高COD去除率。对比不同处理方式,表明:相同臭氧投加量下,双低频协同臭氧后的COD去除率较单独臭氧可提高10%左右,虽提升幅度不大但可提高臭氧利用率,缩短反应周期,双低频超声对臭氧氧化表现出协同作用。然后选取萘系染料中间体H酸单钠盐配制模拟废水,研究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对H酸的降解效果,优化运行参数得出最佳臭氧投加浓度为25 mg/L,气体流量为0.4 L/min,最佳初始pH为9,低浓度臭氧及碱性环境下降解效果较好。最佳运行条件下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3.4%左右,色度去除率达90%。叔丁醇作捕获剂试验可知该体系下H酸的降解机理主要为直接氧化,结合UV-Vis及FTIR结果推测H酸的降解过程为-S03H和-NH2不稳定先发生脱落,萘环活化,进一步氧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酸,再继续氧化成CO2和H2O。最后将该协同体系应用于实际废水,重新优化运行条件,最佳臭氧投加浓度为45 mg/L,最佳初始pH为7。最优运行参数下COD去除率为60%左右,色度去除率为90%以上,GC-MS结果显示废水中的苯胺类及杂环类难降解有机物实现降解。

夏科丹[6](2013)在《成炭剂及阻燃剂中间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自身健康的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阻燃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膨胀型阻燃剂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在阻燃剂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而其重要组成成分-成炭剂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部分溴系阻燃剂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阻燃行业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并采用绿色工艺合成了三嗪类成炭剂(聚2-乙醇胺基-4,6-乙二胺基-1,3,5-三嗪)和阻燃剂中间体(N-(烯丙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和四溴双酚A双烯丙基醚),简化了工艺。研究了三嗪类成炭剂:聚2-乙醇胺基-4,6-乙二胺基-1,3,5-三嗪的合成工艺。分别采用正交实验法和单因素法对反应所采用的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该工艺分三步进行,最佳工艺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温度0-5℃,pH=6-7,反应时间6 h;第二步反应:温度40-50℃,反应时间7 h;第三步反应:温度100-105℃,反应时间10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率最高可达94.4%。采用红外和元素分析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与目标分子相吻合。热分析仪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合成了阻燃剂中间体N-(烯丙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等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该工艺采用两步法,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第一步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5 h,原料配比(n(四氢酞酰亚胺):n(氢氧化钠))1:1.5,产率最高可达88.3%;第二步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 h,原料配比(n(中间体3-a):n(氯丙烯))1:2,产率最高可达89.8%。采用红外、1H NMR和元素分析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与目标分子相吻合。仅采用水做溶剂,制备了阻燃剂中间体四溴双酚A双烯丙基醚,采用单因素法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用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确定了该工艺一步即可使产率高达98%。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5 h,氯丙烯用量为0.136 mol,产率最高可达98%,产品颜色为白色。研究了三嗪类成炭剂的应用,结果证明聚2-乙醇胺基-4,6-乙二胺基-1,3,5-三嗪和聚磷酸铵复配后,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能和优良的阻燃效果。

孙晋秋[7](2009)在《苯甲酸类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合成研究》文中认为精细化工中间体产业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热点领域之一,也是新医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中间体种类繁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因此,对一些常见精细化工中间体合成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两种苯甲酸类中间体2-氨基-5-硝基苯甲酸、5-硝基水杨酸及一种二氯环丙烷类中间体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的合成研究工作,对一些单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最终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分别以对硝基苯胺、靛红为原料作为路线一和路线二合成了2-氨基-5-硝基苯甲酸。着重对路线一的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路线二的一些单因素条件进行了研究。将最终产物重结晶提纯后测得其熔点:267~268℃,纯品最佳产率:61.1%。产物结构经IR、1H NMR表征确认。(2)以醋酸和醋酸酐的混合液为溶剂、浓硝酸为硝化剂,在冰浴中微波辐射下一步法直接合成5-硝基水杨酸。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微波辐射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将粗产物重结晶提纯后测得其熔点:230~232℃,纯品最佳产率:82.6%。产物结构经IR、1H NMR表征确认。(3)用苯乙烯及氯仿为原料,在浓碱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氯仿生成二氯卡宾并对双键进行加成得到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研究其反应温度、时间、氯仿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产物经分离提纯后,测得沸点:124~126℃/-0.095MPa;密度:1.219g/ml,10℃;折射率:n20/D:1.559;纯品最佳产率:65.7%。产物结构经IR、1H NMR表征确认。

章杰[8](2003)在《近年欧亚精细化学品用中间体市场形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西欧精细化学品用中间体工业日益萎缩,而亚洲则发展迅猛,充满了活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作者认为,若能解决好友展中的5个问题,即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品种开发、环境污染、宏观调整,发展就将极其可观。这是摆在亚洲各国面前的新发展空间和巨大商机。

陆蠡珠[9](2003)在《我国有机化工中间体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阐述了我国有机化工中间体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讨论了目前国内化工中间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工中间体特别是精细化工中间体今后发展的重点。

陆蠡珠[10](2003)在《我国有机化工中间体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阐述了我国有机化工中间体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讨论了目前国内化工中间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工中间体特别是精细化工中间体今后发展的重点。

二、亚洲有机中间体市场现状和发展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有机中间体市场现状和发展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及其危害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前期研究进展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3.3 衍生物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6.2.9 RSA测试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6.2.1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1.3.2 CM的潜在疗法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3.1 衍生物的设计
        3.2 衍生物的合成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致谢

(2)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竞争优势理论
        2.2.2 国际贸易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4P营销理论
第3章 原料药产业概述及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出口业务简介
    3.1 原料药产业概述
        3.1.1 原料药介绍
        3.1.2 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现状
    3.2 原料药出口情况分析
        3.2.1 原料药国际市场规模
        3.2.2 我国原料药企业出口情况分析
        3.2.3 我国原料药主要出口市场及出口产品结构
        3.2.4 国际原料药市场展望
    3.3 RY制药有限公司及其原料药出口业务简介
        3.3.1 RY制药有限公司简介
        3.3.2 RY制药有限公司营销系统简介
        3.3.3 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出口情况简介
        3.3.4 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出口市场环境区域情况分析
第4章 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分析
    4.1 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4P分析
        4.1.1 产品分析
        4.1.2 价格分析
        4.1.3 渠道分析
        4.1.4 促销分析
    4.2 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S)
        4.2.2 劣势分析(W)
        4.2.3 机会分析(O)
        4.2.4 威胁分析(T)
第5章 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存在的问题
    5.1 产品附加值及质量达标率低
    5.2 新品种的开发力度不足
    5.3 产品成本偏高且包装混乱
    5.4 市场开发能力欠缺
    5.5 认证意识和合作理念薄弱
    5.6 报价不规范
第6章 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提升策略
    6.1 提高产品附加值及质量达标率
        6.1.1 丰富产品品种
        6.1.2 提升原料药产品品质
    6.2 加大新品种的创新能力
        6.2.1 提高原料药的研发能力
        6.2.2 新品种的开发要适应市场需求
    6.3 降低生产成本并规范产品包装
        6.3.1 降低生产成本
        6.3.2 提高原料药的生产规模
        6.3.3 注重产品包装
    6.4 增强市场开发能力
        6.4.1 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发展新兴市场
        6.4.2 拓宽海外重点市场的营销渠道
        6.4.3 丰富原料药的营销手段
    6.5 加强高端市场的认证力度
    6.6 规范原料药的报价制度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HK医药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动态
        1.2.2 医药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动态
    1.3 论文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的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基础
    2.1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2.2 企业业务战略理论
        2.2.1 成本领先战略
        2.2.2 差异化战略
        2.2.3 集中化战略
    2.3 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2.3.1 SWOT分析方法
        2.3.2 产品业务BCG分析
第3章 HK医药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3.1 HK医药公司简介
    3.2 HK医药公司战略管理现状分析
    3.3 HK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3.3.1 HK公司的业务梯次分析
        3.3.2 HK公司产品BCG分析
        3.3.3 HK医药公司资源能力分析
        3.3.4 HK医药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第4章 HK医药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4.1 一般外部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4.1.2 经济环境分析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1.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4.2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4.2.1 行业产业链分析
        4.2.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3 中国原料药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4.3.1 全球原料药市场发展概况
        4.3.2 国内原料药市场发展概况
        4.3.3 医药CMO行业发展概况
第5章 HK医药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5.1 HK医药公司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5.2 HK医药公司发展战略的目标与定位
    5.3 HK医药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构建
        5.3.1 HK医药公司总体战略
        5.3.2 HK医药公司业务战略的重点
        5.3.3 HK医药公司业务体系
        5.3.4 HK医药公司业务发展的部署
        5.3.5 主要业务的发展步骤分析
    5.4 HK医药公司职能战略
        5.4.1 核心能力战略
        5.4.2 财务战略
        5.4.3 人才培养战略
第6章 HK医药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HK医药公司战略实施
    6.2 组织结构重构
        6.2.1 建立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架构
        6.2.2 建立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治理结构
        6.2.3 建立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企业文化
    6.3 HK医药公司资源匹配
        6.3.1 影响资源分配的因素
        6.3.2 战略资源的分配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LS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设置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基本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及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2 国际化战略理论
        2.2.1 主要国际化经营战略理论
        2.2.2 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方法
    2.3 相关文献综述
        2.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3.1 染料行业情况分析
        3.1.1 染料工业情况介绍
        3.1.2 中国染料行业国际化经营宏观环境分析
    3.2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3.2.1 染料企业进出口情况
        3.2.2 中国主要染料企业海外收入分析
    3.3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
        3.3.1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具备的优势(S)
        3.3.2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劣势(W)
        3.3.3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的机遇(O)
        3.3.4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威胁(T)
        3.3.5 构建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SWOT矩阵分析表
    3.4 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分析
        3.4.1 国际化经营战略意识不强,缺乏有效机制
        3.4.2 国际市场资源配置不足
        3.4.3 产品同质化严重,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
        3.4.4 自主品牌国际影响力缺乏
        3.4.5 国际市场布局和销售网络欠缺
        3.4.6 国际化经营专业人才短缺
第四章 LS国际化经营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LS的基本情况
    4.2 LS国际化历程和现状
        4.2.1 LS国际化历程
        4.2.2 LS国际化现状
    4.3 LS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
        4.3.1 国际化发展路径清晰
        4.3.2 国际化阶段性目标明确
        4.3.3 跨国并购手段创新
        4.3.4 并购带来国际化经营质变
        4.3.5 注重自主品牌的培育
        4.3.6 国际化资源配置初现成效
    4.4 LS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问题
        4.4.1 国际化经营目标再定位
        4.4.2 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
        4.4.3 国际战略合作关系修复
        4.4.4 国际化经营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4.4.5 规避法律等风险
第五章 LS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设计和优化
    5.1 LS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宗旨
    5.2 LS国际化经营的目标市场定位
    5.3 LS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模式选择
    5.4 LS国际化经营战略策略设计
        5.4.1 实施整体发展的战略
        5.4.2 优化资源配置和全球生产布局
        5.4.3 巩固企业战略联盟
        5.4.4 实施技术创新战略
        5.4.5 实施多元化业务管理战略
        5.4.6 实施本土化战略
第六章 LS国际化经营的战略保障设计
    6.1 优化组织结构
    6.2 资金保障
    6.3 跨国文化管理
    6.4 提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6.5 建立高效的国际市场信息网络
    6.6 做好国际化经营项目的风险评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超声辅助高级氧化法装置设计及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染料中间体废水概述
        1.1.1 染料中间体产业发展及废水来源
        1.1.2 染料中间体废水特点及危害
        1.1.3 染料中间体简介
    1.2 染料中间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3 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
        1.3.1 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3.2 超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空化机理
        1.3.3 超声与其他水处理技术联合应用
    1.4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的研究内容
        1.4.3 研究路线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实验原料简介
        2.1.1 H酸模拟废水
        2.1.2 实际染料废水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试验所用仪器
    2.3 分析测试指标及方法
        2.3.1 化学需氧量(COD_(cr))的测定
        2.3.2 臭氧化指数(OI)的计算
        2.3.3 UV-Vis的测定
        2.3.4 pH值的测定
        2.3.5 声空化产额的测定
    2.4 试验内容
        2.4.1 工艺流程
        2.4.2 试验步骤
第三章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的设计及性能测定
    3.1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的设计
        3.1.1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设计思路的来源
        3.1.2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超声频率及功率的选定
        3.1.3 超声波换能器的设计及安装方式
        3.1.4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主要部件的设计
    3.2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反应装置的性能测定
        3.2.1 声空化产额的测定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理H酸模拟废水的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H酸模拟废水的配制
    4.3 双低频超声协同不同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比较
        4.3.1 双低频超声与单频超声的处理效果比较
        4.3.2 双低频超声协同H_2O_2体系的处理效果
        4.3.3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体系的处理效果
    4.4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H酸模拟废水的运行参数优化
        4.4.1 臭氧投加量的优化
        4.4.2 臭氧投加浓度的优化
        4.4.3 气体流速的优化
        4.4.4 工作功率的优化
        4.4.5 初始pH的优化
    4.5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理H酸模拟废水的效果探讨
        4.5.1 最佳运行参数下的降解效能分析
        4.5.2 羟基自由基捕捉剂的影响
        4.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4.5.4 红外光谱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实际废水的效果研究
    5.1 引言
    5.2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实际废水的运行参数优化
        5.2.1 臭氧投加浓度的优化
        5.2.2 初始pH的优化
    5.3 双低频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实际废水的效果探讨
        5.3.1 最佳运行参数下的降解效能分析
        5.3.2 反应前后实际废水的GC-MS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6)成炭剂及阻燃剂中间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阻燃剂及成炭剂简介
        1.1.1 阻燃剂的发展简史
        1.1.2 材料阻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3 阻燃剂和成炭剂的分类
        1.1.4 阻燃剂的作用机理
    1.2 阻燃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阻燃剂研究现状
        1.2.3 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1.3 课题的提出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2 合成方法综述
        1.3.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4 课题的可预见成果
第二章 三嗪类成炭剂的合成
    2.1 仪器和原料
    2.2 合成步骤
    2.3 可能的反应机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正交实验设计
        2.4.2 合成聚2-乙醇胺基-4,6-乙二胺基-1,3,5-三嗪的影响因素
    2.5 结构分析与表征
        2.5.1 对中间体2-a的表征
        2.5.2 对中间体2-b的表征
        2.5.3 对产物2-c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烯丙基)-1,2,3,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3.1 仪器和原料
    3.2 合成步骤
        3.2.1 中间体3-a的合成
        3.2.2 产物3-b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合成路线的选择
        3.3.2 中间体3-a的合成影响因素
        3.3.3 产物3-b的合成影响因素
    3.4 结构分析与表征
        3.4.1 核磁
        3.4.2 红外
        3.4.3 元素分析
    3.5 N-(2,3-二溴丙基)-4,5-二溴六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溴双酚A双烯丙基醚的合成
    4.1 仪器和原料
    4.2 合成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4.3.3 氯丙烯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4.4 结构分析与表征
        4.4.1 核磁
        4.4.2 红外
        4.4.3 元素分析
    4.5 八溴醚的合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嗪类成炭剂的应用研究
    5.1 原料和设备
    5.2 试样的制备
    5.3 测试与表征
        5.3.1 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5.3.2 UL-94垂直燃烧测试
        5.3.3 耐水性测试
        5.3.4 力学性能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TBM和PER的溶解度
        5.4.2 TBM对阻燃PP的耐水性能的影响
        5.4.3 APP/TBM的质量比对PP阻燃性能的影响
        5.4.4 TBM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苯甲酸类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精细化工中间体概述
    1.2 世界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1.4.1 本课题目的和意义
        1.4.2 2-氨基-5-硝基苯甲酸的概述
        1.4.3 5-硝基水杨酸的概述
        1.4.4 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的概述
        1.4.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2-氨基-5-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2.1 概述
    2.2 我国染料中间体的发展情况
    2.3 关于2-氨基-5-硝基苯甲酸合成的研究发展情况
    2.4 合成路线的设计
    2.5 合成实验
        2.5.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5.2 实验步骤
    2.6 分析与表征
        2.6.1 红外谱图的表征
        2.6.2 ~1H核磁共振谱图的表征
    2.7 结果与讨论
        2.7.1 路线—反应机理的探讨
        2.7.2 发烟硝酸用量对5-硝基靛红产率的影响(路线二)
        2.7.3 反应时间对5-硝基靛红产率的影响(路线二)
        2.7.4 反应温度对5-硝基靛红产率的影响(路线二)
        2.7.5 双氧水用量对2-氨基-5-硝基苯甲酸产率的影响
        2.7.6 反应时间对2-氨基-5-硝基苯甲酸产率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5-硝基水杨酸的合成
    3.1 概述
    3.2 我国医药中间体的发展情况
    3.3 关于5-硝基水杨酸的合成研究发展情况
    3.4 合成方法的设计
    3.5 合成实验
        3.5.1 实验仪器和药品
        3.5.2 合成步骤
    3.6 分析与表征
        3.6.1 红外谱图的表征
        3.6.2 ~1H核磁共振谱图的表征
    3.7 结果与讨论
        3.7.1 微波辐射时间对5-硝基水杨酸产率的影响
        3.7.2 延长反应时间对5-硝基水杨酸产率的影响
        3.7.3 反应温度对5-硝基水杨酸产率的影响
        3.7.4 反应溶剂对产率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的合成
    4.1 概述
    4.2 卡宾的研究背景
        4.2.1 卡宾的概述
        4.2.2 卡宾的反应
        4.2.3 卡宾的形成方式
    4.3 相转移催化机理简介
    4.4 合成实验
        4.4.1 实验仪器和药品
        4.4.2 实验步骤
    4.5 分析与表征
        4.5.1 产物的物性分析
        4.5.2 化学试剂法鉴定产物官能团
        4.5.3 红外谱图的表征
        4.5.4 ~1H核磁共振谱图的表征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反应时间对1,1-二氯-2-苯基环丙烷产率的影响
        4.6.2 反应温度对1,1-二氯-2-苯基环丙烷产率的影响
        4.6.3 氯仿用量对1,1-二氯-2-苯基环丙烷产率的影响
        4.6.4 催化剂用量及种类对1,1-二氯-2-苯基环丙烷产率的影响
        4.6.5 优化反应条件的再现实验
        4.6.6 关于分液时的乳化问题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亚洲有机中间体市场现状和发展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RY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海外营销策略研究[D]. 李梵.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3]HK医药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李海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4]中国染料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以LS为例[D]. 郭艳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11)
  • [5]超声辅助高级氧化法装置设计及处理染料中间体废水技术研究[D]. 庄露露.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成炭剂及阻燃剂中间体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夏科丹.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7]苯甲酸类精细化工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 孙晋秋.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8]近年欧亚精细化学品用中间体市场形势[J]. 章杰. 化工中间体, 2003(23)
  • [9]我国有机化工中间体现状及发展趋势[J]. 陆蠡珠. 化工中间体, 2003(01)
  • [10]我国有机化工中间体现状及发展趋势[J]. 陆蠡珠. 化工中间体网刊, 2003(01)

标签:;  ;  ;  ;  ;  

亚洲有机中间体市场现状及发展重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