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能力测试中“方言声调”和“声调”的区别

普通话能力测试中“方言声调”和“声调”的区别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及“语音面貌”区分(论文文献综述)

魏思文[1](2021)在《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随各国、各界间的交流和联系的日益深化,世界日益密集为“地球村”,对于多语言人才的需求随之日益增多,三语、多语习得过程中的诸般课题接连进入语言学家的视野,得到日益密切的关注。但时下,三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繁多,本文系在此前成果之基础上,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中的汉语(L3)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的语音样貌及其流变,同时通过和日(L1)汉(L2)双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及其流变过程对比,分析日语(L1)和英语(L2)在汉语(L3)习得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对日英汉三语者在汉语辅音、元音、声调和变调方面的迁移成因进行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探讨递进教学效能的可能性和相关策略。本文共由七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陈述本文研究背景,界定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语音实验采用的研究手段以及方法,展现研究创新点及其价值。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和正在全球范围内升温的“汉语热”,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汉语学习者持续增多,其中有英语习得经验的日英双语者数量可观。学术界关于汉日双语学习和汉英双语学习的研究比比皆是,对日英汉三语学习的研究却寥若星辰,鲜少得到关注。回顾国内外“三语习得”的研究历程、发展阶段和研究重点,着重关注“三语习得”研究中的热门课题——语言迁移。通过考察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汉语语音样貌不可避免地受已或部分习得的日语和英语语音经验的迁移过程,探究其因果关系。第二章,本章以既往研究为基础,举凡本文所使用的相关成果,包括:对比分析、偏误分析、语言迁移、中介语以及实验语音学五个方面。第三章,详述调查目的及其相关准备,包括研究对象和语音样本选取、问卷设计理念、语音样本采集原则,特别是基于语音学教研软件praat对于语音样本的判别、分析、取值等具体研究实践及其与预期对应程度。第四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审视,展现了两组样本调查数据结果: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和在英语(L2)参与下,母语为日语(L1)的学习者学习汉语(L3)的迁移的对比,阐明日汉双语者的语音迁移和日英汉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实践基本相同,求证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学习汉语(L3)主要表现为f[f]和h[x]混淆,r[(?)]和l[l]混淆,sh[(?)]、s[s]和x[(?)]的混淆,舌尖音塞擦音(zh[(?)]、ch[(?)]、z[(?)]、c[(?)])读作舌面塞擦音(j[(?)]、q[(?)]),n[n]和ng[(?)]混淆以及送气音错读为不送气音六类。单元音迁移主要体现在ü[y]、卷舌元音er[(?)]以及-i[(?)]、-i[(?)]和i[i]的迁移;复元音的迁移相对复杂,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复元音发音不连贯,一些复元音单化,还有一些复元音的介音丢失。声调的迁移主要体现在上声错读成阳平。此外,还详细讨论了日汉双语者和日英汉三语者在上声变调、“一”和“不”变调、轻声和儿化的音变时的迁移表现。第五章,本章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考察分析,出现迁移的最重要原因是语际影响。包括无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英语(L2)参与下,母语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以及目的语汉语(L3)对日英汉三语者汉语语音迁移的影响。同时,一些源于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时间也是造成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出现迁移的原因。第六章,针对我们样本展现的日(L1)英(L2)汉(L3)三语者的语音迁移,并结合学习者已经掌握的日语(L1)和英语(L2)的音系特征,试提出有进行性功能的教学策略,期盼能给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参考。第七章,总结本文,试对日(L1)英(L2)汉(L3)三语汉语习得中的语音迁移形成初步的结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马添丽[2](2020)在《新疆地方方音对中亚留学生语音面貌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新疆的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工作正在不断完善。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突出的地缘优势和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吸引了大量中亚留学生将其作为来华学习汉语的首选地。但是随着这些学生在新疆学习生活时间的拉长,他们的语音面貌逐步显现出本地化特征,声母、韵母以及声调三方面都向新疆地方方音靠拢,尽管在课堂内得到老师的纠正和辅导,问题却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纠音辨音以及平衡普通话与区域化地方方音在学习中的比例成为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的中高级汉语水平(HSK4级--HSK6级)中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搜集整理标准普通话与新疆方言的不同之处,着重研究二者在语音面貌上的异同点,使用比较法对新疆地方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差别进行描述,发现二者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依据对外汉语相关研究理论成果有针对性地设计较为合理且具有实际测试意义的问卷调查加以辅助,并对中亚留学生的听力和发音情况采取双向听辨测试的方法进行比对,弥补传统单向听辨测试的不足,希望无论是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能够探究中亚留学生受到新疆地方方音影响后语音面貌的变化,从而为其他区域的方言方音教学提供相应的参考以及可行性建议。本文共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现有研究综述,以及本文采取的多种研究方法。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从方言与方音的关系、方音和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由面及点,由点及面的展开有关新疆地方方音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造成的影响的相关论述。第二章主要针对方音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进行论述,先阐述方言与方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然后详细介绍新疆地方方音的特点,作为后续研究方法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主要论述调查问卷、个案访谈、听辨实验的设计原理及实施过程,并对具体参与实验的每项数据进行详细阐述。第四章主要论述调查问卷和个案访谈的结果,结合听辨实验的结果,描述新疆地方方音对中亚留学生来疆学习生活后汉语发音方面造成的影响。第五章根据以上多种研究方法的结果提出针对语音纠音辨音方面的策略,以及对外汉语教师和新疆各大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个人建议,以期能够为更多地方有关方言方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方法和参考价值。第六章依据本次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阐述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针对类似问题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焦伟娜[3](2017)在《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表征分析及训练》文中指出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受测人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主要取决于其语音的标准度。文章对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测试各等级语音表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以期帮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依据受测人的语音面貌对其普通话水平进行精准地评分定级;并探寻有效的方音辨正训练方法,帮助普通话学习者克服方音缺陷,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

王晖[4](2016)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话水平测试是载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大规模国家通用语言口试,在我国语言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语言测试领域也以其鲜明的特点,独树一帜。本文旨在通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研究,丰富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科体系,为完善普通话水平测试提供学理支持,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提供学术建议。本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为研究对象,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现状、框架以及思路、方法、意义。第二章是理论部分,界定测试依据的内涵、外延,构建测试依据层级系统,论述测试依据的三级范畴及特征。第三章是史论,梳理测试依据发展历程,为本文研究树立纵向参照系。第四章、第五章是专论,分别研究测试管理依据、学术依据及其二级范畴、三级范畴。第六章为结语。本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活动要素进行解构和建构,并将测试依据置于“测试中介”的核心要素中加以研究,提出测试依据的三级范畴体系,首次将测试管理依据纳入研究范畴,确立了管理依据与学术依据并立的新格局。本研究提出一系列测试依据术语,如管理依据、学术依据、宏观管理依据、微观管理依据、基础学术依据、具体学术依据、法律法规依据、政策文件依据、业务管理依据、命题依据、评分依据等,初步构建测试依据术语子系统,增强了测试依据研究的理论张力。本文提出测试依据发展历程“两阶段五时期”划分法,为测试发展史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对测试依据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等进行专门探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及命题依据、评分依据等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本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要素构成理论为参照,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性定量综合研究法,对测试依据进行描述、归纳、阐释、分析和建构,探究测试依据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因,使测试依据成为独立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研究界域,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科理论和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杨颖[5](2013)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研究》文中认为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对于推广普通话、提升国民普通话水平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从历史、性质、特征、目标、主体、内容、实施、环境、评价等角度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做了较深入的系统研究。了解历史更能剖析现状,所以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所经历的萌芽、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是在90年代中期进入繁荣阶段之后,才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推行,正式走上历史舞台。课程的性质、特征和目标决定着课程的走向。就性质而言,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而非学术性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归纳出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不同特征其中,对象的宽泛性、目标的多样性、内容的权威性、教法的实践性、评价的复杂性等都是较为明显的特征。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基本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语音和规范的普通话语汇语法,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习者普通话的运用能力。施训主体、受训主体、管理主体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三重主体。施训主体即培训者,受训主体即受训者,管理主体主要指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培训课程的管理主体实际上基本上就是各级语委、国家测试中心、各省测试中心、各地市级测试站和高校测试站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主体的课程实践事实上就面临一种独立性与依附性并存,常规性与非常规性并存、权力性与非权力性并存的复杂局面,加强协调与沟通,进行合作式的权力运作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管理主体必须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为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内容现状,本研究对20种通用教材中普通话与测试概说、语音知识与发音技巧、模拟样卷、相关附录、光盘与学习卡等各项内容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当前教材存在明显的应试化倾向。另外,通过非结构性个案晤谈、课堂观察和问卷三个角度的调查,本研究发现,作为一种技能考试培训,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比一般考前培训的内容更加不确定一些。其实,影响课堂内容的因素有很多,除由国家意志和普通话本体规定所确定的公共框架外,培训主体、受训主体、管理主体的多项特征也都对此颇有影响。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质量,就必须充分考虑按通用、地方、行业进行教材分层以及按受训者特征进行教学分层。接下来,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本研究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设想,提出了常规改良、层级分类、合作互助、条块分割、内涵拓展共5种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虽有一些共性,但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各有鲜明特色。最后,本研究讨论了课程环境与课程评价。虽然内环境与外环境都是课程环境,但本研究更关注更直接作用于培训课堂的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可分为时空环境、设施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组织环境、信息环境和舆论环境。我们对这七种内环境的现状及理想状态进行了调查比较,提出了应对措施。另外,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评价存在不少问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学业评价应该分别由拿证过级、侧重应试、传统单一、简单一维转变为提升为本、层级建构、创新多样和复杂多维。

车路路[6](2013)在《秦皇岛方言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职院校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学生数量增加,学生的入学分数相对较低,而且,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这就为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学习英语,尤其是英语语音造成了难题。语音面貌不佳,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英语学习。语音面貌的好坏也会给学习者在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正是对于这类人才提出的非常现实的要求。而若想有效的运用英语,顺畅的交际,好的语音面貌是考查的首要内容。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好语音是学好用好英语的首要任务。值得庆幸的是,学者专家们,如桂灿昆(1978),刘乃华(1988),何善芬等(1997)等越来越多的关注英语语音教学。有很多学者开展了关于如何提高语音教学的讨论,也有很多人将目光专注于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上来。迁移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关于母语对目的语迁移的理论。简单说,母语对目的语的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能够对目的与习得产生促进作用,消极影响就是负迁移,对目的语学习造成阻碍作用。在中国开展母语对英语语音习得负迁移的影响自然要注意到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对于经常使用方言的学习者进行有关汉语方言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中国方言众多,而对于河北省秦皇岛地区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负迁移影响的研究非常少。笔者选择了秦皇岛地区的一所高职院校,对这个院校新入学的大一新生开展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语音测试的方法了解了学生的语音学习背景及语音面貌。进而,通过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方法,将汉语普通话,英语标准发音和秦皇岛地区方言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该地区学生在英语元音及辅音发音中,有部分音受到了汉语普通话的影响,而某些音素的发音则受到了该地区方言的影响,针对当地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影响,笔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期该调查研究的结果及教学建议对该地区师生的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贾淑云[7](2013)在《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分析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通过测试了解受测人普通话达到的层次和水平。文章针对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分析,查找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较差、过关率不理想的原因,探索了推普和测试工作的有效途径。

辛亚宁[8](2012)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策略浅析》文中提出如何提高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提高普通话测试的过关率,是目前普通话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者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自身普通话教学和测试的经验,探讨克服方音,提高普通话测试过关率的教学策略。

辛亚宁[9](2012)在《普通话测试中语调偏误的解读及对策》文中提出语调偏误已经影响了考生的普通话测试成绩,却未引起他们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语调偏误的表现形式和如何纠正这两个问题,以期引起考生的注意,从而提高普通话教学水平。

英君[10](2011)在《PSC中声调偏误类型及教学策略探究——以内蒙古方言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汉语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最能够显示各方言的语音特征。声调纠偏是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普通话教学要把声调作为教学重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步骤,进行分层教学和正音训练,以实现提高声调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及“语音面貌”区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及“语音面貌”区分(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语言迁移研究
        1.1.2 语言迁移研究发展简史
        1.1.3 习得
        1.1.4 实践背景
    1.2 研究界定
        1.2.1 三语和第一语言、第二语言的区别
        1.2.2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
        1.2.3 本文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仪器
    1.5 研究价值和意义
    1.6 相关文献综述
        1.6.1 三语习得研究发展史
        1.6.2 语言迁移研究动态
    1.7 研究方法
        1.7.1 实证研究法
        1.7.2 对比分析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实验语音学
    2.2 偏误分析理论
        2.2.1 偏误分析理论的相关研究状况
        2.2.2 偏误分析理论的发展过程
        2.2.3 偏误分析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2.3 语言迁移理论
        2.3.1 语言迁移
        2.3.2 语际影响
    2.4 中介语理论
        2.4.1 中介语的名称之辨
        2.4.2 中介语的形成因素
        2.4.3 中介语的特点
第3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3.1 设计方案
    3.2 调查对象及过程
        3.2.1 调查对象
        3.2.2 实验信息采集的过程
    3.3 praat辅助语音分析
        3.3.1 praat的相关参数介绍
        3.3.2 基于praat的语音偏误分析
第4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实证分析
    4.1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辅音的迁移
        4.1.1 擦音的迁移
        4.1.2 塞擦音的迁移
        4.1.3 鼻音的迁移
        4.1.4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迁移
    4.2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元音的迁移
        4.2.1 单元音的迁移
        4.2.2 复元音的迁移
    4.3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音变的迁移
        4.3.1 上声变调的迁移
        4.3.2 “一”和“不”的变调
        4.3.3 轻声
        4.3.4 儿化
第5章 日(L1)英(L2)汉(L3)三语者语音迁移的成因分析
    5.1 语际影响
        5.1.1 无英语(L2)参与,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5.1.2 英语(L2)参与下,日语(L1)对汉语(L3)的迁移
        5.1.3 目的语汉语(L3)的影响
    5.2 学习者自身的影响
        5.2.1 学习动机
        5.2.2 学习时间
        5.2.3 学习策略
第6章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语音的教学策略
    6.1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辅音的教学策略
        6.1.1 f和h的教学
        6.1.2 zh、ch、sh的教学
        6.1.3 r和l教学
        6.1.4 z、c、s和 j、q、x的教学
        6.1.5 -n和-ng的教学
        6.1.6 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教学
    6.2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元音的教学策略
        6.2.1 单元音的教学
        6.2.2 复元音的教学
    6.3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声调的教学策略
    6.4 日(L1)英(L2)双语者汉语(L3)音变的教学策略
        6.4.1 汉语(L3)变调的教学
        6.4.2 汉语(L3)轻声的教学
        6.4.3 汉语(L3)儿化的教学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新疆地方方音对中亚留学生语音面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概念界定
二、方音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 方言与方音
    (二) 方音在教学中的作用
    (三) 新疆地方方音特点
三、调查问卷、个案访谈、听辨实验设计
    (一) 调查问卷
    (二) 个案访谈
    (三) 听辨实验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 个案访谈结果分析
    (三) 听辨实验结果分析
五、策略及建议
    (一) 语音教学策略
    (二) 教师教学策略及建议
    (三) 新疆各高校教学建议
六、结语
    (一) 结论
    (二) 创新点
    (三)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听辨测试/发音测试答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一)
    附录四 访谈提纲(二)
致谢

(3)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表征分析及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各等级语音面貌特征分析
    (一) 一级语音面貌分析
    (二) 二级语音面貌分析
    (三) 三级语音面貌分析
三、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训练方法
    (一) 声母训练方法
    (二) 韵母训练方法
    (三) 声调训练方法

(4)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理论框架性文献
        二、具体性研究文献
        三、综括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范畴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内涵、范畴体系及特征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内涵
        一、测试活动要素理论框架
        二、测试依据的内涵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范畴体系
        一、测试依据一级范畴
        二、测试依据二级范畴
        三、测试依据三级范畴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的特征
        一、凭信性
        二、规约性
        三、层次性
第三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发展历程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发展分期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发展历程的分期
        二、测试依据发展历程的分期
    第二节 酝酿探索阶段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
        一、酝酿探索阶段的管理依据
        二、酝酿探索阶段的学术依据
        三、综括
    第三节 实施发展阶段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
        一、实施发展阶段的管理依据
        二、实施发展阶段的学术依据
        三、综括
第四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依据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法律法规依据
        一、《宪法》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三、国务院部门规章
        四、省级地方语言文字法规规章
        五、普通话水平测试法律法规依据的层级体系
        六、法律法规依据的作用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政策文件依据
        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政策文件依据
        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政策文件依据
        三、教育部门政策文件依据
        四、其他行业系统政策文件依据
        五、政策文件依据的作用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业务管理依据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
        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评估指导标准》
        五、《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操作规程(试行)》
        六、《教育部语用司关于推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七、《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试点业务指导意见》
第五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依据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基础学术依据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具体学术依据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依据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依据
第六章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及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教育部门普通话水平测试政策文件依据简表
附录B:其他行业系统普通话水平测试政策文件依据简表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现状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概念与意义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概念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意义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繁荣阶段
第二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性质、特征与目标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性质
        一、技能性
        二、综合性
        三、实践性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特征
        一、教学对象的宽泛性
        二、学习目标的多样性
        三、课程内容的权威性
        四、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五、课程评价的复杂性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目标
        一、确立目标的依据
        二、目标的构成
第三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三重主体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施训主体
        一、施训主体的研究意义
        二、施训主体的相关研究
        三、施训主体的能力分析
        四、提升施训能力的措施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受训主体
        一、受训主体的相关研究
        二、受训主体的性质与地位
        三、受训主体的实体差异及其实践影响
        四、如何发挥受训主体的主体作用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管理主体
        一、管理主体的相关研究
        二、管理主体的来源与职能
        三、管理主体的实践特质
        四、管理主体的管理策略
第四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课程内容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教材现状
        一、20种教材的基本内容
        二、评价:应试化倾向明显
        三、讨论:教材差异与编者的关系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的教学内容现状
        一、个案晤谈结论:规定性与自选性共存
        二、课堂观察结论:目标短视以致内容狭化
        三、问卷调查结论:基本满意但仍需优化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内容的影响因素
        一、公共框架的国家意志与普通话本体规定
        二、施训主体的教师素养与口语理念
        三、受训主体的基础与动力
        四、管理主体的运营方式
    第四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内容的分层构架
        一、后现代课程观
        二、后现代课程观影响下的分层构架
第五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节 选择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建构主义的启示
    第二节 可以选择的几种教学模式
        一、常规改良模式
        二、层级分类模式
        三、合作互助模式
        四、条块分割模式
        五、内涵拓展模式
第六章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环境与评价
    第一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课程环境因素
        一、内环境的构成要素
        二、外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环境的现状与理想状态调查
        一、调查设计
        二、课程环境现状的调查结论
        三、现状与理想状态的差异及改进策略
    第三节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一、课程目标:从“拿证过级”到“提升为本”
        二、课程内容:从“侧重应试”到“层级建构”
        三、教学模式:从“传统单一”到“创新多样”
        四、学业评价:从“简单一维”到“复杂多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种教材的版本情况
    附录二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教学内容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四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环境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五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环境理想状态的调查问卷
后记

(6)秦皇岛方言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一) 语音的重要性
        (二)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语音水平的重要性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语音与音系分析
    一、 语音与语音教学
        (一) 语音的定义
        (二) 语音学和音系学
        (三) 语音教学的发展阶段
    二、 音系分析的相关概念
        (一) 音位
        (二) 英语语音与汉语语音对比
        (三)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依据
    一、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一) 行为主义理论
        (二) 先天习得理论
        (三) 相互作用理论
    二、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 输入假说
        (二) 中介语及语言迁移
        (三) 对比分析
        (四) 错误分析
    三、 相关概念
        (一) 方言
        (二) 口音
        (三) 中式英语
第四章 调查研究设计
    一、 调查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问题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工具
        (一) 调查问卷
        (二) 语音测试
    五、 研究过程
第五章 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一) 关于学生学习语音的时间及其对语音的认识
        (二) 关于教师发音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三) 关于学生及其英语教师汉语方言的使用情况
        (四) 关于学生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态度
        (五) 关于学生语音学习习惯和对语音学习的认识
        (六) 关于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方法
        (七) 关于学生对方言对语音学习的影响的认识
        (八) 关于学生在大学对语音学习的期待
    二、 语音测试结果及分析
        (一) 元音音素错误及分析
        (二) 辅音音素错误及分析
第六章 结论
    一、 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 调查问卷的发现
        (二) 语音测试的发现
    二、 对教学的启示和建议
        (一) 克服秦皇岛地区方言负迁移影响的语音教学建议
        (二) 丰富语音教学及学习方法的建议
    三、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7)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分析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阶段, 大学生普通话学习 和测试的普遍状况
    1.学生心目中, 教师口语课不是一门非学不可的课程
    2.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认识有偏差
    3.基础薄弱, 缺乏训练
    4.对普通话学习、测试和语言运用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影响普通话水平的因素
    1.方言区域、城乡差别的影响
    2.应试人性格、心理因素的影响
    3.学习普通话经历的影响
    4.现代流行语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
    5.潜在错误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意识的影响
三、对今后推普和测试工作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2.加强《教师口语》课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测试与管理方式的科学化、标准化、数字化
    4.测试工作人员要有过硬的工作素质
    5.对推普和测试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促进测试工作的良性发展

(8)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策略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巧记巧练, 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
二、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 提高发音质量。
三、尽量克服系统性的语音缺陷, 改善语音面貌。

(9)普通话测试中语调偏误的解读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调偏误的表现形式
    (一) 语流中声调有系统性缺陷。
    (二) 语句音高的高低升降曲折等变化失当。
    (三) 词语的轻重音格式及句重音失当。
    (四) 语速过快、过慢或忽快忽慢, 音长的变化不规范。
    (五) 语气词带有明显的方言痕迹。
二、语调偏误的纠正方法
    (一) 多听勤说, 培养普通话语调的语感。
    (二) 练习吐字归音, 提高发音质量。
    (三) 结合自身情况, 扬长避短。

(10)PSC中声调偏误类型及教学策略探究——以内蒙古方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声调对语音面貌的影响
二、PSC中存在的声调问题
三、上声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 转变教学观念,把声调作为教学重点
    (二) 改变教学方法,分层进行教学
    (三) 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正音训练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及“语音面貌”区分(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作为三语习得的语音迁移研究[D]. 魏思文.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疆地方方音对中亚留学生语音面貌的影响[D]. 马添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亳州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各等级语音表征分析及训练[J]. 焦伟娜.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7(08)
  • [4]普通话水平测试依据研究[D]. 王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02)
  • [5]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研究[D]. 杨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6]秦皇岛方言在英语语音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研究[D]. 车路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S2)
  • [7]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现状分析与探索[J]. 贾淑云.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8]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策略浅析[J]. 辛亚宁. 文教资料, 2012(08)
  • [9]普通话测试中语调偏误的解读及对策[J]. 辛亚宁. 文教资料, 2012(06)
  • [10]PSC中声调偏误类型及教学策略探究——以内蒙古方言区为例[J]. 英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1)

标签:;  ;  ;  ;  ;  

普通话能力测试中“方言声调”和“声调”的区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