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行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莉[1](2021)在《师德对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

袁雪婷[2](2021)在《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体系对师德失范行为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志芳[3](2021)在《制度伦理视域下小学教师考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罗茜[4](2021)在《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以四川省L县为例》文中指出民办幼儿园已占据整个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办园的办学质量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能够促进民办园的优质发展。新任教师作为民办园的新生力量,处于专业发展的首要阶段,应重视其专业发展。目前,教师培训已成为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但由于培训需求工作没有精准细化,效果不尽人意。本研究以OTP模型理论为依据,从任务层次、组织层次和个人层次方面,分别围绕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形式、培训时间以及培训考核等相关问题,对四川省L县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L县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四川省L县民办园新任教师的培训现状得到了一定改善,教师的现实需求基本满足,但仍存在培训需求反馈渠道单一、教师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考核不完善、培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时间少等问题;第二,民办园新任教师培训的组织需求与教师个人的需求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其侧重点各有异同;第三,民办园新任教师培训的组织需求与教师个人的需求合理性与缺失性并存,组织需求的合理性体现在从工作任务出发,强调新任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重视园本培训;其缺失性体现在对教学经验的简单重复,忽视对新任教师的专业引领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忽视不同学历、不同岗位新任教师的个性需求;第四,新任教师个人需求的合理性在于希望获得更多专业提升的机会、倾向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重视专业发展。其缺失性在于对自身需求把握不准确、一味地追求经验而轻视理论知识、科研意识薄弱、忽视自我工作的反思能力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的训练。为此,本研究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一,政府相关部门。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的监督管理。第二,民办幼儿园组织层面。进行科学的需求分析,提高培训的精准性;利用多种考核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新任教师的内外培训动机;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园际协作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互通。第三,教师个人方面。结合自身需求和组织需求,协调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寻求主动发展;增强反思能力,完善专业知识能力结构。

王文菊[5](2021)在《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Q市六所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位教师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准专业”到专业,从教育领域的新人成长为资深教育教学专家的过程。初任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虽然他们已完成相应职前教育,但还不能完全胜任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繁重的压力。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初任教师快速成长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对Q市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目的在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Q市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主要分为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与教师自身素质相关的内部问题,一是初任教师专业理念相对淡薄;二是初任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运用欠佳;三是初任教师专业能力有所欠缺,包括教学设计能力不足、组织与管理能力不强、教学评价能力不强、教学研究能力不足以及与家长沟通不良。与教师活动交往相关的外部问题,一是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缺少针对性;二是初任教师评价体系单一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原因:一是初任教师自身因素,包括缺乏教学经验以及职业规划与自主发展意识薄弱;二是任职学校的因素,包括对初任教师工作比例分配欠佳、所提供专业支持不够充分以及未对初任教师建立适当评价体系;三是归因于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质量不高,包括高校对教师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不够平衡与全面、对教师教育实习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四是归因于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外部保障不足,包括未能充分落实入职培训活动的精准性和适切性以及在职培训活动的及时检查和适时监督。针对上述问题和成因,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首先,初任教师应发挥自我专业提升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优化所需知识结构,积累丰富教学经验;增强自主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实现知识技能共同发展;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其次,学校应为教师成长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加强初任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再次,深化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包括深化专业培养目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教育实习管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初任教师培训,健全保障机制,包括完善初任教师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孔程程[6](2021)在《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的德行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才能够在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并将这种高尚的道德通过学生传播到社会,帮助社会树立向上向善的道德面貌。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也彰显了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性。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施教主体,承担着培养中小学生价值观的责任,只有中小学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因此,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培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针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小学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了解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找出其师德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的适切路径,以期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帮助。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以及仁爱之心四个维度,对中小学生和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名中小学新手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对中小学新手教师的师德现状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并以现状为基础,归纳概括了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育情怀不高,奉献意识薄弱;道德约束力偏低,人际沟通能力较弱;学识有待提升,教学经验不足;仁爱之心淡薄,公平意识不足四个方面。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从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三个维度对影响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进行总结。着眼问题与影响因素,从学校、社会以及中小学新手教师自身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培育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的适切路径:首先,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最后,要提升新手教师加强师德培育的自觉性。

孔程程[7](2021)在《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的德行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才能够在立德树人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并将这种高尚的道德通过学生传播到社会,帮助社会树立向上向善的道德面貌。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长效化,制度化”,也彰显了教师师德培育的重要性。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施教主体,承担着培养中小学生价值观的责任,只有中小学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师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因此,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师德培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针对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小学新手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了解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找出其师德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的适切路径,以期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帮助。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以及仁爱之心四个维度,对中小学生和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名中小学新手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对中小学新手教师的师德现状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并以现状为基础,归纳概括了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育情怀不高,奉献意识薄弱;道德约束力偏低,人际沟通能力较弱;学识有待提升,教学经验不足;仁爱之心淡薄,公平意识不足四个方面。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从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三个维度对影响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进行总结。着眼问题与影响因素,从学校、社会以及中小学新手教师自身三个维度出发,提出培育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的适切路径:首先,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最后,要提升新手教师加强师德培育的自觉性。

金兰[8](2021)在《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文中指出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时间并不长,从最早的1991年教育部门颁布《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到现在,已近30年。在这期间,虽然教育部在各种有关教育督导评估的政策文件中屡次提及要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然而,这一要求既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实现,更未在现实层面得到实施。上海虽然在2005年以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正式推出有关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文件,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宝贵尝试并未持续下去:2006年微调后的十五年里,相关的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既未得到更新,实践层面上的德育专项督导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令人关注与深思。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督导评估历史演变的回顾和现状反思,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从综合性督导评估中分化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有关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这一现实又深深地植根于“德育”本身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为了推进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提升德育督导评估的质量,有必要强化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多年来,人们一直指责或抱怨,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未能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有密切关系的。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督导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反思与分析,探讨了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理论依据,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接着,论文以包括国家和上海市区两级总共16套有关德育督导评估的文本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现有的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现有评估指标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估指标未能将反映德育成效的结果类指标,与体现德育实施的过程类指标区分开来;不同层级指标之间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未能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分化原则;同级指标之间的划分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没有保持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某些指标的用词与表述比较随意,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同文本之间同一指标的表述差异较大。现有评估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结果类评估标准未能有效反映学生德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部分过程类评估标准未能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实施与保障方面的重要要求;部分评估标准未能充分涵盖对应指标的核心要素,具体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应指标的匹配性较低。现有评估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有效性未得到检验;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种类较少,并且与评估内容的适配性不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论文采用“总结与反思实践经验”“统合德育政策与法规要求”“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论,尝试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本研究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它是包括“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接着,论文采用呈现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上述三类指标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与结果。最后,本研究主张借助专业力量研发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工具,建立相应的“质检”体系,吸纳现有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精华”,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体系。

许欣[9](2021)在《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文中认为在小学课程结构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农村小学生的德育与法治教育主要依托于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和人事管理完备的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提升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近几年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应该如何优化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这便是本研究力图要了解、分析、探索的基本问题和思路。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W县12所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对当前W县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现状即教师队伍的结构、专业素质和人事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从教师队伍现状中找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探求问题解决的优化策略。基于对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完善三方面。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制约,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备,农村小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管理不到位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有缺失。基于问题与原因的分析,本研究从教育行政部门、农村小学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三个策略实施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策略:教育行政部门须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农村小学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管理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任天慧[10](2021)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效果研究 ——以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仍然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国家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于2015年颁布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努力造就一只素质优良、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2020年是该政策实施的收官之年,这一政策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是否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教师队伍的面貌,政策执行中暴露的问题如何改进,需要及时对实施效果进行调查才能获得准确的反馈。本研究基于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等相关理论,在文本分析法的基础之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该政策实施情况及乡村教师整体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教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乡村教师队伍得到持续补充,乡村教师基本待遇得到保障,乡村教师地位得到提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增加。但是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整体偏低,乡村教师数量不足、流失严重,城乡教师交流效率低下,培训效果不佳,荣誉制度激励效果不显着等问题。针对政策实施存在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提高政策参与和宣传力度;落实和改善乡村教师福利待遇;优化教师编制,培养本土化教师;加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健全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完善乡村教师荣誉配套政策;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上述建议力求政策能够最大程度发挥作用,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难题,让乡村孩子能够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二、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4)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以四川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民办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
        1.1.2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
        1.1.3 培训需求分析是提高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前提
        1.1.4 基于个人的教育情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幼儿教师培训的研究内容
        1.2.2 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内容
        1.2.3 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对象
        1.2.4 幼儿教师培训需求的研究方法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民办幼儿园
        1.4.2 新任教师
        1.4.3 教师培训需求
    1.5 理论基础
        1.5.1 成人教育理论
        1.5.2 培训需求分析模式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设计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调查法
3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需求的任务层次分析
    3.1 培训内容
        3.1.1 专业理念与师德
        3.1.2 专业知识
        3.1.3 专业能力
    3.2 培训师资
    3.3 培训时间
    3.4 培训形式
    3.5 培训考核
4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需求的组织层次分析
    4.1 专业理念与师德
        4.1.1 强调为人师表,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4.1.2 增强爱岗敬业精神,坚守幼儿教育情怀
        4.1.3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2 专业知识
        4.2.1 以保教知识为主,加强新任教师关于幼儿发展知识的学习
        4.2.2 加强新任教师观察幼儿行为知识的学习与经验积累
        4.2.3 加强通识性知识的学习
    4.3 专业能力
        4.3.1 提高新任教师的沟通能力
        4.3.2 加强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
        4.3.3 提高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能力
        4.3.4 提高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4.3.5 提高新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4.4 培训师资
    4.5 培训时间
    4.6 培训形式
    4.7 培训考核
5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需求的个人层次分析
    5.1 被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
    5.2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实际培训现状
        5.2.1 新任教师对培训的认识
        5.2.2 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
        5.2.3 参加培训的级别
        5.2.4 参加的培训形式
        5.2.5 参训时间
        5.2.6 培训师资
        5.2.7 参训考核
    5.3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5.3.1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专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内容需求最高
        5.3.2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内容需求一般
        5.3.3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专业理念与师德方面的培训内容需求较低
        5.3.4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园所文化制度与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培训内容需求最低
        5.3.5 民办园新任教师培训内容的需求差异分析
    5.4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培训组织形式的需求
    5.5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5.6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培训师资的需求
    5.7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培训时间的需求
    5.8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培训考核的需求
    5.9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对培训需求的反馈渠道情况
6 结论与对策
    6.1 结论
        6.1.1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的现实需求
        6.1.2 培训现状与培训需求之间仍有差距
        6.1.3 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
        6.1.4 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合理性与缺失性并存
        6.1.5 任务层次、组织层次和个人层次之间的关系
    6.2 对策
        6.2.1 政府部门方面
        6.2.2 民办幼儿园组织层次方面
        6.2.3 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个人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5)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Q市六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1.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2.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3.对初任教师的思考以及自身实习过程中的观察
    (二)研究意义
        1.丰富和深化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2.为所调查学校和本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提供依据
        3.为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2.国内文献综述
        3.已有研究简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1.教师专业发展
        2.小学初任教师
    (二)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终身学习理念
        3.需要层次理论
二、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设计
        4.问卷信效度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小学初任教师基本信息的调查分析
        2.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维度分析
        3.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分析
三、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内部问题
        1.专业理念相对淡薄
        2.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运用欠佳
        3.专业能力有所欠缺
    (二)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外部问题
        1.专业发展活动缺乏针对性
        2.教师评价体系单一化
四、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于初任教师自身的因素分析
        1.初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2.初任教师职业规划与自主发展意识薄弱
    (二)基于初任教师任职学校的因素分析
        1.任职学校对初任教师工作比例分配欠佳
        2.任职学校对初任教师提供的专业支持不够充分
        3.任职学校未对初任教师建立适当评价体系
    (三)基于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培养质量不高的因素分析
        1.高校对教师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不够平衡与全面
        2.高校对教师教育实习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四)基于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外部保障不足的因素分析
        1.教育主管部门未能充分落实入职培训活动的精准性和适切性
        2.教育主管部门未能充分落实在职培训活动的及时检查和适时监督
五、促进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初任教师应发挥自我专业提升的主观能动性
        1.优化所需知识结构,积累丰富教学经验
        2.增强自主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3.建立教师成长共同体,实现知识技能共同发展
        4.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二)学校应为教师成长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1.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2.加强初任教师职后培训工作
        3.建立完善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三)深化高校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1.深化专业培养目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2.加强教育实习管理,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四)教育主管部门应强化初任教师培训,健全保障机制
        1.完善初任教师培训工作
        2.建立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2.师德培育是社会发展的应然诉求
        3.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是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核心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1.新手教师
        2.师德
二、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教师关注阶段理论
    (二)ERG理论
    (三)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的现状审视
    (一)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二)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2.学生评价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结果与分析
        3.不同阶段教师评价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结果与分析
四、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情怀不高,奉献意识薄弱
        1.入职动机功利性显着
        2.奉献意识淡薄
    (二)道德约束力偏低,人际沟通能力较弱
        1.为人师表意识欠缺
        2.与家长沟通不够
    (三)学识有待提升,教学经验不足
        1.提升方式单一
        2.教学经验不足
    (四)仁爱之心淡薄,公平意识不足
        1.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
        2.对学生存在差别对待的现象
五、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功利主义价值观抬头
        2.教师的职业声望下降
        3.家长教养观念错位
        4.社会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层面
        1.工作任务繁重,薪资待遇偏低
        2.师德培训缺乏系统性
        3.师德评价标准尚未健全
        4.师德师风监督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善
    (三)教师自身因素
        1.教师自身对师德重视不够
        2.非师范的教育经历
六、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的路径
    (一)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1.树立价值引导新风向
        2.创设尊师重教新局面
        3.建立教师准入新机制
        4.把握社会舆论新导向
    (二)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
        1.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2.完善师德培训机制
        3.改进师德考评方式
        4.规范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
    (三)提升新手教师加强师德培育的自觉性
        1.树立理想信念
        2.培育道德情操
        3.掌握扎实学识
        4.加强仁爱之心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2.师德培育是社会发展的应然诉求
        3.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是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核心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1.新手教师
        2.师德
二、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教师关注阶段理论
    (二)ERG理论
    (三)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的现状审视
    (一)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二)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2.学生评价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结果与分析
        3.不同阶段教师评价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结果与分析
四、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情怀不高,奉献意识薄弱
        1.入职动机功利性显着
        2.奉献意识淡薄
    (二)道德约束力偏低,人际沟通能力较弱
        1.为人师表意识欠缺
        2.与家长沟通不够
    (三)学识有待提升,教学经验不足
        1.提升方式单一
        2.教学经验不足
    (四)仁爱之心淡薄,公平意识不足
        1.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
        2.对学生存在差别对待的现象
五、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1.功利主义价值观抬头
        2.教师的职业声望下降
        3.家长教养观念错位
        4.社会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层面
        1.工作任务繁重,薪资待遇偏低
        2.师德培训缺乏系统性
        3.师德评价标准尚未健全
        4.师德师风监督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善
    (三)教师自身因素
        1.教师自身对师德重视不够
        2.非师范的教育经历
六、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培育的路径
    (一)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1.树立价值引导新风向
        2.创设尊师重教新局面
        3.建立教师准入新机制
        4.把握社会舆论新导向
    (二)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
        1.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2.完善师德培训机制
        3.改进师德考评方式
        4.规范师德监督与激励机制
    (三)提升新手教师加强师德培育的自觉性
        1.树立理想信念
        2.培育道德情操
        3.掌握扎实学识
        4.加强仁爱之心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老大难
        (三)提升德育实效亟需专项督导评估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德育督导
        (二)德育评估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与依据
    一、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
    二、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依据
        (一)学理依据
        (二)政策与法规依据
第三章 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框架体系现状调查
    一、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结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二)对过程和保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二、德育督导评估的标准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结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二)对过程与保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三、德育督导评估的方法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呈现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第四章 改进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改进后的指标体系及阐释
    二、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标准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三个典型的改进尝试
    三、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改进的初步尝试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1.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中坚力量
        3.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状况不容乐观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述评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相关问题析理
    (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1.教师队伍建设
        2.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
        3.完善教师队伍人事管理
    (三)加强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工具设计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实施
        1.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处理
        2.访谈实施与访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四)调查结果
        1.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2.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现状
        3.教师队伍人事管理现状
三、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1.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
        2.高级教师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专业、专职教师缺口大
    (二)教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1.个别教师专业理念有待加强
        2.教师专业知识有待丰富
        3.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三)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有待完善
        1.缺乏教师岗位编制,教师准入门槛较低
        2.教师培训不到位,阻碍教师专业发展
        3.教师考评标准过于量化,教师晋升受限
四、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制约
        1.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2.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导致农村家庭不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师
    (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队伍的人事制度建设不完备
        1.教师编制配置不合理
        2.教师考评和职称制度不完善
        3.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
    (三)农村小学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管理不到位
        1.教师任用缺乏合理标准
        2.课程监管不到位
        3.专业引领不给力
        4.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欠缺
    (四)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自我职业认同有缺失
        1.教学成就感缺失,职业认同感较低
        2.兼任教师工作负担重,产生职业倦怠
        3.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不注重提升专业素质
五、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策略
    (一)教育行政部门须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制度
        1.落实国家政策,保障教师各项权益和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2.合理配置道德与法治教师编制,提高教师准入门槛
        3.完善教师考评与职称评定制度,多种渠道激励教师
        4.实施有效培训,提升培训效果
        5.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拓宽教师进入渠道
    (二)农村小学要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管理
        1.提高教师选用标准
        2.加强课程管理
        3.强化专业引领
        4.加强人文关怀
    (三)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增强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1.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乡村归属感
        2.增强专业发展,注重提高专业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效果研究 ——以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教师政策沿革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主要内容
    一、新世纪乡村教师政策的沿革
    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效果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工具
    四、调查结果
第四章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
    一、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
    二、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完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建议
    一、提高政策参与和宣传力度
    二、进一步落实和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
    三、优化教师编制,建立“留得住”的教师机制
    四、加强城乡教师双向交流
    五、健全乡村教师培训体系,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六、完善乡村教师荣誉配套政策
    七、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师德对大学生个人品德的影响研究[D]. 刘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中小学教师师德问责体系对师德失范行为影响的研究[D]. 袁雪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制度伦理视域下小学教师考评制度研究[D]. 刘志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以四川省L县为例[D]. 罗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Q市六所小学为例[D]. 王文菊.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D]. 孔程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7]中小学新手教师师德现状及培育路径研究[D]. 孔程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8]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D]. 金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于W县N所农村小学的调查[D]. 许欣.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10]《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效果研究 ——以河南省Q县和山东省L区为例[D]. 任天慧.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标签:;  ;  ;  ;  

现行中小学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