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和金钱

经验和金钱

一、Experience and Money(论文文献综述)

王琰[1](2021)在《目标框架对消费者产品处置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消费行为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资源的过度消耗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能源危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大量的研究聚焦于如何实现循环经济模式,以使得人类社会更具有可持续性。产品处置是其中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关于产品处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给侧的设计和制造实践,而忽视了对需求侧的消费者产品处置的充分研究。与此同时,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对处置环节的探索也相对不足。消费者行为涉及到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使用和使用后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其中,使用后阶段的行为主要体现为对产品的处置,产品的具体处置方式包括回收、捐赠、丢弃和转售等。这些行为和意图是促进积极的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解决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策略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消费者的努力。消费者以恰当的方式处置产品对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更换决策也至关重要。为了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有关环境和商业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需求侧的消费者产品处置。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导致了商业模式的改变,促进了产品处置方式的多样化。在这种影响下,消费者的双边属性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加强,消费者可以更轻松地从产品接受者转换为产品处置者。消费者可以通过转售、丢弃、捐赠或回收来处置产品,但是这些处置方式带来的后续影响却存在差异。直接丢弃通常被认为是最不环保的选择,而回收、捐赠和转售通常被认为是更具可持续性的处置方式。恰当地处置产品对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更换决策至关重要。消费者产品处置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了解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激励、影响和控制消费者对产品的处置。尽管关于这一主题的实证研究正在兴起,但大多数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或者局限于对某一种具体类型的处置意愿的探讨,缺乏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多种产品处置类型的研究。消费者通常必须在可持续性和其他结果之间进行权衡,在产品处置意愿上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目标与其产品处置选择相关。现有研究普遍采用认知的视角来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即行为基于信息的寻求并且这一过程通常是由特定目标引导的。特定的目标可以由情境中的潜在的或随机的刺激触发,使相应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强化。这意味着可以通过战略性地操纵情境刺激来提高目标的显着性和吸引力,以实现对消费者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置产品的引导。目标框架理论关注的是三个特定的焦点目标:规范性目标、享乐性目标和获得性目标。根据目标框架理论,焦点目标的相对强度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它们影响人们关注哪些信息、感知哪些选择,进而影响其行为意愿,因此,目标框架理论关注的三个焦点目标与消费者产品处置意愿的密切相关。与以往大部分只探讨单一处置选择的研究不同,本研究分析了消费者产品处置的四种类型,即回收、捐赠、丢弃和转售。同时从更综合的视角广泛地分析了目标框架理论中三种不同目标的作用机制,并且实现了对目标的操纵和激活。本文探索了不同的焦点目标如何影响消费者的产品处置意愿,即在不同处置方式之间的权衡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大量已有研究的回顾和整理,本文提出了研究框架。本研究认为,人们对于与焦点目标有关的信息和后果特别敏感。因此,目标会影响他们对替代方案的评估和感知,换言之,人们被目标“框定”了意向和行为。消费者在规范性目标下更倾向于将产品回收或者捐赠,在享乐性目标下更倾向于将产品直接丢弃,而在获得性目标下更倾向于将产品转售。并且规范性目标和获得性目标触发不同的内在作用机制,从而影响产品处置偏好。而享乐性目标是人类目标中最先验的、最本能的,而不是后期社会化的经验所得,所以本研究更倾向于认为其影响是直接的。并且,本研究引入了道德义务感和金钱欲望来作为中介变量、环境知识作为调节变量,来解释其内在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六个实验验证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实证检验发现,目标框架影响消费者产品处置意愿。其机制在于不同焦点目标下消费者的产品处置意愿存在差异,规范性目标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将产品回收或者捐赠,在享乐性目标下更倾向于将产品直接丢弃,而在获得性目标下更倾向于将产品转售。在规范性目标下,消费者个人对道德义务的感知更为强烈,从而提高了对产品的捐赠和回收的意愿。而获得性目标下,消费者更容易追求代表个人权力地位和经济利益的金钱,刺激了消费者的金钱欲望,从而减少将其免费回馈给社会的意愿,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转售产品。另外,目标框架和消费者产品处置意愿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知识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环境知识的调节作用,即与环境知识水平较低的消费者相比,环境知识水平较高的消费者在规范性目标下的道德义务感更强并拥有较高的产品回收意愿以及产品捐赠意愿,在享乐性目标下的产品丢弃意愿较低,在获得性目标下金钱欲望更低并拥有较低的产品转售意愿。最后,本文就研究结论的理论贡献及管理启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在理论上,本研究丰富了对于消费者行为研究中产品使用后阶段的研究,将产品处置研究的视角从供给侧延伸到了需求侧,综合考虑了多种目标对多种产品处置意愿的影响并构建了关于消费者产品处置的综合性理论框架。同时,由于产品处置与产品更换以及企业策略调整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了关于如何延缓或遏制浪费和污染的见解,这对社会福祉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贺汝婉,李斌,张淑颖,崔馨月,雷励[2](2021)在《时间与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及其心理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与金钱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决策的两种不同的重要资源。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购买时,常常会受到商家广告语和购物环境中所隐含的时间或金钱概念的影响,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具体而言,时间与金钱概念会对消费者的购前决策、购中决策及购后决策三个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双加工理论的角度来看,产生这种不同影响背后的心理机制在于时间与金钱概念启动了个体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和思维定势,进而影响了消费者不同的购买决策。未来的研究方向有:(1)细化时间和金钱概念启动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2)考虑时间与金钱的权衡对购买决策的影响;(3)进一步探究时间和金钱概念的激活对购前决策的不同影响;(4)探讨时间概念与金钱概念对购买决策不同影响的神经机制。

马裕[3](2021)在《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文中研究表明贾樟柯,一个出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山西普通家庭的“汾阳小子”,从原乡出发,跨越中国大江南北,迈入世界舞台,最终回归三晋大地,在跨地空间迁徙路线中以纪实影像将全球化背景下一直被忽略的原乡在地经验如实表达,将改革快进中千疮百孔的多地疮痍真实呈现。而这背后,是贾樟柯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影射,是其独特纪实风格在电影史中的价值体现,更是其串联原乡与世界的文化初心。本文正是基于贾樟柯的影像跨地呈现,以电影纪实美学为基本理论依据,以“跨地性”理论为方法指导,对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影像纪实风格进行多元探讨,深入剖析贾樟柯跨地纪实的价值意蕴。第一章从原乡出发进行在地静观,对影像中改革巨变下的山西原乡的空间景观和日常生活进行精细研究,借空间中的人与物进入对贾樟柯纪实风格的多元探讨中。贾樟柯的在地静观主要集中于“故乡三部曲”的创作中,他以粗粝的影像还原原乡混乱嘈杂的街道、简陋叠加的老房、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呈现原乡青年慌乱迷茫的生命状态,对话原乡的迟钝落后气质,揭示原乡沦为他者此在的赤裸真相,开启跨地纪实的第一旅程。第二章由原乡向外延伸,关注贾樟柯的世界多地呈现,以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为参照细读贾樟柯的多地影像文本,深入探寻其进入“世界”后的影像纪实特点。贾樟柯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在亲历时代巨变和跨地“移民”的经历中目睹了北京的阶层问题、三峡的移民问题、东莞的金钱问题、澳洲的情感问题等一些全球共性问题,于是,他以影像为刀,以多重地域为俎,审视中国大江南北,直面时代快进中的满目疮痍。第三章落脚于贾樟柯从原乡到世界的跨地纪实背后的现实主义精神旨归,融合贾樟柯人生经历带来的人文滋养,挖掘其冷峻纪实背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对其纪实风格进行思想定位。“汾阳小子”贾樟柯在“游走世界”中受到了各方面的人文意识淘洗,他将其融入到影像纪实创作中,将自己对生命的感受与尊重寄于跨地作品中,关注边缘、歌颂善良、聚焦情义、反抗物化,饱含温情、极具人文力量。第四章将视野从本土拉向全球,关照本土、对话世界,以全球化的眼光综合定位贾樟柯跨地纪实所体现出的沟通之桥的作用,探究其在电影史中的地位、其为联结原乡与世界所做的贡献,丰富贾樟柯及其电影的价值意蕴。完成“原乡-世界-原乡”空间闭环的贾樟柯,以独特的跨地影像纪实,对巴赞纪实美学作出了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应与深入承继;以对中国电影纪实性风格的承接,为中国电影在商业大片时代的内容抉择与主题界定提供了很好的文本范式与价值参考;以多重影像活动对话世界,对连接原乡与世界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已成为促进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重要推手、串联原乡与世界的“中国名片”。

张美娟[4](2020)在《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格莎娜·阿素信原名苏甘雅·春拉斯,是泰国当代女作家。1958年首次在《女性》上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迷路的鸟》,并以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和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受到读者欢迎。从此,格莎娜笔耕不辍,为泰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获奖最多的女作家,她享有“小说女王”的美誉,并在1988年获得泰国“国家艺术家”称号。格莎娜创作初期取材多以爱情和家庭为主,后来一步步向现实主义靠拢反映社会问题。50多年来,其作品早已成为反映泰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得到当代文学家和批评家的高度赞誉,曾获得东盟文学奖,两次斩获东南亚条约组织文学最佳奖,并多次获得泰国图书发展委员会颁发的年度小说奖,其多部作品也被改编成影视剧。对此,本文拟对格莎娜·阿素信的作品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采用文献细读法、文本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深入了解她的创作历程和作品影响力,对其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进一步挖掘作品是如何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缘起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梳理和归纳了当下对格莎娜·阿素信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正论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格莎娜的生平,涉及她的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婚姻生活等方面,其次梳理了她的创作历程和获奖情况。另外,通过分析探讨不同时期作品的发展演变,发现格莎娜的创作不仅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变化,还与泰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以婚恋故事和家庭关系为题材,渐渐地把创作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并开始向现实主义靠拢,写出揭示社会黑幕的作品。第二章主要探讨格莎娜作品的主题思想。笔者研究发现,受其自身经历和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格莎娜小说的主题思想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类:对婚恋问题的思考、家庭关系的探讨、人性的探讨与审视、社会问题的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格莎娜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格莎娜是一位注重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家,她成功地塑造出各类女性的悲剧命运。而男性形象的独特性和自我察觉的心理状态则大多是借助女性视角来展现的。另外,格莎娜笔下还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来展现现实社会的残酷。第四章分析了格莎娜作品的艺术特征。格莎娜小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一是叙事技巧的艺术魅力,主要包括多元的叙事视角、多元的叙事策略及叙事结构艺术;其二是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包括词语运用技巧和修辞手法;最后是独特的意象世界,格莎娜擅长运用意象来表达主题或者作为小说标题。第五章论述了格莎娜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格莎娜小说具有悲喜交融、知识性与文学性融合的审美价值,作品生动再现了社会政治形态,强调了女性存在的价值,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具有强烈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三部分结语:总结归纳论文的主要内容。笔者希望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加深读者对泰国女作家格莎娜以及泰国文化社会生活的认识,并致力于给其他研究泰国文学的同仁提供素材,扩充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泰国文坛作一些有意义的贡献。

汤欣[5](2020)在《初中生金钱观现状及教育探讨 ——以扬州市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钱观是指一个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包括金钱情感、金钱认知以及金钱行为。金钱观影响着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它不仅仅体现在日常消费中,还体现在一个人的理财能力上。初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金钱观形成有助于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符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其未来走向社会的要求。当前青少年偷盗犯罪率的居高不下,中学生中出现了很多“物质化”、“去道德化”、“世俗化”等异化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这些思想在校园中盛行,这些现象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对初中生进行金钱观教育迫在眉睫。通过对C中学初各年级的三百零三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前初中生的金钱认知水平较高,但不全面;金钱情感波动较大、具有正义感但做事又偏功利;金钱行为多元化,有独立消费理念但易受影响。通过差异性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家庭等因素皆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学生的金钱情感、金钱认知及金钱行为,其中初中生在金钱认知和金钱情感上的性别差异不显着,在金钱行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初中生的金钱认知、金钱情感和金钱行为与年级差异有直接关联;父母学历对中学生在金钱认知、金钱情感方面有较大影响,而对金钱行为几乎无影响。在金钱观教育方面,当前学校对金钱观教育不够重视且教育效果欠佳,通过访谈发现金钱观教育难以落实的原因在于家庭对于金钱观教育的缺失、学校对于金钱观教育的轻视和社会对于金钱观教育的遗忘。根据调查分析,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学校通过思政课程提升初中生的金钱认知,师德示范熏陶初中生的金钱情感,课外活动引导初中生的金钱行为;家庭层面鼓励亲子阅读财经读物,提升初中生的金钱认知,加强家长自身理财教育,熏陶初中生的金钱情感,带领孩子参与经济活动,引导初中生的金钱行为;由于社会对初中生的影响主要是在金钱行为方面,所以社会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财富获得行为,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文化环境,优化大众传媒环境,注意正确舆论引导,引入银行金融机构,开辟金钱教育新路,从而形成三位一体有针对性的对初中生进行金钱观教育。

吴子颜[6](2020)在《索尔斯坦·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索尔斯坦·邦德·凡勃伦(Thorstein Bunde Veblen,1857-192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着名的制度主义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有闲阶级论》一书奠定了他制度主义经济学创始人的地位。凡勃伦还是一位高等教育思想家,他的高等教育思想结合了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相关思想和内容而具有独特性且内涵丰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进行了剖析和研究。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卡尔顿学院毕业的凡勃伦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求学,并在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大学任教,这段学习和工作经历对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凡勃伦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14年。内战后到20世纪初,美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垄断资本的诞生、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诞生的土壤。凡勃伦关于本能和习惯的认识构成其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主要内涵有四个部分,他分别探讨了大学的使命、高等教育管理、教师和学生、职业教育。凡勃伦认为大学的使命在于探索高深学问、进行科学与学术研究、开展研究生教育。在大学管理方面,凡勃伦对世俗化董事会进行批判,对新型大学校长表示不满以及对商业化管理体系表示担忧。在教师和学生方面,凡勃伦强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科研,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应该以科研能力为基准,学生的职责则是自主学习,大学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师生之间应该保持师徒关系。在职业教育方面,凡勃伦认为职业教育不是大学的一部分,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是彻底与大学分离、自成体系,并对专业学院进行了批判。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他强调了大学科研的重要性、强调了大学管理应该遵循大学的理念并敲响了商业化腐蚀大学的警钟,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理论基础不够充分、对大学类型认识不够全面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还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一些启示。

袁霖[7](2020)在《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文中研究说明从克罗茨纳赫到布鲁塞尔,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演变在一定意义上是沿着对市民社会思考和批判的方向行进的。而且,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本身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完成了对应的转向和过渡,最终形成了连贯的思想脉络和完整的思想体系。本文旨在立足于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各个相关时期,力图细致地梳理和阐明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致思理路和演进逻辑。在深耕细读和审思考辨中,试图真实还原和再现一幅关于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绚丽多彩的“思想画卷”。第一章:绪论。在这一部分,本文对迄今为止与论题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文献做了比较全面的搜集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辩证的分析。尔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并较为深入地论述了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演进逻辑和致思理路。在这一部分,笔者既对青年马克思各时期市民社会观的方法论基础及其运用进行了扼要的阐释;又对本文所采取的诸多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这些在某种意义上也表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通过五卷本《克罗茨纳赫笔记》的摘录工作,马克思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政治史观考察。以此为基础,在同一时期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文中,其借用“主谓颠倒”的方法论,破除了黑格尔理念论法哲学的思辨迷雾,把黑格尔颠倒的关系唯物主义地“再颠倒”回来,让国家牢牢地竖立在自然基础(家庭)和社会基础(市民社会)的现实之上,从而解决了黑格尔法哲学唯心论的“二律背反”问题。最终,马克思建构起法哲学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并达成了对国家制度、等级、私有财产与市民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和现实性重建。第三章:《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分析了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对立,探讨了私有财产和市民社会的相互关系,批判了市民社会的犹太精神和金钱本质的异化现实,阐发了作为市民社会特殊阶级的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从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革命实践之路。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历着第一次转向,正处在第一个过渡的阶段,即,由法哲学唯物主义向经济哲学思考和经济伦理批判转向的过渡阶段。第四章:《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研究的初衷是为了探寻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学解剖。在第一手稿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表现为异化观、感性对象化论和劳动实践观的融汇交错。尔后,在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阶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逐渐聚焦到了经济史观、唯物辩证法以及共产主义革命实践观的领域。通过借用黑格尔逻辑学关于质的“三重推论”的方法论,马克思厘清了私有财产的历史嬗变及其运动规律,阐明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在于劳动,总结了私有财产和劳动的相互关系。通过改造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辩证法,通过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诸多学说,马克思论证了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过《德法年鉴》时期的过渡,已完全转向到了经济哲学领域;同时,在经济哲学领域内,又经历了从经济异化观(包括劳动异化和社会关系异化)向经济史观的转化。除此之外,劳动实践观和共产主义革命实践观的阐发,亦是该时期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总结和完善了市民社会经济哲学批判的核心思想,加深了对市民社会自身矛盾的理解和认识。通过对蒲鲁东的辩证评判,马克思分析了生产中的实物对人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对人的社会关系,从而接近于表述生产的实践观。此外,马克思又开启和拓展了对市民社会进行历史哲学思考的崭新维度。通过对“绝对的批判”的三次征讨,马克思厘清了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形成、地位和影响,分析了市民社会感性的“物质的条件”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人民群众和历史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分析市民生活的属性时,马克思隐约察觉到需要和交往实践的重要内涵。总体而言,此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经历着第二次转向,正处在第二个过渡的阶段,即,正朝着历史唯物主义市民社会观的方向逐步走去。第六章: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树立起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和历史观,为历史找到了现实的前提和实践观的方法论基础。通过对历史本身的考察,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及其辩证的关系被完整地阐发出来;生产、分工、所有制的相互联系也得到了全面的论述。马克思最终实现了市民社会观的超越和变革,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这也促成了唯物史观的最终生成。以此为基础,马克思批判性地探讨了市民社会与历史的关系,客观地再现了市民社会的历史原像,科学地诠释了市民社会历史与实践的辩证法。至此,青年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整体轮廓方清晰明朗。

邵长超[8](2019)在《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中,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马克思以历史的宏大眼光概括了人类发展的形态特征,展示出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对现代社会的辩证态度,这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和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现代社会所发展出的丰富现实材料,对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全景展示,不仅扩展了马克思在现代社会“在场”的可能性,而且通过揭示其中的互为关系,能够使我们把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辩证性。从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出发考察现代社会,既能使我们加深对现代社会的辩证理解,更能使我们在历史的整全性中对现代社会及自由的发展趋势作出历史性的评价。马克思深刻地把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揭示了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中重新考察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既需要理解现代人的生存前提,也需要理解现代社会所创造的新的历史处境,尤其是理解现代社会的消极意义和积极意义。只有在辩证思维中把握现代社会,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中“人的独立性”与自由的关系,才能真正地使马克思和现代人的自由连接起来。以这种思路为指导,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在第一章中,本文从自然、原始共同体、道德、政治、时间空间五个维度阐释了依赖关系的基本内容。这部分通过对马克思所表述的“人的依赖关系”的展开,较为全面的对人类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介绍,也进一步明确了现代人的生存前提。在这一阶段,人的生存形态受自然的影响比较大,人的诸种依赖形式都可以理解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变形。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资本主义时期,人们并不能在生存中实现较大的主动性,而人只能在一种原始的依赖关系中展开自己的全部生活。对现代人生存前提的说明既是对“人的依赖关系”的重要展开,也是理解现代人生存现状的必要前提。在第二章中,本文结合马克思“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论断着重分析了现代人如何借助于物独立于“人的依赖关系”。在马克思的语境下,现代人从“人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实现了相对于传统生活的独立,并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这种独立状态以对传统生存方式的扬弃为前提,以物的依赖性为手段,以“人的独立性”为最终成果。人的关系从各种传统关系中解放出来,开始建立以物的依赖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关系。这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积极意义既在于它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扬弃,又在于使独立状态下的人们能够自由地建立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交往关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在第三章中,本文试图进一步发掘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自由个性的发展提供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物的依赖性依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生产,从现实交往到精神原则的全部社会内容都在对物的依赖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物的依赖既为自由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也使实现独立性的社会个体能够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人在独立性的基础上按照自由个性来实现自身的发展,自由地建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重释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既能使马克思与现代人的自由连接起来,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关系的辩证性。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的具体环节及逻辑关系,揭示出一种在辩证视野中理解现代社会的可能性。马克思既把人的独立性看作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扬弃,也把它看作是实现自由的理论前提;既把人对物的依赖性看作是人独立于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实依据,也把它看作是人实现自由的物质前提。对现代社会作辩证的理解既能使我们能够理解现存事物的合理性,更能看到扬弃历史的任务和道路。只有如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得到现实的阐释。

韩璐[9](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提出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杨家玲[10](2019)在《时间还是金钱?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捐赠意愿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的公益意识的提升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慈善活动获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我国开启了全民公益时代。因此,如何更有效促进个人参与慈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慈善捐赠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需要个体投入自身的资源,比如时间和金钱。由于消费者在捐赠时间和捐赠金钱方面的看法和行为存在差异,并且现有的研究较少区分不同捐赠资源(时间和金钱)的广告策略,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的广告诉求来吸引消费者进行不同的资源捐赠。探讨什么情况的信息内容使人们更愿意捐时间,什么情况下的信息内容使人们更愿意捐金钱?而本文强调在广告中使用温暖、能力的线索会引起消费者进行不同的资源捐赠,探讨广告诉求与捐赠资源类型的关系及其内在影响机制。本文通过三个实验进行实证研究。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两种广告诉求对消费者不同资源类型的捐赠意愿存在显着的影响。在温暖广告诉求下,消费者对时间(相比于金钱)的捐赠意愿更高;在能力广告诉求下,消费者对金钱(相比于时间)的捐赠意愿更高。实验二则是验证社会联结、竞争导向的中介作用。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社会联结、竞争导向在广告诉求与捐赠资源类型关系间的发挥中介作用。在温暖广告诉求下,提高社会联结,进而增强消费者对时间捐赠的意愿;在能力广告诉求下,激活竞争导向,进而增强消费者对金钱捐赠的意愿。社会联结、竞争导向在这一影响过程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实验三验证了事业涉入度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结论将对营销人员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宣传非营利性广告时,营销人员可以通过营销信息来启动消费者的温暖、能力线索,以影响消费者对慈善项目的捐赠意愿。

二、Experience and Mone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perience and Money(论文提纲范文)

(1)目标框架对消费者产品处置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消费者产品处置
    2.2 目标框架理论
    2.3 道德义务感
    2.4 金钱欲望
    2.5 环境知识
第3章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框架的设计
    3.2 理论推演与研究假设
    3.3 研究假设汇总
第4章 实验设计与假设检验
    4.1 实验一: 目标框架对消费者产品处置意愿的影响
    4.2 实验二: 道德义务感的中介作用
    4.3 实验三: 金钱欲望的中介作用
    4.4 实验四: 环境知识的调节作用(Ⅰ)
    4.5 实验五: 环境知识的调节作用(Ⅱ)
    4.6 实验六: 环境知识的调节作用(Ⅲ)
    4.7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理论贡献
    5.3 管理启示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时间与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及其心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时间与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
    2.1 时间、金钱概念与购前决策
        2.1.1 产品搜索
        2.1.2 产品评估策略
    2.2 时间、金钱概念与购中决策
    2.3 时间、金钱概念与购后决策
        2.3.1 产品态度
        2.3.2 产品偏好一致性
3 时间与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不同影响的心理机制
    3.1 时间、金钱概念与双加工理论
    3.2 时间、金钱概念与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3.2.1 启发式加工vs.分析式加工(Heuristic vs.Analytic)
        3.2.2 整体式加工vs.分析式加工(Holistic vs.Analytic)
        3.2.3 情感效用最大化vs.经济价值最大化(Emotional vs.Value maximization)
        3.2.4 情感式加工vs.分析式加工(Affective vs.Analytic)
    3.3 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细化时间和金钱概念启动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
    4.2 考虑时间与金钱的权衡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4.3 进一步探究时间和金钱概念的激活对购前决策的不同影响
    4.4 探讨时间概念与金钱概念对消费决策不同影响的神经机制

(3)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地静观:改革巨变下的原乡实录
    第一节 灰暗破败的生存空间
        一、混乱嘈杂的街道
        二、简陋叠加的老房
    第二节 慌乱迷惘的生命消耗
        一、 “手艺人”的困兽之斗
        二、 “文艺工作者”的妄图
        三、 “混混”的“末世狂欢”
    第三节 原乡的真相:沦为他者的此在
        一、家园认同的逝去
        二、权力话语的消解
第二章 多地面向:时代快进中的世界疮痍
    第一节 北京:全球化之初的“世界”分割
        一、微缩公园的“三重世界”
        二、仿真建筑下的阶层错觉
    第二节 奉节:大坝工程下的“身体废墟”
        一、 “身体”:自然废墟中的谋生工具
        二、生命坍塌:成为“废墟”的身体
    第三节 东莞:商品社会下的“金钱权力”
        一、娱乐城:情色空间的金钱役使
        二、自我毁灭:金钱权力的真空
    第四节 澳洲:未来时空里的“情感断裂”
        一、大洋彼岸的情感境况
        二、情感断裂:“无根”的焦灼
第三章 跨地旨归:冷峻纪实背后的人文关怀
    第一节 县城青年“游走世界”的人文滋养
        一、 “汾阳小子”的县城平民经历
        二、 “改革开放”青年的省城初探
        三、 “游走世界”的国际视野浸润
    第二节 以纪实创作凸显跨地人文精神
        一、关注边缘:宏大历史强化底层人物
        二、歌颂善良:宽悯苦难呼唤“善”念
        三、聚焦情义:激荡世界坚守江湖情义
        四、反抗物化:民族性格抵御物欲浊流
第四章 沟通之桥:跨地纪实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承继巴赞:西方纪实美学的时空回响
    第二节 关照本土:承接中国电影的纪实性风格
    第三节 对话世界:架起原乡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贾樟柯作品一览表
附录二:贾樟柯荣誉记录
后记

(4)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格莎娜·阿素信的生平与创作
    第一节 格莎娜·阿素信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第二节 格莎娜·阿素信的创作与创作发展
第二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一节 婚恋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家庭关系的探讨
    第三节 人性的探讨与审视
    第四节 社会问题的反思
第三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女性形象
    第二节 男性形象
    第三节 知识分子形象
第四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叙事技巧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 富于特色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独特的意象世界
第五章 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审美价值
    第二节 社会价值
    第三节 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初中生金钱观现状及教育探讨 ——以扬州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初中生金钱观教育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 金钱观
        (二) 金钱观教育
    二、加强中学生金钱观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一) 重要性
        (二) 必要性
第二章 初中生金钱观及其教育的现状分析——以扬州市C中学为例
    一、初中生金钱观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初中生金钱观的特点
        (二) 初中生金钱观的差异性分析
    二、初中生金钱观教育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
        (一) 现存问题
        (二) 成因分析
第三章 加强和改进初中生金钱观教育建议
    一、学校层面
        (一) 思政课程提升初中生的金钱认知
        (二) 师德示范熏陶初中生的金钱情感
        (三) 课外活动引导初中生的金钱行为
    二、家庭层面
        (一) 鼓励亲子阅读财经读物,提升初中生的金钱认知
        (二) 加强家长自身理财教育,熏陶初中生的金钱情感
        (三) 带领孩子参与经济活动,引导初中生的金钱行为
    三、社会层面
        (一)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财富获得行为
        (二) 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三) 优化大众传媒环境,注意正确舆论引导
        (四) 引入银行金融机构,开辟金钱教育新路
第四章 主题班会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生金钱观调查问卷
附录2 初中生金钱观教育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3 初中生金钱观教育教师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索尔斯坦·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
        2.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大学发展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1.高等教育
        2.高等教育思想
    (三)文献综述
        1.关于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的研究
        2.关于凡勃伦论大学的使命的研究
        3.关于凡勃伦论大学管理的研究
        4.关于凡勃伦论教师与学生的研究
        5.关于凡勃伦论职业教育的研究
        6.关于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价值的研究
        7.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六)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凡勃伦的生平
        1.凡勃伦的生活经历
        2.凡勃伦的四种角色
    (二)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1.工农业的快速发展
        2.垄断资本的诞生
        3.科学技术的进步
        4.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1.本能的内发驱动
        2.习惯的外部影响
二、凡勃伦论大学的使命
    (一)探索高深学问
        1.大学探索高深学问受本能驱使
        2.大学探索高深学问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二)进行科学与学术研究
        1.大学主要进行纯科学研究
        2.教学要服务于科学与学术研究
        3.物质设备服务于科学与学术研究
    (三)开展研究生教育
三、凡勃伦论大学管理
    (一)对世俗化董事会的批判
        1.董事会成员构成商人化
        2.董事会对学术研究的干扰
        3.大学应废除董事会
    (二)对新型大学校长的不满
        1.大学校长的遴选重视商业特质
        2.“强人”校长的专横管理
    (三)对商业化管理体系的担忧
四、凡勃伦论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职责与教师管理
        1.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科研
        2.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应该以科研能力为基准
    (二)学生培养与学生管理
        1.学生的职责是自主学习
        2.大学应给予学生更多自由
    (三)师生关系应是师徒关系
五、凡勃伦论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与大学的关系
    (二)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路径
        1.职业教育应该彻底与大学分离
        2.职业教育应该自成体系
    (三)对专业学院的批判
        1.对商学院的批判
        2.对法学院的批判
六、结语
    (一)对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的评价
    (二)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7)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精神现象里的市民社会
        二、经济现象里的市民社会
        三、“二律背反”的市民社会观
        四、黑格尔市民社会观的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克罗茨纳赫笔记》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笔记》第三册中的市民社会观
        二、《笔记》第四册中的市民社会观
    第三节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文本及其相关问题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原则的确立
        三、市民社会的政治哲学批判
第三章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论犹太人问题》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化宗教神学问题为世俗历史问题
        二、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对立
        三、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以及犹太精神和金钱异化
        四、从市民社会的政治解放到普遍的人的解放
    第二节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对德国现状的批判
        二、市民社会的特殊阶级——无产阶级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人民的革命实践
第四章 《巴黎手稿》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解剖与方法论的融合
        一、解剖市民社会:涉猎政治经济学的缘起
        二、异化观的提升:劳动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新方法的开启:感性对象化论和实践观
        四、方法论的融合:初涉经济学研究时的思想交织
    第二节 私有财产的运动与经济史的考察
        一、私有财产的历史嬗变
        二、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
    第三节 对辩证法的改造与共产主义问题
        一、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直接来源
        二、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具体阐述
        三、辩证法的改造与共产主义问题
第五章 《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经济哲学维度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对蒲鲁东经济思想的辩证评判
        二、完善市民社会的经济哲学思考
    第二节 历史哲学维度中的市民社会观
        一、深化对市民社会历史运动的理解
        二、开启对市民社会历史哲学的思考
第六章 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第一节 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确立与市民社会观的超越
        一、唯物主义实践观的确立
        二、市民社会观的超越
    第二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生成与市民社会观的变革
        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及其引发的争论
        二、探寻历史的唯物主义前提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历史原像及其辩证法
        一、市民社会与历史:批判性的诠释
        二、市民社会的原像:辩证性的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一览
致谢

(8)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现代人的生存前提:“人的依赖关系”
    1.1 人对自然的依赖
        1.1.1 人对自然的生存依赖
        1.1.2 人对自然的生产和生活依赖
        1.1.3 人的文明形态对自然的依赖
    1.2 人对传统共同体的依赖
        1.2.1 人对共同体的生产生活依赖
        1.2.2 人对共同体的交往依赖
    1.3 人对道德和神学世界的依赖
        1.3.1 道德和宗教——人的依赖的抽象形式
        1.3.2 伦理价值与生活规范
        1.3.3 神圣形象与精神依赖
        1.3.4 共同体生活与个体心理依赖
    1.4 人对政治共同体的依赖
        1.4.1 生存权
        1.4.2 防卫权和处罚权
        1.4.3 财产权
    1.5 人对时间空间的依赖
        1.5.1 人的时间依赖
        1.5.2 人的空间依赖
第2章 现代人的生存处境:“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2.1 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生存独立
        2.1.1 生存依赖的独立性
        2.1.2 原始劳动与自由时间
        2.1.3 分工与人的独立意识
        2.1.4 分工与交往中的独立性
    2.2 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个体独立
        2.2.1 财产共有与私有化
        2.2.2 私有化与共同体生活
    2.3 以理性交往为基础的精神独立
        2.3.1 货币交往与理性精神
        2.3.2 货币交往与精神独立
        2.3.3 货币关系与人的独立性
    2.4 以货币交换为基础的政治独立
        2.4.1 交换行为与个体关系
        2.4.2 货币交往与人的平等自由
        2.4.3 货币经济与人的独立性
    2.5 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时空独立
        2.5.1 现代时间与人的独立性
        2.5.2 现代空间与人的独立性
第3章 现代人的自由前景:人的独立性与自由个性的实现
    3.1 生产力与自由个性
        3.1.1 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
        3.1.2 全面的体系
        3.1.3 多方面的需要
        3.1.4 全面的能力
    3.2 所有权与自由个性
        3.2.1 所有权与主体性
        3.2.2 所有权与法权人格
        3.2.3 所有权与公共生活
    3.3 理性精神与自由个性
        3.3.1 理性与主体确证
        3.3.2 理性与主体交往
        3.3.3 交往理性与伦理理性化
    3.4 理性交往与自由个性
        3.4.1 个人权利的形成:被解放的个性
        3.4.2 个人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发展态势
    3.5 时空脱域与自由个性
        3.5.1 现代时间与个人自由
        3.5.2 现代空间与个人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及致谢

(9)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时间还是金钱?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捐赠意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广告诉求与慈善捐赠
    2.2 社会联结
    2.3 竞争导向
    2.4 事业涉入度
    2.5 相关理论:特质激活理论
3 研究假设
    3.1 研究思路
    3.2 广告诉求与慈善捐赠意愿
    3.3 社会联结、竞争导向的中介作用
    3.4 事业涉入度的调节作用
4 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4.1 研究一:广告诉求对不同捐赠类型的影响作用探讨
    4.2 研究二:社会联结、竞争导向的中介作用
    4.3 研究三:事业涉入度的调节作用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理论贡献
    5.3 管理启示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实验量表
    附录2 实验部分问卷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Experience and Money(论文参考文献)

  • [1]目标框架对消费者产品处置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D]. 王琰. 吉林大学, 2021(01)
  • [2]时间与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 贺汝婉,李斌,张淑颖,崔馨月,雷励. 心理科学进展, 2021(09)
  • [3]跨地纪实 ——贾樟柯电影的原乡与世界[D]. 马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泰国当代作家格莎娜·阿素信小说的创作研究[D]. 张美娟.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5]初中生金钱观现状及教育探讨 ——以扬州市某中学为例[D]. 汤欣. 扬州大学, 2020(06)
  • [6]索尔斯坦·凡勃伦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 吴子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7]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D]. 袁霖. 湖北大学, 2020(01)
  • [8]作为自由前提的“人的独立性” ——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研究[D]. 邵长超. 吉林大学, 2019(02)
  • [9]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10]时间还是金钱?广告诉求对消费者捐赠意愿的影响[D]. 杨家玲. 暨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经验和金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