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浆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一、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1](2020)在《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血管栓塞性疾病是世界上发病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血小板活化、聚集引起的动脉血栓是这类疾病高发的一个重要病因,故血小板的功能对血栓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的方案,用于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该用药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氯吡格雷的生物利用度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等。21世纪初,研发的新一代药物——普拉格雷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但却伴随着较大的出血风险。因此研制新型的药效强、副作用小的抗血小板药物已成为当下医药研究人员的首要任务。本课题基于噻吩并吡啶类P2Y12受体拮抗剂的抗血小板作用及临床应用现状,参照氯吡格雷、普拉格雷的药物结构,并通过选择性氘代技术和基团引入技术,研发出多种新型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前期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活性产物暴露量大,并且可避免CYP2C19代谢途径,克服氯吡格雷抵抗问题,表明该药物具有显着的药动学优势,本文将对其药效学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本课题根据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对药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及其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传统抗血小板药物生物利用度低、出血风险高等弊端,为将其开发成临床应用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抗血小板活性评价:1.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大鼠,分组包括溶媒组(0.5%CMC-Na)、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低剂量组(0.5mg/kg)、中剂量组(1.0mg/kg)、高剂量组(2.0mg/kg)、以及氯吡格雷组(10.0mg/kg)。通过光学比浊法测定加入ADP后1、3、5min内血小板的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评估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将雌雄各半的KM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小鼠,分组包括溶媒组(0.5%CMC-Na)、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低剂量组(0.75mg/kg)、中剂量组(1.50mg/kg)、高剂量组(3.00mg/kg)、以及氯吡格雷组(15.00mg/kg)。(1)通过毛细玻管法测定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凝活性;(2)采用断尾法测定出血时间,评估该药物的出血风险;(3)小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制备体内血栓模型,评估该药物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4)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5-HT、P-选择素和cAMP的含量,评价该药物对血小板释放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索该药物抗血小板活性的作用机制。初步安全性评价:将雌雄各半的KM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小鼠,分组包括空白组、溶媒组(0.5%CMC-Na)、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组(300mg/kg)。通过急性系统毒性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LDH、ALB、ALT、AST、BUN、CRE、TG、T-CHO血液生化指标含量,利用HE染色对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胃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对该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1)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中、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显着降低(P≤0.001);与氯吡格雷组相比,受试药物高剂量组的最大聚集率无显着性差异。聚集实验1min、3min、5min,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各剂量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趋势。(2)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低、中、高剂量组的凝血时间均显着延长(P≤0.05、P≤0.01、P≤0.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各剂量组的凝血时间均没有显着性差异。(3)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三个剂量组的出血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低、中剂量组的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1、P≤0.05)。(4)制备小鼠体内血栓模型24h后,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尾部血栓长度显着缩短(P≤0.05);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各剂量组的血栓长度均没有显着性差异;制备模型48h后的血栓长度与24h的相比没有显着性变化。(5)与溶媒组比较,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所有剂量组的5-H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5、P≤0.01),受试药物中、高剂量组的P-选择素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该药物中、高剂量组的cAM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所有剂量组的5-HT含量和cAMP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该药物中、高剂量组的P-选择素含量也无显着性变化。(6)急性系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空白组,溶媒组及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组血清中LDH、ALB、ALT、AST、BUN、CRE、TG、T-CHO含量均无显着性差异;HE染色结果表明:各组动物的心、肝、脾、肺、肾、胃组织均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结论: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表现出较强的抗血小板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发挥抗凝作用的同时,无增加出血风险的倾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中5-HT、P-选择素释放减少和cAMP含量增加有关,并且该药物对心、肝、肾等主要器官没有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卞春[2](2020)在《黑木耳抗凝血多糖分离与结构表征及对血栓形成抑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机体内存在着复杂而完善的止血、凝血、抗凝血和溶纤系统以及精细的平衡调控机制,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既不会出血也不会凝固形成血栓。静态工作劳动强度增加、作息时间不规律、吸烟和饮食不合理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极冷的生活环境等都会增加机体内血液的非正常凝固的风险。血液的非正常凝固是诱发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因,而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在近十几年内心脑血管类疾病将是引起人类死亡最高的疾病。目前市场上几种主流的抗凝血药物有各自的弊病,如给药方式的局限、溶血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开发一种天然的、低毒副作用且抗凝效果适当的药物,可以从治疗以及治疗后维护两个方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反复。本研究以东北地区野生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为研究对象,采用碱溶醇沉超声辅助的方法从黑木耳中提取天然多糖,利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了黑木耳粗多糖的脱蛋白工艺;通过体外抗凝血活性的跟踪,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配合二乙胺基乙基纤维素(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筛选出体外抗凝血活性最强的黑木耳多糖组分aAAPⅠ-b2,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此外,本课题通过建立小鼠血栓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黑木耳多糖的体内抗凝血、抑制血栓功能及其对血栓形成的抑制机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法确定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提取参数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25 min,液料比为100 m L/g,超声功率225 W,多糖得率为14.07±0.21 mg/g。通过正交实验确定Papain-Sevag脱蛋白的最佳条件为:粗多糖溶液在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2.5 h和酶用量0.2%的条件下进行木瓜蛋白酶的辅助降解;酶解液与Sevag试剂按照体积比为3:1,试剂中氯仿和正丁醇体积比为4:1,上下振摇15 min,操作重复3次,蛋白去除率81.43%,多糖保留率80.23%。通过CTAB沉淀,配合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BRT105-104-102 Series HPGPC和Superdex-200琼脂糖-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出体外抗凝血活性最强的组分aAAPⅠ-b2,分子量为9772Da,是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木糖组成,摩尔比为89.25:30.5:4.25:1的一种酸性杂多糖。通过FT-IR扫描、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甲基化、GC-MS以及NMR等实验方法和手段确定aAAPⅠ-b2的分子结构其主链为α-D-Manp-(1→3)-α-D-Manp-(1→2,3)-α-D-Manp-(1→4)-β-D-Glc Ap-(1→,Man的2位C上连接侧链→4)-β-D-Glcp-(1→。以角叉菜胶诱导方式制造小鼠尾部血栓模型,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四个实验,确定aAAPⅠ-b2在小鼠体内也具有较强的抑制内源、外源和共同性凝血途径的功能。通过对各组小鼠黑尾抑制率、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尾部血栓H.E.染色等的比较,也表明aAAPⅠ-b2有明显的体内抗凝血活性以及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各组小鼠血液中血小板表面受体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B2(TXB2)、一氧化氮氧化酶(e NOs)和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做了进一步的研究,确定aAAPⅠ-b2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的途径抑制血栓的形成;同样,通过对各组小鼠肝脏组织的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C(PC)的比较,发现,aAAPⅠ-b2亦可通过提高AT-Ⅲ活性以及PC表达水平的方式,抑制凝血酶以及因子Ⅴ和Ⅷ的活性,即通过抗凝血途径抑制血栓的形成。aAAPⅠ-b2不能通过提高纤维酶原(PLG)含量的方式提高潜在的纤溶活性,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是其可以显着提高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的表达,提高由因子Ⅻ的激活而起始的溶纤作用。本课题研究发现黑木耳多糖在体外和体内都表现出较强的抗凝血活性,并发其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活性和抗凝血途径实现抑制血栓形成。本研究为抗凝血、抗血栓的天然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对进一步的相关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胡玲[3](2020)在《探讨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216/124靶向CADM2对小鼠再灌注脑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作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该疾病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社会医疗资源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该疾病不仅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临床上对于错过溶栓治疗时间窗的该类疾病患者尚无有效精准的治疗策略。因此,深入研究脑卒中发生发展的机制解决临床问题已经成为神经学科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miRNA与脑卒中疾病的相关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在人类基因中,三分之一的基因表达均受到各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miRNA的调控而参与人体重要的生物调节过程如增殖分化,自噬凋亡等。并且,miRNA在脊椎动物中有一半与其他物种还具有同源性。这些特点为挖掘miRNA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基础,而且快速发展的高通量芯片技术为我们在基因组水平研究与疾病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能性。鉴于此,我们推断(1)鉴于miRNA在细胞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建模的多条miRNAs共同作用在脑卒中损伤级联中必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多条miRNAs的联合功能,开启了研究脑卒中损伤机制的新方式;(2)筛选小鼠脑缺血模型组中半影区与对照组大脑相同部位miRNA的表达谱,借助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数据建模并挖掘出脑缺血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miRNAs具有可行性;(3)通过构建miRNAs/mRNA共表达网络、基因位点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系统探讨脑组织缺血区差异表达的基因在脑卒中的机制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奠定理论基础。目的:本研究利用芯片大数据和先进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来建立可靠的脑卒中相关的miRNAs(miR-124/miR-216)关联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miRNAs联合体和靶基因的功能定位及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联意义;同时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动物水平上揭示mi R-216、miR-124与CADM2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分子机制,并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完善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靶标。方法:1.第一部分下载GEO数据库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miRNAs的芯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运用Weka软件筛选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构建意义miRNAs协同调控脑卒中进展相关的数据模型;应用生物信息软件挖掘miRNAs的靶基因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NAs与靶基因的关系。2.第二部分体外构建OGD模型;转染miRNAs的激动剂和抑制剂至各实验组并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基质胶成管实验、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并分析生物学效应。3.第三部分构建小鼠的MCAO模型获取最佳造模时间;构建慢病毒;利用miRNAs的慢病毒处理各实验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Tunel法,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及分析细胞凋亡率及基因和蛋白表达等相关生物学效应。结果:1.通过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处理获得包括miR-216和miR-124在内的30条与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通过体外建模挖掘与脑卒中疾病相关的目标miRNAs(miR-124/miR-216)及潜在作用的共同靶基因CADM2,并且进行了潜在的作用通路和功能分析发现目标miRNAs(miR-124/miR-216)调控靶基因CADM2可能影响脑卒中的进展过程。2.采用小鼠N2a细胞行氧糖剥夺(OGD)处理,在此基础上分别转染和共转染外源性miR-216与miR-124的激动剂和抑制剂予各组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成管能力以及相关凋亡通路蛋白表达的表达情况。我们发现mi R-216与miR-124的高表达能增加细胞的存活率,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当共转染miR-216与miR-124的激动剂后能更显着抑制与脑卒中模型细胞关系密切细胞的凋亡。3.成功构建慢病毒后,基于MCAO模型并转染过表达miR-216/miR-124的慢病毒载体,我们发现转染过表达病毒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较好,凋亡较少,过表达miR-216/124的小鼠靶基因CADM2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公共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获知30条miRNAs与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在此基础上用生物软件建模获悉到意义模型miR-124/miR-216协同调控脑卒中的进展过程,其调控的机制可能与共同靶基因CADM2启动凋亡信号通路相关。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我们进一步论证发现miR-216/miR-124联合体协同参与调控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细胞功能,其机制为miR-216/miR-124协同负性调控CADM2使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启动了内源性保护机制改善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在这里,我们首次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建模发现miRNA-216与miRNA-124能作为脑卒中进展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模型协同调控其病理过程,并揭示了miRNA-216与miRNA-124以及CADM2之间构成的新的调控脑卒中的分子网络。通过三者的相互作用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启动内源性的脑保护作用,miR-216/miR-124/CADM2/PI3K-Akt信号通路的揭示均是本研究的创新。

张京华[4](2020)在《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两指标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评价TAFI、hsCRP在2型糖尿病并发微量白蛋白尿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从而为2型糖尿病并发微量白蛋白尿症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根据我国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分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门诊和住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为病例组。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测定结果将选入病例组的研究对象分为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51.22±11.96)岁;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55.15±13.37)岁。选取健康体检正常的30例为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26±10.31)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指标相匹配。所有的研究对象均排除了近期(一个月内)有急慢性感染、风湿病等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和坏死、恶性肿瘤和手术等以及除2型糖尿病以外的其他疾病如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和原发性肝肾疾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UAER,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AFI。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数据的正态分布进行分析,偏态分布的数据经对数转换为正态分布,差异显着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检验、t检验和t’检验;血浆TAFI、hsCRP和UAER之间的关系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1、血浆TAFI、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38.72±32.54%、5.86±0.89mg/L和83.93±19.75%、1.13±0.36mg/L,2型糖尿病组TAFI、hsCRP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01);血浆TAFI、hsCRP水平在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分别为154.32±22.16%、8.23±0.96mg/L、和123.12±14.32%、3.49±0.83mg/L,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TAFI、hsCRP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有显着性(p<0.005)。2、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患者血浆TAFI、hsCRP与UAER显着相关(p<0.001)。结论:1、2型糖尿病并发微量白蛋白尿症患者血浆中TAFI、hsCRP水平升高。2、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发生与血浆中TAFI、CRP水平升高有关。3、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呈现高凝状态其原因既有凝血激活(血浆FIB水平增高)又有纤溶抑制(血浆TAFI水平增高),提示临床对2型糖尿病病人应进行适当的抗凝治疗。4、检测血浆TAFI、hsCRP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微量白蛋白尿症疾病进展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王亚亚,王俐婷,张兆辉[5](2019)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凝血-纤溶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引发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与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再发率均高,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当前国际广泛使用的TOAST分型将脑梗死按病因分为五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与不明原因型。多种病因分型均将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作为脑梗死的最主要的三种病

任静[6](2019)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文中指出在生理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间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管内发生血栓的关键,而凝血紊乱在本质上则是各个系统间发生多维度的功能异常和失衡,最终形成大量纤维蛋白,堵塞血管,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罹患变应性炎症或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同样会发生凝血紊乱,不但加重病情、影响生存质量,还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目前,临床逐渐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发生凝血紊乱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疗效预测,为药物治疗和长期预防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既往临床研究不足,医生们对在不同类型凝血紊乱时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与主要病理因素、临床结局的关联性缺乏了解,常出现不合理使用或错误使用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对多种病理状态下的血液样本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时通过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随访,借助队列研究阐释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临床价值和诊断性能。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采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随年龄而增高,其排除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界值存在同样的趋势,但诊断敏感性随年龄而降低(从100%降至73.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D-二聚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健康人,其中STEMI、多支病变血管以及左前降支(LAD)堵塞时,D-二聚体水平增高最为显着,并且与病人不良预后相关。在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后,恢复不良病人D-二聚体在手术后第14天达到峰值,此时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能反映90天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但不能预测手术后1年内严重心脏缺血事件的风险。2、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vWF:Ag水平,利用Kruskal-Wallis H检验、U检验、ROC、χ2检验、Friedman秩和检验、Kaplan-Meier曲线、Logistic回归分析和Cox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与OPCAB病人多种病理因素相关,在OPCAB术后第30天的血浆vWF:Ag临界值可预测OPCAB手术后1年内的严重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发现了vWF:Ag与冠脉介入(PCI)病人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将临界值设定为312.0%时,血浆vWF:Ag预测PCI术后病人发生房颤相关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诊断敏感性为94.4%,并能反映抗栓治疗后的凝血紊乱的缓解状态。3、采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PC:A),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利用方差分析、q检验、ROC、χ2检验、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哮喘病人的PC:A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病情未得到控制病人血浆中PC:A水平高于病情被控制的患者,利用PC:A评价病情是否得到完全控制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0.7%。哮喘病人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TNF-α、IL-8和ECP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均显着降低,可敏感反映治疗效果,对病人疾病发展和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4、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颗粒过滤法和Acu Star发光分析仪测定不同类型的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HIT-Ab),用U检验、ROC、χ2检验和Kaplan-Meier曲线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诊断HIT的敏感性均为100%,上调临界值均可提高两个试验的诊断特异性。合并血栓栓塞的HIT病人的IgG型HIT-Ab水平显着高于孤立性HIT病人,以2.32 U/ml为临界值,高于此水平的病人在15天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概率显着增高(Log-rankχ2=56.577,P<0.001),诊断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0.0%。在HIT高风险病人中,混合HIT-Ab(定性)阳性率>混合HIT-Ab(定量)>IgG型HIT-Ab;在非HIT病人中,IgG型HIT-Ab的特异性优于混合HIT-Ab(定量),混合HIT-Ab(定量)优于混合HIT-Ab(定性)。5、用IL ACL TOP 700型血液凝固仪检测各项止血指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用VIDAS荧光免疫系统检测血浆D-二聚体,用U检验、ROC、Kruskal-Wallis H检验、Kaplan-Meier曲线和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显示,肝癌病人抗凝血蛋白质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t-PA:A、PAI:A、vWF:Ag、FⅧ:A、FIB、PT和APTT显着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肝癌病人存在多系统失衡。在临床监测中,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可作为监测肝癌疗效的敏感指标;血浆D-二聚体预测肝癌病人发生门静脉血栓(PVT)风险的临界值为549.5μg/L时,敏感度为100%,特异度67.1%,可用于对门静脉血栓风险做排除诊断。

李鑫[7](2019)在《他汀类药物对MMP-9、TF、vWF的影响及其与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他汀类药物作为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的临床常用药,其降脂、稳定斑块、神经脑保护作用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降脂药还有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对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由于近年来他汀药物应用广泛,已有相关基础研究,本课题以“他汀类药物对MMP-9、TF、vWF的影响及rt-PA溶栓后易出血转化”为研究基础,对比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他汀药物治疗与非他汀治疗对MMP-9、TF、vWF的变化分析及其与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他汀类药物更规范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1筛选研究对象:筛选入选对象,入选标准:即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且在“时间窗”内具有溶栓治疗指征而无禁忌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发病前近1月是否有服用他汀药物病史,对患者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2研究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急性脑梗死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追踪观察24h。标准治疗方案:予以rt-PA静脉溶栓,调脂稳斑,护脑,清除氧自由基,改善侧枝循环,控压等对症支持治疗。1.3血液指标评定:两组患者分别于rt-PA溶栓治疗后2h、8h、24h采集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MP-9、TF,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vWF。1.4 rt-PA溶栓后24h监测脑出血情况,病情变化时行头颅CT检查。结果实验组各时间段MMP-9、TF、vWF水平较对照组低,24h复查头部CT再出血率较对照组低。结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rt-PA溶栓后MMP-9、TF、vWF的水平,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相关性不大,可以降低颅内出血风险。

崔颖[8](2019)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相关标志物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1+2,F1+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探讨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3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合并认知障碍者(194例,<27分)作为病例组(认知障碍组),认知正常者(176例,2730分)作为对照组(认知正常组),认知障碍组中轻度认知障碍者(100例,2126分)作为轻度认知障碍组(轻度组),中度认知障碍者(60例,1020分)作为中度认知障碍组(中度组),重度认知障碍者(34例,09分)作为重度认知障碍组(重度组)。采用凝固法检测FIB水平、ELISA法检测TM、TFPI、F1+2、PAI-1水平、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D-D水平,比较并分析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相关标志物(FIB、TM、TFPI、F1+2、PAI-1、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结果1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相关因素比较,认知障碍组HCY、UA的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的血浆FIB、TM、PAI-1、D-D水平升高,TFPI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F1+2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别以FIB、TM、TFPI、F1+2、PAI-1、D-D大于或等于总体均值为暴露,单因素分析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FIB、TM、TFPI、F1+2、PAI-1、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联性,结果显示,OR值分别为FIB(OR=10.464,P<0.05)、TM(OR=7.880,P<0.05)、TFPI(OR=0.480,P<0.05)、F1+2(OR=0.758,P>0.05)、PAI-1(OR=4.424,P<0.05)、D-D(OR=3.997,P<0.05),说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FIB、TM、TFPI、PAI-1、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有关,且FIB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非常密切,F1+2与血管性认知障碍无关。4以是否发生认知障碍为因变量,以HCY、UA、FIB、TM、TFPI、PAI-1、D-D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值分别为FIB(OR=6.126,P<0.05)、TM(OR=3.628,P<0.05)、TFPI(OR=0.472,P<0.05)、PAI-1(OR=2.675,P<0.05)、D-D(OR=2.485,P<0.05),表明控制HCY、UA的影响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FIB、TM、TFPI、PAI-1、D-D仍与血管性认知障碍有关联,且FIB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密切,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FIB、TM、PAI-1、D-D水平升高、TFPI水平降低可增加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风险。5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组FIB、TM、TFPI、PAI-1、D-D的水平比较,FIB、TM、TFPI、PAI-1、D-D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表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FIB、TM、PAI-1、D-D水平升高,TFPI水平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程度加重。结论1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FIB、TM、TFPI、PAI-1、D-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有关,且FIB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最密切。2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FIB、TM、PAI-1、D-D水平升高,TFPI水平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程度加重。图0幅;表10个;参167篇。

张思宇[9](2019)在《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背景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往往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除了传统危险因素之外,也存在一些非常规的危险因素,比如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也是一种危险因素,高水平的半胱氨酸与患者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复发病因学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目前对Hcy在脑卒中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尚未掌握其具体机理。因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意义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研究。方法1.本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许昌某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因分型采用TOAST分型。2.采用NIHSS量表对所有急性脑梗死病患入、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分别进行评分。3.检测所有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研究指标,检测时间为入院48h内,检测方式空腹抽肘静脉血,以及颈动脉超声评价。4.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与性别、年龄、脑梗死患者病因学分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对纳入研究对象的172名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研究比对,将研究对象按照Hcy水平分为正常组和高水平组,并对2组之间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得出了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等。2.LAA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着高于CE组、SAA组、其他原因组(P=0.012),而CE、SAA、其他原因三组之间互相进行比较的差异不明显,在统计学层面无意义(P>0.05)。3.将入、出院时NIHSS评分小于7分的患者与NIHSS评分大于等于7分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比较两组的Hcy水平,结果是评分大于等于7分的患者Hcy水平高于小于7分的患者(P<0.05)。4.将无斑块患者、稳定斑块患者、不稳定斑块患者进行分组,对三组之间的Hcy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斑块组与非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其中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及死亡患者和LAA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显着。脑梗死患者早期检测血浆Hcy水平有助于脑梗死病因学亚型诊断,尤其是LAA的诊断,此外也有助于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舒小军[10](2018)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栓复发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指深静脉血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脉管腔血回流障碍,常发生于下肢,表现为局部静脉曲张、肿胀疼痛、皮肤发热等症[1]。Naess IA等[2]指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每年病率分别为1.43%、0.93%、0.50%,且在逐年增加。DVT在临床很常见,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干预,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后果,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生猝死[6]。其病因与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损伤三大因素具有密切关系[8-9]。Vigneaud学者于1932年首次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甲硫氨酸转甲基代谢的中间产物[12]。有学者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发的心梗、中风以及在青少年阶段引起死亡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有关[15]。Hcy最早被证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在1976年,该结论是通过Wilcken等[16]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相继有大量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igh homocysteine,H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17-18],而国内关于其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却很少报道。1985年国外学者就意识到Hcy相关的血管疾病51%是静脉源性的,但是直到1991年Hcy与DVT有相关性的文章才发表[19]。许多研究表明Hcy与DVT有相关性[20-21],并且,大量研究还表明[22-23]高Hcy血症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如此,高Hcy血症还被证明与血管危险性之间呈剂量依赖关系[24]。所以,高Hcy血症是下肢DVT一个新的不容轻视的危险因素。在Hcy代谢过程中,叶酸和VB12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叶酸和VB12摄入不足导致Hcy水平增高占所有HHcy发病者2/3[25],体外研究也显示,Hcy水平可因同时补充叶酸、VB12而有效控制并降低[26]。叶酸缺乏是导致高Hcy血症的常见原因,但是叶酸不能体内自身合成,必须经饮食或药物补充,那么,补充两种药物对高Hcy血症合并下肢DVT是否有较好的疗效?不同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产生的效果是否一致?高血浆Hcy的代谢过程和叶酸、维生素B12紧密相关。那么,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栓复发的预防是否有一定的效果呢?这些都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第一章将通过构建新西兰大白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伴深静脉血栓模型,第二章在此基础上体外条件下给予不同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进行干预,前瞻性的考察其治疗效果,本研究第三章主要揭示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复发的影响。方法1.用含1%蛋氨酸的饲料喂养新西兰大白兔,建立HHcy模型,再用阻断法构建兔左后肢股静脉DVT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2.体外研究:将造模成功的HHcy伴DVT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低剂量组(叶酸片5 mg/d+维生素B12片0.25 mg/d)及高剂量组(叶酸片15mg/d+维生素B12片0.5 mg/d)。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血浆Hcy、D-二聚体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血管组织TF m 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各组兔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理组织学改变,各组血栓预后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观察。3.临床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干预组口服叶酸、维生素B12治疗,非干预组则不采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总结其发病特点,并观察发病分布的规律,对比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Hcy与性别、年龄、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对比分析两组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探讨干预组患者Hcy与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抗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详细记录INR的首次达标时间、稳定值时间、获INR稳定值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两组血栓复发的情况。结果1.采用饲料中含1%蛋氨酸喂养第4周后,63只新西兰大白兔血清Hcy的浓度为(12.18±1.23)μmol/l。结扎后,共有3只兔死亡,存活的60只兔子左后肢股静脉阻断法DVT模型造模成功率为100%。2.新西兰大白兔造模后3 d与造模后10 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较模型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建模前,三组的Hcy、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0 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Hcy、D-二聚体水平较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10d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Fm 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依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P<0.05=。建模10 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兔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减轻,而高剂量组改善程度最佳。建模10 d后,高剂量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有效率为100%,均高于低剂量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3.本组中男、女发病高峰均为50-59岁;双下肢、右下肢、左下肢血栓构成比分别为8.89%、25.56%、65.55%,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血栓的构成比分别为24.07%、29.63%、46.30%,周围型与中央型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而混合型与周围型、中央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采用肢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股-腘静脉、髂静脉、腘静脉检查,结果血栓检出率分别为29.63%和28.70%、23.15%和11.11%以及46.30%和32.41%,两种检查技术在股-腘静脉处血栓检出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在髂静脉、腘静脉以下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其他生化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栓的类型、患肢血栓的分布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患者比较,Hcy水平无差异(P>0.05);但是≥60岁组与另外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血清Hcy水平与各项血清学指标均无相关关系(P均≥O.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后Hcy明显下降(P<0.05),而干预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着上升(P<0.05),非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Hcy与叶酸呈负相关(r=-0.376,P<0.05);干预组患者Hcy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r=-0.583,P<0.05);干预后,干预组INR首次达标时间、稳定值时间、获INR稳定值时间均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APTT及PT平均值低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下DVT再发生率低于非干预组(4.4%vs28.9%,P<0.05。结论1.蛋氨酸饮食负荷复制兔高同Hcy血症模型,符合高Hcy血症的诊断标准,说明高Hcy血症模型建成;兔子左后肢股静脉结扎DVT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00%,说明成功建立兔DVT伴高同Hcy血症模型。2.与低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比较,高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用于兔DVT伴高Hcy血症治疗,可以显着降低血浆Hcy、D-二聚体水平,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栓病理组织改变程度。3.Hcy与叶酸、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叶酸、维生素B12可降低高Hcy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Hcy水平来预防血栓的复发。

二、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变化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心脑血管疾病简况
    1.2 血栓形成概述
        1.2.1 血栓形成过程
        1.2.2 血栓分类
        1.2.3 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1.2.4 血栓形成机制
        1.2.5 血小板与血栓形成的联系
    1.3 凝血和抗凝系统
        1.3.1 凝血系统
        1.3.2 抗凝系统
    1.4 血栓治疗药物
        1.4.1 抗血小板药物
        1.4.2 抗凝血药物
        1.4.3 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1.4.4 抗血栓生化药物
    1.5 氘代药物的发展历程
    1.6 研究目的及方案
第2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
        2.2.2 给药方法
        2.2.3 溶液配制
        2.2.4 抗血小板聚集实验
        2.2.5 凝血时间测定实验
        2.2.6 出血时间测定实验
        2.2.7 抗血栓形成实验
        2.2.8 血清中5-HT、P-选择素含量测定实验
        2.2.9 血清中cAMP含量测定实验
        2.2.10 初步安全性评价实验
    2.3 数据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3.2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凝血时间(CT)的影响
    3.3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出血时间(BT)的影响
    3.4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3.5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血清中5-HT、P-选择素含量的影响
    3.6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对血清中cAMP含量的影响
    3.7 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初步安全性评价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黑木耳抗凝血多糖分离与结构表征及对血栓形成抑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抗凝血与抑制血栓机制的研究进展
        1.2.1 凝血与抗凝血的研究进展
        1.2.2 体内抑制血栓形成的途径
        1.2.3 多糖抗凝血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多糖的研究进展
        1.3.1 多糖的提取
        1.3.2 多糖的分离
        1.3.3 多糖提取物的除杂
        1.3.4 多糖的纯化
        1.3.5 多糖的结构表征
    1.4 黑木耳多糖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1.4.1 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1.4.2 黑木耳多糖的降血脂和胆固醇活性
        1.4.3 黑木耳多糖的抗肿瘤和抗癌活性
        1.4.4 黑木耳多糖消炎抗菌活性
        1.4.5 黑木耳多糖对辐射诱导的防护作用
        1.4.6 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及药品
        2.1.3 仪器设备
    2.2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制备
        2.2.1 原材料预处理
        2.2.2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2.2.3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Papain-Sevag脱蛋白工艺的优化
    2.3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纯化
        2.3.1 CTAB沉淀黑木耳酸性多糖
        2.3.2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纯化黑木耳抗凝血多糖
        2.3.3 Superdex-200 凝胶层析纯化黑木耳抗凝血多糖
    2.4 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跟踪
    2.5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结构表征
        2.5.1 相对分子质量及纯度分析
        2.5.2 单糖组成分析
        2.5.3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5.4 β-消去反应
        2.5.5 部分酸水解分析
        2.5.6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2.5.7 甲基化分析
        2.5.8 核磁共振分析
    2.6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形貌特征
        2.6.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2.6.2 刚果红实验
    2.7 黑木耳多糖体内抗凝血活性分析
        2.7.1 小鼠血栓模型的建立
        2.7.2 小鼠血常规指标的检测
        2.7.3 小鼠尾部血栓相对长度和血栓抑制率实验
        2.7.4 小鼠尾出血时间实验
        2.7.5 小鼠尾部血栓苏木精-伊红染色实验
    2.8 aAAPⅠ-b2 小鼠体内抗血栓途径的研究
        2.8.1 aAAPⅠ-b2 抑制血小板活化途径
        2.8.2 aAAPⅠ-b2 抗凝血活性途径
        2.8.3 aAAPⅠ-b2 促进纤溶活性途径
    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筛选及分离纯化工艺参数优化
    3.1 引言
    3.2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3.2.1 单因素条件的确定
        3.2.2 响应面法优化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
    3.3 Papain-Sevag联合脱蛋白
        3.3.1 Sevag脱蛋白
        3.3.2 Papain-Sevag法脱蛋白
        3.3.3 脱蛋白处理对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3.4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的分离纯化
        3.4.1 黑木耳酸性多糖的CTAB沉淀
        3.4.2 黑木耳酸性多糖的DEAE离子交换层析分级
    3.5 黑木耳多糖组分的体外抗凝血活性分析
        3.5.1 FIB含量分析
        3.5.2 APTT凝血时间分析
        3.5.3 PT凝血时间分析
        3.5.4 TT凝血时间分析
    3.6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aAAPⅠ-b的纯化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木耳抗凝血多糖aAAPⅠ-b2 的结构表征
    4.1 引言
    4.2 aAAPⅠ-b2 的形貌特征
        4.2.1 aAAPⅠ-b2 的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4.2.2 aAAPⅠ-b2 的刚果红实验分析
    4.3 aAAPⅠ-b2 分子量及单糖组成
        4.3.1 aAAPⅠ-b2 的纯度及分子量
        4.3.2 aAAPⅠ-b2 的成分及单糖组成分析
    4.4 aAAPⅠ-b2 的结构解析
        4.4.1 aAAPⅠ-b2 的官能团分析
        4.4.2 aAAPⅠ-b2 糖肽键的分析
        4.4.3 aAAPⅠ-b2 的部分酸水解
        4.4.4 aAAPⅠ-b2 的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4.4.5 aAAPⅠ-b2 的甲基化分析
        4.4.6 aAAPⅠ-b2 的核磁共振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AAPⅠ-b2 对角叉菜胶诱导小鼠血栓的抑制作用及抑制途径
    5.1 引言
    5.2 aAAPⅠ-b2 对小鼠体质的影响
        5.2.1 aAAPⅠ-b2 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5.2.2 aAAPⅠ-b2 对小鼠血常规的影响
    5.3 aAAPⅠ-b2 对小鼠血栓的抑制作用
        5.3.1 aAAPⅠ-b2 对小鼠黑尾抑制率的影响
        5.3.2 aAAPⅠ-b2 对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
        5.3.3 aAAPⅠ-b2 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5.3.4 aAAPⅠ-b2 对小鼠尾部血栓的影响
    5.4 aAAPⅠ-b2 抑制小鼠血栓途径研究
        5.4.1 aAAPⅠ-b2 对抑制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5.4.2 aAAPⅠ-b2 对抗凝血活性的影响
        5.4.3 aAAPⅠ-b2 对促纤溶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5.5 aAAPⅠ-b2 的抑制血栓形成机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探讨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216/124靶向CADM2对小鼠再灌注脑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非编码RNA与脑卒中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大脑中动脉闭塞小鼠的MIRNAS芯片数据挖掘建模及数据验证
    2.1 前言
    2.2 材料
        2.2.1 选用数据库下载脑卒中相关的mi RNAs芯片数据
        2.2.2 mi RNAs数据分析及建模软件
        2.2.3 筛选mi RNAs的靶基因及富集分析软件
        2.2.4 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实验的材料
    2.3 研究方法与内容
        2.3.1 下载缺血性脑卒中基因芯片数据及预处理
        2.3.2 脑卒中进展相关的意义mi RNAs数据建模
        2.3.3 脑卒中差异表达mi 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3.4 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建模的意义mi RNAs与靶标基因的关系
    2.4 研究结果
        2.4.1 标准化处理脑卒中进展相关的mi RNAs芯片数据
        2.4.2 脑卒中进展相关的意义miRNA数据筛选及建模
        2.4.3 预测脑卒中差异表达mi RNAs模型的靶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4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意义mi RNAs与靶基因的关系
    2.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MIR-216/124对小鼠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N2A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
    3.3 研究方法
        3.3.1 小鼠神经母瘤细胞(N2a细胞)的培养
        3.3.2 细胞的转染及OGD模型建立、实验分组
        3.3.3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3.3.4 细胞成管能力的检测
        3.3.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态
    3.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5 结果
        3.5.1 N2a细胞转染mi R-216/124 mimics/inhibitor后的有效性检测
        3.5.2 转染miR-216/124模拟物或抑制物对N2a细胞活力的影响
        3.5.3 mi R-216、mi R-124 对细胞成管能力的检测
        3.5.4 流式细胞术检测mi R-216、mi R-124对N2a细胞凋亡的影响
        3.5.5 mi R-216与mi R-124 对靶基因CADM2 及细胞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
        3.5.6 mi R-216、mi R-124 抑制氧糖剥夺诱导的N2a细胞凋亡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3.6 讨论
    参考文献
第4章 MIR-216/124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
        4.2.1 动物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4.3 研究方法
        4.3.1 构建小鼠脑缺血的适宜再灌注时间
        4.3.2 制备miR-216/124过表达慢病毒
        4.3.3 小鼠正式实验及Zea Longa神经功能评分
        4.3.4 脑片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的变化
        4.3.5 TUNEL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
        4.3.6 实时定量PCR检测缺血脑组织中mi RNA/靶基因的表达
    4.4 统计分析
    4.5 结果
        4.5.1 选择小鼠脑缺血的适宜再灌注时间
        4.5.2 评估miR-216/124慢病毒
        4.5.3 小鼠Zea 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
        4.5.4 脑片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的变化
        4.5.5 TUNEL法检测缺血脑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
        4.5.6 实时定量PCR检测缺血脑组织中mi RNA及 CADM2 的表达
        4.5.7 Western Blot检测缺血脑组织中CADM2 的表达量
    4.6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样本的留取保存及资料收集
    2.4 微量白蛋白尿的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各组TAFI、FIB、hs CRP、UAER的水平
    3.3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凝血-纤溶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
2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2.1 急性脑梗死患者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2.2 急性脑梗死患者TXA2(血栓素A2)与PGI2(前列环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3 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3.1 急性脑梗死患者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3.2 急性脑梗死患者TM(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
    3.3 急性脑梗死患者t-PA与PAI-1水平变化及意义
    3.4 急性脑梗死患者PIC(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3.5 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
    3.6 急性脑梗死患者FDP水平变化及意义
4 结束语

(6)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用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意义
    1.2 凝血紊乱相关生物标志物
        1.2.1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
        1.2.2 主要的生物标志物类型
    1.3 临床研究方法
        1.3.1 病例对照研究
        1.3.2 队列研究
    1.4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1.4.1 研究现状
        1.4.2 发展前景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血浆D-二聚体的基线水平与血栓诊断临界值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D-二聚体的健康人基线水平
    2.4 D-二聚体对VTE的排除诊断
    2.5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5.1 不同类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D-二聚体变化特征
        2.5.2 D-二聚体诊断各型心肌缺血的ROC
        2.5.3 D-二聚体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临床预后
    2.6 冠脉搭桥病人D-二聚体变化特征与血栓复发风险
        2.6.1 冠脉搭桥病人围手术期的D-二聚体测定结果
        2.6.2 D-二聚体诊断术后31~90天心血管缺血事件的ROC
        2.6.3 术后第14天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2.6.4 D-二聚体评估术后1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
    2.7 小结
        2.7.1 健康人参考区间与静脉血栓排除诊断临界值初探
        2.7.2 D-二聚体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2.7.3 D-二聚体反映冠脉搭桥术后90天内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3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预测冠心病病人血栓风险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学方法
    3.3 用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3.1 病人在冠脉搭桥围手术期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3.2 血浆vWF:Ag诊断缺血性事件的ROC
        3.3.3 评估vWF:Ag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3.4 用vWF:Ag评估冠脉搭桥术后1 年内缺血事件风险
    3.4 血浆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3.4.1 血浆vWF:Ag测定结果
        3.4.2 用vWF:Ag预测冠脉介入后房颤病人卒中风险的ROC
        3.4.3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后房颤相关卒中的生存分析
        3.4.4 评估vWF:Ag水平与房颤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5 不同抗凝药物治疗7天时房颤病人vWF:Ag测定结果
    3.5 小结
        3.5.1 血浆vWF:Ag预测冠脉搭桥术后缺血事件风险
        3.5.2 用vWF:Ag评估冠脉介入术后新发房颤病人的卒中风险
第4章 用蛋白C、TNF-α和IL-8 监测变应性炎症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实验方法
        4.2.3 统计学方法
    4.3 血浆PC:A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的评估
        4.3.1 哮喘病人和对照组血浆PC:A水平
        4.3.2 治疗6个月后的PC:A水平
        4.3.3 治疗6个月后的ROC
        4.3.4 哮喘病人PC:A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4.3.5 PC:A评估病人在随访期哮喘急性发作风险
        4.3.6 PC:A预测哮喘发作的风险分析
    4.4 用TNF-α、IL-8、ECP监测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
    4.5 小结
        4.5.1 用PC:A评估支气管哮喘病人病情和预后
        4.5.2 用TNF-α、IL-8、ECP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
第5章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临床研究
    5.1 引言
    5.2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5.3 HIT的主要检测技术
        5.3.1 主要的HIT功能试验
        5.3.2 主要的HIT-Ab检测方法
    5.4 研究对象与方法
        5.4.1 研究对象
        5.4.2 实验方法
        5.4.3 统计学方法
    5.5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5.1 肝素暴露病人的HIT-Ab检测结果
        5.5.2 两种HIT-Ab诊断HIT的ROC
        5.5.3 混合HIT-Ab(定量)和IgG型HIT-Ab的阳性率
        5.5.4 孤立性HIT和HITT病人两种HIT-Ab血浆浓度的比较
        5.5.5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风险的ROC
        5.5.6 用IgG型HIT-Ab评估血栓事件的生存分析
    5.7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方法学比较
        5.7.1 中、高度临床可能性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2 不同治疗分组病人的HIT-Ab阳性率比较
        5.7.3 三种HIT-Ab检测方法的阳性特征比较
    5.8 小结
        5.8.1 两种HIT-Ab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
        5.8.2 三种HIT-Ab的诊断性能研究
第6章 凝血-炎性标志物在肝癌诊疗中的监测价值
    6.1 引言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实验方法
        6.2.3 统计学方法
    6.3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4 用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的体外试验
    6.5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相关门静脉血栓
    6.6 小结
        6.6.1 肝癌病人止凝血试验的变化特征
        6.6.2 体外试验验证骨髓样细胞白介素-1监测肝癌疗效
        6.6.3 用D-二聚体监测肝癌病人的门静脉血栓风险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的总结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
    7.3 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他汀类药物对MMP-9、TF、vWF的影响及其与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简表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栓标本收集
        2.2.2 研究方案
        2.2.3 血液指标评定
        2.2.4 监测出血情况
    2.3 主要药品和试剂
        2.3.1 标准品
        2.3.2 洗涤工作液
        2.3.3 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2.3.4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2.4 主要仪器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对照组和实验组对MMP-9 的表达影响
    3.2 对照组和实验组对v WF的表达影响
    3.3 对照组和实验组对TF的表达影响
    3.4 对照组和实验组出血转化情况
4 讨论
5 结论
6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病例组与对照组选择
        1.1.2 研究因素
        1.1.3 资料收集方法
        1.1.4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相关因素分析
        1.2.2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1.2.3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2.4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
    1.3 讨论
        1.3.1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1.3.2 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纤溶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1.3.3 不足与展望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其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1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
        2.1.1 小动脉粥样硬化
        2.1.2 内皮功能障碍与脑灌注不足
        2.1.3 血脑屏障破坏
        2.1.4 淀粉样蛋白沉积
    2.2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2.2.1 腔隙性脑梗死
        2.2.2 脑白质高信号
        2.2.3 脑微出血
    2.3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体液生物标志物
        2.3.1 血液生物标志物
        2.3.2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2.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附录B 调查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栓复发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兔深静脉血栓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的构建
    前言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兔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前言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复发的影响
    前言
    1 病例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
    1 与HCY代谢相关的物质
    2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及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四、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变化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氘代氯吡格雷衍生物的抗血小板活性和安全性评价的初步研究[D]. 刘鹏. 吉林大学, 2020(08)
  • [2]黑木耳抗凝血多糖分离与结构表征及对血栓形成抑制机制[D]. 卞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探讨生物信息学筛选的miR216/124靶向CADM2对小鼠再灌注脑损伤细胞凋亡的作用[D]. 胡玲.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4]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症的关系[D]. 张京华.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凝血-纤溶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J]. 王亚亚,王俐婷,张兆辉.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06)
  • [6]生物标志物监测凝血紊乱的队列研究[D]. 任静. 天津大学, 2019(01)
  • [7]他汀类药物对MMP-9、TF、vWF的影响及其与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D]. 李鑫.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凝血-纤溶标志物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 崔颖.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D]. 张思宇.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10]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栓复发影响的研究[D]. 舒小军. 苏州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血浆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