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市发展要避开“班加罗尔陷阱”

西部城市发展要避开“班加罗尔陷阱”

一、西部城市发展要避开“班加罗尔陷阱”(论文文献综述)

沈婕[1](2019)在《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新一轮高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持续演化,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新的变化,创新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在大国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区域情景和区域前提,立足区域特色,挖掘区域资源,利用区域基础,建设知识网络,通过优势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和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当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创新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区域分化就不可避免。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国际创新发展理论和创新发展潮流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对接,从中观层次解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理论需要,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智慧专业化作为一种国际新兴的创新理论,是欧洲当代区域创新政策的关键特征和重要指征,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智慧专业化开放性维度有效支撑区域资源集聚与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相关性研究,从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资源的技术和经济属性以及资源的支持程度三个方面论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来源以及动力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而解释区域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绩效表现的影响作用。资源的内存性本身并不能直接转为动力,是对这些内存型资源的利用过程使得相关资源成为动力来源;资源的外向性主要依托于资源的交互性,这进一步取决于资源的区位分布和独特的历史条件;资源的经济技术属性则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来源的持续性提供依据;资源支持程度则从区域文化、区域政府信任和区域人才结构3方面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驱动作用。基于智慧专业化的非中立维度,区域创新发展需要有偏好性,即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通过市场机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价值链优势的“三角网络”结构识别区域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智慧专业化创新优势识别结构,提供一个三种优势内在协同配合度测算公式,并尝试性提出“紧密协同配合型”、“带动支撑配合型”和“松散被动配合型”三种理想测算状态下的区域优势组合类型,对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优势识别进行整体分析和研究。现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内容清晰、层次明确和结构科学的目标体系,容易导致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导向不明、效果弱化等问题。基于智慧专业化方向性维度,从结构目标层面,要以知识经济为发展核心,促进知识经济贡献率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多元化创新参与主体,补充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孵化培育机制的完善与优化,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推动和规范作用;功能目标是对结构目标在实践层面的详细阐释,具体从基本功能目标、经济功能目标、文化功能目标和政府功能目标四个方面展开;阶段目标层面引入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建议设定周期,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创新驱动发展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同时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在区域层面尤为突出。透过智慧专业化选择性维度,理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应在本土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包容发展原则和合作开放原则指导下,在一元产业主导、多元产业共存和产业互联网络三种路径中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和努力。研究分析表明,一元产业主导路径适合创新落后地区和边缘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多元产业共存路径能较好的匹配处于追赶发展阶段的区域;产业互联网络路径则能与创新领航区域有效配适。结合区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进一步描述从路径变异到路径匹配再到路径留存或复制发展的全过程,解释和分析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的有效性。创新驱动并非只是一个理念问题,还需要具有强制力的机制和政策给予约束和支撑。整体上,智慧专业化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结构分析提供了一套新的政策制定逻辑,从政策组合、资本体系和监管模式3方面,构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体系。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是在区域特征的驱动下,推动“小区域”创新发展、支持“变革型”创新项目、借助“数字化”实现转型和培育“跨边界”合作治理;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是通过投融资组合的有机融合,评价工具的精准运用,解决投资“死亡之谷”和“雾化投资”问题,具体可根据“五步骤”设计方案开展实践;而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从明确划分创新主体权责范围、建立结果导向型评价体系和循环迭代的全过程监督,在结构上建设具有完备性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制度支撑体系。

王长源[2](2019)在《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愈加严峻。环境效率是一个国家(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经济运行的质量,体现了经济增长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环境效率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测度了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2007-2016年的环境效率,分析了其时空差异;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分解的角度探究了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的内部影响因素;进一步地运用Tobit回归模型检验了其外部影响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中国三大城市群2007-2016年环境效率。得出了以下结论:(1)长三角城市群的环境效率整体不高,主要呈现先降后升的时间趋势,但波动不大,总体较为稳定;(2)在历年长三角区域环境效率的变动中,纯技术效率起了主导作用,规模效率则没有发挥太大作用;(3)经济规模和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区域城市群的环境效率有显着促进作用,而产业结构、汽车保有量和人口密度有显着负向影响,此外,外资依存度对区域环境效率没有显着影响;(4)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的平均环境效率始终高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环境效率最低且下降趋势最为明显。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下四点政策建议:(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2)扩大技术和资金效应;(3)推进区域协调发展;(4)倡导低碳环保方式。本文所得结果和政策建议可以为地区政府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雾霾排放、提升区域环境效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管辉[3](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提出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解佳龙[4](2015)在《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区作为我国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当下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为核心的改革攻坚期发挥着关键作用,既要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无缝对接的核心载体,还要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先行示范。各地高新区尤其是国家高新区成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实现了产业超常规发展,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实力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面对我国第三次大转型的新要求与新挑战,高新区品牌优势缺乏、业态低端徘徊、空间粗放经营等弊端日益凸显,由增量布局向提质增效转变已成为我国高新区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而国家自主创新导向下的转型发展是完成这一时代使命的最佳途径。本文依据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理论,在我国第三次大转型和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从高新区转型发展与国家自主创新的耦合关系出发,依据高新区阶段演化的理论与实践规律提出我国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偏差,结合细分目标和转型发展基础的双维度评价结果,设计差异化的高新区转型发展路径和配套体系。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为一、二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在论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内容和方法、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主创新和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阐释了两者在目标、要素、过程、机制等方面的耦合关系,并从转型理论、演化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出发,寻找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理论渊源。第二部分为三、四章,对高新区演化的阶段划分与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外园区的发展历程提出我国高新区现存的路径偏差,在此基础上运用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构建了企业-产业-环境嵌套式目标细分架构,分别从优势培育、两权优化、空间改造三个维度阐释细分领域下的执行目标,并将目标实现的界面障碍归结为路径依赖、体制惯性、环节锁定和边界束缚。第三部分为第五章的模型构建与评价,基于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对偶表征,以灰色关联分析和链式关联DEA为主要方法,构建了由“状态”维的创新体系成熟度和“过程”维的创新效率组成的双维度评价体系,并对我国56个高新区进行实证测算与聚类分析。第四部分为六、七章,结合“箭靶模型”与聚类组合值特征,设计了我国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四种路径:基于生态位拓展的优势协作路径、基于产业链延展的特色聚焦路径、基于资源再开发的集约提效路径、基于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并提出转型发展路径实现的四大内构保障体系和四大外建服务体系。第五部分为全文总结、创新点归纳和研究展望。

任冲[5](2015)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分析》文中指出公元前10000至前8000年,在现在的中东地区,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但在其后的几百年时间里,城镇化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而且,城市的人口数量、城市的空间规模以及城市的经济影响力都不是很大。大约在公元100至300年间,在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一股崇尚城市的风气悄然兴起,由此,在近东、中东以及欧洲,出现了人类历史上城镇化发展的第一次运动。到公元400年左右,随着古代罗马帝国的逐渐衰落,欧洲的第一次城镇化运动也随之而衰退。从公元900年到公元1000年,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依靠经济繁荣起来的城市不断涌现,城镇化运动在欧洲出现了第二次高潮。1859年,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提到了“城市化”这一概念,当谈到“城乡分离”与“城市发展”时,马克思指出:“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①此后,人类对于城镇化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但是,准确地讲,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应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18世纪60年代,逐步兴起的工业革命,在城镇化发展历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类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追根溯源,城镇化的发展应该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工业生产才能出现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经营,又使得人口可以在某一地域快速的聚集,这正好满足了工业革命所孕育出的新的生产方式。同样道理,这种工业革命所孕育出的新的生产方式反过来又促进了人口的进一步聚集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工业化发展与人口集聚这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工业革命前的城市只不过是少数人的聚集之所。从1800年到现在,世界人口增长了将近六倍,城市数量增长了几十倍,城镇化运动已经遍布世界各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城镇化,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但是,即便如此,2012年,全球的城镇化率也只有50%,这也就意味着世界上仍然有接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之外。所以,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无论在城市人口数量上,还是在城市空间规模上,城镇化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如此。在过去的100年时间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可以这样说,城镇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等所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在今天,城镇化仍然是我们评判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中国建立后,在整个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有过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也有过城镇化稳定发展的阶段,更经历过城镇化停滞不前的阶段。但是,无论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快还是慢,中国城镇化水平高还是低,也无论中国城镇化目前存在多少问题,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这一点是肯定的。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提升城镇化水平。但是,中国要提升城镇化水平,除了要完善国内的政策、法规等以外,还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城镇化经验教训。纵观世界,可以为中国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教训的国家也许很多,但是,与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人口数量、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等方面有诸多相近之处的国家却很少。印度是世界上城镇化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的国家之一。据考察,早在1586年,印度就有3200座城镇和120座城市。但直到19世纪末,印度的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空间规模并没有实质性地增多、扩大。因此,我们考察研究印度城镇化发展,一般都是从20世纪初开始。整个20世纪,印度的城镇化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的发展过程,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模式。事实上,在中、印两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诸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中、印两国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水平都滞后于世界城镇化标准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结构非均衡发展。在城镇化进程中都出现过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面对这些相同的城镇化背景因素,尽管中、印两国在城镇化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发展动力、国家的人口政策以及政府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印度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一切,都可以作为中国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比如,关于城市发展规模以及农村转移人口在城市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印度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特大城市、大城市,这些特大城市、大城市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严重,贫民窟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印度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提升。印度城镇化产生的这种后果,给中国城镇化敲响了警钟,即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矛盾。相比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印度的人口转移政策较为宽松,政府对人口转移几乎没有任何政策、法律上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在国内自由转移,自由定居。客观地说,印度的人口转移政策对城镇化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是,保证了人口自由迁徙的权利,同时也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但是,产生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人口的自由迁徙,使得一些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再加上城市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大城市人口的承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自由转移的权利,但是,中国的二元结构制度严重影响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真正”意义上的转移,这些农村劳动力只是转移自己的身体到了城市,而自己的身份及其相关社会保障都在农村,因此,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不高,可以说是“不完全城镇化”。到目前为止,虽然有接近5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这些居住在城市的农民工却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所在城市的就业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在学术界,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中国城镇化最大的阻力是户籍制度,但是,纵观印度的农村人口转移政策,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为了提升城市人口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的比重,而不加考虑地取消户籍制度,那么,印度城市周边的大批贫民窟或许就会在中国的城市周边重演。但是,如果不取消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那么,这也会严重影响到中国城镇化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认真深入地研究印度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及其成因,为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反思。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中国特色城镇化思想,在比较和辨析中介绍了西方城镇化理论,为全面分析中国城镇化特征、存在的问题、剖析印度城镇化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梳理了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显着成就,概括了中国城镇化的特征,指出了中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经过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发展,中国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显着的成就。诸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转移方式多样化,城市发展体系呈现多层次,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空间战略主体,城镇化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等。当然,中国城镇化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仍然存在二元性,“人”的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物”的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机制,城镇化发展区域差距较大等。第三,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对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的借鉴与反思。梳理了印度城镇化的历史演变,总结了印度城镇化的特征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印度城镇化的经验教训。指出:印度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为了避免印度的城镇化问题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必须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协调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必须完善城市发展体制。第四,在对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推动中国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人为核心”,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着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三是逐步优化城镇化布局;四是提高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完善城镇化发展政策;六是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七是推动城镇化发展要有历史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要求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利关系,最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这为未来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镇化,具体表现就是: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快于人的城镇化速度。土地城镇化了,而人却没有城镇化,尽管人的身体城镇化了,但人的灵魂却没有城镇化,也就是说,农村转移人口在诸多方面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因此,实施以“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对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分析的基本结论。

闫联飞[6](2014)在《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内陆地区与沿海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突出的表现在对外开放发展上的差异。然而内陆地区如何开放,是世界开放史上的难题。迄今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带仍呈沿海分布。虽然有美国芝加哥、德国鲁尔和印度的班加罗尔等一些发达的内陆开放城市,但也多属“浅内”或发达小国,而中国的内陆是“深内”。在我国,“加快内陆开放”是国家实施“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到“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内陆各地纷纷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探索中的典型,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为内陆开放经济理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相比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有必要在认识不足及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本文在对内陆开放型经济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内陆开放型经济及其主要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其次对重庆发展内陆开放经济的基本思路、主要做法和已取得的成果及其经验进行评析,最后对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做了SWOT分析,即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基于对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思路、主要做法及SWOT分析和国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得到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几点启示。基于此,提出重庆应该从实施制度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促进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和增强政府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作用有效性等方面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具体对策建议。

熊曦[7](2013)在《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摘要:形成区域产业品牌是世界发达国家塑造竞争力的共同经验,也是纵深推进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同时,培育区域产业品牌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还比较明显,一些地区形成的区域产业品牌发挥的整体效应偏低,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观念和前锐意识还比较缺乏,除此之外还有区域产业品牌形成过程中的重复建设、过度模仿等痕迹较为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整体效应的发挥。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产业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计量分析方法,对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并就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展开理论探讨,对国内外形成的典型区域产业品牌进行经验总结以供借鉴,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及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客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影响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做具体的分析,同时,结合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现实情况,就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展开案例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证分析,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策略。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拓展了品牌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视野,而且对培育国内区域产业品牌,促进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共设九章,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论文的内容和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在界定区域产业品牌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区域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与此同时,阐述了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机理,研究认为区域特色、产业基础、品牌内涵是形成区域产业品牌的三个要素,资源禀赋、产业支撑力度、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品牌经营管理的水平、政府产业政策的扶持、经济和社会环境支撑是推动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关键性动力,而培育区域产业品牌可以依托产业集群、依托地理标志产品、依托规模型产业或优势产业。紧接着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几种主要模式和国内外典型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实践经验,为后续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影响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及案例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其次,本研究在回顾区域产业品牌相关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品牌形成的投入与产出角度构建了地区间品牌培育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该体系下分为品牌投入、品牌输出、品牌形成和品牌扩散等4个层面,共由12个具体测度指标构成。并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2010年和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与此同时,进行了排序和差异化比较,就不同年份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和演变原因展开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认为品牌是形成一个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呈现扩大化的趋势,而导致这种差异扩大化的原因与地区对品牌的投入及品牌培育的观念和环境有关。另外,还从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几个重要途径方面分析了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现状,并从观念、规划、产业基础等方面分析了形成区域产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再次,本文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支撑、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品牌经营管理水平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多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变量,并通过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收集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运用AMOS软件展开结构方程分析。研究发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是区域产业品牌成长和形成的天然土壤,同时,强势区域产业品牌的形成,还需要借助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政策扶持和鼓励方面,同时在区域产业品牌经营管理方面着手,推动区域产业品牌成长和壮大,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的知名度和汇聚功能,以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然后,本研究从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异军突起的“现象”出发,就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历程、品牌效应以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表明,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并予以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市场竞争优势形成提供了大力支撑;另一方面湖南省内的工程机械企业注重品牌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壮大工程机械产业附加值和整体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注重营销推广和宣传也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酿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策略。如明确相关组织对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责任、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夯实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产业基础、培育区域产业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区域产业品牌的经营管理水平等。

丹尼斯·米娜,朱银涛[8](2013)在《黄蜂死亡的季节》文中提出第一章莎拉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四周出奇得静,静得让她吃惊甚至不安。她睁开眼睛,看了看床头的小闹钟,红色数字闪烁着:16:32。从山下花园传来了犬吠声,持续不断,在封闭的弧形房间里萦绕不绝。安静。莎拉住在这里时总会习惯性地把厨房里的收音机打开,调到第4台,电台中播出的谈话节目听起来温柔而亲切,使这里显得不那么空旷寂寥,尤其是在另一间房里听起来,给人的感觉像是这座房

华正伟[9](2012)在《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形态,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创意产业开始席卷全球,并全面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创意产业集群作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创意产业兴起的背景着手,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意产业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几大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为逻辑起点,深入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功能、主要模式及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并通过我国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和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对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差异性,阐述创意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借鉴西方发达的国家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从本文的结构上看,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产业属性与特征进行界定,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点,以产业集群理论为支撑,剖析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主要模式、空间功能与经济效应。第二部分为第四章,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以期得到有益的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以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西部黄金三角区、中部三角区和滇海地区六大创意产业区域板块为创意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以六大区域板块中的中心城市为典型,详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及不平衡发展的趋势,集中阐述了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城市功能转换、产业升级及城市形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为第七章,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市场扩展的大趋势,我国已把发展创意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此,本文分析了各地区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并规划出创意产业集群区域性发展路线图,提出八大发展战略。

李刚[10](2011)在《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全球经济范围来看,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各国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集群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是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自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政策制定者们才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现象及其研究。通常认为,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选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那么政府是否对产业集聚无所作为?政府可以使用哪些政策工具促进集群发展?政府应该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集群发展?这些问题成为近十多年来,集群政策研究的焦点,受到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广泛关注要解决上述问题,就有必要了解产业集群的本质,在此基础之上,政府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干预产业集群发展。本文利用交易费用理论的分析工具,指出,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政府对产业集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来增强其降低交易费用的功能,政府的作用主要包括提供集群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维护良好的集群外部市场环境,推进产业集群制度创新等。本文共七章,除第一章绪论外,其他部分分别为:第二章,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以及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交易费用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分析,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产业集群分析,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模型和作用机理。第四章,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主要介绍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分布、发展阶段、发展特点等现状,以及产业集群发展中所出现的生产要素供给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第五章,我国产业集群存在问题的政府角度成因分析。指出地方政府集群政策缺乏科学性等不足导致产业集群诸多问题的产生。第六章,国外及台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介绍了美国“硅谷”地区、印度班加罗尔等地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第七章,优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的对策体系。

二、西部城市发展要避开“班加罗尔陷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城市发展要避开“班加罗尔陷阱”(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论文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框架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集聚
    4.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内存性和外向性
    4.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经济技术属性
    4.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资源支持程度
    4.4 本章小结
5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识别
    5.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机会优势识别
    5.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基础优势识别
    5.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价值链优势识别
    5.4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优势识别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定位
    6.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目标
    6.2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功能目标
    6.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阶段目标
    6.4 本章小结
7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7.1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原则
    7.2 三种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分类
    7.3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路径选择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支撑
    8.1 构建灵活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组合
    8.2 构建高效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资本体系
    8.3 构建清晰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监管模式
    8.4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科研成果

(2)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环境效率的内涵
        1.3.2 环境效率的评价方法
        1.3.3 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群与城市群环境效率分析框架
    2.1 全球城市群发展类型及其特征分析
        2.1.1 美洲主要城市群及其特征分析
        2.1.2 欧洲主要城市群及其特征分析
        2.1.3 亚洲主要城市群及其特征分析
        2.1.4 全球城市群环境效率问题分析
    2.2 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2.2.1 中国主要城市群发展概况
        2.2.2 中国主要城市群特征及环境问题
    2.3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及其环境效率问题
        2.3.1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2.3.2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
    3.1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体系构建
        3.1.1 SBM-Undesirable模型
        3.1.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3.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3.2.1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结果
        3.2.2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时空差异
    3.3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提升路径
        3.3.1 城市群环境效率提升方法构建
        3.3.2 城市群环境效率提升程度测算
        3.3.3 城市群环境效率提升路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4.1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度
        4.1.1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
        4.1.2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度结果
        4.1.3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趋势分析
    4.2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分析
    4.3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聚类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5.1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5.2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2.1 指标选取
        5.2.2 数据处理及描述性统计
    5.3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对比分析
    6.1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概况
    6.2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
        6.2.1 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方法及数据处理
        6.2.2 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结果
    6.3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分析
        6.3.1 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时间趋势分析
        6.3.2 三大城市群环境效率空间差异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与建议
        7.2.1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7.2.2 扩大技术资金效应
        7.2.3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7.2.4 倡导低碳环保方式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高新区产业集群成长研究
        1.2.2 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1.2.3 高新区“二次创业”研究
        1.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
        1.2.5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家自主创新与高新区转型发展理论溯源
    2.1 国家自主创新与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内涵
        2.1.1 国家自主创新的概念及实现机制
        2.1.2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概念及理论构成
        2.1.3 高新区转型发展与国家自主创新的耦合关系
    2.2 转型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2.2.1 转型理论的研究对象
        2.2.2 转型理论范式及核心问题
        2.2.3 高新区发展中的转型理论体现
    2.3 演化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2.3.1 回归战略与高新区发展
        2.3.2 国家阶段演化与高新区发展
        2.3.3 区域演化与高新区发展
    2.4 自组织理论与高新区发展
        2.4.1 系统自组织的涵义与特征
        2.4.2 自组织系统与高新区发展
        2.4.3 高新区发展的自组织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新区的阶段演化与路径偏差
    3.1 高新区演化的阶段界定及特征
        3.1.1 高新区相关因素的阶段性
        3.1.2 高新区演化的逻辑斯谛曲线
        3.1.3 高新区演化的阶段及内涵
        3.1.4 基于突变论的高新区阶段转换
        3.1.5 高新区阶段演化的典型特征
    3.2 高新区阶段演化的动力机制
        3.2.1 动力机制的概念与分类
        3.2.2 高新区演化内源性动力
        3.2.3 高新区演化外源性动力
    3.3 世界典型园区的演化路径及启示
        3.3.1 发达国家的高新区:硅谷
        3.3.2 新型工业化国家的高新区:大德科技园
        3.3.3 发展中国家的高新区:班加罗尔科技园
        3.3.4 世界典型园区演化路径启示
    3.4 我国高新区演化的路径偏差
        3.4.1 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3.4.2 整体发展定位异化
        3.4.3 园区产业根植性弱
        3.4.4 创新空间粗放经营
        3.4.5 产业集聚两极分化
        3.4.6 研发孵化功能弱化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细分与界面障碍
    4.1 转型发展目标的确立原则与协调关系
        4.1.1 转型发展目标确立原则
        4.1.2 目标确立中的关系协调
    4.2 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的转型发展目标架构
        4.2.1 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概述
        4.2.2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细分架构
    4.3 高新区转型发展目标的多级细分
        4.3.1 基于优势培育的企业转型发展目标
        4.3.2 基于两权优化的产业转型发展目标
        4.3.3 基于空间改造的环境转型发展目标
    4.4 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的界面障碍
        4.4.1 既有发展路径依赖
        4.4.2 粗放管理体制惯性
        4.4.3 价值链“低端锁定”
        4.4.4“边界阴影”束缚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基础的双维度评价
    5.1 基于二象对偶的转型发展基础构成
        5.1.1 二象对偶论的核心观点
        5.1.2 转型发展基础的二象对偶表征
    5.2 基础实象:创新体系成熟度评价体系
        5.2.1 创新体系成熟度及其评价指标
        5.2.2 创新体系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5.2.3 要素比较优势的灰色关联评价
        5.2.4 体系成熟度的测算与合成
    5.3 基础虚象:创新效率两阶段评价体系
        5.3.1 创新效率及其评价指标
        5.3.2 创新效率测度方法选取
        5.3.3 链式关联DEA两阶段模型构建
    5.4 转型发展基础实证测算与分析
        5.4.1 转型发展基础测算对象选取
        5.4.2 创新体系成熟度测算与分析
        5.4.3 两阶段创新效率测算与分析
        5.4.4 转型发展基础的聚类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差异化路径设计
    6.1 转型发展路径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6.1.1 路径设计的“箭靶模型”
        6.1.2 路径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6.1.3 路径设计的相关说明
    6.2 基于生态位拓展的优势协作路径
        6.2.1 生态位拓展下的优势协作路径内涵
        6.2.2 优势协作路径推进的控制节点
        6.2.3 实例分析:包头高新区的优势协作路径
    6.3 基于产业链延展的特色聚焦路径
        6.3.1 产业链延展下的特色聚焦路径内涵
        6.3.2 产业特色聚焦路径的实现形式
        6.3.3 实例分析:泰州高新区的特色聚焦路径
    6.4 基于资源再开发的集约提效路径
        6.4.1 资源再开发下的集约提效路径内涵
        6.4.2 集约提效路径的实现形式
        6.4.3 实例分析:东湖高新区的集约提效路径
    6.5 基于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
        6.5.1 高精尖引领的辐射联动路径内涵
        6.5.2 辐射联动路径推进的控制节点
        6.5.3 实例分析:中关村的辐射联动路径
    本章小结
第7章 转型发展路径实现的配套体系建设
    7.1 路径实现的配套体系建设思路
    7.2 路径实现的四大内构保障体系
        7.2.1 转型意识推进体系
        7.2.2 组织协调保障体系
        7.2.3 科技孵化培育体系
        7.2.4 成效考评管控体系
    7.3 路径实现的四大外建服务体系
        7.3.1 创新资金融通体系
        7.3.2 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7.3.3 技术交互协作体系
        7.3.4 政策法律支持体系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与参研项目
附表

(5)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核心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理论基础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
        (一)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城镇化发展动力归因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 城镇化实现途径依赖于城乡对立的消除
        (四) 城镇化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思想
        (一) 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化思想
        (二) 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思想
        (三) 十八大以来的城镇化思想
    三、西方城镇化理论
        (一) 结构转换理论
        (二)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理论
        (三) 人口迁移理论
        (四) 城市发展理论
        (五)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六) 城乡统筹理论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特征及问题
    一、中国城镇化历史进程
        (一) 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年至1957年)
        (二) 起伏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58年至1965年)
        (三) 停滞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66年至1976年)
        (四)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77年至1998年)
        (五) 稳定发展的城镇化阶段(1999年至2004年)
        (六) 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二、中国城镇化主要特征
        (一) 劳动力人口转移方式多样
        (二) 城镇化发展速度起伏较大
        (三) 城市发展体系呈现多层次
        (四) 城市群成为城镇化空间战略主体
        (五) 城镇化发展具有二元性
        (六) 城镇化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
    三、中国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人”的城镇化滞后于“物”的城镇化
        (二)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机制
        (三) 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四) 城镇化发展区域差距较大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建设对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的借鉴与反思
    一、印度城镇化历史进程、特征及问题
        (一) 印度城镇化历史进程
        (二) 印度城镇化主要特征
        (三) 印度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印度城镇化的经验教训
        (一) 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
        (二) 城镇化水平提升,必须协调不同产业发展
        (三) 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完善城市发展体制
第四章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思考
    一、以人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 改革分割城乡人口的户籍制度
        (二)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三)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农业人口转移推力
        (四)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二、着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一)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逐步优化城镇化布局
        (一) 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
        (二) 优化提升、培育发展城市群
        (三)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四、提高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 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
        (二) 推动新型城市建设
        (三) 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
    五、完善城镇化发展政策
        (一) 继续完善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政策
        (二) 积极支持服务业推动城镇化政策
        (三) 逐渐转变效率优先经济发展政策
    六、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 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
        (二) 健全城镇住房制度
        (三)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七、城镇化发展要有历史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一) 经济新常态
        (二) 城镇化发展需要新常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6)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2.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理论基础
    2.1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概述
        2.2.1 国际贸易理论
        2.2.2 国际投资理论
        2.2.3 发展战略理论
    2.3 相关概念识别
        2.3.1 开放型经济
        2.3.2 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
3.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评析
    3.1 基本思路与主要做法
    3.2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其经验
        3.2.1 对外贸易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3.2.2 利用外资实现跨越发展
        3.2.3 利用国内资金增势迅猛
        3.2.4 企业“走出去”势头良好
        3.2.5 大通道体系助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4.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SWOT分析
    4.1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优势(Strengths)
        4.1.1 政策优势分析
        4.1.2 矿产资源优势分析
    4.2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劣势(Weaknesses)
        4.2.1 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分析
        4.2.2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分析
    4.3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机遇(Opportunities)
        4.3.1 新区域中心战略定位分析
        4.3.2 国际产业加速转移趋势分析
    4.4 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威胁(Threats)
        4.4.1 世界经济复杂变化分析
        4.4.2 区域竞争愈演愈烈分析
5. 国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5.1 发达国家的典型案例
        5.1.1 芝加哥——美国中西部金融中心
        5.1.2 鲁尔区——德国老工业基地的有效升级
    5.2 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案例
    5.3 国外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5.3.1 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发展道路
        5.3.2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5.3.3 打造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5.3.4 优化开放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
6. 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6.1 实施制度创新驱动战略加快重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建议
        6.1.1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构建促进内陆开放发展的产权制度
        6.1.2 着力培育区域市场,构建促进内陆开放发展的大市场体系
        6.1.3 继续推进解放思想,构建促进内陆开放创新的制度环境
        6.1.4 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构建内陆垂直整合的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制度
    6.2 加强促进重庆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6.2.1 改革完善涉外行政监管体
        6.2.2 多管齐下加大政策扶持力
        6.2.3 加快制定重庆境外投资合作发展规划
        6.2.4 搭建平台促进境外投资企业集群发展
    6.3 增强政府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作用有效性的建议
        6.3.1 确立开放规模与开放效益相统一的政府行为理念
        6.3.2 构建有效性与有限性相统一的政府行为模式
        6.3.3 创新开放观,大力培育开放主体,提升企业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品牌
        2.1.2 区域产业品牌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简要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区域品牌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市场竞争优势理论
        2.3.4 区域分工理论
        2.3.5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6 其他关联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分析
    3.1 区域产业品牌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功能
        3.1.1 区域产业品牌的表现形式
        3.1.2 区域产业品牌的特点
        3.1.3 区域产业品牌的功能
    3.2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机理分析
        3.2.1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要素与内在机理
        3.2.2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动力
        3.2.3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途径
    3.3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过程
        3.3.1 初始阶段
        3.3.2 起步阶段
        3.3.3 成长阶段
        3.3.4 成熟阶段
    3.4 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几种方式
        3.4.1 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方式
        3.4.2 以企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方式
        3.4.3 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品牌培育方式
    3.5 国外典型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分析与经验借鉴
        3.5.1 瑞士钟表产业品牌
        3.5.2 日本丰田城汽车产业品牌
        3.5.3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品牌
    3.6 国内典型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分析与经验借鉴
        3.6.1 广东省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实践
        3.6.2 泉州市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实践
        3.6.3 邵东县产业品牌培育与形成的实践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与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现状
    4.1 引言
    4.2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方法
        4.2.1 测度原理
        4.2.2 测度步骤
    4.3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指标选择原则
        4.3.2 指标体系构建
    4.4 品牌形成的地区差异测度过程与结果分析
        4.4.1 原始数据采集
        4.4.2 数据标准化处理与相关分析
        4.4.3 主成分提取
        4.4.4 综合测量得分
        4.4.5 测度结果分析与启示
    4.5 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现状描述与问题分析
        4.5.1 现状描述
        4.5.2 问题分析
        4.5.3 分析与思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
        5.2.1 研究方法原理
        5.2.2 理论模型设计
    5.3 模型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及问卷设计
        5.3.1 模型潜变量内涵与选择
        5.3.2 模型可测变量及研究假设
        5.3.3 问卷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
    6.1 抽样过程与数据收集
        6.1.1 抽样过程
        6.1.2 调研组织
        6.1.3 样本情况
    6.2 样本描述性统计与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6.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6.2.2 信度检验
        6.2.3 效度检验
        6.2.4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6.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3.1 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6.3.2 测量模型的路径分析
        6.3.3 模型的效应分析
        6.3.4 模型修正与进一步假设验证
        6.3.5 分析与思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案例研究
    7.1 引言
    7.2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发展历程与品牌效应现状
        7.2.1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发展历程
        7.2.2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效应现状
    7.3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实证检验
        7.3.1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路径与作用
        7.3.2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
        7.3.3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的变量选择
        7.3.4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7.4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策略探讨
    8.1 明确相关组织对区域产业品牌培育的责任
        8.1.1 发挥企业的主导功能
        8.1.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政策扶持力度
        8.1.3 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和促进作用
    8.2 夯实区域产业品牌形成的产业基础
        8.2.1 强化产业品牌的培育意识
        8.2.2 着力提升产业层次
        8.2.3 努力改善产业发展的环境
    8.3 培育区域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8.3.1 准确定位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8.3.2 科学规划好区域产业品牌
        8.3.3 增强区域产业品牌成长的动力
    8.4 提高区域产业品牌的经营与管理水平
        8.4.1 做好产业品牌定位与设计
        8.4.2 挖掘产业品牌内涵并进行品牌传播
        8.4.3 合理控制产业品牌风险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8)黄蜂死亡的季节(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9)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基本内容与主要方法
第一章 创意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第一节 创意产业概述
        一、 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
        二、 创意产业的定义与产业范畴
        三、 创意产业的特征与产业属性
        四、 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述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三、 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区别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与劳动分工理论
        二、 国外经典产业集群理论
第二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主体模式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与构成主体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力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变规律
    第三节 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一、 根据推动主体与机制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二、 根据形成要素和功能特征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三、 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四、 根据依托区域空间功能划分创意产业集群
第三章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
    第一节 创意产业集群区域空间效应的一般分析
        一、 创意产业集群的“经济马赛克”现象
        二、 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模式与经济特征
        三、 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空间效应表现
    第二节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二、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三、 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四、 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功能转化的影响
        五、 创意产业集群对就业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创意产业集群模式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欧美发达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一、 美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二、 英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三、 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亚洲国家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一、 日本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二、 韩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三节 港台地区创意产业集群模式与经验借鉴
        一、 香港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二、 台湾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与区域发展比较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
        一、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
        三、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与基本态势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比较
        一、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发展
        二、 创意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的区域比较
        三、 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发展格局的区域比较
        四、 创意产业集群非均衡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差异性
        一、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状况
        二、 东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三、 中西部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群发展
        四、 我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总述
第六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空间
    第一节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
        二、 环渤海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与布局
    第二节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长三角创意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
        二、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和布局特征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二、 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布局特点和发展优势
    第四节 中三角地区创意产业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二、 中三角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态势
    第五节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二、 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特点和发展态势
    第六节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性分析
        一、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情况
        二、 滇海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
第七章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
        一、 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的总体趋势
        二、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机遇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的实施战略
        一、 实施创意人才开发战略,激发创意产业区域活力
        二、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抢占创意产业发展高地
        三、 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发挥民间资本市场作用
        四、 实施集团化战略,实现创意产业规模化经营
        五、 实施品牌化战略,形成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六、 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创意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七、 实施法制化战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八、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创意产业集群的贡献度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存在问题和未来期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主持项目情况
后记

(10)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主要研究方法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研究
        2.1.2 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产业集群基础理论研究
        2.2.2 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研究
第3章 交易费用视角下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分析
    3.1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分析
        3.1.1 "国家主义"型政府
        3.1.2 "守夜人"型政府
        3.1.3 "积极干预型"政府
        3.1.4 "新守夜人"型政府
        3.1.5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结合"型政府
    3.2 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产业集群分析
        3.2.1 交易费用涵义及影响因素
        3.2.2 产业集群产生原因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3.2.3 产业集群降低交易费用效应分析
    3.3 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模型及作用机理
        3.3.1 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模型
        3.3.2 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第4章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4.1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4.1.1 我国主要产业集群的分布
        4.1.2 我国各地区知名产业集群
        4.1.3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阶段
        4.1.4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4.1.5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4.2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生产要素供给不足
        4.2.2 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建设不完善
        4.2.3 产业集群非正式制度不完善
        4.2.4 集群品牌缺乏及滥用
        4.2.5 集群企业过度竞争导致"柠檬市场"
第5章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政府角度成因分析
    5.1 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缺乏科学性
    5.2 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所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低效
    5.3 地方政府为产业集群招商引资不规范
    5.4 地方政府对产业集群的规划不科学
    5.5 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5.6 地方政府的行政阻隔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第6章 国外及台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
    6.1 美国硅谷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6.2 意大利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6.3 印度班加罗尔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6.4 日本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6.5 爱尔兰都伯林软件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6.6 台湾新竹IC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6.7 小结
第7章 优化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的对策体系
    7.1 地方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7.1.1 明确区分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
        7.1.2 明确区分产业集群的类型
        7.1.3 明确区分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7.1.4 明确区分产业集群的等级
    7.2 地方政府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7.2.1 提供优质高效的集群公共产品和服务
        7.2.2 完善产业集群政策制度环境
        7.2.3 优化产业集群市场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西部城市发展要避开“班加罗尔陷阱”(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专业化视域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结构研究[D]. 沈婕.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2]长三角城市群环境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长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3]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4]面向国家自主创新的高新区转型发展研究[D]. 解佳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5]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基于印度城镇化经验教训分析[D]. 任冲. 山东大学, 2015(12)
  • [6]重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研究[D]. 闫联飞.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14(04)
  • [7]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D]. 熊曦. 中南大学, 2013(01)
  • [8]黄蜂死亡的季节[J]. 丹尼斯·米娜,朱银涛. 译林, 2013(03)
  • [9]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华正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10]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 李刚. 辽宁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西部城市发展要避开“班加罗尔陷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