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提高温室大棚温度的八项措施

暖冬提高温室大棚温度的八项措施

一、提高冬暖大棚温度八项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武睿[1](2019)在《南昌市农户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昌市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流域亚热带地区,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赣江新区的核心区,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呈现出“二分山,三分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特点,其地形多以平原、山区、丘陵和湖滨为主。近些年来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扩大,2018年达到40793公顷,比2017年增长0.81%,产量129.8吨,同比增长0.38%。蔬菜生产基地有常年蔬菜种植区、设施蔬菜种植区和农业区域蔬菜种植区,另外还拥有区域品种的特色发展优势,但是受种植历史、栽培技术、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各地蔬菜生产效益不尽相同,差异较大。本研究基于“菜篮子工程”的重要性,在宏观层面上,从南昌市的农户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发展水平以及蔬菜种植的分布区域等进行详细介绍;同时从微观层面上构建了蔬菜生产的成本收益模型,对农户种植设施蔬菜的成本、收益以及特征等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探究了制约农户设施蔬菜收益水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当前南昌市设施蔬菜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主要有面积减少、总产下降,保障调控机制不健全,蔬菜加工、流通产业相对滞后等问题,对策建议是建设高质量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高设施蔬菜产出来的蔬菜的品质和质量、强化市场的供应体系、完善调控保障机制、着力建设设施蔬菜生产的人才队伍、加强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组织领导等。通过构建样本农户设施蔬菜模型证明,各项要素投入是直接决定设施蔬菜生产收益的最显着因素,采用优质的高价种苗、先进的大棚生产设施、充足的施肥从而让菜农获得更高的蔬菜种植收益;从而发现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种植技术熟练程度以及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等4个因素,对设施蔬菜种植的生产收益有着极为显着的影响;而外部市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菜农的种植收益,是否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有无政策保险、交通便利化程度与否、蔬菜价格波动幅度如何、蔬菜种苗的质量等对设施蔬菜种植的收益有极大的影响。外部政策条件方面,“政府重视程度”与“财政补贴的程度”是最重要的政策性影响因素。

刘忠强[2](2018)在《冬暖大棚夏除盐 降低危害促增产》文中提出在冬暖大棚蔬菜栽培中,由于盲目大量施肥和多年连续种植,使得棚内土壤盐害日趋严重。一般冬棚种植三年以后盐分不断积累形成盐害,开始对蔬菜的危害轻微,菜农不易察觉。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棚内土壤盐分也不断增加,危害由轻到重,成为冬棚蔬菜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因素。夏季是冬暖大棚的休闲期,利用夏季休闲时间,除掉棚内部分盐分,降低土壤盐害,是改善冬棚蔬菜生长环境、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措

李璐[3](2017)在《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大棚蔬菜的种植是解决蔬菜淡季,满足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尤其在农民合作社发展起来之后,我国的大棚蔬菜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在这一条件背景下,松原市民乐村紧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民乐村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水土资源丰富、冷热均衡适宜蔬菜大棚的建设。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外,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也离不开政府扶持,2008年以来松原市政府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促进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宁江区的蔬菜大棚示范基地。民乐村蔬菜大棚经济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当地农户发展大棚蔬菜产业的积极性很高,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很广阔。本文以松原市宁江区民乐村蔬菜大棚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了民乐村蔬菜大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松原市民乐村发展蔬菜大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蔬菜大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根据调研结果发现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中存在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以及缺乏农业信息服务的问题。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民乐村蔬菜大棚的发展的对策建议,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增加作物的种植品种,优化生产结构;二、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三、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强制度保障。四、要拓展农业信息服务,应对市场需求;五、要借鉴先进的销售方法,增加产品效益。

李传哲[4](2016)在《设施菜地养分状况调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以常熟市碧溪农业园区为例》文中指出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和肥料。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水资源短缺、资源制约日益严重,但目前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等粗放型生产方式,不但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导致了我国肥料利用率显着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带来土壤板结、酸化等一系列问题。水肥资源浪费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灌溉和施肥融合到一起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措施,具有明显的资源节约、水肥高效利用的优势,从而被誉为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本文以江苏省常熟市碧溪农业园区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农业园区水肥一体化设施菜地开展养分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调查,并通过设施黄瓜、辣椒、草莓水肥一体化试验,探索了肥料减量的技术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调查区域内设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栽培1年、2年、5年、10年、15年的菜地0-20cm 土层土壤中的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pH也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但土壤容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降低,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团粒结构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土壤结构逐渐改善。(2)在设施黄瓜水肥一体化试验中,不施氮磷钾中任何一种养分均会降低黄瓜的产量;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氮磷各减20%处理的黄瓜产量比当地常规施肥增产10%,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氮20%处理下的黄瓜产量比当地常规施肥增产8.3%,并且黄瓜的品质相较于常规施肥明显提高,减磷20%处理的黄瓜产量相较于NPK处理增产效果不显着。(3)在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试验中,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设置追肥总N比常规施肥减10%、20%、30%三个处理,结果减氮20%处理更有利于辣椒果实氮素的累积,而且促进了辣椒对磷的吸收,并且与其他减肥处理相比辣椒增产效果最好,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增产13.5%,并且品质优于当地习惯的施肥处理。(4)在草莓的水肥一体化试验中,不施肥处理草莓氮素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在生长过程中不施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处理草莓氮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在6个处理中滴灌追肥减氮15%处理的草莓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增产12.1%,其次为全程滴灌(减氮20%)处理比常规施肥增产4%,各个处理之间草莓的个头大小除不施肥处理外,其他差别不大;滴灌追肥减氮15%处理草莓Vc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为80.37mg/100g,显着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在草莓整个生育期内不施中微肥的处理产量较低。综上所述,实现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广泛使用和全程自动化,既需要依靠技术的创新和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又要加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研究、试验推广和做好大力宣传培训工作。以期更好的服务我国现代化农业。

潘玉凤[5](2014)在《青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施蔬菜的种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地区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州市设施蔬菜业发展迅速,设施蔬菜种植已成为青州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但是在青州市设施蔬菜业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制约着青州市设施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青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青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对青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青州市概括、社会经济条件、青州市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现有设施蔬菜种植主要类型、设施蔬菜生产现状等方面对青州市设施设施蔬菜生产现状进行概述;总结了青州市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程度低、配套设施落后、种植模式不合理、品牌意识薄弱、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和社会化服务低下等问题。针对青州市设施蔬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即(1)优化产业布局,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对菜区品种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品牌蔬菜基地规模。(2)加快蔬菜产业信息网络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蔬菜销售信息及时获得,形成良好的营销网络体系,服务设施蔬菜销售。(3)完善设施生产基础,优化配套设备,提高蔬菜设施现代化水平。(4)加强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保证设施蔬菜质量,提高蔬菜品质。(5)扩大青州品牌蔬菜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青州设施蔬菜产业发展。(6)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为设施蔬菜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保障。最后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归纳青州市蔬菜产业发展建议,提出文章中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高源[6](2014)在《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山地农村民居建筑模式发生了深层次的转变。砖混结构的“方盒子”现代民居逐渐取代土木结构的传统民居,成为农村民居住宅发展的趋势。但与之伴随而来的是民居建设模式千篇一律,民居质量差、能耗高、污染严重,地域建筑风貌与文化丢失等现象,蕴含被动式绿色生态的传统民居建造模式方法也逐渐被丢失殆尽,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演变逐渐偏离了合理正常的发展轨迹。对于上述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对大量民居进行局部的技术改良解决,也不能通过纯建筑学研究的功能与形式分析的设计途径来克服,而需要从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承受水平的适宜性生态可持续的建筑模式层面来探索该区域农村民居生态设计的关键策略和更新模式化的解决方案,继而进行实际范例建设反馈调整,才能为该区域山地农村民居生态化建设提供引导及借鉴。本文以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山地气候、自然地理环境等影响民居建造因素进行解析,从而明确了研究对象所在区域地理分区范围及其对民居建造使用不利的环境影响因素的特征。从民居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解析入手,针对该地区不同省域山地农村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定量测试,并利用建筑能耗软件对于当地不同建筑材料建造的民居室内物理环境进行了计算机定量化模拟分析,判定在不同季节环境气温条件下气候适应性能的优劣。通过对民居演变的影响要素的解析,综合系统的提出了该地区既有民居演变及发展困境产生的原因。并利用气候分析软件,对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各地区(共计10个地区)的典型气象年逐时气象数据进行焓湿图及被动式策略分析,确定了其有效的被动式策略,提出了解决演变困境的途径。从建筑形体节能的角度出发,对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建造尺寸变量的分析,确定提出了常见山地民居体形系数计算的一般公式,并结合各省域的气候特征,分析及计算确定了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各区域山地农村民居符合规范体形系数的适宜的外形尺寸。围绕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生态化、地域化、适宜性三大主题,通过对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地域适应性建筑空间布局、适应地域气候的建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三个主要要素的分析,明确提出了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演进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优化策略,并首次建立了适合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的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通过该区域内四川、陕南山地农村生态可持续民居示范项目规划建筑设计与实践实例,验证该地区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的可行性。实践结果验证了该模式以较低的资源消耗、较少的建造及运行费用创造了较好的室内外居住环境,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对于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建筑也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从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技术层面上研究农村民居建筑生态化的发展问题,建立了符合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环境的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确定了该地区山地农村民居在环境、资源和经济承载力范围内发展的技术路线,对丰富和完善西部地区农村民居研究理论和实践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王丹[7](2013)在《日光温室增温补光措施》文中研究指明从温室结构、农艺控制及辅助设备3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增温的措施。从温室补光灯、棚膜的选择和张挂反光幕等方面阐述了温室补光的方法。

董克锋,姜惠铁,高海霞[8](2012)在《冬暖棚有机蓝莓园蓝莓灰霉病发生及预防措施》文中指出蓝莓灰霉病是冬暖棚有机蓝莓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 Pers.),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在冬暖棚中以蓝莓败花、干枯的柱头及伤残叶片为最易侵染部位,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多次侵染。通过选择抗病早熟品种、做好棚室净化、合理施肥、生态防治、清除病源、菌剂防病等措施,来达到避病、高效、实现冬暖棚有机蓝莓生产的目的要求。

丁亮[9](2012)在《温棚夜间温度提高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温棚夜间温度的提高措施,包括用双层(或多层)塑料气泡膜苫替换草苫、在温棚的后墙上安装蓄热水管、在温棚前面和左右挖保温沟等,以供参考。

张常新,周方禄[10](2010)在《冬季大棚养鸡的几项措施》文中提出冬暖式塑料大棚原用于种植蔬菜等作物,但若在鸡价较好和温度较低的冬春季节,可将其适当改造饲养肉仔鸡,突出肉用仔鸡饲养短、平、快的优势。在菜价较好的季节再将其改回种植反季节蔬菜,养鸡后堆积发酵的鸡粪及其垫料用于蔬菜生产,具有对环境污染少、肥效高等优点。种养结合的方式,可使冬暖式塑料大棚得到充分利用,获得较好的循环种养效益。

二、提高冬暖大棚温度八项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冬暖大棚温度八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南昌市农户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特色农业
        2.1.2 农业产业化
        2.1.3 设施农业
        2.1.4 设施蔬菜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成本与收益理论
        2.2.2 效益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 南昌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南昌市设施蔬菜生产基本情况
    3.2 南昌市设施蔬菜前景分析
    3.3 南昌市设施蔬菜的成本效益分析
        3.3.1 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的比较
        3.3.2 南昌市设施西红柿收益与其他地区比较
        3.3.3 设施蔬菜主要种植区的成本结构比较
4 南昌市设施蔬菜的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
    4.2 设施蔬菜农户的情况分析
        4.2.1 调查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4.2.2 设施蔬菜经营的市场环境特征分析
        4.2.3 设施蔬菜经营的政策环境特征分析
    4.3 农户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农户设施蔬菜生产效益的模型构建
        4.3.2 生产效益影响因素模型的变量选取及定义
    4.4 样本农户设施蔬菜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4.4.1 模型回归结果
        4.4.2 回归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冬暖大棚夏除盐 降低危害促增产(论文提纲范文)

一、冬棚土壤盐害产生的原因
    1. 大量施用化肥。
    2. 盲目施用鸡鸭粪肥。
    3. 灌溉水质差。
    4. 深层盐分上升。
二、盐害对冬棚蔬菜的影响
三、夏季休闲期盐害的防除措施
    1. 揭膜淋雨。
    2. 灌水压盐。
    3. 作物降盐。

(3)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松原市民乐村发展蔬菜大棚的条件分析
    2.1 松原市民乐村基本情况
    2.2 松原市民乐村发展蔬菜大棚的有利条件
    2.3 松原市民乐村发展蔬菜大棚的不利条件
第三章 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现状分析
    3.1 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历程
    3.2 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现状
    3.3 松原市民乐村大棚蔬菜品牌建设情况
第四章 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种植品种过于单一
    4.2 生产管理技术落后
    4.3 规模扩建缺乏资金
    4.4 缺乏农业信息服务
    4.5 缺乏合理规划
第五章 松原市民乐村发展蔬菜大棚的对策建议
    5.1 增加作物种植品种,优化生产结构
    5.2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5.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强制度保障
    5.4 拓展农业信息服务,应对市场需求
    5.5 借鉴先进销售方法,增加产品效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调研问卷—农户
    附录B:调研问卷二
作者简介
致谢

(4)设施菜地养分状况调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以常熟市碧溪农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设施菜地养分状况
    1.2 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现状
        1.2.1 国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2.2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1.3.1 国外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1.3.2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1.4 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1.4.2 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的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常熟市碧溪农业园区设施菜地养分状况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调查区概况
        2.1.2 土壤样品采集
        2.1.3 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pH状况
        2.2.2 土壤硝态氮状况
        2.2.3 土壤有效磷状况
        2.2.4 土壤速效钾状况
        2.2.5 土壤有机质状况
        2.2.6 土壤物理性质状况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滴灌施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采样与分析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滴灌施肥对黄瓜生长前期株高的影响
        3.2.2 滴灌施肥对黄瓜生长前期茎粗和最大叶面宽的影响
        3.2.3 滴灌施肥对黄瓜生长前期生物量的影响
        3.2.4 滴灌施肥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3.2.5 滴灌施肥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3.2.6 经济效益分析
    3.3 讨论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性状和生物量的影响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产量的影响
        3.3.3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品质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滴灌施肥对设施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采样与分析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4.2.2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果实养分吸收的影响
        4.2.3 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滴灌施肥对设施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采样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中期不同部位氮素含量的影响
        5.2.2 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5.2.3 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4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青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1.1 国外典型国家设施农业概况
        1.3.1.2 国外设施蔬菜先进技术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设施蔬菜发展相关概念
    2.1 设施蔬菜的基本理论
        2.1.1 设施农业的概念
        2.1.2 设施蔬菜的概念
    2.2 我国设施蔬菜的类型
第三章 青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3.1 青州市概况
    3.2 青州市社会经济条件
    3.3 青州市农业基本情况
        3.3.1 农业经济概况
        3.3.2 劳动力转移
        3.3.3 农业产业化经营
        3.3.4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3.3.5 农资市场的管理
        3.3.6 农产品的流通与交易
    3.4 青州市设施农业主要类型
    3.5 青州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3.5.1 设施蔬菜规模的不断扩大
        3.5.2 设施蔬菜扶持力度的增加
        3.5.3 设施蔬菜种植模式不断调整,蔬菜品种逐步丰富
        3.5.4 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
第四章 青州市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设施蔬菜产业结构不合理
    4.2 设施蔬菜产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4.3 设施蔬菜生产配套设施滞后、机械化程度低
    4.4 无公害、有机蔬菜生产意识浅薄
    4.5 品牌意识薄弱,市场竞争力低
    4.6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推广技术服务落后
第五章 青州市设施蔬菜发展建议
    5.1 优化布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5.2 加快蔬菜产业信息网络建设、服务青州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5.3 基础设施完善,设施配套优化,设施建设规范
        5.3.1 改进栽培设施
        5.3.2 推广工厂化育苗
        5.3.3 加大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
        5.3.4 提高自动化程度
    5.4 明确要求,加强无公害、有机蔬菜生产
        5.4.1 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生产的标准
        5.4.2 无公害生产的措施
    5.5 扩大青州品牌蔬菜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5.6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
    5.7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1.1.2 山地农村民居演进现状需要
        1.1.3 农村生态民居理论研究的需要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课题的提出
        1.3.1 农村民居现代高能耗演进发展方式的困境
        1.3.2 传统农村民居建筑模式不完全适应现代的需求
        1.3.3 适宜性生态民居建筑模式是解决现状问题的有效途径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课题来源
2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自然生态环境解析
    2.1 相关概念与范畴
    2.2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自然环境特点
        2.2.1 地理环境
        2.2.2 气候环境
    2.3 影响民居建造及使用的不利环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3.1 现状调研对象及方法
        3.1.1 调研对象
        3.1.2 调查方法
    3.2 山地农村民居空间分布现状特征
        3.2.1 山地农村民居空间聚集形态
        3.2.2 山地农村民居地形分布类型
        3.2.3 山地农村民居空间分布现状特征
    3.3 民居宅地院落现状空间格局现状特征
        3.3.1 民居宅院空间构成
        3.3.2 民居宅基院落建设构成类型
        3.3.3 民居宅基院落空间尺度
        3.3.4 宅基院落现状特征
    3.4 民居建构格局现状特征
        3.4.1 民居现状格局与尺度
        3.4.2 民居建构特征解析
        3.4.3 民居建构现状特征
    3.5 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现状特征
        3.5.1 测试参数及测试仪器
        3.5.2 建筑室内环境计算机模拟软件简介
        3.5.3 典型村落民居室内物理环境评测模拟与分析
        3.5.4 民居室内物理环境特征
    3.6 民居现状存在问题
    3.7 本章小结
4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演变困境及解决途径探索
    4.1 民居演变的外部影响因素
        4.1.1 农村经济发展
        4.1.2 城市文化冲击
        4.1.3 农村民居环境变迁
        4.1.4 民居建造技术改变
    4.2 民居演变的内部影响因素
        4.2.1 居住需求的发展
        4.2.2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4.2.3 房屋耐久性、经济性要求
        4.2.4 传统价值观的转变
    4.3 既有民居发展演变的困境
        4.3.1 民居商品能耗增加
        4.3.2 民居建构质量下降
        4.3.3 人居环境资源破坏
    4.4 解决的途径探索
        4.4.1 传统山地农村民居建造方式带来的启示
        4.4.2 西部湿热湿冷山区适宜性被动式建造方式解析
        4.4.3 适应地域及气候特点的适宜性被动式建造因素分析
        4.4.4 层级理论的指导意义
    4.5 本章小结
5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造策略
    5.1 民居地域适宜性布局策略
        5.1.1 加强民居场地自然通风策略
        5.1.2 控制民居宅基规模策略
        5.1.3 减小民居体型系数策略
    5.2 民居地域气候适宜性被动式建构策略
        5.2.1 民居地域可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5.2.2 民居建筑结构的继承与优化策略
        5.2.3 民居建筑围护结构应对气候的被动式设计策略
        5.2.4 建筑节能的技术策略
        5.2.5 既有民居的适宜性改造策略
    5.3 适宜性可再生资源利用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
    6.1 民居应对地域环境模式研究
        6.1.1 民居应对气候及山地环境布局模式
        6.1.2 适宜性的民居空间功能模块布局模式
        6.1.3 民居宅基及体形系数控制模式
    6.2 民居地域气候适宜性建构模式
        6.2.1 传统适宜性围护结构模式的继承
        6.2.2 应对气候适宜性的被动式围护结构构造模式
    6.3 民居资源利用模式研究
        6.3.1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
        6.3.2 太阳能综合利用
        6.3.3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6.4 本章小结
7 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生态建筑设计实践
    7.1 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地震灾后重建生态民居示范项目
        7.1.1 大坪村地震灾后重建生态民居示范项目简介
        7.1.2 彭州市大坪村震后现状概况及问题
        7.1.3 重建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
        7.1.4 重建民居空间功能模块适宜性布局模式
        7.1.5 重建民居形态及环境的地域化设计模式
        7.1.6 建成后室内环境测试评估
        7.1.7 项目总结及改进
    7.2 陕西省汉中市青木川镇李家院村地震灾后重建方案
        7.2.1 李家院村震后现状概况
        7.2.2 重建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
        7.2.3 重建民居空间功能模块适宜性布局模式
        7.2.4 重建公共建筑生态建筑模式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及创新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索引
附录一 科研及学术论文发表

(7)日光温室增温补光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增温措施
    1.1 温室结构方面
        1.1.1 温室后墙的保温
        1.1.2 下沉式温室
    1.2 农艺增温
        1.2.1 大棚内采用高垄栽培
        1.2.2 棚外挖防寒沟
        1.2.3 双层或多层膜保温
    1.3 辅助设备增温
2 补光措施
    2.1 温室补光灯
    2.2 棚膜的选择
    2.3 张挂反光幕
    2.4 其他技术措施

(8)冬暖棚有机蓝莓园蓝莓灰霉病发生及预防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危害症状
2 病菌特性及传播途径
    2.1 病菌特性
    2.2 传播途径
3 影响冬暖棚蓝莓灰霉病发生的因素
    3.1 4个品种对蓝莓灰霉病的抗性
    3.2 天气对发病的影响
    3.3 树体营养状况对发病的影响
    3.4 浇水对发病的影响
    3.5 摘花对发病的影响
    3.6 地面覆盖对发病的影响
    3.7 棚膜对发病的影响
4 预防措施
    4.1 选用抗病早熟品种
    4.2 做好棚室处理
    4.3 合理施肥
    4.4 生态管理
    4.5 清除病源
    4.6 立足早预防
    4.7 采用有机生产允许使用的真 (细) 菌或菌剂防病

(9)温棚夜间温度提高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日光温棚方位确定
2 日光温棚墙体和后屋面的厚度
3 温棚跨度
4 温棚后墙高度
5 温棚前屋面角度
6 温棚后屋面角度和后屋面的水平投影长度
7 覆盖透明材料
8 温棚外的覆盖物
9 安装蓄热水管
10 在温棚前挖保温沟
11 室内保温幕

四、提高冬暖大棚温度八项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昌市农户设施蔬菜生产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武睿.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2]冬暖大棚夏除盐 降低危害促增产[J]. 刘忠强. 农业知识, 2018(17)
  • [3]松原市民乐村蔬菜大棚发展研究[D]. 李璐.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4]设施菜地养分状况调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以常熟市碧溪农业园区为例[D]. 李传哲.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5]青州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D]. 潘玉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6]西部湿热湿冷地区山地农村民居适宜性生态建筑模式研究[D]. 高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1)
  • [7]日光温室增温补光措施[J]. 王丹. 农业工程, 2013(S2)
  • [8]冬暖棚有机蓝莓园蓝莓灰霉病发生及预防措施[J]. 董克锋,姜惠铁,高海霞. 中国果树, 2012(05)
  • [9]温棚夜间温度提高措施[J]. 丁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1)
  • [10]冬季大棚养鸡的几项措施[J]. 张常新,周方禄. 养殖技术顾问, 2010(08)

标签:;  ;  ;  ;  ;  

暖冬提高温室大棚温度的八项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