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海域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南极海域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一、南麂海区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柳柱[1](2020)在《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海岛是重要的资源环境载体,进入“人新世”,海岛面临着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双重胁迫,是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2011年国务院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泗礁黄龙诸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海域,是舟山群岛新区联结长三角都市群的东大门和天然屏障,承担着引领海洋经济、守卫海洋国土的职责,兼具资源、环境、国防等多重属性,是我国“人-地”关系高度耦合的典型海岛系统之一。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推进,对研究区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必然不断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不稳定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威胁,会进一步加剧海岛“人-地”系统之间的矛盾。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对标SDGs、海岛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仍然缺乏。论文以研究区多年基础数据为依据,应用系统分析法、弹性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海岛开发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判断海岛系统演化所处的阶段,以及当前海岛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区域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两方面工作:(1)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论文搜集整理了研究区两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资料,2001年以来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和海岛海域开发利用数据。2008年起,结合工程项目实践,累计参与完成了研究区周边海域9个航次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获取了185个水质站位、106个沉积物站位、104个生态站位和23个潮间带断面的样品数据。(2)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构建了覆盖整个“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空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将海岛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灾害五个子系统,共建议了59项指标,用于计算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ISDI)。基于构建的基本模型和研究区域基础数据库,论文筛选了29个可持续评价指标,计算出研究区2001~2018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DI)。同时,以识别研究区海岛开发的系统状态为目的,论文借鉴适应性周期理论,采用突变级数法,详细分析了海岛系统演化特征,识别判断出研究区海岛系统在适应性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模式。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海岛开发对“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2001年以来,研究区陆域环境经历了前期的破坏性开发后,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优良状态。潮间带和周边海域动力环境发生局部变化,环境质量局部出现超标,整体评价结果仍为优良。海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略有下降,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arine Biodiversity Index,MBI)改变量(ΔMBI)为18.84,属于较显着影响。(2)社会、资源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子系统,灾害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因素。2001年~2018年,研究区海岛发展可持续呈增长趋势,但总体偏低。社会子系统发展显着落后于区域其他县区,人口外流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可持续性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但海岛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可持续性难以长期维持。灾害子系统中,海平面升高是影响系统可持续性的长期因素。(3)依据适应性演化曲线,研究区目前高度可能处于巩固(k)阶段向释放(Ω)阶段转变的阶段,社会子系统是影响系统演化的最重要因子,资源子系统是决定系统状态的重要子系统。研究区社会子系统重要性最大,系统处于高度人为控制状态。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属于影响系统状态的慢变量。其中,资源子系统2015年起呈现下降趋势,与周边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BI)变化一致。能否通过社会子系统对资源子系统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将决定系统未来演化方向。(4)构建新的海岛管理模式,增强社会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子系统的供给能力是未来海岛管理的重点。区域海岛管理应进行深刻变革,逐步建立起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双评价”海岛管理模式。研究建议,区域海岛系统管理的重点应该在资源子系统上,需要加强资源子系统的长期管理和养护,主要包括渔业资源养护、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同时应加强人才引进,提高区域社会子系统的竞争力和革新能力,促进海岛系统的持续演化。

蔡厚才[2](2020)在《让大海成为优良的实验室——南麂列岛探索人-海和谐之路》文中提出我大学专业是海洋捕捞,毕业之后曾留校工作十多年,主要研究鱼类的行为。1990年9月,位于浙江温州的南麂列岛成为首批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由于急需科研人员,我于1993年4月调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温州平阳县,踏上南麂列岛这块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与大海和渔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徐鹏,黄菊,蔡厚才,陈万东,章守宇[3](2018)在《南麂列岛养殖功能海域秋季潮致混合特征及其对营养盐浓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推动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其中水动力过程对生态要素的影响,本文基于实测数据,研究了南麂列岛养殖功能海域秋季的潮致混合特征及其对营养盐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海域雷诺应力呈现出显着落潮占优的特点,而落潮阶段高、低潮附近的转流过程又分别具有正、斜压的特点,进一步导致高潮时雷诺应力峰值被限制于近底层,而低潮时雷诺应力峰值自底至表陆续出现。南麂列岛养殖功能海域营养盐浓度很高,其中NO2-、PO43-与Si O32-浓度受雷诺应力影响显着,而NO3-浓度与盐度相关性明显,主要受水团控制。

陈庆凯[4](2016)在《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Richardson)为对象,对其人工规模化育苗和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为了解在宁德市进行黄姑鱼人工育苗的适宜条件,提高规模化人工育苗的效果,研究了温度、海水盐度、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以及育苗水体大小对于育苗效果的影响;并用室内水泥池进行了规模化人工育苗生产,获得单批大规格鱼苗(平均全长50.0mm)出苗量达到234.7万尾的良好结果。具体结果如下。1)温度、盐度和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将黄姑鱼受精卵分别放在不同的温度(1631℃,每组间隔3℃,单因子试验,下同)、盐度(17.16、21.08、24.99、28.91和32.82)和pH值(6.0、7.0、8.0和9.0)海水中进行孵化,结果显示:黄姑鱼受精卵在试验温度、盐度和pH范围内都能孵化,但孵化温度以1925℃为宜,22℃的孵化率最高;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为21.0828.91;适宜pH值为78。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盐度和pH值会明显降低黄姑鱼受精卵的孵化率,并增加初孵仔鱼的畸形率。2)育苗水体大小对黄姑鱼人工育苗效果的影响分别在水体容纳量为10 m3、30 m3和60 m3的三种不同规格水泥池中按照同样密度布放黄姑鱼受精卵(60 g/m3水体),采用同样方法进行育苗管理,结果显示:水体越大,受精卵孵化率越高(平均分别为83.4%、84.7%和85.5%),但3组之间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上显着水平(P>0.05);鱼苗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也随着育苗水体加大而提高(鱼苗平均全长分别4.5±0.4cm、4.9±0.3cm和5.2±0.2cm,平均体重分别为0.72±0.06g、0.94±0.05g和1.11±0.09g;成活率分别为11.8±0.30%、13.8±0.35%和15.2±0.70%),相邻两组之间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着水平(P<0.05)。表明用较大的育苗水体进行黄姑鱼的规模化育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3)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试验于2015年4月从宁德市三都镇青山渔排挑选2龄黄姑鱼成鱼300尾作为亲鱼,2015年5月初经人工催产获得15.99kg受精卵,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 8.0左右,溶解氧5.57.5 mg/L的条件下,历时50天共培育出平均全长为5.0 cm的幼鱼234.7万尾,育苗成活率为14.4%。这是国内外首次黄姑鱼单批育苗量超过100万尾的报道,该批鱼苗解决了宁德市蕉城区诸多黄姑鱼养殖业者对于鱼苗的需求,促进了宁德市黄姑鱼养殖业的发展。4)黄姑鱼鱼苗的抗逆性实验为了解人工培育的黄姑鱼苗抗主要环境因子变化胁迫的能力,以便为鱼苗运输、下海放养以及鱼苗质量评价等提供参考,进行了抗温度、盐度、pH胁迫和耐干燥能力试验。在水温24.526.8℃,盐度24.526.3,pH8.0左右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的全长3.54.2cm的黄姑鱼鱼,直接放入到水温632℃、盐度535、pH5.09.4的海水中,都能够正常存活,5小时内没有发生死亡。超出上述范围则黄姑鱼苗在短时间内就发生死亡。将上述规格的黄姑鱼苗用抄网从池中捞出置于空气中(空气湿度68%,气温24.7℃),鱼苗在离水3.5 min后开始出现死亡,而在3.5min内重新放回海水中则鱼苗能够正常存活。2.黄姑鱼养殖技术研究研究了网箱大小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海水规模化网箱养殖和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在同样养殖密度条件下,在长×宽×深=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生长速度快于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养殖时间越长两者间的生长差异越明显,而且成活率也较高;平均体重6.85g的幼鱼经过5个月的养殖,在4m×8m×4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68.57g、增长了23.61倍,日均增重为1.057g,成活率为85.0%,而在8m×8m×5m网箱中养殖的黄姑鱼均重达到193.76g,增长了27.25倍,日均增重为1.222g,成活率为86.4%。(2)平均全长5.0 cm、体重1.02g的黄姑鱼苗在10口4m×8m×4m的网箱中,经过16个月按照改进的养殖管理方法进行养殖,平均体重达到437.28g,成活率达到59.29%,;周边养殖户按照常规养殖方法养殖,成活率只有45%左右,个体均重仅为300350g。(3)平均全长5.3cm、平均体重1.25g的黄姑鱼苗经过6个月的室内工厂化(流水式)养殖,平均体重为163.45 g,平均体长20.0 cm,养殖成活率高达88.7%。

何贤保,章飞军,林利,陈万东,蔡厚才,俞存根[5](2013)在《南麂列岛岛礁区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底层拖网方法,以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进行了南麂列岛岛礁区域2011年4月、8月、11月和2012年3月4个季节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以及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鱼类有69种,鱼类种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2)六指马鲅、海鳗、棘头梅童鱼、龙头鱼、赤鼻棱鳀、白姑鱼、、中颌棱鳀、六丝钝尾虎鱼等15种鱼占鱼类总渔获量的89.13%,是调查海域底层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3)不同季节的鱼类渔获量组成相差较大,优势种季节演替现象明显;(4)渔获率的季节变化明显,渔获率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夏秋季渔获率较高的区域一般在调查海域西北方向的开阔海域。

叶卫富[6](2012)在《浅海养殖围网设施水动力性能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浅海围网养殖是一种生态的、健康的海水养殖方式,围网设施与其它渔业工程一样,在海上敷设养殖生产时与风、浪、流等海洋水文因子发生作用,养殖效能和设施安全性能与其承受的水动力有关,因而研究围网及其主要构件在水流和波浪条件下的水动力性能,特别是浮绳式围网的框架纲、系泊纲的水动力特性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是依据渔具力学和海洋工程力学等理论,结合围网敷设海域的基本条件和水文情况,参照围网实物设计,制作围网模型,进行波浪和水流的模型水槽试验研究,分析围网的水动力特性,并结合围网的水阻力理论计算研究了围网贴底防逃、系泊等性能。首先进行围网模型浮绳框架纲水动力特性的水槽试验。按照实际生产情况,根据田内渔具模型试验准则,设计、制作长宽高尺寸均为1m的浮绳式围网模型,选择预加张力系泊方法,在日本东京大学的动水槽进行模型试验,分析研究框架纲水动力的变化规律。试验工况为均匀流速和规则波浪,流速为10cm/s、20cm/s,周期为1.2s-2.0s(间隔0.2s),波高为9-25cm(间隔4cm)。试验结果:(1)在水流作用下,迎流纲和背流纲会随流速的变化而发生松弛和拉紧状态的变化,而侧向纲随着流速增大由松驰变为拉紧。(2)在水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框架纲上的水动力呈周期性、不对称变化,水动力变化周期大致和波浪的周期保持一致;在流速和波浪周期试验工况分别相同时,框架纲的水动力极值是随着波高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当流速为10cm/s时,迎浪纲水动力极值比背浪纲的要大,当流速为20cm/s时,情况正好相反;在相同波浪条件下,当流速由10cm/s变为20cm/s时,前端迎流纲处的水动力均降低,而两根侧向纲和后端背流纲处的水动力有较大增加。其次进行围网模型系泊纲水动力特性的水槽试验。同样采用预加张力系泊方法和依据田内准则,设计、制作周长为5.83m,高度为4.5m的围网模型,在浙江海洋学院渔具水动力静水槽进行波浪试验,研究分析系泊纲水动力的变化规律。试验波浪为规则波,在工况周期(1.0、1.26、1.42、1.68、2.0s)下,进行28种不同波高工况试验:围网系泊纲波浪力的变化与试验波相似,呈周期性、不对称变化;在同一周期下系泊纲波浪力极值随波高呈现线性增大变化,而波浪力与周期的关系较复杂;应用傅里叶变换等计算方法分析波浪力成分,围网波浪力成分主要由漂移力和2个激振力组成,与网箱的波浪力成分、网衣垂直与波浪方向时的波浪力成分组成相类似,同时对波浪力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其模拟结论和模型水槽波浪试验情况比较接近。最后按照渔具力学理论进行围网水动力计算。结合围网敷设条件、围网结构特征和主尺度,对围网进行水动力计算,分析围网贴底结构所承受的水动力。在极限工况且浮筒一半浸没在水中时,单位宽度网衣在海底处的最大张力为1654.14N,垂直方向的最大拉力为434.36N,为了能使网衣贴底防止鱼类从底部逃逸,提高围网下纲的抗拨性,则至少需要直径4.5cm的锚链用于下纲沉子贴底,确保围网海上安全生产。通过对围网水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水槽试验和理论计算,初步得出了浅海围网设施的水动力变化规律,为围网设计、制作、海上敷设和围网设施抗风浪能力、防逃性能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也为渔具力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理论。

姚炜民[7](2012)在《浙江洞头三盘港养殖容量的研究》文中认为养殖容量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错的领域,反映了一定的生态系统特性。作为养殖数量宏观调控的量化指标,养殖容量的研究可为政府制定养殖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课题以无机氮作为污染控制因子,运用扩散数值模拟方程初步测算了三盘港海水养殖区投饵网箱养鱼的养殖容量,并对浙江洞头三盘港海水养殖区水动力特征、环境质量状况和养殖鱼类的生物负荷力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洞头三盘港海域水交换能力比较强(由水交换率计算可知,港湾内的海水在不到一个潮周期内可被外海水置换一次),但是养殖区富营养化严重。网箱养殖引起的无机氮增加量占82%。网箱养殖输出到水体中的无机氮主要由剩余饵料,粪便和氨氮排泄物等三部分组成。无机氮对该海域的底质和水质环境影响很大,同时也对该区域的养殖业产生影响。按照目前的养殖布局,以网箱养殖对水体无机氮增量的影响小于0.049mg/L计,即养殖区无机氮浓度值不超过0.400mg/L(海水水质三类标准)为标准,三盘港海水养殖区的网箱养殖容量约为2100口,如果使用人工合成饲料,网箱养殖容量可达6200口。

叶卫富,吴佳兴,马家志,蔡厚才,黄六一,胡夫祥,宋伟华[8](2011)在《浅海浮绳式围网设施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索和开展一种新的生态型、健康型浅海养殖模式,在分析浅海养殖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平阳县南麂岛开发有限公司大黄鱼养殖基地的水文条件,结合实际生产需要,设计模型水槽试验,开发出适宜于水深5~10 m的养殖浮绳式围网设施。具有防逃、防网衣堆积、抗风浪等性能。应用不同方法在海上敷设,实现鱼类、贝类和藻类的混合生态养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宜沿海推广应用。

李凯,蔡继晗,沈奇宇,陈国伟,吕永林,王国良[9](2009)在《温州市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病害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对我市网箱养殖鱼类的病害种类、发病规律及病害特征进行全面调查,旨在使养殖户对鱼类病害的发生有足够的认识,做到以防为主,提高养殖效益,使网箱养鱼稳产高产,从2003年开始,对全市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病害进行调查。调查研究的方法为对温州各县(市)有关部门和养殖户进行采访、座谈,设点跟踪监测,对

蒋宏雷,吴雄飞,沈庞幼[10](2009)在《真鲷与黑鲷杂交繁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3月从海区选购真鲷、黑鲷亲鱼,通过强化培育,性腺促熟,于4月开展杂交试验,结果真鲷♀×黑鲷♂受精率为87.4%,孵化率为85%,出苗率14.28%;黑鲷♀×真鲷♂受精率为92.1%,孵化率为90%,出苗率7.2%,共获得正交反交杂交鱼苗32 000尾。

二、南麂海区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麂海区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岛系统及评价研究现状
        1.2.2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1.2.3 系统突变及弹性理论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2.1 气候气象
        2.2.2 地质地貌
        2.2.3 水文动力
        2.2.4 海洋自然灾害
        2.2.5 海洋资源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4 研究区域海洋开发利用现状
    2.5 主要研究方法
第3章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
    3.1 数据组成与来源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背景
        3.2.1 区域社会经济背景
        3.2.2 区域资源环境背景
    3.3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现状
        3.3.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3.2 资源环境及修复措施
    3.4 研究区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3.4.1 数据来源及组成
        3.4.2 数据统计分析及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海岛可持续发展定义
    4.2 海岛系统分析
        4.2.1 海岛系统定义
        4.2.2 海岛系统中的“人-地”关系
    4.3 海岛“人-地”系统特征及状态变量
        4.3.1 岛陆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2 潮间带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3 周边海域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4 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联结
        4.3.5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变量
    4.4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4.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
        4.4.2 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4.4.3 评价指标体系
        4.4.4 评价属性及其他说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5.1 研究区“人-地”系统发展变化概述
        5.1.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5.1.2 研究区海洋环境变化分析
        5.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总结
    5.2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3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5.3.1 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
        5.3.2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岛系统状态演化分析及管理建议
    6.1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状态值测算
        6.1.1 梯级突变模型构建
        6.1.2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值
        6.1.3 系统状态转变的驱动力分析
        6.1.4 系统状态转变中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6.2 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6.2.1 研究区海岛管理现状
        6.2.2 基于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1:2011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附件2:2019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附件3:研究区常见植物名录

(3)南麂列岛养殖功能海域秋季潮致混合特征及其对营养盐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现场观测
2 数据处理
    2.1“方差法”计算雷诺应力
    2.2 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仪测定营养盐浓度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4)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黄姑鱼的生物学特性
        1.1.1 黄姑鱼的分类地位
        1.1.2 黄姑鱼的形态特征
        1.1.3 黄姑鱼的生态习性
    1.2 黄姑鱼的人工育苗与养殖(研究)概况
        1.2.1 黄姑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与育苗生产现状
        1.2.2 养殖技术概况与生产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2.1 盐度、温度和PH值对黄姑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2.1.1 材料和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2.2 不同养殖水体对黄姑鱼鱼苗生长的影响
        2.2.1 材料和方法
        2.2.2 试验结果
        2.2.3 讨论
    2.3 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生产
        2.3.1 材料和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2.4 黄姑鱼幼鱼的抗逆性实验
        2.4.1 实验材料
        2.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4.3 实验方法
        2.4.5 结果
        2.4.6 讨论
第3章 黄姑鱼养殖技术研究
    3.1 不同规格的网箱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黄姑鱼海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黄姑鱼室内工厂化养殖(流水式)技术研究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
        3.3.3 讨论
第4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5)南麂列岛岛礁区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种类和组成
        2.1.1 种类
        2.1.2 组成
    2.2 数量分布
        2.2.1 季节变化
        2.2.2 时空分布
        2.2.3 主要经济优势种的时空分布
3 讨论

(6)浅海养殖围网设施水动力性能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浅海围网养殖发展背景
    1.2 浅海围网养殖现状
        1.2.1 围网养殖发展历史
        1.2.2 浙江省浅海养殖围网设施开发研究情况
    1.3 养殖围网设施的类型
        1.3.1 河流围网
        1.3.2 湖泊围网
        1.3.3 浅海浮绳式围网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围网设施及其水动力学理论
    2.1 围网设施概况
        2.1.1 围网养殖基地基本条件和水文情况
        2.1.2 围网设施的大小、结构和性能
        2.1.2.1 围网规格
        2.1.2.2 围网结构
    2.2 围网水动力学理论
        2.2.1 围网整体水动力
        2.2.2 网衣系统水动力
        2.2.2.1 水流作用
        2.2.2.2 波浪作用
        2.2.3 围网框架系统水动力
        2.2.4 围网锚泊系统水动力
        2.2.5 围网贴底系统水动力
第三章 浅海围网水动力水槽试验
    3.1 水槽试验要求
    3.2 框架纲水动力模型水槽试验
        3.2.1 试验模型制作
        3.2.2.1 模型试验准则
        3.2.2.2 试验模型结构
        3.2.2 测试点的选择
        3.2.3 试验工况选择
        3.2.4 设备与试验安装
    3.3 系泊纲水动力水槽模型试验
        3.3.1 试验模型制作
        3.3.1.1 模型试验准则
        3.3.1.2 试验模型
        3.3.2 测力系统设置
        3.3.3 试验工况选择
        3.3.4 设备与试验安装
第四章 围网水动力水槽试验结果分析和计算
    4.1 框架纲水动力水槽试验结果
        4.1.1 水流作用下的试验结果
        4.1.2 水流和波浪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结果
    4.2 系泊纲水动力水槽试验结果
        4.2.1 系泊张力的变化规律
        4.2.2 波高和周期对波浪力的影响
        4.2.3 波浪力成分分析
    4.3 贴底系统水动力计算分析
        4.3.1 浮筒水动力计算
        4.3.2 网衣水动力计算
        4.3.3 围网底部防逃设计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浙江洞头三盘港养殖容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养殖容量的概念及内涵
    1.2 养殖容量的研究进展
    1.3 洞头列岛基本概况及养殖现状
    1.4 洞头列岛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1.4.1 发展无序、布局不合理
        1.4.2 养殖品种单一、种质退化
        1.4.3 养殖污染严重
        1.4.4 赤潮频发,海洋生态环境脆弱
    1.5 课题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实验方法
        2.1.1 观测站位与采样层次的设置
        2.1.2 监测频率
        2.1.3 使用船只
        2.1.4 分析方法
        2.1.5 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水文气象、化学和生物状况
    3.1 水文特征
        3.1.1 温、盐
        3.1.2 潮汐、潮流
        3.1.3 水交换特征
    3.2 水质和底质状况
        3.2.1 水质
        3.2.2 底质
    3.3 生物状况
        3.3.1 浮游植物
        3.3.2 浮游动物
        3.3.3 赤潮生物
第四章 养殖鱼类生态生理状况
    4.1 摄食率
    4.2 饵料利用率和排泄量
    4.3 网箱养殖无机氮的输出
第五章 养殖容量计算方法
    5.1 水交换率计算
    5.2 潮流场数值模拟
    5.3 污染控制因子的选择
    5.4 负荷量的计算
    5.5 三盘港海水养殖区水质标准的确定
    5.6 无机氮扩散数值模拟
    5.7 模型验证
    5.8 养殖容量的计算
第六章 养殖容量测算及合理布局
    6.1 洞头三盘港养殖发展状况
    6.2 三盘港网箱养鱼养殖容量及合理布局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浅海浮绳式围网设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围网养殖的概念
    1.2 围网养殖基地水文条件
    1.3 浮绳式箱网结构的水动力学水槽模型试验
2 结果
    2.1 浮绳式围网
        2.1.1 围网尺寸
        2.1.2 围网结构
    2.2 围网海上敷设
    2.3 围网海上养殖生产
3 结论

(9)温州市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病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温州市海水网箱养殖现状
二、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典型病害及特点
    1. 细菌性疾病
    2. 寄生虫疾病
    3. 病毒性疾病
    4. 非病原性病害性腺早熟难产死亡:性腺发育好, 但排卵困难, 腹部膨胀, 主要危害大黄鱼。
三、存在的问题
    1. 预防为主, 综合防病
    2. 增强养殖鱼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 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4. 加强养殖规划, 制定相应措施
    5. 做好技术规范化, 整治重点养殖港湾
    6. 加强鱼病防治研究, 健全水产病害防治网络, 做好鱼病测报

(10)真鲷与黑鲷杂交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 材料与方法
1.2 试验方法
2.1 结果与讨论

四、南麂海区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柳柱. 南京大学, 2020(12)
  • [2]让大海成为优良的实验室——南麂列岛探索人-海和谐之路[J]. 蔡厚才. 人与生物圈, 2020(01)
  • [3]南麂列岛养殖功能海域秋季潮致混合特征及其对营养盐浓度的影响[J]. 徐鹏,黄菊,蔡厚才,陈万东,章守宇. 海洋与湖沼, 2018(01)
  • [4]黄姑鱼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殖技术的研究[D]. 陈庆凯. 集美大学, 2016(04)
  • [5]南麂列岛岛礁区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J]. 何贤保,章飞军,林利,陈万东,蔡厚才,俞存根. 海洋与湖沼, 2013(02)
  • [6]浅海养殖围网设施水动力性能的初步研究[D]. 叶卫富. 浙江海洋学院, 2012(09)
  • [7]浙江洞头三盘港养殖容量的研究[D]. 姚炜民.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8]浅海浮绳式围网设施应用研究[J]. 叶卫富,吴佳兴,马家志,蔡厚才,黄六一,胡夫祥,宋伟华. 渔业现代化, 2011(05)
  • [9]温州市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病害调查[J]. 李凯,蔡继晗,沈奇宇,陈国伟,吕永林,王国良. 科学养鱼, 2009(12)
  • [10]真鲷与黑鲷杂交繁育技术研究[J]. 蒋宏雷,吴雄飞,沈庞幼. 河北渔业, 2009(01)

标签:;  ;  ;  ;  ;  

南极海域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