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蜂防治袋蛾试验

寄生蜂防治袋蛾试验

一、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蒋学建,罗辑,常明山,李德伟,邹东霞[1](2015)在《广西人工林主要害虫寄蝇类天敌调查》文中提出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对广西松树、桉树、红树林等主要造林树种的40多种害虫的天敌寄蝇进行了调查。在13种害虫上采集寄蝇标本超过1 000个,经鉴定共8属12种。其中,有18种(次)寄主新记录。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12种寄蝇的形态特征检索表。

王永州[2](2010)在《家蚕追寄蝇生物生态学特性与繁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属昆虫纲、双翅目、寄生蝇科、追寄蝇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家蚕追寄蝇寄主范围广泛,除了寄生家蚕外,还寄生农、林、果、蔬害虫,因此,将家蚕追寄蝇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迄今为止,有关家蚕追寄蝇的研究相当缺乏。要开展利用家蚕追寄蝇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家蚕追寄蝇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家蚕追寄蝇的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本文运用生态学和昆虫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野外和养蚕生产现场调查、家蚕追寄蝇实验种群饲养以及生态试验等研究形式,开展家蚕追寄蝇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同时开展应用前景的探讨。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首先阐明研究目的与意义,同时介绍国内外有关家蚕追寄蝇的研究进展、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第二和第三章)主要讨论和研究家蚕追寄蝇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第三部分(第四章)在家蚕追寄蝇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家蚕追寄蝇人工繁育技术体系的研究。第四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探讨家蚕追寄蝇应用前景,详细分析研究结果,提出结论和有待今后研究的课题。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家蚕追寄蝇在苏州地区一年发生6-8代,世代重叠现象比较明显;家蚕追寄蝇成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家蚕追寄蝇羽化和产卵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寄主体表的产卵部位有特定的选择;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家蚕追寄蝇蛹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加快,促进羽化;在家蚕追寄蝇蛹期进行低温处理可以调节发育速度;寄主龄期及家蚕追寄蝇种群密度对家蚕追寄蝇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利用本文建立的家蚕追寄蝇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可以获得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的家蚕追寄蝇种群。

林宇玫[3](2009)在《桉蓑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桉蓑蛾(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Hampson)属鳞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桉蓑蛾是棕榈科植物上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类害虫,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明显加重。本论文通过室内试验与田间调查,研究了桉蓑蛾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种群消长动态,发育历期、繁殖与寿命等等,研究了极端温度对该虫死亡率的影响,测定了4种药剂对桉蓑蛾幼虫的毒力。研究结果如下:1、桉蓑蛾雌雄成虫异型,雄成虫体长4~5mm,具翅;雌成虫蛆形,体长6~8mm,头小,足、口器、触角、复眼、翅膀均退化消失。桉蓑蛾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之比为1个常数(约1.3左右)。幼虫利用咬碎的叶片营造护囊,并连带护囊移动。雄成虫一般取食花蜜水或露水。2、桉蓑蛾在福州地区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护囊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6月为成虫羽化盛期,7~9月为害最为严重。幼虫共6龄,主要取食棕榈植物叶片来完成生长发育。在18~30℃温度范围内,该虫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符合线性回归模型。3、桉蓑蛾的种群动态与为害情况,据调查结果显示,桉蓑蛾在海枣上的虫株率在72.5%以上,最高达到85.0%;虫叶率在盛发期时有78.1%。蒲葵上桉蓑蛾的为害情况,虫株率4月份最低,有65.0%的植株受害,峰值出现在9月份,虫株率有72.5%,虫叶率最高为64.8%。从总体上看,桉蓑蛾在海枣上的雌雄性比为1.0∶0.8;在蒲葵上的性比为1.0∶1 .3。4、选取了4种化学药剂,在室内采用喷雾法对桉蓑蛾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桉蓑蛾对45%高效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最高,其LC50值为87.7118mg/L;对10%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最低,LC50为116.0434mg/L。

李超[4](2008)在《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选择及密度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间歇性暴发的重要农业害虫,自建国以来的三次大暴发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寄蝇是草地螟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对草地螟种群数量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 Meigen)是草地螟优势寄生天敌之一,其分布广,寄主多,寄生能力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其所在生境内长期稳定地繁衍,对农业害虫能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是很好的天敌材料,应用前景广阔。影响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虫寄生作用的因素很多,但相关的研究和报道很少。一些田间调查发现,寄主密度高的地方草地螟被寄生率高;反之则寄生率降低。这种现象如何解释?是由于高密度的寄主能够提高寄蝇产卵寄生的能力,还是由于寄主的引诱作用使天敌数量激增,亦或是其他因素影响了寄蝇对寄主的寄生作用?此外,寄生蝇把卵产在寄主幼虫的体表,幼虫在发育变态过程中,会影响到寄蝇的成功侵入吗?论文研究了草地螟的饲养技术,掌握了草地螟幼虫各龄期的区别方法,发展了双斑截尾寄蝇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了寄蝇卵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寄蝇和草地螟幼虫不同比例下的寄生效果,并对双斑截尾寄蝇寄生草地螟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18-30℃温度范围内,寄蝇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之间有显着回归关系(R=0.98),发育起点温度为11.90℃。通过寄蝇卵和寄主幼虫发育历期的比较,明确了寄主龄期是影响双斑截尾寄蝇寄生效率的主要因素,该寄蝇主要寄生草地螟5龄幼虫。2)在1∶5-1∶25五种不同的益害比(寄生蝇:草地螟)时,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数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1:15时达到最高值,而后寄生数随寄主密度增大而减小。3)双斑截尾寄蝇与草地螟幼虫比相同时(1∶10),在60×40×50cm3空间内,虫口密度2:20时寄蝇寄生率、产卵数比1:10显着提高,而后的增加不显着。论文同时分析了寄蝇对草地螟发生为害的控制作用,认为协调好天敌和寄主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寄蝇对草地螟控害作用的关键;同时,应积极寻找其它天敌,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对草地螟低龄幼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这样,配合双斑截尾寄蝇在草地螟幼虫期最后一道控制防线,充分发挥多天敌的联合作用,最终把草地螟控制在低发生水平。

常明山[5](2008)在《桉树黛袋蛾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黛袋蛾(Dappula tertia Templeton),属鳞翅目(Lepidoptera)袋蛾科(Psychidae)。幼虫取食桉树的树叶、嫩枝条和树皮,大发生时几天就能将全树叶片食尽,严重影响桉树的生长。本文系统的研究了黛袋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与桉树生理生化状况之间的关系,并对黛袋蛾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黛袋蛾在广西区内1年发生1代,以蛹越冬。成虫出现在2月中旬,到3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期20天左右。幼虫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6~7月危害最为严重,9月底进入蛹期到次年2月开始羽化。2.黛袋蛾幼虫期最长,共5龄。雌雄成虫异型。雄蛾体长17~25mm,具翅,雌虫体长16~25mm,淡黄色,蛆状,头小,无翅无足,胸背隆起,触角、口器和足退化。研究还发现,黛袋蛾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之比为一个常数(约1.4左右)。3.黛袋蛾幼虫拖动袋囊移动,无自相残杀。在林间,黛袋蛾幼虫移动主要依靠爬行。幼虫利用咬碎的叶片结成袋囊。成虫一般取食花蜜水以及露水等。幼虫在林间的分布型为聚集分布。4.黛袋蛾的取食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取食量会下降,当温度达到40℃时,幼虫基本不取食。幼虫在黑暗处的取食量较在光下的取食量大。5.采用叶碟法测定黛袋蛾对3种桉树叶片的取食嗜好性。黛袋蛾幼虫喜食尾叶桉叶片,其取食量大小顺序为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黛袋蛾幼虫对桉树叶龄也具有选择性,如对尾叶桉成熟叶的取食量是嫩叶的2倍多。试验结果还表明黛袋蛾4龄幼虫对尾叶桉叶片利用率和消化率相对较高,而对大叶桉和窿缘桉的利用率和消化率相对较低。研究结果还表明,黛袋蛾幼虫取食尾叶桉后体内纤维素酶的活力明显增加。6.本文测定了3种桉树叶片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尾叶桉和大叶桉的鲜重、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叶干重、体积、海绵组织厚度相对窿缘桉较大。同时,尾叶桉和大叶桉叶片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窿缘桉最低;尾叶桉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大叶桉和窿缘桉较低;蛋白质含量窿缘桉最高,其次为尾叶桉;窿缘桉总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大叶桉;对于尾叶桉不同老嫩程度的叶片,其内部各成份含量均有明显的差异。7.选用4种杀虫剂对黛袋蛾进行室内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和快杀灵的杀虫效果比较好,阿维菌素和敌敌畏杀虫效果较差。黛袋蛾取食和喷施杀虫剂均可诱导尾叶桉叶片内保护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说明这两种处理均能诱导尾叶桉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虫性;黛袋蛾取食对尾叶桉幼苗光合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黛袋蛾取食后尾叶桉叶片的总酚含量显着升高,而喷施杀虫剂对总酚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8.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和植物生理学多学科知识,系统的研究了黛袋蛾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与桉树生理生化状况之间的关系,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

巨云为,景志高,商金杰[6](2004)在《大袋蛾生物防治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大袋蛾是林业的一大害虫。在 1998— 1999年试验的基础上 ,2 0 0 0— 2 0 0 2年在刺槐小片林和林网内对综合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实践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Bt制剂的防治效果达到 80 %以上 ;寄生蝇的寄生率在片林中达到 2 5 % ,在林网中达 2 1% ;而大山雀的招引率也很高 ,平均达 70 %。 3种生物防治方法综合使用后 ,刺槐片林大袋蛾老熟幼虫平均虫口密度由防治前的4 7 4头 /株下降到防治后的 0 39头 /株 ,林网内由 4 6 9头 /株下降到 0 78头 /株 ,而相似的对照区大袋蛾平均虫口密度刺槐片林为 34 8头 /株 ,林网 37 6头 /株

邓君玉,王文辉,陈希明,姜在福,金彦[7](2001)在《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袋蛾是刺槐、法桐、泡桐等树木的主要害虫 ,食性杂 ,危害重。 1997年以来 ,利用四斑尼尔寄蝇进行防治大袋蛾试验 ,7月中下旬 ,每公里林带释放寄蝇 6 0 0 0只 ,寄生率达到 92 .7% ,叶片保存率 82 %以上。通过以虫治虫取得一次释放多年受益 ,达到有虫不成灾 ,保护环境 ,降低防治成本的效果。

邓君玉,高贵明,王开业[8](2001)在《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袋蛾是刺槐、法桐、泡桐等树木的主要害虫 ,食性杂 ,危害重。 1997年以来 ,利用四斑尼尔寄蝇进行防治大袋蛾试验 ,7月中下旬 ,每公里林带释放寄蝇 60 0 0只 ,寄生率达到 92 .7% ,叶片保存率 82 %以上。通过以虫治虫取得一次释放多年受益 ,达到有虫不成灾 ,保护环境 ,降低防治成本的效果。

高贵明,邓君玉,王永香,荆显民,王洪进,孙先寿[9](2001)在《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大袋蛾是刺槐、悬铃木、泡桐等树木的主要害虫 ,食性杂 ,危害重。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 ,结果表明 ,在 7月中下旬 ,每公里林带释放四斑尼尔寄蝇 6 0 0 0只 ,寄生率达到 92 7% ,叶片保存率 82 %以上。以虫治虫 ,一次释放 ,多年受益 ,达到了有虫不成灾 ,保护环境 ,降低防治成本的效果

孙志强,文瑞君,傅建敏[10](2001)在《我国森林食叶害虫种群生态控制可行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人工林主要害虫寄蝇类天敌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调查方法
    1.3标本的鉴定
2结果与分析
    2.1寄蝇种类及其寄主
    2.2 12种寄蝇检索表
        寄蝇种类检索表
3结论
4讨论

(2)家蚕追寄蝇生物生态学特性与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有关家蚕追寄蝇相关研究进展
        1.2.1 家蚕追寄蝇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1.2.2 家蚕追寄蝇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1.2.3 有关家蚕追寄蝇的其它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家蚕追寄蝇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2.1 家蚕追寄蝇发育形态观察
        2.1.1 观察内容与方法
        2.1.2 家蚕追寄蝇的发育过程特征描述
    2.2 家蚕追寄蝇自然生活史调查
        2.2.1 调查内容与方法
        2.2.2 家蚕追寄蝇的自然生活史介绍
    2.3 家蚕追寄蝇发育调查
    2.4 家蚕追寄蝇趋光性调查
        2.4.1 调查内容与方法
        2.4.2 调查结果
    2.5 家蚕追寄蝇的羽化状况调查
        2.5.1 调查内容与方法
        2.5.2 家蚕追寄蝇逐日羽化动态
    2.6 家蚕追寄蝇的寄生与产卵调查
        2.6.1 调查内容与方法
        2.6.2 调查结果分析
    2.7 家蚕追寄蝇无寄主条件下产卵调查
        2.7.1 调查内容与方法
        2.7.2 调查结果分析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家蚕追寄蝇生态学特性分析
    3.1 家蚕追寄蝇蛹期不同温度对发育的影响
        3.1.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极端低温对家蚕追寄蝇发育和羽化的影响
        3.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不同虫龄寄主对家蚕追寄蝇寄生和孵化的影响
        3.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4 单头寄主不同寄生密度对家蚕追寄蝇生长影响
        3.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3.4.2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蚕追寄蝇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4.1 家蚕追寄蝇繁育前的准备
        4.1.1 家蚕追寄蝇种蝇的准备
        4.1.2 家蚕追寄蝇寄主家蚕的培养与准备
        4.1.3 家蚕追寄蝇繁育设施设备的准备
    4.2 家蚕追寄蝇人工繁育技术与管理
        4.2.1 家蚕追寄蝇幼虫期繁育技术与管理
        4.2.2 家蚕追寄蝇蛹期繁育技术与管理
        4.2.3 家蚕追寄成虫期繁育技术与管理
        4.2.4 家蚕追寄蝇的种群密度控制
        4.2.5 家蚕追寄蝇寄主龄期的选择
        4.2.6 家蚕追寄蝇与寄主家蚕的数量比例控制
        4.2.7 家蚕追寄蝇的发育调节
    4.3 提高家蚕追寄蝇繁育率的关键措施
        4.3.1 改善环境条件,保证成功寄生
        4.3.2 做好继代繁殖,实现世代传递
        4.3.3 控制发育速度,调节放养时间
        4.3.4 做好蝇蛹的收集与保管,保障种群延续
    4.4 家蚕追寄蝇的助迁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与讨论
    5.2 有待今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桉蓑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棕榈科植物害虫研究概况
    1.2 蓑蛾的发生概况
    1.3 蓑蛾生物学特性
        1.3.1 生活史
        1.3.2 生长发育
        1.3.3 行为习性
    1.4 蓑蛾形态特征
    1.5 蓑蛾生态学特性
        1.5.1 田间分布情况
        1.5.2 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
        1.5.3 预测预报
    1.6 有效积温的运用
    1.7 防治技术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虫
        2.1.2 试验仪器与药品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方法
        2.3.1 桉蓑蛾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2.3.2 桉蓑蛾种群动态的系统调查
        2.3.3 温度对桉蓑蛾生长发育与繁殖影响的研究
        2.3.4 不同药剂对桉蓑蛾的毒力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特征
    3.2 生物学特性
        3.2.1 生活史及越冬
        3.2.2 生活习性
        3.2.3 取食为害习性
    3.3 桉蓑蛾自然种群动态
        3.3.1 桉蓑蛾发生规律
        3.3.2 桉蓑蛾幼虫自然种群动态
        3.3.3 不同时期桉蓑蛾自然种群性比
    3.4 温度对桉蓑蛾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3.4.1 温度对桉蓑蛾发育历期的影响
        3.4.2 桉蓑蛾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3.4.3 桉蓑蛾的发育起点与有效积温
        3.4.4 不同恒温条件下桉蓑蛾的繁殖力
        3.4.5 极端温度对桉蓑蛾幼虫死亡率的影响
    3.5 不同药剂对桉蓑蛾的毒力测定
        3.5.1 不同处理条件下桉蓑蛾幼虫的室内死亡率
        3.5.2 各药剂对桉蓑蛾幼虫的LC_(50) 和毒力回归方程
4 小结与讨论
    4.1 桉蓑蛾生物学特性
    4.2 桉蓑蛾自然种群动态特点
    4.3 温度对桉蓑蛾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4.4 桉蓑蛾的化学防治
    4.5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图:桉蓑蛾各虫态特征及为害状
致谢

(4)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选择及密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寄蝇研究和利用概况
        1.1.1 寄蝇生物学特性
        1.1.2 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有关寄蝇的研究
        1.1.3 寄蝇的人工饲养
        1.1.4 寄蝇的化学生态学研究
        1.1.5 寄生性天敌寄生行为的研究
    1.2 草地螟及其寄蝇的研究概况
        1.2.1 草地螟生物学特性及为害
        1.2.2 草地螟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2.3 双斑截尾寄蝇的研究概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虫的饲养和草地螟幼虫龄期的识别
    2.1 试验材料
        2.1.1 草地螟和寄蝇种群来源
        2.1.2 草地螟寄主植物
    2.2 内容与方法
        2.2.1 草地螟种群的饲养
        2.2.2 双斑截尾寄蝇种群的饲养
        2.2.3 草地螟幼虫龄期的识别方法
    2.3 试验结果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双斑截尾寄蝇卵的发育与成功寄生草地螟的关系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方法
        3.2.2 数据处理
    3.3 试验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密度对双斑截尾寄蝇寄生草地螟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寄蝇和草地螟幼虫不同比例试验
        4.2.2 寄蝇和草地螟幼虫相同比例而密度不同试验
        4.2.3 数据处理
    4.3 试验结果
        4.3.1 双斑截尾寄蝇对不同密度的草地螟幼虫的寄生作用
        4.3.2 寄蝇和寄主比例相同而密度不同时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作用
    4.4 分析与讨论
        4.4.1 不同密度的草地螟幼虫对寄蝇寄生作用的影响
        4.4.2 寄蝇和寄主比例相同而密度不同时,寄主数量对寄蝇寄生作用的影响
        4.4.3 寄蝇对草地螟的控害作用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寄蝇卵的发育与成功寄生草地螟幼虫的关系
    5.2 密度对双斑截尾寄蝇寄生草地螟的影响
    5.3 试虫的饲养和草地螟幼虫龄期识别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桉树黛袋蛾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综述
    1.1 桉树害虫研究概况
    1.2 袋蛾的发生概况
    1.3 袋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概况
        1.3.1 生活史
        1.3.2 生长发育
        1.3.3 行为习性
    1.4 袋蛾形态特征
    1.5 袋蛾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概况
        1.5.1 林间分布情况
        1.5.2 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
        1.5.3 预测预报
    1.6 林木抗虫性
    1.7 防治技术
    1.8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寄主植物与试虫
        2.1.2 试验仪器与药品
    2.2 试验点概况
    2.3 试验方法
        2.3.1 黛袋蛾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2.3.1.1 室内观察
        2.3.1.2 林间观察
        2.3.2 黛袋蛾迁移行为、结袋行为
        2.3.3 黛袋蛾的取食行为
        2.3.3.1 选择性取食试验
        2.3.3.2 叶龄选择性取食试验
        2.3.3.3 非选择性取食试验
        2.3.3.4 幼虫对食料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2.3.3.5 黛袋蛾的耐饥饿试验
        2.3.4 黛袋蛾的生态学特性
        2.3.4.1 幼虫在林间的分布
        2.3.4.1.1 黛袋蛾林间分布的调查方法
        2.3.4.1.2 黛袋蛾幼虫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
        2.3.4.1.3 回归模型分析方法
        2.3.4.2 气象与地理因素
        2.3.4.3 天敌资源
        2.3.5 桉树理化特性
        2.3.5.1 几种桉树叶片的物理特性
        2.3.5.2 叶片含水量的测定
        2.3.5.3 总可溶性糖、还原糖和淀粉
        2.3.5.4 蛋白质
        2.3.5.5 叶绿素含量
        2.3.5.6 酚类物质
        2.3.5.7 单宁含量
        2.3.5.8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3.6 黛袋蛾取食后体内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2.3.6.1 试虫处理方法
        2.3.6.2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2.3.6.3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2.3.6.4 酶蛋白含量的测定
        2.3.7 黛袋蛾取食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2.3.7.1 试虫处理
        2.3.7.2 计算公式
        2.3.8 药物防治试验
        2.3.8.1 喷施杀虫剂后幼虫的死亡率
        2.3.8.2 喷施杀虫剂对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3.9 分析软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黛袋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3.2 黛袋蛾的生活史
    3.3 黛袋蛾的行为习性
        3.3.1 幼虫的运动行为
        3.3.2 结袋行为
        3.3.3 雄成虫的羽化
    3.4 黛袋蛾的取食行为
        3.4.1 黛袋蛾4龄幼虫对3种桉树叶片的选择性取食
        3.4.2 黛袋蛾4龄幼虫对3种桉树叶片叶龄的选择性取食
        3.4.3 黛袋蛾4龄幼虫对3种桉树叶片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3.4.4 黛袋蛾幼虫的耐饥饿能力
    3.5 黛袋蛾的生态学特性
        3.5.1 幼虫在林间的分布
        3.5.2 黛袋蛾的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5.2.1 温度对黛袋蛾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3.5.2.2 光照对黛袋蛾幼虫取食量的影响
        3.5.2.3 林间气象因子和地理位置与虫害发生的关系
        3.5.2.4 不同林龄虫害发生情况
        3.5.2.5 虫害的发生与植被的关系
        3.5.2.6 天敌资源
    3.6 桉树叶片的理化特性
    3.7 黛袋蛾的取食量与桉树理化特性的关系
    3.8 黛袋蛾体内纤维素酶变化与被取食桉树生化指标的关系
        3.8.1 黛袋蛾取食对自身纤维素酶的影响
        3.8.2 黛袋蛾取食对桉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9 黛袋蛾的防治试验
        3.9.1 不同杀虫剂及其不同浓度对黛袋蛾的毒杀效果
        3.9.2 喷施杀虫剂对桉树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生物多样性与黛袋蛾发生的关系
    4.2 桉树理化特性与黛袋蛾取食的关系
        4.2.1 物理特性与取食的关系
        4.2.2 叶片营养物质的含量与取食的关系
        4.2.3 叶片次生物质的含量与取食的关系
        4.2.4 不同品种桉树对黛袋蛾体内纤维素酶含量的影响
        4.2.5 黛袋蛾取食后对桉树的影响
    4.3 环境因素与黛袋蛾发生的关系
        4.3.1 气候因素的影响
        4.3.2 不同林龄的影响
    4.4 黛袋蛾的防治技术
    4.5 黛袋蛾成灾机理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6)大袋蛾生物防治技术综合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Bt制剂应用试验
    1.2 引进释放寄蝇
    1.3 保护招引大山雀
    1.4 大面积应用综合生物防治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Bt防治效果
    2.2 寄蝇寄生效果分析
    2.3 招引大山雀效果
    2.4 综合防效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10)我国森林食叶害虫种群生态控制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可行性分析
    1.1 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1.2 食叶害虫-寄主关系的研究
    1.3 天敌-食叶害虫的关系
    1.4 植物群落-昆虫种群关系
    1.5 其它方面
2 结 论

四、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人工林主要害虫寄蝇类天敌调查[J]. 蒋学建,罗辑,常明山,李德伟,邹东霞. 中国植保导刊, 2015(03)
  • [2]家蚕追寄蝇生物生态学特性与繁育技术研究[D]. 王永州. 苏州大学, 2010(02)
  • [3]桉蓑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林宇玫.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
  • [4]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选择及密度效应[D]. 李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5]桉树黛袋蛾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学特性的研究[D]. 常明山. 广西大学, 2008(01)
  • [6]大袋蛾生物防治技术综合应用研究[J]. 巨云为,景志高,商金杰. 中国森林病虫, 2004(05)
  • [7]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J]. 邓君玉,王文辉,陈希明,姜在福,金彦. 山东林业科技, 2001(S1)
  • [8]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J]. 邓君玉,高贵明,王开业. 河北林业科技, 2001(05)
  • [9]利用四斑尼尔寄蝇防治大袋蛾试验[J]. 高贵明,邓君玉,王永香,荆显民,王洪进,孙先寿. 江苏林业科技, 2001(04)
  • [10]我国森林食叶害虫种群生态控制可行性分析[J]. 孙志强,文瑞君,傅建敏. 生态学杂志, 2001(02)

标签:;  ;  ;  

寄生蜂防治袋蛾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