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三步,一步千元——怀柔县农村合作医疗经验

三年三步,一步千元——怀柔县农村合作医疗经验

一、三年三大步 一步一千元——怀柔县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瑜[1](2020)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对于人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一以贯之的。本研究关注的是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于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和培养问题,通过考察乡村社会中的“问题人物”、各类模范、干部、妇女、儿童、民兵六类不同身份的人物群体或具体的人物代表,集中探讨了集体化时代国家在基层乡村社会中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实践方式和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培养机制和治理技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通过政治学习、日常劳动、军事训练、树立典型等方式向“新人”们传输中共的价值观,将不同的人纳入到不同的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就成为国家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在乡村具体的实践方法。从民众的角度来讲,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去适应社会主义新人的标准,通过具体的行动实践着国家在不同阶段对于新人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使得国家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遥远存在,而是化身为一个熟悉的邻人,他可能是一名干部、模范,又或是五类分子。在塑造新人的过程中,国家的权力不仅触及到乡村的每个角落,也触及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个人与国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中共的领导下,共同缔造了集体化时代。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乡村“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本章是对四个乡村社会中“问题人物”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主要运用个人档案,还原这些曾经生活在村庄五类分子的平凡人生,试图揭示出他们在那个政治挂帅的时代环境下,那些隐藏在不合时宜言行中的复杂内心世界与性情。第二章:“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乡村干部作为村庄里的领导人,他们是沟通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作风问题、与村民的关系问题则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教育、培养好各种类型的乡村干部,也成为国家控制、动员广大的农民的前提和基础。本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干部正面和负面的形象等方面,尽可能全面揭示集体化时代真实的干部面向,探讨国家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将乡村干部塑造成为符合中共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人。第三章: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代对模范的塑造。集体化时代是模范辈出和“模范引领”的时代,国家重视模范的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地评选模范。本章既关注模范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也关注模范作为具体个人的存在。将以村级档案为核心史料,尝试揭示集体化时代基层普通模范的形象和模范评比制度在基层的运作及不同时期对劳模标准的变化,以求尽可能真实、立体、动态地展示各类模范被塑造的过程。以此呈现新中国通过树立模范典型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过程,进一步阐释中共在群众动员方面的成功之道。第四章: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本章将依照集体化时代不同“表征”的顺序,探讨中共期望新妇女在新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通过分析集体化时代妇女参加劳动的基层实践,揭示国家对妇女角色和形象如何在劳动的过程中得以塑造,妇女劳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如何被一步步开发以及开发的程度,又如何从家庭逐步走向社会的过程,进而考察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和问题;同时,也尽量从妇女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自身体验,从而尽可能全面地、连续地呈现国家如何培养、塑造新时期女性的努力,进一步回答社会主义新妇女何以产生的问题。第五章:“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中共对儿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式塑造和培养赋予了儿童新的角色、定位、属性和“儿童—国家”关系。通过梳理集体化时代儿童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追寻特殊历史背景下童年经历的蛛丝马迹,不失为理解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因此,本章以集体化时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尝试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探讨儿童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变迁和国家在塑造“共产主义接班人”过程中与儿童的互动,试图为理解集体化时代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和途径。第六章: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山西乡村的民兵。民兵制度作为集体化时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民兵是中共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一种方式,是集体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揭示民兵制度如何嵌入到农村并逐步完善起来;二是将农民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他们在民兵制度下的心态与行为以及与国家的互动,进一步探讨国家借助民兵形象为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努力。本研究将采用传统史学中重资料重描述的方式,注重村庄一手档案的整理与利用,并以此为主,结合地方文献、官方档案和口述资料,试图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来阐释集体化时代国家与个人互动的场景及其背后的微妙关系,再现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历史图像。力争把宏观的理论构想和微观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更全面系统地研究集体化时代和集体化时代的人们,试图诠释集体化时代社会与文化的深层内涵,思考集体化时代的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具体研究中,既关注人物群体也关注具体个人,既关注历史进程也关注具体事件,既关注制度层面也关注执行效果,既关注成绩又考察问题与矛盾,希望以“社会主义新人”为线索,体现出集体化时代不同时期国家对社会主义新人要求的动态的变化过程,以揭示共产主义革命对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改造和重塑历程,进而去解读集体化时代在乡村的运行逻辑和历史进程。回答“集体化时代基层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国家与个人是怎样互动”、“国家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问题。研究表明,劳动是集体化时代塑造新人的重要途径,是理解集体化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劳动成为了中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载体,在劳动的过程中,集体化时代的人们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都得到了塑造和锻炼。集体化时代所塑造的各类新人形象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代的命运休戚相关,但是也夹杂着问题与矛盾,其中问题的根本还应回到对人的关照上来。因此,对待集体化时代的认识,也应当放到动态地、连续的情境中,将历史的解读更为人性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社会研究应当在重视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终究回归以人为中心,以历史学为本位的研究,这样才能实现整体史的研究。

王红珠[2](2019)在《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考察(1965-1980年代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巡回医疗是一项城市医务人员支援农村卫生建设的政策和制度,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补充和城乡公共卫生建设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北京市具有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农村巡回医疗在全国最早实施、人员最充足、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65年,是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探索时期,各区、县、公社卫生院卫生人员以巡回医疗的形式下乡为农民防病治病。1965年1月卫生部发出《关于城市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防病治病工作的报告》的通知后,北京市成为全国农村巡回医疗的试点,掀起了央属驻京单位、市属、区县医疗机构和单位卫生人员下农村送医送药的热潮。1969年北京市普遍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农村巡回医疗又多了培训赤脚医生的任务,城市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一起,为农村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城市支援农村卫生事业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制度。在农村公共卫生匮乏的情况下,农村巡回医疗缓和了农民看病就医的难处,培养了一批志愿扎根农村的医疗队伍。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卫生事业重心的转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本文旨在利用北京市各区县原始档案、卫生志等文献资料,梳理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历史脉络,对比不同时期农村巡回医疗开展的异同,总结其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分析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对城市医务人员的成长和郊区农村建设发展的贡献。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追溯1949-1965年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历史渊源,是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初探时期;第二部分介绍1965-1968年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全面发动时期,主要内容涉及巡回医疗的背景及其过程、人员构成和地域分布、主要任务和特点等;第三部分介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1969-1980年代初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发展与衰落;第四部分对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进行反思,包括总体评价和启示两方面。

苏峰[3](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周晓瑾[4](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指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郑鹏[5](2014)在《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文中研究说明转型与现代性是社会学的根本议题。本研究旨在对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及其独特性进行探究和阐释,试图给出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竞争性解释版本。现代性的核心意识形态是对其所辖的人口满足与解放的承诺。在历史上,马尔萨斯与马克思/恩格斯就现代性的前景与可欲性进行过激烈的争论。前者认为,“大自然宴席的席位”极其有限,现代性只能扩展到有限的人群,没有席位的多余人必须离开。后者认为,只要解除资本主义对物质技术现代性的桎梏以及对解放现代性的异化,现代性能够为所有人带来美好的承诺,即社会主义接管的现代性能够“保证永远不再因人口过剩而恐惧不安”。不过,马克思的人口理论同样指出过,“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人口增长规律”,那么是否能够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做出归纳?沿寻这一个问题,本研究的视角聚焦在1949年以后毛泽东的时代,这是一个用理想建构现实的时代,然而现实却并不乐观。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竭尽全力弥合社会主义的“短缺”与给予其人民生命确定性之间的紧张。在改善意愿的逻辑之下,社会主义国家设计—实施了持续不断的社会工程,如福柯所言,在这些社会工程的施工中,国家必须构建出相应的人口治理术。既然“国家只是一个多重治理术体制所带来的可变结果”,既然“历史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只有嫁接到各种治理术的类型之上才能运转”,那么,“为了追求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构建并实施了怎样的人口治理术呢?”。这就是本研究所展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在性质上属于理论性探讨,在文本呈现上是批判的、解释性的,本文采取了国家对人口筹划的事件——过程为研究切入点。首先,本文在总体上提出了一个“国家—现代性—人口治理术”的研究框架,以此对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社会工程,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剩余人口的管理工程做出阐释。根据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历史与逻辑,“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人口治理术”的解释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的核心要点:(1)价值—乌托邦性,即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动力与归宿:普遍拯救的承诺;(2)控制—工程性,即为物质技术现代性与解放现代性而开启的经济现代化赶超与人口改造;(3)等级化—分类—排除性,即下放经济剩余人口和秩序剩余人口,既以“下放”本身证明“拯救”的事实性,又迫使失序的社会恢复到社会主义现代性所承诺的状态。最终,以拯救为出发点和归宿,国家追求现代性的过程制造出了:“‘组织起来’/‘人口单位化—‘包下来’—‘等级化/分类/排除’—‘改造’”的人口治理环路。为了对本研究提出的解释框架做出应用或再解释,在本文的接下来的第四、五章进行了相对独立的案例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了毛时代的重大事件,分别是“大跃进”(1958)及“大精简”(1962-196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50—1980)。事件清晰地展示了毛时代社会主义现代性追求过程,现代性层次的转换,所采取的整体性方案、程式、技术。“大跃进”是毛时代时里的一场时空压缩的赶超型经济现代化试验。它试图在资本极度短缺的条件下,以共产党娴熟的群众运动方式将无限供给的过剩劳动力转换为资本,以此完成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赶超。大跃进”引爆的“大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最密集的时空里制造出大规模的经济过剩人口。庞大的经济剩余人口相对于冷却的现代化显得极为多余,而相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包下来”的现代性承诺而言则是无法承受的人口包袱。因此,紧急性地、大规模地清理—排除城市经济剩余人口成为治理危机的根本途径。事先制造的农村剩余人口堆积地为转嫁城市危机提供了运作空间。如果说大跃进引发的大精简是一项危机治理,那么知青下放运动则说明了毛时代里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治理手段的常态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前后持续长达1/4个世纪,改变了近2000万青年人命运,是一项堪称设计周密、动员完备,共和国历史上最旷日持久的社会工程。知青下放运动的工程性质与目的是多重的、并且处于变化之中。在运动之初,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受教育的失业者的就业问题,一直到1968年经济动机都处于首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应对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常规方式。但到1968年,它成为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政治危机治理手段,之后,政治动机越发超越经济动机,导致知青下放转为一场青年人口的政治改造工程。此外,它还笼罩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缩小三大差的光环。总体而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本质是毛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对剩余人口——经济与秩序的双重剩余——管理与改造的工程。毛去世之后,现代性层次从解放现代性降入技术物质现代性,人口治理术也随之转型。新的人口治理术宗旨是:国家将“包下来”的生命政治框架中的人口再生产成本转给个人,将人口包袱交给市场管理。知青自发形成的返城运动冲击波是促成这场转型的关键性力量之一。知青运动的终结标志着毛时代乌托邦工程谢幕。最后,本文提出了反思现代性的愿景。马克思的“自由人”;市场经济下的“无印痕公民”;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资本主义下的“庸众”;福柯微观权力技术下的“驯顺的肉体”,这都是现代性理论家为寻求真实的自由而对现实的人的境遇的反思。本文提出,在一个复杂社会里的自由既需要面对现实,又需要为现实加入理想。如果国家真诚地为所有人创造自由,就无须惧怕权力或计划转而与它作对。但是,多元开放、包容异见、允许不服从是将国家建设为人们获得自由的工具(而不是异化为压迫手段)的先决条件。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分子必须重拾批判与自我解放,与主流保持距离和张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主流之外的叙事,由此为社会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并且倡导一种自我的生存美学。

任玲玲[6](2013)在《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后,思想界、文艺界展开了连续不断的批判、改造运动。文艺方针背离文学的功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日益扭曲,直至“文革”期间出现“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局面。浩然是建国以来,“左”的文学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所谓“政治化写作”,是指作家迎合或者根据当局的政治需要,为直接配合政治宣传,而以图解政策、图解社会、图解生活为创作手法的应景式的文艺写作。它是中国革命过程中,为适应革命的政治需要而被不断提倡起来的“左”倾文艺传统的产物,也是作家缺乏起码的文艺价值和文艺个性,而自觉不自觉地阿谀政治的结果。以浩然为典型的政治化写作,是建国以来极“左”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文艺标签。“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在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浩然的政治化写作进了剖析:首先,结合浩然不同阶段的文学创作,分析其如何通过故事结构表现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等意识形态化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浩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内容及创作经过、浩然创作活动与社会政治形势的对应关系,剖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发展过程。浩然早期的短篇小说可以解读为宣传性型文艺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内容几乎都是歌颂新中国农村移风易俗、公而忘私、爱社如家、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人好事,是配合国家大事所做的政策宣传。《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是浩然以图解“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主题的政治图解型长篇小说。浩然“文革”期间创作的《西沙儿女》和《三把火》是僵硬的“文革”式写作,是“文革文学”的典型代表。“文革”后,浩然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勉强写了一些反映改革开放的作品,但由于已形成了固定的政治化写作模式,难以有所突破。其次,通过浩然的成长经历,分析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思想基因。浩然是一个孤儿,在解放区政府的帮助之下有了家、有了工作。从一个只受过三年多小学教育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受人尊敬的党报记者和走进文学殿堂的知名作家,一路革命走来,他有着有表现自己、向上爬的强大动力。对党的感恩戴德和多年从事党报记者的经历,使得浩然在当“文革”假“革命”之名要求文学为其服务时,浩然不但不会觉得别扭,反而会觉得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顺理成章地沿着这个思路去营构他的作品,去迎合“文革”政治的需要。正是由于这些社会的、政治的客观的条件以及作家自身主观意愿,促成了浩然在“文革”文坛上的特殊地位。最后,通过分析极“左”的时代氛围清理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浩然作品的走红有他的社会氛围。读者、编辑、出版社、评论界,甚至各种各样的座谈会,都有“左”的要求,都在推动浩然去写“左”。浩然的问题,既是他个人问题,又是时代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文革”结束,中国社会整体是一个极“左”时代。浩然要歌颂这个时代,必然要跟着这时代的要求走。建国后对胡风、丁玲、萧也牧、甚至后来对周扬等人文艺思想的批判,导致中国的文艺政策越来越“左”。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合作化、集体化、地主富农的反革命阴谋、批斗党内走资派等这些政治运动,自然成为浩然的作品主题。紧跟政治指挥棒的浩然,至死都坚持自己作为一个“时代歌者”的“真诚”性,对于自己所受到的质疑感到委屈、苦闷。将浩然放在当代思想史的大背景下,运用文学史、社会史、思想史、心态史等跨学科的方法,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进行深层次的清理,使文学能够重回批判现实主义的道路,对当下社会文化、文艺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谭君[7](2013)在《“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文中研究指明总的来看,“十七年”时期(1949-1966年),我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疾风暴雨般的政治运动几乎冲垮了各个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社会陷入混乱,经济出现滑坡,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倒退。“文革”初期,处于政治中心的北京遭到了尤为严重的冲击,各方面的情况尤其糟糕。因此,在“文革”初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短时间内急剧衰落,一度陷入了单调、乏味、低迷的历史低谷。进入70年代以后,特别是在“九一三事件”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推动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开始走向复苏和恢复,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再加上国内政治气氛的相对缓和,我国外交工作新局面的打开,到了“文革”后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与“文革”初期单调、乏味的情况有了明显的不同。但需要指出的是,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在“文革”中后期所发生的变化,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而且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些恢复并没有超过“文革”前的水平。除去绪论、北京概况和结论以外,本文用六章的篇幅来论述“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的概况,并按照娱乐主体参与娱乐活动的不同方式,将娱乐生活分为“静态娱乐”和“动态娱乐”。按照这个分类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中的电影、广播、电视、音乐和歌曲、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文艺演出、图书、报刊、图书馆和图书借阅属于静态娱乐;第五章至第七章中的群众体育、体育赛事、春节、“十一”、“五一”、旅游、展览、餐厅、文化馆和群众文化生活属于动态娱乐。

秦岭[8](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提出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高其荣[9](2011)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文中认为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出现了严重的农业危机: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产值特别是粮食产量接连下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饥荒蔓延。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步转入调整轨道,到1960年11月正式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调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后农业调整全面展开并进入高潮。农业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历时五年多,至1965年底结束,经历了艰难的历程。首先,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和《关于坚决纠正平调错误、彻底退赔的规定》等文件,开展整风整社,退赔平调财物,坚决纠正了农村普遍存在的“共产风”等错误。其次,1961年,在毛泽东的大力倡导下,全党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农村大调查。“农业六十条”是全党农村大调查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党领导对人民公社体制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解散了公共食堂,废除了供给制,划小了社队规模,将基本核算单位下调至生产队。再次,党逐步确立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提出了“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方针,采取了清理和下放农村劳动力、精简城镇人口、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等措施,大力加强了农业战线。第四,党制定了恢复社员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恢复农村集市贸易,实行“借田渡荒”,进行包产到户试验等休养生息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党还通过降低农业税、减少粮食征购量、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措施,减轻了农民负担,一定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虽然存在以肯定“三面红旗”为前提、否定包产到户、与阶级斗争相联系、没有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等历史局限,但从总体上来说,它是成功的,产生了不能忽视的历史作用,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六十年代整个国民经济调整的先导和中心,带动和促进了工业等其他战线的调整,促进了我国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第二,它阻止了饥荒的继续蔓延,杜绝了社会动荡,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对已觉察的“左”倾错误的纠正,是1959年庐山会议前纠“左”的继续,主要纠正了在建设速度问题上的急于求成思想和在生产关系变革问题上的急于过渡错误,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庐山会议前的纠“左”。第四,它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并成为了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六十年代的农业调整给我们留下了较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历史借鉴。

吴郁琴[10](2012)在《公共卫生视野下的国家政治与社会变迁 ——以民国时期江西省为中心》文中提出公共卫生是关系一个国家和或地区范围内所有人群卫生习惯与健康安全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相关制度的制订推行以及公共卫生习惯的教化养成,也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因此,透过公共卫生的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出一定区域内国家权力如何运作?不同社会群体的卫生观念有何区分?中西医的冲突如何展开?近代卫生医疗观念如何形成?等等。本文共五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为前三章,以民国时期江西公共卫生事业的演变为中心,首先从卫生制度上,着重分析了江西省的四级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法规体系的形成与特点,江西省中西医人力资源分布状况,政府对卫生人员的教育、培训与管理,政府的卫生经费划拨与基层医院的经费困境。其次,从卫生实践上,分别论述了江西的防疫制度与鼠疫、血吸虫病防治事业,江西的妇幼卫生教育事业,包括饮水、公厕在内的城乡环境卫生改良事业。第二部分即第四章,主要分析了民国政府如何通过“公医制度”的建立和“新生活运动”的宣传、推行,将国家权力渗透到基层社会。公医制度是国民政府在引进国外医疗保障制度经验的基础上所建立的医疗保障制度,目的在于降低人口死亡率,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增进国民健康。而首先发端于南昌的“新生活运动”则是从“清洁”、“规矩”入手,力图改造脏乱、苟且、散漫的国民生活习惯,养成国民生活“军事化”、“艺术化”、“生产化”的新风尚。事实上,国民政府在积极推行这些公共卫生制度,进行广泛社会动员的运动背后,同时还隐含着政府增强政府合法性、建立“新权威”的政治诉求。同样,在江西省的苏区,苏维埃政权也在非常重视公共卫生的防疫工作,并将防疫提高到关系政权存亡的高度。第三部分即第五章,主要以中医与西医的冲突为中心,分析了专业化的西医职业群体的兴起以及新式卫生理念的逐步形成,迫使中医日渐失去话语权,但在基层社会中,中医却远远没有退出其“主流”地位,“新”病人与“旧”病人也是杂然相处。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的博弈由激烈冲突转而归于平静,大小传统之间重新达成相对平衡。综观民国时期江西公共卫生事业的艰难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国家的积贫积弱、政府力量有限、公职人员的敷衍、医学人才的严重短缺,以及民众素质较低,一起阻碍着民国卫生事业发展,“公医制度”因此而成为泡影。尽管如此,在近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中,公共卫生的近代化建设还是对人们的卫生观念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也正是在这种新旧交织的过程中艰难前进的。

二、三年三大步 一步一千元——怀柔县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年三大步 一步一千元——怀柔县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理论反思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区域及史料特点
第一章 “问题人物”的思想改造与人生际遇
    一.精诚所至:董心诚的重归“群众”之路
        (一)学生时代
        (二)军旅生涯
        (三)成为“反革命”
        (四)接受改造
        (五)成为“群众”
    二.我行我素:石逢生难以被改造的本性
        (一)成长过程一波三折
        (二)青年时期因言获罪
        (三)政治渗透下的家庭关系
        (四)本性难改:回村后的表现
        (五)学会使用政治话语保护自己
        (六)人生悲剧的心理分析
    三.大起大落:一个皮革手工业者人生的“高潮”与“低谷”
        (一)坎坷波折的前半生
        (二)改造生活
        (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四.“学而优则仕”:宁家成士绅梦想的破灭
        (一)求学
        (二)工作
        (三)管制
        (四)改造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私”之间: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干部
    一.集体化时代蔚村权力结构的变迁
    二.大队的核心干部
        (一)大队书记
        (二)大队长
        (三)其他干部
    三.小队干部
        (一)小队干部的基本设置
        (二)大队干部与小队干部之间的关系
    四.“三通四化”的干部形象
        (一)党课制度
        (二)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五.“人无完人”:干部的另一面
        (一)违反国家政策问题
        (二)“四清”与整风运动中的干部问题
        (三)作风问题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榜样的力量:集体化时期对模范的塑造
    一.制造模范
        (一)制造模范的标准及变化
        (二)制造模范的困难与问题
    二.解读模范
        (一)模范贴近生活
        (二)模范无处不在
        (三)模范的奖励
    三.典型模范
        (一)水利专业队队长赵世喜
        (二)第七生产队长卫胜利
        (三)“保险会计”杨家星
    四.事件中的模范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家庭·劳动·革命:妇女形象的嬗变
    一.互助组时期:妇女走向生产的准备
        (一)“互助”的早期理解
        (二)妇女参与生产的背景
        (三)效果和经验
        (四)理想的妇女形象
    二.初级社、高级社时期:从家庭妇女到劳动妇女
        (一)以妇女参加劳动生产为中心
        (二)妇女参加劳动生产的成绩
    三.人民公社时期:“劳动妇女”和“革命妇女”的双重身份
        (一)新的要求
        (二)新的举措
        (三)新的变化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的启蒙:集体化时代的儿童教养
    一.幼托事业的发展及幼儿教养
        (一)合作化时期“保育为主、教育为辅”的方针
        (二)人民公社化时期对“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培养
        (三)集体化时代后期:“儿童本位”的回归
    二.儿童的小学教养
        (一)集体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普及概况
        (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三)“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从拿镐到拿枪:建国以来乡村社会中的民兵
    一.民兵制度的数据分析
        (一)人数统计
        (二)组织、干部结构
        (三)年龄分析
        (四)基本情况
    二.民兵的日常管理
        (一)军事训练制度
        (二)宣传、学习制度
        (三)武器管理制度
        (四)评优制度
        (五)问题及对策
    三.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
        (一)改造种子山
        (二)抗旱蓄水
        (三)抗洪抢险
        (四)科学种田
    四.民兵营中的女民兵
    五.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考察(1965-1980年代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相关史料说明
    五、研究方法
一、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初步探索(1949-1964)
    (一)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缘起
    (二)巡回医疗的初步开展
    (三)主要特点
二、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全面发动(1965-1968)
    (一) 历史背景
    (二) 全面开展
    (三)医疗队的人员构成及分布情况
    (四)主要任务
    (五)“文革”后巡回医疗的新特色
三、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发展及衰落(1969-80 年代初)
    (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的新变化
    (二)支援边疆的北京巡回医疗队
    (三)1980 年代初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衰落及影响
四、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反思
    (一)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的总体评价
    (二)农村巡回医疗对当前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3)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一)“放开”“搞活”阶段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二)三次风波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第八章 结语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三、几点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二、着作
    三、论文
    四、报刊及档案
后记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专栏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现代性研究
        1.2.2 治理术研究
        1.2.3 国家、现代性与人口治理术的综合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借鉴
第二章 “包下来”:社会主义现代性与生命政治的建构(1949-1980年)
    2.1 总体性危机的社会诊断:由国家重建社会
    2.2 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组织起来”
        2.2.1 “一张白纸,正好写字”:毛的现代性图景
        2.2.2 “组织起来”:人口治理的总战略
        2.2.3 “包下来”与“单位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生命权力
第三章 “下放”:稀缺的现代性席位与剩余人口的治理术(1949-1980年)
    3.1 社会主义的“剩余人口”生产与排除
        3.1.1 作为现代性读本的《人口论》与《新人口论》:“人口剩余”与“席位稀缺”
        3.1.2 社会主义的“剩余人口”生产机制
        3.1.3 分类与排除的人口治理术:人民与人口的断裂
    3.2 小结:社会主义现代性的特征及其人口治理术的逻辑
第四章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发展危机与人口分流术
    4.1 规训乡村:剩余人口堆积空间的制造
        4.1.1 降服“作为变数”的乡村与“难对付的”农民
        4.1.2 剩余人口堆积地的制造与强制移民工程的开启
    4.2 紧急的现代化:“大跃进”与“大危机”
        4.2.1 启动大跃进的缘由
        4.2.2 大跃进的极端现代化本质
        4.2.3 “大跃进”:时间的压缩与数字的跃进
        4.2.4 “大危机”的爆发及其诊断
    4.3 治理“危机”:“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
        4.3.1 人“从哪里来”?
        4.3.2 回到“哪里去”?
        4.3.3 “哪些人”回去?怎样送“他们”回去?
    4.4 小结
第五章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剩余人口管理与改造的社会实验
    5.1 教育大跃进与“受教育的”失业者:“就业”的新动向
    5.2 经济剩余人口下放工程的系统构建:从危机到常规的治理术
    5.3 从经济剩余到秩序剩余的人口治理术:改造人的政治工程与乌托邦
        5.3.1 降服“红卫兵”
        5.3.2 谁是下放者:“青年”、“社会青年”到“知识青年”的构建
        5.3.3 最后的乌托邦?剩余人口的管理与青年人的改造
    5.4 下放运动为何止于1980年:现代性话语的重构与人口治理术的转型
        5.4.1 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层次转换:从革命到发展
        5.4.2 生命政治的重构与人口治理术的转型:从拯救到满足
        5.4.3 构建发展:“知青下乡运动”的去政治化
        5.4.4 “倒逼”:知青的命运抗争与领导人的加快顺应
        5.4.5 解决之道:政治问题的经济化治理方式
第六章 结语
    6.1 “社会主义现代性—国家—人口治理术”的解释框架
    6.2 乌托邦之殇
    6.3 反思现代性:复杂社会里的自由与自我解放
参考文献

(6)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悄然归去的浩然
    第一节 孤独的落幕
    第二节 为谁写作
第二章 家庭出身和青年时代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歌者
        一、从孤儿到户主
        二、记者生涯
    第二节 作家梦
        一、一张“作家证”
        二、从《红旗》到北京市文联
第三章 早期创作活动
    第一节 “文革”前的短篇小说
        一、主要作品集
        二、作品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创作经验
        一、无产阶级理想人物的塑造
        二、创作公式
    第三节 评论界对浩然短篇小说的评价
        一、肯定浩然对社会主义新生活、新事物的歌颂
        二、批评浩然对阶级斗争表现不足
第四章 《艳阳天》的创作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创作背景及经过
        一、《艳阳天》的创作背景
        二、《艳阳天》的创作经过
    第二节 《艳阳天》的主要内容与改编
        一、主要内容
        二、《艳阳天》的版本差异与不同时期的推介
        三、小说文本的外溢
    第三节 阶级斗争的文学描述
        一、《艳阳天》的创作特色
        二、《艳阳天》里的阶级阵营与阶级矛盾
        三、《艳阳天》关于阶级斗争的日常化、生活化的描述
    第四节 评论界对《艳阳天》的解读与批判
        一、“文革”时期的评论
        二、“文革”后的评论
第五章 《金光大道》的创作及其影响
    第一节 《金光大道》的创作经过及主要内容
        一、《金光大道》创作经过
        二、《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一、“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叙述
        二、“农业合作化”的文学叙述
    第三节 《金光大道》的政治宣讲
        一、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二、“高大全”的示范性与样板性
        三、革命话语对日常生活的入侵
    第四节 小说文本的外溢
        一、小说文本的改编
        二、电影《金光大道》的拍摄与影响
    第五节 《金光大道》的相关评论
        一、“文革”期间的评价
        二、“文革”后的评价
第六章 “文革”中的经历及其它创作
    第一节 “文革”期间经历
        一、走红的农民作家
        二、“文革”中两桩公案
    第二节 《西沙儿女》的创作与影响
        一、《西沙儿女》的创作
        二、《西沙儿女》内容与特色
    第三节 迎合与彷徨:《百花川》创作与修改
        一、《百花川》的内容
        二、从《三把火》到《百花川》
    第四节 对“文革”期间浩然的评价
        一、浩然作品的评价
        二、对浩然“文革”表现的评论
第七章 “文革”后浩然的境况和文学活动
    第一节 遁走“泥土巢”
        一、“文革”后的经历
        二、“文艺绿化”工程
    第二节 “文革”后的创作
        一、“反思”过去寻找新出路
        二、主要作品
        三、对浩然“文革”后作品的评价
第八章 浩然作品的艺术分析
    第一节 浩然创作的四个阶段
    第二节 政策、主题与故事情节
    第三节 语言特色
第九章 浩然政治化写作的文化逻辑
    一、浩然晚年受到的批评
    二、浩然政治化写作的逻辑分析
附录1 打倒“四人帮”后浩然在北京市文联恢复大会上的检讨
附录2 浩然关于老舍之死的第一次访谈
附录3 浩然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二、学术研究概况
        (一) “文化大革命”史研究
        (二) “文革”时期的社会生活研究
        (三) 20世纪初至今的娱乐生活的研究
    三、研究资料、角度、方法和研究内容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北京概况(1949~1976)
    一、行政区划的变迁
    二、人口的变化
    三、城乡居民劳动时间、收入和消费情况
        (一) 劳动时间
        (二) 城镇居民的收支情况
        (三) 农村居民的收支情况
        (四) 货币购买力情况
    四、结论
第二章 声电光影的交汇
    第一节 电影
        一、看什么电影
        (一) 1966年5月-1969年底
        (二) 1970年初-1976年10月
        (三) 内参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
        二、怎样看电影
        (一) 城镇居民的观影方式
        (二) 郊区和农村居民的观影方式
        (三) 单位租片放映
        (四) 北京市整体的观影情况
    第二节 广播
        一、听什么广播
        二、怎样听广播
    第三节 电视
        一、看什么电视
        二、怎样看电视
    小结
第三章 红舞台上的红色记忆
    第一节 音乐、歌曲
        一、1966年5月—1969年底
        (一) 领袖颂歌
        (二) 语录歌
        (三) 红卫兵歌曲
        二、1970年初—1976年10月
        (一) 战地新歌
        (二) 知青歌曲
        (三) 电影歌曲
        (四) 音乐演出
        (五) 外国音乐团队和音乐家的来访演出
        三、器乐
    第二节 舞蹈
        一、“造反舞”和“忠字舞”
        (一) “造反舞”
        (二) “忠字舞”
        二、舞蹈领域的复苏
        三、外国舞蹈(歌舞)团体来访演出
    第三节 戏剧
        一、“革命样板戏”
        (一) “样板戏”的来源与成型
        (二) “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和价值
        (三) 人们对于“样板戏”的不同感受
        二、“样板戏”之后
        (一) 折子戏
        (二) 移植“样板戏”
        三、其它戏剧
        (一) 话剧
        (二) 木偶戏、皮影戏
        四、外国戏剧表演团体的来访演出
    第四节 曲艺、杂技
        一、曲艺
        二、杂技
    第五节 文艺演出
        一、艺术表演团体和专业剧场
        (一) 艺术表演团体
        (二) 专业剧场
        二、文艺演出
        (一) 演出票价
        (二) “文革”后期的文艺调演
    小结
第四章 无知岁月的阅读求知
    第一节 图书
        一、阅读生活的“三座大山”
        二、正规出版社的图书出版
        (一) 1966年5月—1970年底
        1、毛泽东着作
        2、“样板戏”图书
        3、政治文件
        (二) 1971年初-1976年10月
        1、出版事业的复苏
        2、政治运动中的古籍出版
        三、连环画
        四、其他读书来源(非正规渠道的读书来源)
        (一) 私人藏书
        (二) 内部书
        (三) 图书馆、资料室流散出来的书
        (四) 手抄本
        五、读书活动
    第二节 报刊
        一、报纸
        (一) “文革小报”
        (二) 正规报纸
        二、期刊
    第三节 图书馆和图书借阅
    小结
第五章 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
    第一节 群众体育
        一、单位中的体育
        (一) 学校体育
        (二) 职工体育
        (三) 广播体操
        (四) “语录操”
        二、生活中的体育
        (一) 游泳
        (二) 乒乓球
        (三) 滑冰
        (四) 自行车
        (五) 其他/孩子们的游戏
    第二节 体育赛事
        一、北京的体育场馆
        二、重大体育赛事
        (一) 国内重大体育赛事
        1、五项球类运动会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届体育运动会
        3、第三届全国运动会
        (二) 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1、亚非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2、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
        3、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
        4、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
        三、一般性/普通体育赛事
        (一) 国内普通赛事
        (二) 国际普通赛事
        四、“文革”中体育比赛的各种趣闻
    小结
第六章 举城欢腾的节日庆典
    第一节 春节
        一、“文革”前的过年习俗
        二、“文革”时期的过年习俗
        (一) 吃
        (二) 习俗
        (三) 玩
        (四) 文艺节目和电影
        (五) 公园和风景区
        (六) 春节环城赛跑
    第二节 “十一”和“五一
        一、“十七年”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一) “十一
        (二) “五一
        二、“文革”时期的“十一”和“五一
        (一) 1966~1971年
        1、“十一
        2、“五一
        (二) 1972~1976年
    小结
第七章 其他娱乐活动
    第一节 旅游
        一、大串连
        二、公园和风景区
        (一) “文革”初期对公园和风景区的破坏
        (二) “文革”中后期的调整与恢复
        1、天安门
        2、古建公园
        3、植物园
        4、动物园
        (三) 游览概况
    第二节 展览
        一、博物馆和展览馆
        二、国内展览
        三、国际性展览
    第三节 餐厅
        一、“文革”初期的餐饮怪象
        二、莫斯科餐厅
        三、中餐馆
    第四节 文化馆和群众文化活动
        一、“十七年”时期的群众文化
        二、“文革”时期的群众文化
        (一) 文化馆
        (二) 群众文化活动
        1、艺术表演活动
        2、美术、摄影、书法活动
        3、文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特征
    二、启示
    三、一点思考
附录:文艺调演节目单
参考文献
谢辞

(9)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2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背景
    2.1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农业形势
    2.3 应对农业危机的临时之举
    2.4 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出台
第3章 坚决纠正“五风”错误
    3.1 “十二条”紧急指示信
    3.2 整风整社运动
    3.3 退赔平调财物
第4章 调整人民公社体制
    4.1 全党农村大调查
    4.2 解散公共食堂
    4.3 废除供给制
    4.4 划小社队规模
    4.5 确定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第5章 大力加强农业战线
    5.1 确立农业基础地位
    5.2 清理、下放农村劳动力
    5.3 精简城镇人口
    5.4 各行各业支援农业
    5.5 对农业实行财政倾斜
第6章 调整农村经济政策
    6.1. 恢复自留地,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6.2 恢复农村集市贸易
    6.3 实行“借田渡荒”政策
    6.4 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6.5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第7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定位
    7.1 促进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7.2 促进其他战线的调整
    7.3 杜绝社会动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7.4 孕育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
    7.5 农业调整的历史局限
第8章 农业调整的历史经验
    8.1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8.2 对农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8.3 农业兴则百业兴,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8.4 农村经济政策必须以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基本出发点
    8.5 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根本纠正“左”倾错误,避免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
    8.6 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完善我国农业保护政策体系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博期间的科研和奖励情况

(10)公共卫生视野下的国家政治与社会变迁 ——以民国时期江西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民国以前的卫生观念与卫生管理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卫生观念与卫生行为
        一、传统之卫生观念
        二、传统之卫生行为
        三、西医东渐与近代公共卫生观念的萌芽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卫生管理
        一、传统时代的国家医政组织及其特点
        二、传统时代的国家与公共卫生
        三、近代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民国时期江西的卫生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组织与体系——民国江西卫生行政组织体系
        一、民国时期全国卫生行政组织概要
        二、民国江西卫生行政组织体系
    第二节 “制度”与“规训” #49——民国江西卫生法规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民国江西卫生法律体系的形成
        二、民国江西卫生法规体系的特点
        三、民国卫生法律建设之反思
    第三节 管理与培养 #54一 民国江西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一、民国江西卫生人力资源概况
        二、民国江西卫生人员管理及任用
        三、医事教育与培训——卫生人员的培养
    第四节 民国江西卫生经费及基层卫生组织收费分析
        一、民国江西全省卫生经费概况
        二、基层卫生服务组织的收费分析
第三章 民国江西公共卫生事业之发展
    第一节 民国江西卫生医疗与卫生防疫事业
        一、卫生医疗
        二、卫生防疫
    第二节 民国江西妇幼卫生与学校卫生
        一、妇幼卫生
        二、学校卫生
    第三节 民国江西环境卫生与卫生教育事业
        一、环境卫生的改良与建设
        二、卫生教育与卫生运动
第四章 公共卫生与国家政治
    第一节 国家与卫生
        一、“病夫”之喻——卫生与民族性的隐喻
        二、国家“卫生”——公医制度
        三、卫生与红色政权——以20世纪30年代江西苏区的卫生防疫为中心
    第二节 卫生与国民性改造——以南昌新生活运动为中心
        一、清洁·规矩·规训——南昌市新生活运动
        二、国民性改造
        三、新生活运动失败之原因
第五章 公共卫生与社会变迁
    第一节 “亦新亦旧”——复杂的多元社会
        一、两个“范式的斗争”——中西医的冲突
        二、“亦新亦旧”——新旧并存的图景
        三、诠释——从“大传统”与“小传统”想起
    第二节 冲突与沉淀
        一、“行政化”与“弥散”的冲突
        二、两个案例——“制度化”的后面
        三、沉淀——控制与牵制、渗透与制衡的整合
    第三节 “世事浮云多变迁”——卫生与社会变迁
        一、医生群体的变迁
        二、医疗空间的转换
        三、新的卫生理念的形成
结语
    一、公共卫生与国家权力
        1. 国家权力的扩张
        2. 西医“霸权话语”的确立
        3. 现实与虚拟之间——民国公共卫生建设事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二、公共卫生与社会变迁
        1. 社会变迁加速了公共卫生现代化进程
        2. 公共卫生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
        3. 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轨迹凸显了近代中国变迁的特点
附录
    附表1 江西省卫生行政系统表(1937年)
    附表2 江西各县县立医院或诊疗所状况表(1935年8月制)
    附表3 江西农村服务区关系系统图
    附表4 民国中央及江西省主要卫生法规表
    附表5 国内医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附表6 江西省立助产学校教职员一览表
    附表7 江西各县卫生院工作简要统计表(1937年)
    附表8 江西各农村卫生组及保健所工作简要统计表(1937年)
    附表9 1939年江西各县卫生院所治疗疾病分类统计
    附表10 1940年江西各县卫生院所治疗疾病分类统计
    附录11 南昌市医师注册规则
    附表12 民国时期全国防疫组织系统图表
    附表13 各地疫情旬报表(样表)
    附表14 江西省历年鼠疫流行情况(1941-1946年)
    附录15 学校卫生实施方案
    附表16 省立中学校医一览表(1929年)
    附表17 县第〇区〇〇乡镇〇保初期环境卫生工作月报表(样表)
    附录18 工合社应如何注意卫生
    附录19 公路卫生须知
    附表20 江西全省医药卫生人员人数统计
    附表21 南昌市中西医生调查表
        1. 江西省会公安局第一分局西医调查表
        2. 南昌市公安局第二分局中西医师调查表
        3. 省会公安局第三分局中西医师调查表
        4. 江西省会公安局第四分局境内中西医调查表
        5. 江西省会公安局第五分局中西医士调查表
        6. 江西省会公安局第六分局中西医师调查表
        7. 江西省会公安局第七分局辖内中西医师调查表
        8. 江西省会公安局第八分局境内中西医生一览表
        9. 江西省会公安局第九分局界内中西医师调查表
        10. 江西省会公安局牛行特设分局界内中西医调查表
    附表22 江西省立医专附属医院现任职员一览表(1928年)
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四、三年三大步 一步一千元——怀柔县开展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社会主义新人” ——集体化时代一个晋东南村庄的个体与群体[D]. 张瑜. 山西大学, 2020(01)
  • [2]北京市农村巡回医疗考察(1965-1980年代初)[D]. 王红珠.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3]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5]现代性、国家与人口治理术(1949-1980年)[D]. 郑鹏.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6]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D]. 任玲玲. 南京大学, 2013(07)
  • [7]“文革”时期北京民众的娱乐生活[D]. 谭君. 首都师范大学, 2013(S2)
  • [8]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9]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业调整研究[D]. 高其荣. 湘潭大学, 2011(05)
  • [10]公共卫生视野下的国家政治与社会变迁 ——以民国时期江西省为中心[D]. 吴郁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三年三步,一步千元——怀柔县农村合作医疗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