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设综合治理示范中心

广东省建设综合治理示范中心

一、广东建综合处理示范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1)在《以“高标准”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作侧记》文中研究说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建科院")成立于1958年,主要从事建设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专业范围涉及地基基础、建筑结构、道路桥梁、水利交通、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风工程、建筑幕墙门窗、建筑设备、智能建筑、建筑起重机械、安防工程、建筑节能、建筑物诊治、建筑环境、建筑防火、安全技术等领域,形成了从咨询、设计到检测、监理的为工程项目建设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全面打造成为广东省内龙头、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工程建设领域研究机构,成为政府在工程建设领域和城镇运营领域的主要技术支持和依托单位。

陈嘉俊[2](2020)在《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大力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未来推进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于广东而言,是继续保持经济总量优势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是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湛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广东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湛江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需要湛江为大湾区建设发挥助力作用,关键在于能否实现湛江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积极融入。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和前提,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启示,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出发,提出融入的重要路径和对策,目的是实现湛江更好融入大湾区建设,打造两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本文以研究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主,通过查找相关材料、收集文献专着、材料归法分析等方法对文章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将全文内容分为7大部分内容进行全面阐述,其中包括绪论阐述、理论与概念阐述、现状与问题分析、国内外经验借鉴内容、路径和对策选择,以及文章最后的结论部分等内容,其中绪论部分主要研究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理论与概念主要涉及与大湾区相关的概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在现状问题中主要围绕湛江所具备的优势条件、产业基础、社会资源等展开,并提出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还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以借鉴国内的天津市、慈溪市、国外的奥克兰市和千叶县等城市的先进经验,找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和对策。而在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选择和对策研究中,主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需求、科技协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和开放交流合作等方面寻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从建设科技中心、完善沟通机制、培育高端人才、构筑法治体制等方面提出保障湛江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顺利实施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必须深入学习和借鉴过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着力提振整体经济实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高效治理社会问题、大力培养高端人才、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扩大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以及强化构筑法律保障网络等,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3](2020)在《关于发布“2019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公告 华夏奖字[2020]第3号》文中研究说明各有关单位:2019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评审、公示工作已经结束。经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批准,2019年度授奖项目共13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82项,现予公告。附件:2019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二〇二〇年三月十三日

梅凯强[4](2019)在《日本竞进社模范蚕室对民国时期闽粤地区改良蚕室的影响及其相互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给日本带来了机械抽丝的工业技术,刺激了日本的养蚕法和蚕室的改良。本文梳理日本改良蚕室在建筑形制和环境调控方式上的演变。从基于“清凉育”的田岛弥平住宅到基于“清温育”的高山社蚕室,到最后基于“一派温暖育”的竞进社模范蚕室,竞进社模范蚕室作为最成熟的蚕室形制类型受到竞进社讲习所的大量推广,不仅对日本国内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民国时期闽粤地区的改良蚕室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梳理民国时期福建和广东蚕业改良方式和改良蚕室,然后将广东改良蚕室和福建改良蚕室分别与竞进社模范蚕室比较,发现竞进社模范蚕室对民国时期闽粤地区的改良蚕室在建筑形制和环境调控上有很大的影响。日本竞进社模范蚕室在全球传播过程中,调控养蚕环境的建筑技艺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不变,而实现这种调控技艺的途径(建筑技术)有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建筑技术与建筑技艺分离开,所以蚕室建筑在传播过程有很多创新的可能性。闽粤地区的蚕业改良通过系统的社会组织架构和科学的养蚕技术得以实现,其中养蚕技术包括养蚕方法和蚕室做法。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和蚕业改良社会组织结构的差异,福建改良蚕室和广东改良蚕室在建筑形制和环境调控方式上有较大差异,分别出现“建筑型”蚕室和“装置型”蚕室。因此民国时期福建地区和广东地区的改良蚕室对日本竞进社蚕室的不同转译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的改良组织架构。

董茜月[5](2019)在《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正处于服务型政府建设攻坚期,工程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的优化改革在不断向纵深推进,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并未受到与企业信息化相当的重视。经过十数年发展,经历办公信息化后,伴随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浪潮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符合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求,加深了行业与管理部门的联系与信任,对建筑业信息化建设大有益处。本文在研读大量文献与现有电子政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情况,对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现状进行调研,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一般信息公开”、“网站环境”、“功能推广”、“电子参与”、“行业信息发布”与“网上政务办理”共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以及60个三级指标。应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克服层次分析法调查中数据难以搜集的问题,较为准确的反映了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相关人员对于指标权重的意见,从而得到了三级指标体系的权重。将重庆市与另外四省份的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应用指标体系进行测评,得出各自分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进步空间巨大。在一般信息发布和网站环境的建设方面表现较为优秀,但电子参与和功能推广十分薄弱,亟需实现突破。在行业信息发布和网上政务办理方面,重庆市表现与其他省市差别并不大,整体处于需要加强建设的阶段。最后,作者就重庆市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初步的建议。从测评结果而言,本文提出的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现状。

徐立[6](2019)在《广东省法治乡镇创建对策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个新目标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提出的宏伟目标,是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重要指引,为全面依法治国明确了方向。目前,基层乡镇法治建设仍然比较滞后,法治机制构建不够完善,群众法治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法治中国建设的因素。法治乡镇创建是一项法治系统工程,必须与本地区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坚持依法维权等方面工作统筹推进。如果在某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和制约法治乡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本文以河源市为案例,创新提出“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法安河源、德润民心’专题活动相结合,深入推进法治创建工作”的法治建设模式,促进河源市基层治理法治化,推动基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结合地方法治建设的相关理论,在当前中央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立足于广东的实际情况,以及笔者在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工作中获取的相关资料,总结了 2016年以来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一是镇街党政机关带头依法办事能力进一步提高;二是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进一步增强;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四是基层民主发展进一步规范。针对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的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乡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执法人员履职能力、执法监督体制机制、群众法治观念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最后,就河源市如何更好地推进法治乡镇创建工作提出了对策,要通过健全完善乡镇法治工作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法治人文环境、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健全地方法治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河源市法治建设“四级同创”的实效性,为“两个河源”建设提效破局提供法治保障。

苏柱华,李伟锋[7](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认为通过省内农业发展、科技创新方面的数据分析,结合广东实际情况,对科技创新驱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在分析2012—2016年广东农业数据的基础上,从农业科技综合竞争力、产学研机制、绿色发展机制、农业科技队伍素质、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关键技术等方面分析科技创新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农业有效供给、财政支农力度、农业经营主体实力、农业科技有效供给等方面分析制约广东农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及原因,提出科技支撑广东农业发展基本特征的总体判断和总体思路,从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先行、强化种业创新、创新绿色种养方式、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创新物流保鲜和监测溯源技术、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加强科技培训、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梁嘉明[8](2017)在《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是省部院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试点工程,也是我国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探索。作为广东省科技创新的重大政策,专项计划实施自20062013年的7年来,广东省财政投入共计28亿元,带动各地市财政投入120亿元,引导社会和企业投入产学研经费1000多亿元,产学研合作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开展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是提高政府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是我国正在提高的政府管理效能的一种先行探索,体现了强化问责的思想。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需要,适时总结专项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深入认识产学研合作的规律和特点,为未来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提出建议。研究旨在对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便提升认识、展望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从研究内容看,既包括了专项资金带来的直接效果,也包括其溢出效应,产生的示范带动作用,还包括其作为试点工程,产生的政策影响。从研究理论角度,实施效果既包含有“成果”、“成就”的含义,也蕴含着“举措”、“影响”的意思。实施效果研究可以看作是对特定组织或个体活动的结果及结果实现过程中实施行为的考核,关注的是结果对目标的满足程度,及实现结果过程中实施行为对促进目标达成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和自上而下的理论驱动研究相结合,政策分析和大量的案例分析相结合,相比起基于财政项目的绩效评价,其创新点在于,实施效果研究不是从财政角度评估经费使用的有效性,而是从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角度,研究专项的效果、影响,体制机制以及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作者将尝试总结出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实践在哪些方面丰富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理论,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规律性问题。

李颂[9](2016)在《广东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技推广同农业生产有着直接影响,为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就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的研究。从当前广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农技推广体系不完善、农技人员素质较低、农民积极性不高是当前比较典型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外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本现状,并根据对多元化推广组织发展的趋势及特点情况,找出农技推广体系及其他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所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此外,通过对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所进行的改革进行相应的解剖,探究适合我国当前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发展模式及机制,并提出我国在今后推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可行方案和政策建议。从当前的农业生产的实际形势来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已经成为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如何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焦点。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成为三农问题的主要任务的情况下,从上而下、从基层到农村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已经成为今后的主要任务。对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本文主要是按照以下顺序来进行研究。首先是要对农业推广的相关概念,诸如农技推广的构成、特征和作用以及推广模型构建原理等来进行分析。其次则是要分析当前广东省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农技推广现状,对当前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都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来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了能够使得本文的研究能够变得更有科学性,本文将采用多种方法来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文将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定性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在对农业推广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过程中,本文将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来进行分析;在对当前农技推广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法来进行分析。在介绍国内外农业推广的时候则是通过对比分析法来分析国内外经验的借鉴意义。最后是用归纳总结法来对本文的观点结论来进行总结。

吴一岳[10](2013)在《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引领广东建材创新发展——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报告》文中认为1全省建材产业的回顾1.1全省建材产业发展概况省建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五年,是我省建材行业坚定不移地迈入科学发展轨道、转变增长模式、实现新的历史跨跃的时期。我省建材行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了新的共识、新的实践和新的收获。⑴行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有1861家,比2007年增加33家,增长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3274.6亿元(占全国8.3%,居全国第三

二、广东建综合处理示范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建综合处理示范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以“高标准”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作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 标准建设硕果累累
    1.1 标准化科研
        1.1.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研究
        1.1.2 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技术研究
    1.2 标准化实施
        1.2.1 道路桥梁检测与监测
        1.2.2 装配式建筑成套技术
        1.2.3 建筑物诊治技术
    1.3 标准获奖
2 创新引擎人才支撑
3 抓住机遇聚焦未来

(2)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湾区
        2.1.2 粤港澳大湾区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协同创新理论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3 核心—边缘理论
3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现实基础
        3.1.1 具有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条件
        3.1.2 拥有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产业基础
        3.1.3 具有协助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科技资源
        3.1.4 具备衔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
        3.1.5 具有与粤港澳大湾区相融的社会文化
    3.2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取得的成效
        3.2.1 新建了多条对接粤港澳地区的交通新干线
        3.2.2 承接了多个粤港大湾区的产业转移项目
        3.2.3 与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了多项重大产学研合作
        3.2.4 在海洋领域取得了突出的融入效果
        3.2.5 初步开展了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军民融合合作
    3.3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湛江政府对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尚未明确
        3.3.2 湛江的发展观念与合作开放意识存在滞后性
        3.3.3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合作机制尚未健全
        3.3.4 湛江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专项政策不足
4 国内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经验分析
        4.1.1 天津滨海新区融入环渤海大湾区建设经验
        4.1.2 慈溪市融入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设经验
    4.2 国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经验分析
        4.2.1 奥克兰市融入旧金山大湾区的建设经验
        4.2.2 千叶县融入东京湾区的建设经验
    4.3 国内外典型城市融入湾区的建设的经验总结
        4.3.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是融入湾区建设的重要前提
        4.3.2 推进产城融合是融入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4.3.3 深化产学研结合是融入湾区建设的创新动力
        4.3.4 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是融入湾区建设的绿色动力
5 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径选择
    5.1 交通基础设施的衔接路径
        5.1.1 发展高速铁路巩固湛江的全国性交通枢纽性城市地位
        5.1.2 打造华南地区唯一通航的40万吨级船舶的深水港口
        5.1.3 借助湛江新国际机场建设契机打造空港经济圈
    5.2 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的共建路径
        5.2.1 夯实产业园区的大基础
        5.2.2 开展项目大招商推进新产业发展
        5.2.3 继续深化和推进产业园的联合共建
    5.3 科技创新发展的协同路径
        5.3.1 加强科创基础能力建设
        5.3.2 优化湛江科创发展环境
        5.3.3 产学研合作助推科创成果转化
    5.4 乡村振兴发展的共享路径
        5.4.1 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美丽乡村
        5.4.2 培养基层“头雁”对接新时期的精准扶贫
        5.4.3 构建湛江新型“菜篮子”特色农业全产业链
    5.5 对外开放交流的合作路径
        5.5.1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携手推进国际产能的新合作
        5.5.2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推广中国制度创新的建设经验
        5.5.3 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6 湛江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策
    6.1 明确湛江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6.1.1 承接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中难以安排的重大产业项目
        6.1.2 为粤港澳大湾区架起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
        6.1.3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
    6.2 进一步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提升创新合作开放的意识
        6.2.1 提高合作意识激发时代担当
        6.2.2 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发展效率
        6.2.3 增强机遇意识实现互利共赢
    6.3 建立和完善湛江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沟通合作机制
        6.3.1 建立两地政府间工作协商与沟通机制
        6.3.2 推进湛江智库与粤港澳大湾区智库的合作
        6.3.3 创新湛江在“一国两制三法系”环境下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
    6.4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对湛江出台更加开放的政策
        6.4.1 健全全省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
        6.4.2 优化全省各区域对口帮扶机制
        6.4.3 健全全省的区际利益补偿机制
    6.5 制定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
        6.5.1 构筑创新平台进行高端产业承接
        6.5.2 以产业支撑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
        6.5.3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交通综合枢纽
        6.5.4 完善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科技创新中心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4)日本竞进社模范蚕室对民国时期闽粤地区改良蚕室的影响及其相互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畴
    1.3 研究意义和目标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1.4.1 研究路径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文献综述
        1.5.1 日本蚕室相关文献
        1.5.2 福建蚕室相关文献
        1.5.3 广东蚕室相关文献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日本近代蚕室演变以及竞进社模范蚕室的影响
    2.1 日本近代改良蚕室的背景和意义
        2.1.1 日本蚕室改良的世界社会背景
        2.1.2 日本蚕室改良的原因和意义
    2.2 日本近代养蚕法和蚕室类型的演变
        2.2.1 日本近代养蚕法的演变
        2.2.2 日本近代蚕室类型的演变
    2.3 基于“清凉育”养蚕法的田岛弥平住宅
        2.3.1 “清凉育”养蚕法简介
        2.3.2 主屋型蚕室基本形制
        2.3.3 田岛弥平住宅蚕室
        2.3.4 田岛弥平住宅对蚕室建筑的影响
    2.4 基于“清温育”养蚕法的高山社蚕室
        2.4.1 “清温育”养蚕法简介
        2.4.2 长屋过渡型蚕室基本形制
        2.4.3 高山社蚕室
        2.4.4 高山社蚕室对于蚕室建筑的进步意义
    2.5 基于“一派温暖育”养蚕法的竞进社模范蚕室
        2.5.1 “一派温暖育”养蚕法简介
        2.5.2 长屋型蚕室基本形制
        2.5.3 竞进社模范蚕室
        2.5.4 竞进社模范蚕室的进步意义
    2.6 日本改良蚕室的演变及其对全球养蚕建筑的影响
        2.6.1 日本改良蚕室的演变总结
        2.6.2 竞进社模范蚕室对全球养蚕建筑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福建改良蚕室和日本竞进社蚕室的比较
    3.1 民国时期福建蚕业改良的背景
        3.1.1 民国时期福建地理气候特点
        3.1.2 民国时期福建蚕业现状
        3.1.3 民国时期福建蚕业改良的社会架构
    3.2 民国时期福建蚕种特性和改良蚕室建筑
        3.2.1 民国时期福建改良蚕种的特性
        3.2.2 民国时期福建改良蚕室
    3.3 民国福建改良蚕室与日本竞进社蚕室的比较
        3.3.1 气候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比较
        3.3.2 蚕室建筑形制的比较
        3.3.3 蚕室调控机制的比较
        3.3.4 蚕室建筑构造做法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广东改良蚕室和日本竞进社蚕室的比较
    4.1 民国时期广东蚕业改良的背景
        4.1.1 民国时期广东地理气候特点
        4.1.2 民国时期广东蚕业改良前的现状
        4.1.3 民国时期广东蚕业改良的组织架构
    4.2 民国时期广东蚕种特性和改良蚕室建筑
        4.2.1 民国时期广东改良蚕种的特性
        4.2.2 民国时期广东蚕业改良分区
        4.2.3 民国时期广东改良蚕室
        4.2.4 广东省伦教蚕种场
    4.3 民国广东改良蚕室与日本竞进社蚕室的比较
        4.3.1 气候环境和社会背景的比较
        4.3.2 蚕室建筑形制的比较
        4.3.3 蚕室环境调控的比较
        4.3.4 蚕室建筑构造做法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广东改良蚕室和福建改良蚕室的比较
    5.1 蚕业改良方式
        5.1.1 气候条件和蚕种习性的比较
        5.1.2 蚕业改良组织架构的比较
    5.2 “装置型”改良蚕室和“建筑型”改良蚕室
        5.2.1 改良蚕室建筑形制比较
        5.2.2 改良蚕室环境调控比较
        5.2.3 改良蚕室构造做法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现状
    2.1 基本概念
    2.2 国内外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2.1 国外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2.2 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2.3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2.3.1 国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
        2.3.2 国内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
        2.3.3 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价指标体系总结
        2.3.4 对于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2.4 理论基础
        2.4.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4.2 服务质量评价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1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2 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2.1 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及内容
        3.2.2 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3.2.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3.3 重庆市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3.3.1 重庆市电子政务发展总体情况
        3.3.2 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现状
        3.3.3 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发展环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体系的选择
    4.2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评价主体及范围
        4.3.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评价主体
        4.3.2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评价范围
    4.4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4.5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指标体系构成
    4.6 指标体系的说明
        4.6.1 一级指标的含义及来源
        4.6.2 二级指标的含义及来源
        4.6.3 三级指标具体内容及评分标准
    4.7 构权方法的选择
        4.7.1 构权方法的分析
        4.7.2 构权方法的选择
    4.8 运用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准备工作
        4.8.1 层次分析法求权重的分析
        4.8.2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
        4.8.3 问卷设计和调查准备
    4.9 层次分析法确定个体指标权重
    4.10 群组指标权重的确定
        4.10.1 群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4.10.2 聚类方法分析
        4.10.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11 本章小结
5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
    5.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的说明
        5.1.1 评测对象的选择
        5.1.2 评测方式和步骤
    5.2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测评
        5.2.1 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测评说明
        5.2.2 测评结果分析
    5.3 案例分析总体评价
        5.3.1 案例评价结果的总体评价
        5.3.2 重庆市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5.3.3 指标体系的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联合国地方政务评价指标
    C.《建设指南》评价指标
    D.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调查
    E.案例省市三级指标评分细表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广东省法治乡镇创建对策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情况
        1.3.2 国外研究情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法治乡镇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法制与法治
        2.1.2 地方法治建设
        2.1.3 法治乡镇创建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
        2.2.2 中国特色法治建设理论
        2.2.3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布局论
3 广东省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工作现状及主要成效
    3.1 广东省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工作概况
        3.1.1 广东省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标准
        3.1.2 广东省河源市法治乡镇(街道)创建工作措施
    3.2 河源市Z镇的基本概况
        3.2.1 Z镇政府法治建设现状
        3.2.2 Z镇S村民主法治村建设现状
    3.3 广东省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3.4 广东省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乡镇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3.4.2 乡镇法治工作人员的依法治理工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3.4.3 乡镇执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3.4.4 人民群众法治素养有待加强
4 广东省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领导干部履职意识因素制约法治乡镇创建
    4.2 法治监督机制因素制约法治乡镇创建
    4.3 执法人员能力因素制约法治乡镇创建
    4.4 群众法治意识因素制约法治乡镇创建
5 广东省河源市法治乡镇创建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5.1 健全完善乡镇法治工作体制机制
    5.2 营造良好的法治人文环境
    5.3 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5.4 建立健全地方法治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5.5 全面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科技创新驱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科技创新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 通过提升农业科技综合竞争力为广东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平台
    1.2 产学研机制创新支撑广东农业产业化发展
    1.3 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广东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1.4 通过提高农业科技队伍素质为广东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5 加快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关键技术研发, 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1.6 科技创新为广东农业“走出去”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撑
2 制约广东农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及原因分析
    2.1 农业有效供给不足
        2.1.1 供给数量不足——粮食缺口达2/3
        2.1.2 供给结构不均衡——缺乏优质农产品
    2.2 财政支农力度相对较弱
    2.3 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够强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不够多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力还很弱
    2.4 农业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2.4.1 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
        2.4.2 农业环境保护机制还不健全
    2.5 生产效率不够高
    2.6 产业链条不够长
    2.7 竞争力不够强
    2.8 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
        2.8.1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2.8.2 农业科研供给结构不平衡
3 科技支撑广东农业发展基本特征的总体判断和总体思路
    3.1 农业发展总体“大而不强”
    3.2 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4 科技创新驱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顶层设计, 规划先行
    4.2 强化种业创新,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3 创新种养方式,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4.4 拓展农产品加工空间, 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4.5 创新物流保鲜和监测溯源技术, 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6 加快智慧农业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4.7 加强科技培训, 增强新型经营主体自身发展能力
    4.8 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
    4.9 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珠三角都市农业
        4.9.1 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
        4.9.2 发展全产业链
        4.9.3 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

(8)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的理论分析
    2.1 产学研合作
        2.1.1 产学研合作的涵义
        2.1.2 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和作用
        2.1.3 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定位与市场机制
    2.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
        2.2.1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目标
        2.2.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内容
        2.2.3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主要特点
    2.3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
        2.3.1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的界定
        2.3.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的具体内容
        2.3.3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研究的难点
    2.4 本文分析依据的主要理论
        2.4.1 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理论
        2.4.2 三螺旋理论
        2.4.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4.4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的维度和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的研究分析
    3.1 实施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措施
        3.1.1 高层会商需求驱动的顶层设计机制
        3.1.2 多层次多主体协同合作的开放联动机制
        3.1.3 点线面结合带动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推进机制
        3.1.4 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动态调整机制
        3.1.5 上下结合的多渠道项目组织机制
        3.1.6 专项计划投入引导多元投入配套机制
    3.2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的实施效果
        3.2.1 搭建了创新平台
        3.2.2 集聚了国内外科技人才队伍
        3.2.3 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3.2.4 提升了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2.5 促进了广东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2.6 攻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3.2.7 示范带动了我国产学研合作工作
    3.3 从专项计划实施中总结的经验与认识
        3.3.1 国情与省情对产学研合作的影响
        3.3.2 合作模式的多样化特点
        3.3.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3.3.4 地方科技管理的新需求和趋势
        3.3.5 产业创新和前沿技术储备的辩证关系
    3.4 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4.1 部分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专项项目方向零散
        3.4.2 部分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专项项目并未建立长效机制
        3.4.3 项目组织过程中的违规现象仍有出现
        3.4.4 相关政策和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3.5 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专项设计没有与广东产业发展的监测结果相结合
        3.5.2 妨碍产学研长效合作的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3.5.3 专项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创新
        3.5.4 各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存在困难、信息公开共享与公开不足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4.1.1 国外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4.1.2 北京地区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4.2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对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专项合作的启示
        4.2.1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资助政策的启示
        4.2.2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建设模式的启示
        4.2.3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运营机制的启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高广东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5.1 围绕广东产业的战略定位推进产学研合作
        5.1.1 提高政策规划的高度
        5.1.2 结合产业需求调整专项组织方式
    5.2 完善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5.2.1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以平台长期链接产学研各方
        5.2.2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抓手长期牵动高校和科研院所
        5.2.3 不断探索创新有利于长效合作的模式并试点推广
    5.3 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提升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率
        5.3.1 分类管理,协调发展
        5.3.2 改变单一的前端资助方式
        5.3.3 引入科技标准化评价模式
    5.4 进一步形成发挥好专项效益的政策环境
        5.4.1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5.4.2 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9)广东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2.1.1 概念
        2.1.2 分类
        2.1.3 构成
        2.1.4 特征
        2.1.5 性质
        2.1.6 农业推广的发展
    2.2 农业推广的相关理论
        2.2.1 农技推广风险理论
        2.2.2 农业科技推广理论
        2.2.3 诱致创新模型
        2.2.4 系统理论
        2.2.5 行为科学理论
3 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3.1 广东省农技推广基本情况
        3.1.1 调查组织
        3.1.2 推广机构情况
        3.1.3 推广人员情况
    3.2 广东省农技推广所取得的成效
        3.2.1 广东省农业基本情况
        3.2.2 整体成效
4 广东省农技推广体系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
    4.1 制约因素
        4.1.1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体制不完善
        4.1.2 农技推广方式单一
        4.1.3 农技人员素质需要提升
        4.1.4 推广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4.1.5 农技推广效果不理想
    4.2 原因分析
        4.2.1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缺乏压力和动力
        4.2.2 管理体制及运行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
        4.2.3 地方资金不足,资金分配不明确
5 广东省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策略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基本原则
    5.2 支持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发展
    5.3 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4 农技人员分类管理,健全责任,加强考核
        5.4.1 分类管理
        5.4.2 健全责任
        5.4.3 加强考核
    5.5 加强人才培养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引领广东建材创新发展——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省建材产业的回顾
    1.1 全省建材产业发展概况
        ⑴行业稳步发展。
        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⑷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升。
        ⑸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⑹行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⑺行业法规政策逐步完善。
    1.2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⑵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⑶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体制尚需完善。
        ⑷作为国家鼓励做强做大的重要措施之一的企业兼并重组, 在我省未形成态势, 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2 协会为行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2.1 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政府的服务工作
        ⑴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 联合广东陶瓷协会, 承担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任务。
        ⑵承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 组织全省技能竞赛。
        ⑶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产业政策, 做好省和地方的产业发展规划, 有效地促进我省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⑷积极推进淘汰落后, 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⑸积极推动标准化建设。
        ⑹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工作。
        ⑺做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
        ⑻积极推进建材行业的产业转移。
        ⑼做好省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2.2 围绕行业发展, 认真做好行业各项服务工作
        ⑴加强与国家协会的沟通联动。
        ⑵组织全省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 积极推动行业清洁生产工作。
        ⑶组织院士论坛。
        ⑷积极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⑸规范行业市场经营秩序。
        ⑹做好全国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的推荐工作。
        ⑺推进企业之间交流。
        ⑻促进行业产学研结合。
        ⑼搭建贸易交流平台。
        ⑽做好省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⑾组建省防水材料行业协会和筹备组建外加剂行业协会。
    2.3 做好出口预警, 应对反倾销调查, 开展行业自律协调工作
        ⑴组织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工作。
        ⑵做好建材产品的出口情况分析以及预警预报监测。
    2.4 加强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
    2.5 加强自身建设, 规范工作机制
        ⑴逐步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
        ⑵通过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验收, 促进协会跃上新水平。
        ⑶加强培训, 提高协会工作能力。
        ⑷加强党组织建设。
3 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3.1 2013年1~9月我省建材行业经济情况
        3.1.1 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⑴生产销售持续快速增长。
        ⑵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⑶出口有所下滑。
        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⑸企业利润快速提升。
        ⑹建材产品价格有所回升。
        3.1.2 行业运行特点
        ⑴能源管理进入准强制性阶段。
        ⑵环境压力加强。
        ⑶产能过剩矛盾仍然突出。
        ⑷出口形势严峻。
    3.2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⑴建材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⑵建材行业发展趋势。
        ⑶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 我省建材行业明年形势的展望
        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
        ⑵房地产投资的变化。
        ⑶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3.4 相应对策和建议
        3.4.1 把握好当前建材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⑴把握好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度, 着力于供给侧的管理。
        ⑵把握推进建材行业技术进步提升建材产品质量、成本、环保适应能力的有利时机。
        ⑶把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步伐, 着力扩大新型环保的建材市场需求。
        ⑷把握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步伐, 提高产业集中度。
        ⑸把握“新四化”稳步推进对建材行业市场空间拉动作用。
        3.4.2 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⑴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⑵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⑶着力延伸产业链。
        3.4.3 加快企业联合重组,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3.4.4 推进创新发展, 提升竞争实力
        3.4.5 企业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困难
        3.4.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四、广东建综合处理示范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以“高标准”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化工作侧记[J]. 本刊编辑部.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21(08)
  • [2]湛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研究[D]. 陈嘉俊.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关于发布“2019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公告 华夏奖字[2020]第3号[J].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建设科技, 2020(10)
  • [4]日本竞进社模范蚕室对民国时期闽粤地区改良蚕室的影响及其相互比较[D]. 梅凯强. 南京大学, 2019(07)
  • [5]建设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服务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董茜月. 重庆大学, 2019(01)
  • [6]广东省法治乡镇创建对策研究 ——以河源市为例[D]. 徐立.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科技创新驱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J]. 苏柱华,李伟锋.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8)
  • [8]广东省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专项计划实施效果研究[D]. 梁嘉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广东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李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3)
  • [10]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引领广东建材创新发展——广东省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总结报告[J]. 吴一岳. 广东建材, 2013(12)

标签:;  ;  ;  ;  

广东省建设综合治理示范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