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五部滴灌工程的技术经济效益

浅谈农五部滴灌工程的技术经济效益

一、农五师滴灌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浅评(论文文献综述)

斯琴[1](2017)在《新疆博乐市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以博乐市小营盘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农业发展迅速,农村劳动力也在逐渐转移,在农村一种新型的趋势正在蔓延,也就是农村土地转包的问题,就土地转经营权来说,国家相继颁发了许多政策对其进行鼓励。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的促进可以通过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来实现。但是,我国二三产业最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快,农民的收入来源、就业渠道越来越多,随着不断降低的农业经济效益,慢慢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土地闲置、农民外出务工的现象。另一方面,土地的破碎程度由于经营模式的分散逐渐增加,最低要求的规模化经营都不能达到,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得到了严重制约。由于很多因素共同作用,才发生了土地流传的现象,土地经营的主体是农户,由于农户的从事事业类型、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都不同,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也都不一样,因此重点从流转意愿角度来研究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广泛深入的研究了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意愿。关于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在新疆农村土地流转研究方面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博乐市,农户土地流转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欠缺。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回顾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三种方法相结合。与全国农户土地流转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全面调查博乐市小营盘镇300户农户,并对取得的样本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农户自身角度出发,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农户社会保障、农户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从事职业类型、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受教育程度。其重点从流转意愿角度来研究土地流转影响因素。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组织领导(2)建立和发展农村土地市场,逐步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3)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发展(4)健全全面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工作(6)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苏荟[2](2013)在《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干旱缺水,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农业主要依靠水利灌溉,水是新疆干旱区最稀缺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节水势在必行,新疆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6%,新疆节水关键在于农业。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疆在稀缺水资源诱导下大面积选择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现已成为了国内及世界最大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示范区。本文针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不仅揭示和阐释了新疆成功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内在动因、选择方式、行为表现和选择绩效,而且可以为其它地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针对新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采用计量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调查分析的方法,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利用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国家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等,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并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农业基层组织和合作组织及农户作为技术选择的一个整体,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的视角运用理论和案例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行为、运行机制以及选择方式和路径,并利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思路等。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出水资源稀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新疆成为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示范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过程和绩效值得探讨。此外,本章还陈述了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第二章概述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界定了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概述了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公共品理论等理论,提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作了界定。第三章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农业、农业技术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影响;概述了世界和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重点概述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作好了铺垫。第四章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作了分析,利用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诱致性技术选择理论进行分析,以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为例建立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得出,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是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制度环境对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影响。本章又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新疆兵团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土地经营制度、农业生产制度、农业技术保障制度等对兵团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选择有很大影响。第五章对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以案例方式对各主体行为作了深入剖析。本章分析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供给主体的行为反应,通过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的案例分析和验证了各主体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八师石河子市和玛纳斯县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案例分析了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政府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核心,是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有效推动者。其次,分析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新疆天业集团为案例,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产品供给企业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指出企业是参与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面积推广的关键主体。再次,分析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兵团组织所属科研部门联合攻关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案例分析了公共科研部门的行为表现,公共科研部门是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承担者,是节水灌溉技术供给的重要主体。此外,分析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以玛纳斯县塔西河村和八师121团19连为案例,分析了基层农业组织行对节水技术选择的利益目标、行动反应和反应成效;通过分析得出,不同体制下的基层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采用方式和手段不同,因“制”和“地”而宜采用强制性、诱致性和合作组织参与等技术选择方式可发挥出很好的效果。最后,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进行了评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并形成了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机制,政府的强制性和诱致性技术选择及合作组织多方参与式选择等多种方式的运行和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种技术推广方式的作用下,农户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会主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多种方式的有效配合下,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可以应对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弥补组织缺失等。第六章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农户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以问卷方式得到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农户选择或没有选择滴灌技术的原因以及选择的意愿、方式和绩效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农户选择滴灌技术主要是由政府强制性技术推广方式决定的,诱致性技术选择也发挥重要作用,由最初的强制性选择到自愿选择,政府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对农户选择滴灌的决策有很大影响。其次,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得出,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受其个人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节水技术特征和政府组织动员力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第七章评价了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本章运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制度下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首先,描述分析了新疆兵团与新疆地方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其次,通过对资源禀赋相似区域下制度环境不同的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用计量和模型的方法从不同视角对它们的选择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改进和完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能力和绩效,提出解决的政策建议和对策有重要意义。第八章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得出,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是政府、企业、公共科研部门、基层农业组织、合作组织和农户等多主体参与行为下的共同反应的结果;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有重要影响,基于新疆兵团特殊体制和土地经营制度等影响,新疆兵团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比新疆地方有明显优势。基于以上研究和结论,针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提出了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加强政府节水主导职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科研部门服务作用,加大基层部门组织能力,发挥合作组织动员能力,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能;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改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宏观制度环境,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方式,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谢芳[3](2011)在《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注意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以国家级重要文件的形式明确阐述了什么是现代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资源禀赋、地理特征、气候资源有所不同,各地的发展模式也不同。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干旱区绿洲之上的,它的发展模式的选择不能完全照搬国内外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必须适合兵团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现实背景的分析提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这一论文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相关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对现代化理论、农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分析,作为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并简要说明现代化理论新的发展趋势——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农业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指引方向。对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而为清晰的阐述论文内容做铺垫。通过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特征的分析,研究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模式变迁。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结构层次和绿洲特殊的光热资源决定了兵团适宜发展大田作物生产、特色林果生产和设施农业生产,而在兵团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时期所采用技术的不同,兵团绿洲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的时间不同,发展水平不一致,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模式选择。新时期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将面临来自水资源短缺、市场经济发展、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等各方面的挑战,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研究成为重要内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一种模式的选择已经不能满足团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当前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现状的研究,找出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发现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方向。利用能值理论,把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能量流进行综合分析,对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指标进行比较,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评价。对兵团典型调研地区农业模式的调研数据进行能值评估,对相应的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和常规灌溉条件下同一生产方式的指标的比较,从而论证以节水灌溉技术为核心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做到了与本国国情、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效结合。而国内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典型性模式。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模式发展经验的借鉴,有助于指导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未来发展。通过这些国内外发展模式的借鉴,本研究提出了以天业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大田农业生产模式、林果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和设施农业生产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建设目标、主要技术、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益进行了阐述。然后依据党中央对新时期兵团农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兵团特殊体质的需要,对兵团农业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提升兵团农业发展的“软环境”兵团绿洲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实现兵团屯垦戍边特殊体质与新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实现兵团绿洲现代农业与干旱区绿洲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必将致力于建立在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之上的发展模式的研究。该研究的进行将为兵团绿洲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转型提供借鉴,为兵团绿洲未来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指引方向,也会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化和改进做出有效参考。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是一个系统性较强的研究内容,在以往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是农业现代化水平下的模式的选择研究。虽然部分现代化评价指标也能表示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指标处理过程中仍存在过多的人为因素。利用能值分析方法可以基本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客观评价。

仵峰[4](2010)在《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特性与系统设计参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完善地下滴灌系统设计理论、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针对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和系统水力性能交互影响的特点,以地下滴灌管网、土壤和作物这一连续的水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观测、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的运动特征,探讨了地下滴灌系统灌水器流量、毛管间距与埋深等工程设计问题,提出了地下滴灌系统主要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地下滴灌系统管网的水力特性,并探索了田间监测和评价地下滴灌系统运行状况的新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地下滴灌湿润峰随时间变化过程可概化为2个相对独立的线性过程。灌水过程中,在滴头附近形成了水分过饱和区,湿润峰的运移速度向下最大,水平次之,向上最小;土壤水再分布过程中,湿润峰的水平和向下运移速度趋于相同。不同方向上湿润峰运移距离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该比例与土壤质地和灌水器流量有关。(2)地下滴灌条件下,灌水器额定流量和土壤的导水性直接影响灌水器出口处的土壤水能态。同一土壤条件下,灌水器出口稳定正压随灌水器额定流量的增大而增加,随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降低。地下滴灌土壤水能态为非线性分布,以灌水器出口处的土壤水势为参数,给出了求解点源或线源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势分布的数学方程。(3)地下滴灌土壤水运动是以水分运动为主、包含土壤中细小颗粒运动的两相流,不能直接用理查得方程进行描述。将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分为饱和渗透区和非饱和扩散区,分别用达西定律和理查得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建立了分区耦合模型;采用非线性函数对地下滴灌饱和区外边界进行描述,作为地下滴灌耦合模型的区界。(4)地下滴灌灌水过程中,灌水器的流量呈由大变小、最终趋于稳定的动态变化过程,其稳定流量与额定流量相比,减少5%30%。灌水器额定流量越小,埋入地下后的稳定流量与其额定流量越接近,达到稳定流量的时间越长;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小,灌水器的稳定流量也越接近其额定流量。在选择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时,可以参考灌水器的额定流量,并考虑一定的折减系数。对于砂壤土而言,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700.95之间。(5)砂壤土条件下,地下滴灌适宜毛管铺设间距为90 cm。结合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势的分布,将地下滴灌的灌水影响区分为压力传导区、土壤水分扩散区和作物吸水影响区3个部分,以土水势为变量,给出了对应区域的计算公式,地下滴灌毛管间距等于3部分距离之和的2倍,并以作物与水关系为函数,建立了地下滴灌毛管间距计算公式。(6)地下滴灌毛管埋深受土壤质地、作物和犁底层的影响。与壤土和粉砂壤土相比,砂壤土毛管埋深可相对浅一些;考虑作物影响时,设计毛管埋深可适当加深。设计时,应考虑毛管铺设位置与犁底层相对位置间的关系,结合作物根系主要吸水区、农事作业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毛管埋深。(7)冲洗管的加设,提高了地下滴灌系统工作稳定性。田间实测地下滴灌毛管的工作压力在额定工作压力的±30%之间,灌水器的流量偏差小于20%。毛管水头损失与距小区进口处的距离呈正相关;系统工作压力变化时,主要影响小区进口附近毛管的工况。将地下滴灌田间管网的支、毛管概化为多孔出流管道,采用尾端有出流的多孔管段计算公式,将环状管网化为树状管网,组成非线性方程组,对地下滴灌系统田间环状管网的水力要素进行了求解。(8)提出了2 L计时法对地下滴灌系统的工况进行监测。地下滴灌系统毛管流量降低率与使用年限有关,对应于1年、2年、3年、4年的地下滴灌系统,大于10%毛管流量降低率分别达到测试毛管条数的0、1/3、2/3、2/3。同一使用年限内,毛管性能变化与其所在的位置及滴灌带类型有关,靠近小区进口的毛管流量降低率较小,小流量、厚壁滴灌带的流量较稳定。(9)采用25点取样法,对大田地下滴灌灌水后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进行了评价。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消耗以毛管为中心,其土壤水变幅最大;与上、下土层相比,灌水前毛管位置处的土壤水分均匀度较低,灌水后均匀度大幅提高,明显阻止了由于水分消耗而引起的土壤水分分布不均匀性。

苏贤坤,周永波,刘旭,袁有波[5](2009)在《地下滴灌及其在烤烟灌溉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滴灌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节水工程技术,是将毛管埋于地下,通过出水口将水或水肥的混合液送到作物根区土壤中,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作用将水分扩散到根系层供作物吸收利用,目前已在多种植物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其在烤烟上的应用较少。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地下滴灌的发展现状和应用特点,分析了地下滴灌技术在烤烟生产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其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林萍[6](2008)在《膜下滴灌对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是把工程节水、农艺节水集成起来的一项综合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最早发源于新疆兵团石河子垦区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由新疆天业集团实现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且具有廉价、可靠、适用等特性的膜下滴灌系统,并且成为全世界生产能力最大的生产商之一。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适应性最强、大田应用推广面积最大、价格最为低廉的节水灌溉技术。1999年以来,膜下滴灌迅速在兵团各团场、新疆各绿洲以及内地各省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优势和潜力相当大。本文采用数据搜集和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对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发展的影响及驱动效应,对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抑盐增产和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的潜力进行分析,提出垦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表明:膜下滴灌技术实现了灌溉水的高效转化,增温保墒和抑制作物棵间蒸发的节水效应;并将滴灌成功应用于大田作物,促使农业传统灌溉与现代灌溉在结构与功能上发生了本质变化,驱动垦区绿洲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驱动绿洲现代农业的建设;同时膜下滴灌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抑盐,提高肥料利用率、土地利用率等效益。深入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抑盐增产、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的潜力,提出了垦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对进一步提高西北干旱区的绿洲农业生产力,发挥特定地区的技术资源优势、保障农业灌溉、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垦区农业生态环境及实现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洪光[7](2008)在《干旱区地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分不足和养分缺乏是制约广大干旱农业地区生产的两个关键因素。如何有效地对二者进行调控,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生产目的,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利用烘干法和中子仪两种方法测量棉花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率,同时测量棉花不同生育期的生长高度和叶面积指数,在棉花收获期测量棉花的籽棉产量、干物质产量、单铃重、100株铃数并详细记录棉花的生育期长度。研究得出地下滴灌水肥调控对棉花不同生育期耗水规律、生长高度和叶面积以及棉花的籽棉产量、干物质产量、棉花的单铃重、100株铃数和生育期长度的影响规律,试验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地下滴灌条件下水和氮是棉花生长的关键要素,合理地增加水肥可以对棉花起增产作用。水分不足影响棉花对养分的吸收而降低棉花的产量,养分不足会限制作物对水分的充分吸收利用,降低棉花的产量。适宜灌溉量下合理的增施氮肥可以改善棉花生物特性。2氮肥的增产效应强于灌溉的增产效应,但是氮肥的增产区间较为狭窄,水量的增产区间较为宽广,根据产量回归方程,当N=38.7kg/667m2,W=296.6m3/667m2时,本试验中棉花籽棉产量达到334kg/667m2为最大。2在灌水较少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的干物质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棉花不缺水的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干物质产量在增加;在棉花水分过多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干物质产量都在明显的增加。在施肥一定情况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棉花的干物质产量都是先增加后减少。当灌水量为299.3m3/667m2施肥量为37.75kg/667m2时,本试验中棉花干物质产量达到603kg/667m2为最大。3施肥量是影响棉花单铃重的主要因素,在水分适当的条件下,合理的增加氮肥可以增加棉花的单铃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单铃重的增加速度由快变慢,在施肥量一定的条件下,随灌溉量的增加棉花的变化不大。4当灌水量一定时,棉花的100株铃数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相当明显。当施肥量一定时,棉花的100株铃数随施肥量的增加也是先增加后减少。5棉花生育期长度与灌水量和施肥量基本上呈正相关。当施肥量一定时,棉花的生育期长度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水量较少时,棉花的生育期长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变长后变短,当水量较多时棉花的生育期长度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加长。

和瑞[8](2008)在《新疆膜下滴灌工程经济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新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是其根本和切入点,而新疆要进行生态建设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在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的情况下,如何把有限的水资源在不同用水部门之间进行优化和合理分配,并用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是新疆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新疆大面积推广的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将先进的栽培方式和滴灌技术相结合,为解决新疆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探索出了一条节水、高产、高效的道路,它将对新疆农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素有新疆白色产业的棉花是新疆的重要经济作物,棉花膜下滴灌在新疆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本文从经济角度对膜下滴灌工程方案进行分析。滴灌工程建设,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讲求经济效益,所有的滴灌工程规划或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都必须进行相应深度的经济评价。在滴灌工程的项目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管理的全过程中,进行经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发现存在着对互斥方案的评价方法过于繁琐的问题。本论文在大量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于互斥方案的评价,本文提出可采用一个新的评价指标——综合内部收益率(combine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该指标能同时反映项目的绝对经济效果和相对经济效果。膜下滴灌工程项目是重要性基础项目,做好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提高膜下滴灌项目经济评价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得到合理使用。本文着重分析了膜下滴灌工程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指标与方法,指出了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能提高地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的生态效益,以及提高职均收入和家庭农场的总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真正实现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管理模式的社会效益,是一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又结合新疆棉花种植膜下滴灌技术的具体案例进行了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验证了膜下滴灌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陈品芳,庞凤玲[9](2007)在《甘肃省河西区葡萄滴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甘肃省黄羊河农场滴灌项目的实施背景和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依据大量详实的数据,对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滴灌灌溉模式适于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结论。

段守明,仵峰,李富强[10](2007)在《浅谈对新疆棉花地下滴灌的认识》文中指出根据近年来新疆棉花地下滴灌应用情况,对地下滴灌的运行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当地地下滴灌规划设计中供参考的技术参数,并对地下滴灌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为今后大面积的地下滴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二、农五师滴灌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浅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五师滴灌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浅评(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博乐市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以博乐市小营盘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新疆土地流转现状
        1.3.1 土地流转呈逐渐上升趋势
        1.3.2 土地流转主要以北疆为主
        1.3.3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以基本农户为主
        1.3.4 土地流转主要以转包为主
    1.4 研究目的方法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数据来源
第二章 农户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户
        2.1.2 土地流转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地租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新疆博乐市农户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3.1 博乐市概况及土地流转状况
        3.1.2 博乐市概况
        3.1.3 博乐市乡镇农户土地流转情况
        3.1.4 博乐市小营盘镇概况及土地流转整体情况
        (1)博乐市小营盘镇概况
        (2)博乐市小营盘镇土地流转整体情况
        3.1.5 博乐市小营盘镇农户土地流转形式及特点
    3.2 博乐市小营盘镇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3.2.1 土地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农业现代化意识
        3.2.2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缺乏专门业务人员
        3.2.3 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
        3.2.4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博乐市小营盘镇样本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说明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选取
        4.3.1 问卷设计
        4.3.2 数据选取
    4.4 博乐市小营盘镇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统计分析
        4.4.1 样本户基础属性统计
        4.4.2 样本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统计分析
    4.5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对博乐市农户土地流转的对策及建议
    5.1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组织领导
    5.2 建立和发展农村土地市场,逐步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
    5.3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发展
    5.4 健全全面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5.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土地流转工作
    5.6 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调查小结
    6.2 假设验证的总结性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2)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技术选择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集体行动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新疆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的界定
        2.3.2 基本假设
        2.3.3 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1 现代农业、农业技术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3.1.1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革命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3.1.2 我国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与节水灌溉技术
    3.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2.1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3.2.2 世界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
    3.3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1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3.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前景
    3.4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1 新疆兵团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3.4.2 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历程
第四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原因及制度影响分析
    4.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分析
        4.1.1 要素稀缺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1.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要素稀缺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2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分析
        4.2.1 市场需求对新疆兵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分析
        4.2.2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市场需求诱致性选择的实证分析
    4.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影响分析
        4.3.1 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制度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优势
        4.3.2 新疆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4.3.3 兵团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非正式制度影响
第五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供给主体行为分析
    5.1 政府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1.1 政府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动因
        5.1.2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强制性选择
        5.1.3 国家(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诱致性选择分析
        5.1.4 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安排
        5.1.5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一:政府行为的案例分析
    5.2 企业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2.1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2.2 企业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特征
        5.2.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二:企业行为的案例分析
    5.3 科研部门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3.1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动因
        5.3.2 科研部门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特征
        5.3.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三:公共科研部门行为的案例分析
    5.4 基层农业组织和合作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为分析
        5.4.1 基层农业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2 合作组织参与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
        5.4.3 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主体之四:基层农业组织行为的案例分析
    5.5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多主体参与选择行为评析
        5.5.1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多主体参与下的动态反应
        5.5.2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的运行机制
        5.5.3 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主体动态反应行为评价
第六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需求主体—农户行为分析
    6.1 农户参与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利益取向和行动反应
        6.1.1 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技术选择行为
        6.1.2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利益取向
        6.1.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行动反应
    6.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6.2.1 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原因的描述性分析
        6.2.2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意愿和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6.2.3 农户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分析
    6.3 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3.1 研究假设
        6.3.2 模型选择、数据描述和计量分析
        6.3.3 结论和启示
第七章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绩效分析
    7.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1 新疆兵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1.2 新疆地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描述性评价
    7.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和模型分析
        7.2.1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计量分析
        7.2.2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分析
    7.3 新疆兵团和新疆地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绩效分析简评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要素稀缺和市场需求的诱致性选择
        8.1.2 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是多主体参与的选择行为
        8.1.3 制度对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具有明显影响
    8.2 政策建议
        8.2.1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稀缺对节水行为的诱导作用
        8.2.2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选择体系和运行机制
        8.2.3 提升节水灌溉技术选择各主体的选择能力
        8.2.4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的制度环境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导师评阅表

(3)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化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
        1.1.2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国情
        1.1.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方面
        1.2.2 实践发展方面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现代农业的理论
        2.1.1 现代农业的概念、实质及特征
        2.1.2 绿洲农业
        2.1.3 农业现代化理论
        2.1.4 现代农业模式的演变
    2.2 农业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2.1 农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2.2.2 能值分析理论
        2.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第三章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发展历程
    3.1 兵团绿洲的分布
        3.1.1 新疆北部绿洲
        3.1.2 新疆南部绿洲
        3.1.3 新疆东部绿洲
    3.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环境特征
        3.2.1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自然环境
        3.2.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经济环境
        3.2.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社会环境
    3.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3.1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效益评价及模式选择
        3.3.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运行系统与实践效果
    4.1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概况
    4.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运行系统设计
        4.2.1 大田农业生产模式
        4.2.3 特色林果农业生产模式
        4.2.4 设施农业生产模式
    4.3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能值理论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5.1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各种能值流及投能结构分析
        5.1.1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图的绘制
        5.1.2 数据来源与能值的计算
        5.1.3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分析
        5.1.4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产出分析
        5.1.5 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指标分析
        5.1.6 基于能值分析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的发展评价
    5.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
        5.2.1 以膜下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模式的概况
        5.2.2 以膜下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能值分析
    5.3 以滴灌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启示
    6.1 国外农业资源禀赋不同的农业现代模式比较与分析
        6.1.1 资源优势型现代农业模式——以美国为例
        6.1.2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模式——以荷兰为例
        6.1.3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资源匮乏的现代农业模式——以以色列为例
        6.1.4 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现代农业模式的启示
    6.2 国内现代农业模式的建设经验
        6.2.1 都市农业模式
        6.2.2 山地园艺型农业模式
        6.2.3 设施农业模式
    6.3 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对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建设的启示
        6.3.1 科学技术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6.3.2 完善的农业保障机制和国家的政策导向起决定性的作用
        6.3.3 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是高效、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
        6.3.4 农业模式逐渐呈现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6.3.5 市场化和国际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时尚潮流
        6.3.6 由注重产值(量)的外延型发展向重视效益的内涵型方向发展
        6.3.7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开展多种层次的科技培训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建设及政策建议
    7.1 基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的建设
        7.1.1 大田农业生产模式
        7.1.2 林果特色农业生产模式
        7.1.3 设施农业生产模式
    7.2 兵团绿洲现代农业模式建设的政策建议
        7.2.1 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实施地方特色的优惠政策
        7.2.2 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对专业技术进行政策补贴
        7.2.3 培育良好投资环境,出台以高新技术的市场融资政策
        7.2.4 拓宽筹资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
        7.2.5 引进和培养人才,培育新型团场职工
        7.2.6 充分利用可更新环境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4)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特性与系统设计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背景与意义
    1.2 地下滴灌研究进展
        1.2.1 理论研究
        1.2.2 规划设计
        1.2.3 堵塞研究
        1.2.4 运行管理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总体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总体思路
    1.5 研究设想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湿润峰运移室内试验
        2.1.2 土壤水分布室内试验
        2.1.3 田间试验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湿润峰运移过程
        2.2.2 土壤质地对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2.2.3 灌水器流量对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布的影响
        2.2.4 地下滴灌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分布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势分布
    3.1 地下滴灌灌水器出口处土壤水势分析
        3.1.1 无压入渗
        3.1.2 有压入渗
    3.2 地下滴灌灌水器出口压力及影响因素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灌水器流量对其出口处土壤水势的影响
        3.2.3 土壤初始含水量对灌水器出口处正压的影响
    3.3 地下滴灌灌水器出口处正压成因探讨
    3.4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势分布
        3.4.1 点源入渗
        3.4.2 线源入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模型
    4.1 土壤水运动模型
        4.1.1 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
        4.1.2 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的不同形式
        4.1.3 常用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
    4.2 土壤水分运动模型使用条件
        4.2.1 达西定律的使用条件
        4.2.2 非达西流动
        4.2.3 理查得方程的应用条件
    4.3 地下滴灌土壤水运动直观分析
        4.3.1 地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运动直观描述
        4.3.2 常用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存在的不足
    4.4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
        4.4.1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控制方程
        4.4.2 边界条件
        4.4.3 地下滴灌的灌水边界
    4.5 模型求解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条件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地下滴灌灌水器流量变化过程
        5.2.2 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下滴灌毛管间距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条件
        6.1.2 试验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毛管间距90 cm 时的土壤水分状况
        6.2.2 毛管间距180 cm 时的土壤水分状况
        6.2.3 地下滴灌毛管间距的确定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地下滴灌毛管埋深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土壤类型对地下滴灌毛管埋深的影响
        7.2.2 作物对地下滴灌毛管埋深的影响
        7.2.3 犁底层对地下滴灌毛管埋深的影响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下滴灌管网水力特性
    8.1 地下滴灌田间管网的特点与研究重点
    8.2 不同类型管网水力性能试验
        8.2.1 室内试验
        8.2.2 大田试验
    8.3 地下滴灌田间管网设计
        8.3.1 田间管道水力性能
        8.3.2 田间管网水力性能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地下滴灌系统水力性能监测与评价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条件
        9.1.2 定位点的布设与观测
    9.2 毛管流量观测与评价
        9.2.1 评价标准
        9.2.2 不同毛管流量观测方法的比较
    9.3 地下滴灌毛管流量变化规律
        9.3.1 毛管流量降低率
        9.3.2 毛管流量降低率的年内变化规律
        9.3.3 毛管流量降低率的年际变化
        9.3.4 毛管类型对毛管降低率的影响
    9.4 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
        9.4.1 均匀度评价方法
        9.4.2 不同土层深度均匀度
        9.4.3 土壤剖面水分分布均匀度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存在问题与展望
        10.2.1 存在问题
        10.2.2 灌溉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地下滴灌及其在烤烟灌溉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滴灌发展现状及应用特点
    1.1 国外发展现状
    1.2 国内发展现状
    1.3 应用特点
2 地下滴灌在烤烟灌溉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必要性分析
    2.2 可行性分析
        2.2.1 技术可行性
        1) 地下滴灌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分。
        2) 地下滴灌能改善烟叶品质和提高产量。
        3) 能进行水肥联合灌溉, 提高肥效。
        4) 有利于保持烟田土壤结构, 减少杂草。
        2.2.2 经济可行性
        2.2.3 优势
        1) 能够方便烟田的管理。
        2) 可以节省劳力。
        3) 整体降低烟田的投资。
3 建议
    1) 各烟区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是否采用地下滴灌技术要量力而行。
    2) 理论研究要有所侧重。
    3) 要注重管理工作。

(6)膜下滴灌对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石河子荒漠绿洲区基本概况
    2.1 地形状况
    2.2 气候资源状况
    2.3 水土资源状况
第三章 膜下滴灌技术对石河子垦区农业驱动效应研究
    3.1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机理
    3.2 膜下滴灌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3.2.1 一种绿洲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全新范式
        3.2.2 将滴灌应用于大田作物的成功尝试
        3.2.3 我国节水领域自主创新的良好开端
    3.3 膜下滴灌技术对农业驱动效应研究
        3.3.1 膜下滴灌促使农业传统灌溉与现代灌溉在结构与功能上发生本质变化
        3.3.2 膜下滴灌创新和再创新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提供了驱动力
        3.3.3 膜下滴灌技术创新驱动绿洲现代农业的建设
第四章 膜下滴灌技术的效益及其潜力分析
    4.1 膜下滴灌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4.1.1 膜下滴灌技术
        4.1.2 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
        4.1.3 膜下滴灌系统投入成本及其效益分析
    4.2 膜下滴灌技术潜力分析
        4.2.1 节水潜力分析
        4.2.2 抑盐增产潜力分析
        4.2.3 生态农业建设潜力分析
第五章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5.1 垦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
        5.1.1 充分利用降水
        5.1.2 采用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5.1.3 推广应用农艺节水技术
        5.1.4 推广膜下滴灌节水技术
        5.1.5 合理利用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
        5.1.6 加强灌区体制改革和管理
        5.1.7 发展渠道防渗技术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5.2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5.2.1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实现“阳光生态工程”战略目标
        5.2.2 发展草地农业系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2.3 加强膜下滴灌技术,充分发挥其潜力,促进绿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六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1 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干旱区地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效节水农业发展概况
    1.2 水肥耦合理论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点、材料
    2.2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2.3 棉花的播种出苗情况
第三章 同一施肥水平下灌水对棉花生长的调控效应
    3.1 不同处理棉花体内的含N 浓度
    3.2 各生育阶段耗水变化
    3.3 棉花的生长状态
    3.4 棉花的产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一灌水水平下施肥对棉花生长的调控效应
    4.1 不同处理棉花的体内含N 浓度
    4.2 不同施肥处理棉花的耗水变化
    4.3 棉花的生长状态
    4.4 棉花产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
    5.1 地下滴灌棉花籽棉产量水肥耦合作用
    5.2 地下滴灌棉花干物质产量水肥耦合作用
    5.3 地下滴灌棉花单铃重水肥耦合作用
    5.4 地下滴灌棉花100 株铃数水肥耦合作用
    5.5 地下滴灌棉花生育期长度水肥耦合作用
第六章 结论、存在问题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新疆膜下滴灌工程经济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膜下滴灌工程经济评价的现状
        1.2.1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棉花等经济作物膜下滴灌工程经济评价的研究现状
    1.3 新疆膜下滴灌的效应
        1.3.1 实施膜下滴灌是解决新疆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1.3.2 膜下滴灌是农业生产的高效用水模式
        1.3.3 实施膜下滴灌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
        1.3.4 实施膜下滴灌将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关于膜下滴灌工程的财务评价
        1.4.2 关于膜下滴灌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
        1.4.3 关于膜下滴灌工程的生态效应和社会效应
        1.4.4 棉花种植膜下滴灌工程具体案例分析
第二章 关于膜下滴灌工程的财务评价
    2.1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的概念
    2.2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的程序
        2.2.1 膜下滴灌工程的市场调查和分析
        2.2.2 运用基础数据编制膜下滴灌工程的基本财务报表
        2.2.3 通过膜下滴灌工程的基本财务报表计算各项评价指标
        2.2.4 依据膜下滴灌工程的基准参数值,进行财务分析
    2.3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的内容
        2.3.1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3.2 膜下滴灌工程清偿能力分析
    2.4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的基础数据
    2.5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的指标和评价准则
        2.5.1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计算与评价准则
        2.5.2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清偿能力分析指标计算与评价准则
    2.6 膜下滴灌工程财务评价的评价方法
        2.6.1 膜下滴灌独立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2.6.2 膜下滴灌互斥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
    2.7 一种新的财务评价指标——综合收益率
        2.7.1 综合内部收益率(CIRR)的经济含义及计算过程
        2.7.2 综合内部收益率的应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膜下滴灌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
    3.1 国民经济评价的概念
        3.1.1 直接效益
        3.1.2 间接效益
        3.1.3 直接费用
        3.1.4 间接费用
        3.1.5 外部效果
        3.1.6 关于税金补贴利润和国内借款利息计算
    3.2 膜下滴灌工程国民经济评价的程序
        3.2.1 直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程序
        3.2.2 在财务一应俱全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程序
    3.3 关于国民经济评价在膜下滴灌工程评价中的作用
    3.4 膜下滴灌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内容及指标
        3.4.1 膜下滴灌工程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
        3.4.2 膜下滴灌国民经济评价外汇效果分析
        3.4.3 灌区不确定性分析
    3.5 膜下滴灌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基本参数、指标及准则
        3.5.1 膜下滴灌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3.5.2 膜下滴灌工程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膜下滴灌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1 关于膜下滴灌技术的生态效益
        4.1.1 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4.1.2 洗盐压碱效果明显
        4.1.3 有利于防治棉花病虫害
        4.1.4 减轻了化肥和农药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4.1.5 为农作物生长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
    4.2 膜下滴灌技术的社会效益
        4.2.1 提高了职均收入和家庭农场的总收入水平
        4.2.2 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真正实现了大农场套小农场双层经营的管理模式..
        4.2.3 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花种植膜下滴灌工程具体案例
    5.1 棉花膜下滴灌与常规滴灌每HM2总成本对比分析
    5.2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济效益与预测
    5.3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财务预测与评价
    5.4 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国民经济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甘肃省河西区葡萄滴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背景
2 项目实施情况
3 经济效益分析
4 结论

(10)浅谈对新疆棉花地下滴灌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地下滴灌工程规划与设计
    1.1 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2 建设条件和设计参数的确定
        (1) 土壤条件。
        (2) 地形条件。
        (3) 作物种类。
        (4) 设计工作时间及工作压力。
        (5) 灌溉制度。
        (6) 滴灌带埋设深度。
        (7) 毛管铺设间距。
    1.3 管网系统配置
        (1) 输配水系统。
        (2) 调压装置。
        (3) 首部控制装置。
        (4) 滴灌带选择。
2 地下滴灌工程的运行管理
    2.1 滴灌工程灌溉管理
    2.2 滴灌工程的设施和设备管理
3 地下滴灌的经济分析
    3.1 地下滴灌田间投资
    3.2 年运行费用计
4 结 语

四、农五师滴灌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浅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博乐市农户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 ——以博乐市小营盘镇为例[D]. 斯琴.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2]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选择研究[D]. 苏荟.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3]兵团绿洲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谢芳. 石河子大学, 2011(04)
  • [4]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动特性与系统设计参数研究[D]. 仵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5]地下滴灌及其在烤烟灌溉中的应用分析[J]. 苏贤坤,周永波,刘旭,袁有波. 贵州农业科学, 2009(05)
  • [6]膜下滴灌对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 林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S2)
  • [7]干旱区地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试验研究[D]. 刘洪光. 石河子大学, 2008(01)
  • [8]新疆膜下滴灌工程经济评价的研究[D]. 和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9]甘肃省河西区葡萄滴灌项目经济效益分析[J]. 陈品芳,庞凤玲. 农业展望, 2007(08)
  • [10]浅谈对新疆棉花地下滴灌的认识[J]. 段守明,仵峰,李富强. 节水灌溉, 2007(01)

标签:;  ;  ;  ;  ;  

浅谈农五部滴灌工程的技术经济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