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科夫隐喻理论的缺陷

瑞科夫隐喻理论的缺陷

一、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王寅[1](2021)在《第二次启蒙和体认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文中认为西哲第四转向的后现代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人本性和批判性、解构性和破坏性、建设性和体认性。王治河等人将第三时期称为"第二次启蒙"。我们认为,后现代思潮不仅出现在文学、文化、哲学这三界,也出现在语言学界。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虽脱离了现代性机械语言理论的束缚,具有若干有机语言学的特征,但未能有意识地从哲学发展史角度来建构理论,探索语言与哲学之间的有机联系。基于第二次启蒙和体认哲学的体认语言学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融入了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人本观以及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若干最新观点,彻底摆脱了机械语言学之窠臼,当属有机语言学,为语言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王玉莹[2](2021)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文中认为

黄韵孜[3](2021)在《韩汉无彩色词‘(?)’和‘黑/白’的跨域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汪玲[4](2021)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言文字承担着交际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责任,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承担了大部分的语义传递功能,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意义重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阐述了针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方面也有相关表述,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但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实践难点较多,词语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具身认知理论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代表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它指出认知是身体、环境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语言表达在认知基础上逐渐概念化和范畴化,最终产生词汇。换言之,词汇的建构和认知带有“具身”和“隐喻”特性。具身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词语特性为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从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和具身认知研究在教学领域的发展两方面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阐述具身认知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概念作出明确界定,对研究目标与内容作了具体说明。第二至六章,正文部分。首先,分别从课程、教材、教学层面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并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等方法调查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次,研究从理论关系与实践指导两方面阐述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然后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特点及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后,研究以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为例,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对其词语教学进行设计,并在L中学选择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教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设计以及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进行反思。第七章,结语部分。此部分对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赵梦依[5](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光”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隐喻,在传统修辞学看来,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用来修饰话语的修辞手法。而当代的隐喻,不仅指一般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普遍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1980年,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及其本质,赋予了隐喻新的内涵。他们认为,隐喻作为一种人类认知世界与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此,隐喻被作为简单语言现象的观点被打破,隐喻在语言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开始层出不穷。人类主要用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来获取外界信息。其中,视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通过视觉,人们可获得至少80%的外界信息。作为输入型媒介,视觉不仅能为人类带来普遍认知,更能将存在差异的概念传送至不同的文化主体。因此,视觉传播信息的过程便是概念隐喻形成的过程:视觉输入信息,观者转化内涵,隐喻输出概念。目前关于“视觉隐喻”的研究视角多集中于视觉器官隐喻与视觉动词隐喻,但是对其他视觉词汇的隐喻研究,例如对视觉外界因素“光”的隐喻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拟解决下列问题:一是英语和汉语中各有哪些以光为源域的表达;二是英语和汉语中以光为源域的概念隐喻有哪些异同;三是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有哪些。因此,本文结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与词典,对英语和汉语中与光相关的词汇与表达进行收集,应用概念隐喻理论的理论框架,将得到的文本数据进行识别与分类,从而得出英汉语中光的概念隐喻的异同点,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意义。研究发现,英汉中的光隐喻均是复杂隐喻,二者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不同点。由于隐喻来源于人类活动,根植于人类的日常体验之中,因此光隐喻具有普遍性。其中,光的不同特性为不同民族的光隐喻产生提供了共同基础,例如光的明亮、光的温暖、光的迅速以及光的强度,由此产生了英汉语共同的光的概念隐喻共七类。而由于人类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生活之外,因此不同文化会推进不同的概念隐喻的产生,从而产生了两类汉语特有的光的概念隐喻。本研究对概念隐喻以及视觉隐喻的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一方面通过剖析、对比光隐喻现象产生的内在机制与原因,更好地认识不同民族思维、语言的本质。另一方面,有助于外语学习者了解不同民族背后的文化内涵,加强其对语用语境、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学习意识。

田诗洋[6](2020)在《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文中研究说明在漫长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中,战争始终是文学书写、文化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虽然文化理念的迥异影响着文学创作的差异化发展,但战争叙事都是其文学创造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近些年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我们发现,在欧美华文文学书写中,战争叙事涉及的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对发生于中国本土的战事的记述,也有对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地区战场的刻画,欧美华文作家群关注发生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不同性质的战争,也往往在书写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态度与认知方式。概略的看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战争”书写涵盖了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叙事对象的战争,即在作品中正面表现战争的经过、战场的惨烈,将战火中的人的斗争与挣扎作为文本叙事的对象,将战争置于凝聚文本叙事线索的中心位置,从而明确“战争”即为小说的主题与叙事主体;二是作为叙事背景的战争,将战争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战争在故事中时隐时现,为作品营造特定的时代条件与地域条件,促使典型事件的发生,这里所谓的“背景”并不是游离于叙事主旨的,而恰恰是存在于特定时期决定人类命运的关键外部环境;三是作为通向叙事主题通道的战争,选择战争作为叙事通道从而表达人与历史的冲突、战争中个体生存与群体选择的冲突等主题。梳理近些年来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文学中战争书写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虽然相关讨论已有一定数量的积累,但大多数研究仍是侧重整体作家作品的解读,仍缺少以“战争”为基点、观察欧美华文小说整体创作,并总结欧美华文文学对“战争”的思考成果的系统性研究。因此,本论文以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为研究重点,在剖析相关作品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深入挖掘隐含在文字背后更丰富、复杂的内涵。多层次的“战争”定位并不是将战争书写进行泛化,而是在相关叙事文本中以“战争”这一线索,串联出欧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的一条主题流向,聚焦于紧密围绕同一主题而衍生的话语场域,以此观照欧美华文作家同中有异、与时俱进的战争观念、审美取向与小说文本的批判性。论文第一章与第二章重点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历史叙事,分别聚焦发生于中国境内和海外战场的战争书写。海外华文作家的战争叙事中既有源于中国文化的政治取向和民族认同作为创作底色,也以丰厚的文学传统为积淀,在关注人类整体命运的大格局中形成生命意识和历史反思。具体的看欧美华文作家群对中国境内战事的关注较多集中于抗日战争,历史上欧美华侨在海外成立抗日救亡团体,对祖国抗战进行声援和经济支持,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归属感体现了华人的民族国家情怀,并呈现在延续至今的文学创作中,同时海外作家的抗战题材作品也反映着对国内抗战文学传统的继承和革新。当代欧美华文作家往往选择站在历史之外对经历着战争的人和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多元文化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话中向人性、生命、族群、种族、身份等方向进行书写,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视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面貌。论文第三章剖析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中的离散境遇与身份认同,在战争故事中重新审视欧美华文文学研究的经典母题“离散”与“身份”问题。战争造成的极端离散境遇让书写者对身份的思考走向多元,与族裔意识、在地化、性别书写等主题相继迸发出新的火花,突出显现为身份的认同与偏移。战争中人的“错位”使得身份辨析更加扑朔迷离,既包括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异国进行身份追寻,也包括其他族裔由于侵略、避难等原因寄居在中国领土,甚至是主动与被动选择下的个体身份调换现象。战争同时又是一次对“民族同一性”的强化,在欧美华文作家创作中,“中国”不仅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客观存在,更是文化意义上的诗性家园和身份象征符号的总和。作家们借助于现代性、后现代性视野下身体的叙事功能,和战争语境下混血儿身份的原罪化书写,将置身跨文化背景中的生命体验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和思考。第四章侧重探讨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中的战争伦理问题。对于战争伦理的思考可以溯源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兵家思想、儒道学说,又与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宗教思想和历史意识等相关。此外由战争过渡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语境中,战时文化规范与启蒙文化规范相碰撞而引发的问题等,也均成为海外华文作家探讨战争伦理问题时的文化立足点。本文尝试从上述问题出发,进一步探讨海外作家创作中,在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中观察个体命运,兼容暴力审美与反战思想等内涵中表达的观念。第五章考查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叙事策略,提炼共性化、典型化、特色化的叙事方式。欧美华文作家用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平衡着真实与的虚构关系;用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借战争叙事传递和平年代的省思;在多重视角叙事与视角更迭中,使不同视角的持有者在故事中相互关联,形成一种对立式的补充;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完成氛围渲染和结构设计;用幽默介入苦难从而把控叙事的悲剧感,让叙事节奏更有节制、张弛有度地循序渐进。这些因素增强了作家创作的可读性和技巧的实验性,分析其叙事特点,由呼吁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整体来看,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在题材选择思想意识和国际视野等方面,补充并拓展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格局,在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谢静[7](2020)在《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系统解读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将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理论特色和社会批判理论相结合,以政治美学为核心线索将其一生的致思理路与政治运动实践贯穿起来,开显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的革命潜能和政治批判功能。选定此主题的原因在于感性、理性、美与政治作为关键范畴充斥于马尔库塞着作文本之中,本文致力于将这些看似孤立且矛盾的范畴放置于马尔库塞的学术经历中加以联系,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演变。马尔库塞回到“美”与“知觉”同源的古希腊哲学中,探索美与感性欲望的关系。在“美”的原初语境中,它指的是柏拉图所认定的那种低级的、发源于肉体的感性欲望。而在《会饮篇》中,柏拉图指出美不只代表着少年的肉体之美,更意味着超越一切形体之美的美的原则,而美的原则是爱欲之神的化身,是生命的源泉。马尔库塞在此意义上,发现了感性欲望与爱欲的关系,重新挖掘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与肉体欲望的关系,使爱欲超越性欲成为一种更大的生物本能,将体验快感的感官范围从生殖器官扩张到人的整个身体,实现身体的爱欲化。马尔库塞认为积淀在个体血肉之躯中的审美心理结构是爱欲的存在场域,爱欲是情欲的人化,是对人的动物性的生理情欲的理性塑造与陶冶过程,它以生物根源为基础,但其中具有理性的渗透,从而超越了动物的性质。他利用弗洛伊德关于的心理分析,挖掘审美中情欲因素与复杂性,在对“艺术是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的理解中,确定了美感是爱欲这个人性总体结构中的心理本体,并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感性这个情感心理本体。马尔库塞从精神分析中关于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生欲与死欲的对抗中发现了爱欲作为人类集体的生命本能所蕴含的强大政治效力。因原本自由的主体意识与精神过程在权威国家的公共生存中被同化了,个人精神的失调、爱欲的压抑更直接地反映了社会总体的失调,于是心理学问题变成了政治学问题。马尔库塞认为美体现了反抗现实原则的快乐原则,是人类爱欲本能的最高精神产物,美学与艺术是审美形式的外化结果,是爱欲、快乐本能解放动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具有反叛统治秩序的革命潜能。可见,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改变了传统意义上非功利的美学,也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在人的审美本质基础上将人类爱欲的解放界定为广义的政治学。他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有明确的批判指向——理性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技术理性。受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主体性原则与现代科技体系合谋将人性之中的感性丰富性从生存理性中排挤出去,人类以技术理性取代包含感性之维的生存理性,使理性中的自由、否定之义消失,导致技术理性成为一种极权统治将历时的感性生命本身整合进压抑性的文明进程与消费性的社会生产领域。这种感性生存境况造成了爱欲与新感性作为情感本体的审美之维的缺失,是人类单向度的精神危机的根源。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以审美人性的复归为批判理论的切入点与理论旨归,融合多种对抗技术理性与理性主义文化的思想资源,最终形成了以爱欲满足为中心的新感性政治革命路线。以人的自然生物本能为物质基础,将深藏于“类本质”之中导源于快乐原则的反叛激情挖掘出来,在理性的否定性推动力下,使人的整个身体重新回归到代表游戏与闲暇的审美冲动中去。发挥想象力对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作用与为感性秩序立法的革命潜能,重建象征着完整人性的新感性。在不满于固定规训的审美形式的更迭性运动中寻求重建通往幸福与自由的新秩序的可能。这也是马尔库塞整个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不能否认马尔库塞以艺术与美学为解放之途的批判方式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相比,缺少对资本逻辑的分析与批判,这使他的政治美学批判最多达到意识形态批判的水平,不能深入到具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所扭结而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削弱了其理论的现实性,造成了其理论中历史性与先验性之间的矛盾。但是,他承认与积极利用审美感性的多样性、偶然性、多变性,以此拯救感性力量的否定性和批判功能,这种对本真生命的尊重态度,是值得现代人反思与借鉴的。因此,对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的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时代情势变更的理论选择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满足物质匮乏的经济革命不再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的主旋律,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具体的感性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人生而为人所一直追求的尊严和价值的体现。研究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能够让我们在物质财富迅猛增长的今天,去冷静地分析资本的逻辑与审美的价值之间的博弈,尝试解答如何在市场洪流中不迷失自我和初心,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性与主体间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统一,个体自身的身心协调发展,以人民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吴振[8](2020)在《基于视觉认知的数字界面图形设计隐喻性研究》文中认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最早出现在语言学研究范畴。近年来,被设计师逐步引入人机界面设计领域。界面隐喻作为一种设计手法能够以用户经验背景为基础提供相关启示,辅助用户完成界面认知行为。目前,对数字图形界面隐喻性的研究仍停在初步视觉、美学设计研究阶段,视觉作为用户界面信息认知主要通道,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其认知机理解码也处于起始,并未形成规范性、统一性的界面设计指导。本文将数字图形界面的隐喻性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设计学、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对数字图形界面的隐喻性开展相关理论及实验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具体的设计项目实践中,对实际界面设计起到适用性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如下:1.系统性归纳了界面隐喻的类型即概念、特征、结构、行为隐喻理论,剖析了界面隐喻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原则,隐喻图形的构建方法,以及隐喻在数字界面中的设计应用方式。2.基于用户的视觉认知行为,研究了图形隐喻性的用户认知机制,从映射认知、相似认知、经验基础三种层次分析数字界面的隐喻性。并对界面隐喻的认知优势、认知局限及现有试验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3.以图标为例,开展了针对界面隐喻性认知的行为实验。分别对(1)隐喻性图标与非隐喻性图标的认知差异(2)完整结构隐喻图标与特征隐喻图标的认知差异(3)完整结构隐喻图标与特征隐喻图标的记忆差异展开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户对于隐喻图标相较于非隐喻图标认知反应时更短,认知负荷更低;完整结构隐喻图形图标相较于特征结构隐喻图形图标认知反应时更短,认知负荷更低;通过记忆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完整结构的隐喻图形优于特征结构的隐喻图形。4.基于上述对界面隐喻基础理论知识和图形隐喻视觉认知行为实验的研究,进行了基于数字图形隐喻性的数字界面设计实践。结合社会热点,设计了一款在线教育app“乐学”,对界面中各项要素中的隐喻性设计做出了分析。本文通过了理论、实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数字图形界面隐喻的认知机制和工作原理,归纳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方法,以期指导设计师运用隐喻的设计手法设计出优秀的数字图形界面。

张露扬[9](2020)在《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常生活中有直接运用头部词表示非头部概念的词,如:“元首、耳目”等,也有用头部词与非身体词组成不再属于身体范畴的词,如:“头绪、顺眼”等。在认知语言学中,这些词被称为“死喻”或“已消亡的隐喻”。这些隐喻看似已经丧失了活力,却不同程度地记录了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规律。本文将汉语中由人体域投射到非人体域形成的词称为隐喻式人体词,这些词在隐喻程度上存在差异,有的需要投入一定的理解才能发现其相似性,如“书目、山头”等;有的则已经完全和所代表的人体概念失去联系,如:“头领、头等”等。第一类词所含的人体语素虽然不再指人体,但蕴含着目标域和人体域可感知的相似特征;第二类词的语素义更加融合,多属于表示人、性状或抽象概念的词语。这种差异的产生与词产生之初的语境、历时演变关系密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所收录的隐喻式人体词中的头部词群,辅之以《近代汉语词典》(四卷本)和《汉语大词典》梳理其话语形态的头部隐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词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与分类标准,梳理头部隐喻到隐喻式头部词的发展过程,探讨及这一过程规律及机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即四章。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对理论背景,人体隐喻的定义与分类,汉语人体词发展史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确立本研究的目标与思路。第二部分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所收的人体头部词对象。确立隐喻式头部词的概念,从词形和词义两个方面判定隐喻式头部词,并从词的内部结构、语义范畴和映射路径进行分类。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将涉及头部的隐喻现象不同状态区分为“头部隐喻”和“隐喻式头部词”并梳理了二者线性序列上的词汇化过程。话语平面上,“头部隐喻”的修辞呈现包括比喻、借代、通感和比拟。随着修辞形式的频繁使用,隐喻结构被固化于思维中,头部隐喻词汇化为隐喻式头部词。这是一个修辞与词汇相互促动与制约的互动过程,头部隐喻修辞形式的词汇化充实了词汇系统,隐喻式头部词又再次成为隐喻的喻体产生新的隐喻。可概括为“头部隐喻→隐喻式头部词→头部隐喻”的连续统。第四部分通过隐喻思维的类推和隐喻结构的吸收说明了“头部隐喻→隐喻式头部词→头部隐喻”发展的机制。

彭毅[10](2020)在《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以师范类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科技与物质的空前发展,信息化教育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具身认知理论的出现正符合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发展的需求,明确教学的对象是人,人又是身体、大脑和环境相互影响的系统意识存在体。从哲学、心理学到教育学对人的认知与学习机制的研究可知,强调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才符合当前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而不是传统教育下将人的身体与大脑割裂开来发展的重脑轻身式的教育理念。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的构建首先是以学生的身心认知与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发展要求为核心,实现具身认知高效化与信息化并重的教学课堂;其次,具身认知理论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观、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与教学评价具有启示意义,不仅能激活学生的身体感知觉,还能引导他们身心在课程中的积极参与;最后,从理论范畴、实践操作、身体运用与信息素养四方面初步构建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安排。基于以上内容研究,选取本人教学实践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8级学前教育班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案例教学研究。在课程开展前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了解情况,选取其中典型代表性的“现代教育技术概述”和“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两个专题内容,以表格形式全方位展现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的各教学活动过程。通过一学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具身性信息化教学实践,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具身性课程的学习体验与效果分析,总结并反思具身性课程教学情境构建的优点与不足。根据调查结果与观察,发现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创设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不仅能有效强化学生身体的具身认知经验,提升其学习兴趣与身心活动参与度,而且还有助于营造身心轻松和谐、言论自由、尊重关爱与健全发展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氛围。在尊重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丰富的具身认知经验不仅是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基础,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构建身体、大脑与环境三位一体个性化教学认知情境中所必备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当代社会中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1)第二次启蒙和体认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次启蒙运动
    (一)第一次启蒙
    (二)第二次启蒙
二、体验哲学与后现代哲学
三、体认哲学与体认语言学
    (一)从体验到体认
    (二)从机械语言学到有机语言学

(4)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具身认知研究
        1.2.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2.3 具身认知视域下语文词语教学研究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3.1 具身认知
        1.3.2 教学活动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1.5.1 研究方法
        1.5.2 实施方案
2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概述
    2.1 课程层面: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目标的规定
        2.1.1 教学目标的隐含性
        2.1.2 教学目标的指导性
    2.2 教材层面: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词语教学内容编排特点
        2.2.1 纵向:水平、难度
        2.2.2 横向:位置、形式
    2.3 教学层面:初中语文词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内容: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3.2 学段:初中阶段的词语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作用
    2.4 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4.1 现状调查
        2.4.2 现状分析
        2.4.3 原因分析
3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立论依据
    3.1 具身认知理论概述
        3.1.1 哲学基础
        3.1.2 心理学基础
        3.1.3 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主张
    3.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必要性
        3.2.1 理论关系上的必然联系
        3.2.2 实践指导上的积极意义
4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分析
    4.1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特点
        4.1.1 在身心的共同参与中积累与建构
        4.1.2 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梳理与整合
        4.1.3 在主体的交互过程中运用与巩固
    4.2 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词语教学原则
        4.2.1 具身性
        4.2.2 情境性
        4.2.3 活动性
        4.2.4 交互性
        4.2.5 生成性
5 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策略探讨
    5.1 唤醒身体,为情境中的活动找准核心
        5.1.1 强调身体参与,获得词语感性体验
        5.1.2 基于身体联想,把握词语丰富内涵
    5.2 创设情境,为身体参与活动提供条件
        5.2.1 创设“实感”之境,切身感知词语
        5.2.2 创设“实境”之境,置身体会词语
        5.2.3 创设“离线”之境,想象理解词语
    5.3 设计活动,为身体与情境的沟通搭桥
        5.3.1 明确活动目标,注重词语教学生成性
        5.3.2 组织活动过程,注重词语教学交互性
6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案例分析
    6.1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案例举要
        6.1.1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6.1.2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
        6.1.3 《秋天的怀念》词语教学设计分析
    6.2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初中语文词语教学效果分析
        6.2.1 效果分析
        6.2.2 个人反思
7 结语
    7.1 完成的主要工作
    7.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光”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Chinese)
Abstract(English)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Definitions of Metaphor
        2.1.1 Traditional Views of Metaphor
        2.1.2 Contemporary Views of Metaphor
    2.2 Review of Previous Metaphor Studies
        2.2.1 Previous Metaphor Studies Abroad
        2.2.2 Previous Metaphor Studies at Home
    2.3 Previous Conceptual Metaphor Studies
        2.3.1 Previous Conceptual Metaphor Studies Abroad
        2.3.2 Previous Conceptual Metaphor Studies at Home
    2.4 Vision-based Metaphor Studies
        2.4.1 Metaphors of Visual Organs
        2.4.2 Metaphor of Visual Verbs
    2.5 LIGHT-metaphor Studies
    2.6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An Account of the Theor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2 The Nature of Metaphor
        3.2.1 The Systematicit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2.2 The Embodiment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3 The Classification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4 The Working mechanism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Method
    4.3 Data Collection
    4.4 Data Analysis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5.1 Target Domains of LIGHT-metaphors
        5.1.1 Common LIGHT-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5.1.2 Specific LIGHT-metaphors in Chinese
        5.1.3 Summary
    5.2 Comparing LIGHT-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5.2.1 Comparison of the Words
        5.2.2 Comparison of Common Target Domains
        5.2.3 Comparison of Specific Target Domains
    5.3 Reasons Behi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LIGHT-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5.3.1 Embodiment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of LIGHT-metaphors
        5.3.2 Cultural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of LIGHT-metaphors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References

(6)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欧美华文文学对“国境内”战事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继承与突围:抗战叙事的书写转向
        一、抗日战争与欧美华侨的双向影响
        二、“十七年”抗战文学传统的再挖掘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野下的海外抗战书写
    第二节 追忆与重构:关于解放战争的海外文本衍生
        一、个体化的平民书写
        二、离散境遇中的乡土记忆
    第三节 隐喻与虚构:对古代战事的现代性重塑
        一、《甲骨时光》:神秘主义下的牧野之战与文明守卫
        二、《夜与港湾》:甲午海战的先锋重述
第二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海外战争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欧洲战场的在场与历史记忆
        一、对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的书写
        二、阿尔巴尼亚:当代动荡与自我放逐
    第二节 对马来亚战场的重新聚焦
        一、史料的挖掘与史实的复建
        二、国际力量角逐的极端场域
    第三节 越南战争中的青春书写
        一、史料与史识的文本呈现
        二、战争中的疼痛青春:遗落于境外的成长题材
第三章 离散境遇中的身份追寻:欧美华文文学战争叙事的情感意识
    第一节 错位处境中的身份追寻
    第二节 极端场域中的“民族同一性”强化
    第三节 身体书写中的身份意识
    第四节 混血儿身份:战乱年代的生而离散
第四章 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伦理之思
    第一节 战争伦理的文化心理溯源
        一、兵、道、儒家思想的杂糅共生
        二、不彻底的宗教启迪与救赎
        三、战时文化规范与知识分子启蒙文化规范的角力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悖论审视
        一、群体解放与个体解放的叙事冲突
        二、暴力审美与反战主题
第五章 欧美华文文学战争书写的典型叙事策略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的调和
    第二节 主动暴露作者意识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多重叙事视角的更迭
    第四节 以悬疑元素发酵戏剧张力
    第五节 用幽默介入苦难的悲剧感把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背景与契机:理性逻辑的辩证法
    第一节 理性的分裂
        一、理性的原初统一
        二、“理性”与感性的分裂
    第二节 技术理性的统治
        一、技术理性的产生
        二、技术理性对感性的压抑
    第三节 理性的颠覆与重建
        一、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统治的颠覆
        二、辩证理性的复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思想先声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德国艺术家小说》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的艺术形态演进理论对马尔库塞的启发
        二、卢卡奇的生活、心灵、形式理论的影响
        三、《德国艺术家小说》对浪漫主义反讽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影响
        一、从浪漫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美学
        二、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改造
        三、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吸收
        四、马尔库塞对生存现象学的批判与改造
    第三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发
        一、以审美人性为基础重释《手稿》的原因
        二、人性基础在于哲学中的劳动概念
    第四节 黑格尔的影响
        一、历史总体性中的否定概念
        二、否定辩证法对实证主义的批判:“潜能”的实现
        三、开启浪漫主义的深层构境:否定的乌托邦与革命的姿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思想展陈
    第一节 政治美学的批判指向:单向度危机
        一、发达工业社会
        二、苏联社会
        三、纳粹极权主义
        四、肯定性的文化
    第二节 政治美学批判的目标:爱欲解放
        一、心理学范畴成为政治范畴
        二、为爱欲而战的解放路线
        三、美学形象成为政治形象
    第三节 美学问题的政治意蕴
        一、艺术“乌托邦”的现实性
        二、艺术与革命
        三、审美形式的自律性与异在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思想特质
    第一节 作为政治美学的批判理论
        一、政治美学的提出及内涵
        二、政治美学化与美学政治化
        三、以爱欲与新感性为批判武器
    第二节 新感性对技术理性的反叛
        一、技术理性与新感性的博弈
        二、新感性已成为政治因素
        三、新感性本体论的政治批判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评析
    第一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贡献与限度
        一、开启了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新视角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内的政治美学
    第二节 马尔库塞政治美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一、对当代美学与政治研究的影响
        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基于视觉认知的数字界面图形设计隐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字界面中隐喻设计的国外发展现状
        1.1.2 数字界面中隐喻设计的国内发展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基于视觉认知的数字界面图形隐喻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2.1 基于视觉认知的数字界面设计概述
        2.1.1 数字界面的发展过程
        2.1.2 数字界面中的视觉元素
    2.2 基于视觉认知的数字界面隐喻分类及设计原则
        2.2.1 数字界面隐喻的分类
        2.2.2 数字界面隐喻的设计原则
    2.3 基于视觉认知数字界面图形隐喻设计应用
        2.3.1 数字界面中图标的分类
        2.3.2 数字界面中图标隐喻设计的类型
        2.3.3 数字界面中隐喻图标的构建方法
    2.4 基于视觉认知的数字界面隐喻其他设计应用
        2.4.1 隐喻在数字界面结构层的设计应用
        2.4.2 隐喻在数字界面导航层中的设计应用
        2.4.3 隐喻在数字界面色彩中的设计应用
        2.4.4 隐喻在数字界面音效与动效中的设计应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用户行为的数字界面图形隐喻视觉认知理论及实验技术研究
    3.1 基于用户图形认知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
        3.1.1 视觉感知
        3.1.2 视觉注意
        3.1.3 视觉记忆
        3.1.4 大脑表征
    3.2 基于用户隐喻图形认知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
        3.2.1 映射认知
        3.2.2 相似认知
        3.2.3 经验基础
    3.3 隐喻图形信息对用户视觉认知的优势性及缺陷型研究
        3.3.1 数字界面图形隐喻认知优势
        3.3.2 数字界面图形隐喻认知缺陷
    3.4 基于用户隐喻图形认知的相关实验方法研究
        3.4.1 主观实验法
        3.4.2 生理实验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用户视觉认知行为的数字界面图形设计隐喻性实验研究以图标为例
    4.1 实验一 隐喻图标与非隐喻图标理解的反应时实验
        4.1.1 研究目的
        4.1.2 实验材料设计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实验二 完整结构隐喻图标与特征隐喻图标理解的反应时实验
        4.2.1 研究目的
        4.2.2 实验材料设计
        4.2.3 数据分析
    4.3 实验三 完整结构隐喻图标与特征隐喻图标理解的记忆实验
        4.3.1 研究内容
        4.3.2 实验材料设计
        4.3.3 实验方法
        4.3.4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用户视觉认知行为的界面图形(APP)隐喻设计实践
    5.1 界面产品设计背景
    5.2 界面设计方案流程分析
    5.3 界面产品设计用户需求调研
        5.3.1 市场定位及用户分析
        5.3.2 竞品分析
    5.4 界面产品设计定位及功能架构设计
    5.5 界面要素中的隐喻性设计
        5.5.1 界面色彩要素隐喻设计
        5.5.2 界面图形要素隐喻设计
        5.5.3 界面组织与交互行为要素隐喻设计
        5.5.4 界面主题图标要素隐喻设计
    5.6 界面产品整体视觉及交互方案效果呈现
    5.7 界面产品方案测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理论视角
        一、互动理论
        二、意象图式理论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前人对于“隐喻”的相关研究
        二、研究不足
    第四节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与分类
    第一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判定
        一、隐喻式头部词的词形判定标准
        二、隐喻式头部词语义特征的提取与确定
        三、隐喻式头部词语义范畴的划分标准
    第二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分类
        一、按内部结构进行分类
        二、按语义范畴进行分类
        三、按映射次数进行分类
第三章 头部隐喻与隐喻式头部词
    第一节 头部隐喻的修辞呈现
        一、比喻
        二、借代
        三、通感
        四、比拟
    第二节 隐喻式头部词的形成与发展
        一、头部隐喻的形式词汇化
        二、头部隐喻的意义词汇化
        三、隐喻式头部词的再隐喻
第四章 隐喻式头部词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隐喻思维的类推
        一、性状的类推
        二、功能的类推
    第二节 隐喻结构的吸收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二、图书
附录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隐喻式头部词词表
致谢

(10)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以师范类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综述
        1.3.2 教学情境研究综述
        1.3.3 信息化教学研究综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具身认知理论对信息化教学情境的启示
    2.1 教学观的形成
    2.2 教学目标的确定
    2.3 教学情境的构建
    2.4 教学评价的进行
3.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理论构建
    3.1 理论范畴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1.1 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具身感知的探索兴趣
        3.1.2 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深化理论形成过程,丰富个体的具身认知经验
        3.1.3 尊重个体的具身独特性,创设开放式理论知识探索情境
    3.2 实践操作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2.1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模拟生活化实践操作的教学情境
        3.2.2 以身体感受为基础,营造强具身的实践操作教学环境
        3.2.3 尊重师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个性化的实践操作教学步骤
    3.3 身体运用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3.1 创设在线具身认知情境,唤醒学习者的局部身体活动体验
        3.3.2 激活个体的身体经验,积累丰富的具身认知经验
        3.3.3 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创设游戏化具身认知情境
    3.4 信息素养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3.4.1 遵循课程标准要求,促进信息素养理念的普及
        3.4.2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3.4.3 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信息素养价值观
4.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案例设计
    4.1 课程选择
    4.2 前段分析
        4.2.1 学习者分析
        4.2.2 教学目标分析
        4.2.3 教学内容分析
    4.3 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案例设计
        4.3.1 《现代教育概述》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
        4.3.2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
    4.4 具身性信息化教学情境案例实践
        4.4.1 《现代教育概述》实践过程
        4.4.2 《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实践过程
    4.5 教学效果分析
5.总结与反思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二次启蒙和体认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J]. 王寅.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1(04)
  • [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报道的批评隐喻分析[D]. 王玉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韩汉无彩色词‘(?)’和‘黑/白’的跨域认知对比研究[D]. 黄韵孜. 延边大学, 2021
  • [4]具身认知视域下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研究[D]. 汪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光”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 赵梦依.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6]欧美华文文学中的战争书写[D]. 田诗洋. 吉林大学, 2020(01)
  • [7]马尔库塞的政治美学批判理论研究[D]. 谢静.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8]基于视觉认知的数字界面图形设计隐喻性研究[D]. 吴振. 东南大学, 2020
  • [9]互动视角下的汉语隐喻式人体词(头部)的历时发展研究[D]. 张露扬.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情境构建 ——以师范类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D]. 彭毅.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瑞科夫隐喻理论的缺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