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一、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孙雯[1](2021)在《浅谈家具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文中研究表明家具企业要想突破"瓶颈",实现战略性投资扩张,需同时依靠企业决策者和企业财会人员。因此,在财会人员的遴选上,不仅要着眼于其业务素质与技能,还应对其职业道德与素养进行综合研判。概述了家具企业财会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和重点,探讨了家具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基本要求,据此提出了家具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目标。

王治香[2](2021)在《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文中指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他人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高职生正处于职业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持久且意义深远的。因此本文围绕高职生职业道德的认知维度,选取重要他人这一影响因素展开具体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一是探讨哪类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最为最突,并且将重要他人按照影响程度进行大体上的排序;二是探讨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不同维度的影响情况;三是探讨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特点。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搜集了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到国内外当前关于重要他人和职业道德认知的具体研究进展。并且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内容,将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分为职业道德内容掌握、职业道德判断和职业道德选择这三个维度,并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从上海市某所高职院校随机选取不同专业的一、二、三年级,共计5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关于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详细实证资料。然后对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作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和职业道德认知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再以符号互动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为支撑,对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进行深入剖析。根据得出的数据与理论分析,本文按照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程度,对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进行了大体上的排序,并且发现重要他人通过不同的影响方式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产生的影响显现出不同的特征,且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各个维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最终,笔者根据结论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为相关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彭燕媛[3](2020)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的底线。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产权职业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亟需提升。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自身人格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也在于知识产权领域职业道德素养高的专业队伍能够持续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更在于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可以弥补当下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严重不足,丰富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要内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是指接受过专门系统的知识产权专业训练、具备知识产权从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获取各类资源、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自然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即谓适用且只适用于知识产权从业主体,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其宗旨,以保障知识产权职业活动为其职业目的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就其性质而言,除沿袭职业道德的非物质性、规范性以及实践性这三大属性外,又因知识产权职业群体的特殊,亦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这一属性。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初获成效,但同时尚存诸多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存在缺失、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社会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惩不到位以及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等。细究问题之症结,一方面在于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在于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路径存在欠缺。为解决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从内容设计与方法运用的有效协调、意识提升与宣传活动的相互促进、直接教育与奖惩效应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参与与组织管理的合力推进四大方面提出理想状态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思路。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一方面应当基于职业道德性质和适用范围分析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构成,构建出一套统一且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内容体系。这套内容体系既应包含适用所有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共性化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即包括树立“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运用”的职业理想;坚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职业信仰;秉持“爱岗敬业、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职业态度;承担“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保守秘密”的职业责任;遵守“办事公道、诚实守信、遵守行业规范”的职业纪律以及提升“不断学习与培育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业务能力等。同时,因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差异分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保护人员”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人员”三大类,这套内容体系也应包括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需适用的个性化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如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应遵循“推动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应遵循“秉持知识产权执法与审判的客观公正”;知识产权服务人员应遵循“恪守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精神”等核心职业道德内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实际养成还依赖于有效养成路径的设置。基于此,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可从与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相关的社会意识、宣传教育、奖惩以及组织管理四大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设置有效路径。譬如,社会意识层面需有效提升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认识;宣传教育层面需着力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的效果;奖惩层面需规范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处理;组织管理层面需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进行科学的管理等。多措并举,共同促进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4](2019)在《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蒙古国经济已经逐步恢复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各类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多;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计算机应用广泛化,监管设施日趋完善,使得企业对于精通电脑技术、明确国家政策法规的综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急切需求。但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还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不能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蒙古国各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英国着名哲学家、教育家A.N.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问题的解决策略。本论文共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第二章研究综述。一是研究文献来源;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是建立在施良方的课程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本章阐述的施良方关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编制原理,重点是施良方的课程编制原理。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由四部分构成: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教育的作用、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教育评价。第四章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本章对蒙古大学教育发展历史,特别是蒙古国会计专业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回忆过去是为了理解现在更好地走向未来。着重分析了蒙古国的大学教育起源和发展历史、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代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的简介以及会计专业的课程编制情况。第五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调查主要使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的本科生、教师和企业雇主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本文还采用了“广告收集分析法”。第六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创新之处,论文的价值所在。基于中国教育家施良方课程编制理论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调查研究,阐释了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在课程编制方面存在的四方面的问题:1.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课程目标的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足雇主和学生发展的需要。2.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在不一致现象;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课程结构不合理。3.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会计实习的实效差;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4.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考试形式和学分制需要变化。第七章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论文创新之处和价值所在。在与中国5所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对比中,以及依据施良方课程理论与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根据蒙古国及各大学的发展状况,针对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条解决策略:1.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2.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3.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4.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马薇[5](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项关键制度安排,通过权力监督权力的根本形式发挥制约功能,进而在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国家财政经济安全、提升政府效能、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审计监督建设愈发显得迫切。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审计领域的改革将要走进“深水区”,触碰深层次的体制、结构等问题,以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党中央已然进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之时,地方层面上的跟进和创新情况更为值得关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地方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既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审计署的改革部署,又结合本地特色实现创新发展,使得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在路上”。作为国家治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现行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在诸多方面上已然无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而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了显着地必要性。事实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已然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过程、趋向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梳理以及国家治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等相关理论工具,搭建起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在内部主要由组织、权力、制度、机制等要素构成;在外部则由党的领导、审计体制、审计价值构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先后经历旧审计阶段、红色审计阶段、现代审计阶段、新时代审计阶段四个时期。通过回顾和梳理历史,能够清晰认识其发展成就,并归纳出发展规律以更深入的理解审计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之路”。当然,现阶段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基于分析框架,这主要体现在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运行难以契合。针对现实困境,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改革尝试。本文选取南京、广州、重庆、贵阳四地进行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既具象化展示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也试图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建设性启示。基于分析框架和案例研究,本文提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应当首先明确两个前提条件,即价值取向和审计体制模型。前者包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树立;后者则强调应保持行政型审计体制基本不变。在此基础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应当从组织、权力、制度、机制四个方面上具体展开。其中,组织设置包括审计机构的增减、地方审计委员会的建设以及组织关系厘定;权力优化涉及管理权限确认、审计职能转型和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要注重静态层面上的良法和制度建设,也要注重程序设计以保证动态层面上的依法执法落实;机制修缮则分为内生机制、外部机制和联接机制三个方面。这四部分既相互独立,发挥独特作用,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内容。总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紧跟党中央和国家有关审计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亦是推进地方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夏君钰[6](2019)在《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会计以诚信为本,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保障作用。会计信息揭示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情况,是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数据资料。对于投资者而言,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直接影响到投资者依据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对未来经济活动做出的预测、决策。对于政府而言,会计信息直接关乎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市场监管、经济宏观调控等活动的效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水平较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倘若会计行业欺诈行为盛行,失去应有的诚信,维持会计关系存在的根基将不复存在,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亦将终结于此。因此,针对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进行系统化的深入研究对于会计事业本身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会计作为经济系统并非存在于真空之中,其自身行为必然会受到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文化等。本文从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三个因素着手,在辨析了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内涵及层次关系的基础上,首先就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指出会计法规为会计信息披露指引方向,规范信息披露,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会计职业道德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保障,促进信息披露的良性循环;会计文化以约束导向为手段,以激励优化为目的,不断促进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提升。其次,就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设置研究假设、选取相关变量、构建数学模型来对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这三项主要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水平的影响机理进行详细研究,最后提出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的柔性约束机制与会计法规刚性管理并重,整体提升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促进会计事业的更好发展。

徐妍[7](2019)在《基于博弈论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管研究 ——以九好集团舞弊案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经济问题也在不断产生。前有美国安然、世通等舞弊案件,后有我国近些年来的万福生科、皖江物流、胜景山河等舞弊事件,都在不断给予我们警醒。然而,舞弊事件还是在发生。它就像破坏着血小板的白细胞,如果不及时得到监管与制止,它将会长期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我国而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经济取得了喜人的成就,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经济直接体现了一国的强大。然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使得投资者们遭受损失,而且破坏了我国良好的经济运行,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就本文对于监管的现实意义来讲,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日益严重,如何优化监管并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监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与发行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与发行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监管部门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对相关参数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求得纳什均衡。得出结论:监管机构提升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增强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再监管、加大媒体的再监督作用、优化及控制监管成本、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发行企业的处罚力度是优化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管及博弈论相关理论进行介绍,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从不完全信息静态监督博弈的角度,构建博弈模型,并结合浙江九好集团案例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管问题进行探讨。试图分析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即证监会、中介部门即会计师事务所三者之间的混合博弈关系并揭示出他们的行为关系,然后求出均衡解并进行模型检验,得到博弈分析的结论,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监管提出改进建议。

吴君民,夏君钰,李靖雯[8](2019)在《试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与文化的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政府会计法规行文中存在法规与职业道德边界不明,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文化三者层次不清,以及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等问题。改变这种现状,就应厘清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的边界,建立一个"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的三层次递进结构,进一步强化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用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的柔性约束机制弥补会计法规刚性管理的不足,以促进会计事业更好发展。

李彤彤[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与现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是会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长期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许多优秀的会计行业精英,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光辉成就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本科会计专业培养计划在本科会计教育中的作用是基础性、核心性的,它对高校会计本科会计教育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本论文选题因此具有了较为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概述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正文部分,首先,界定了会计本科教育以及培养计划等基本概念,阐述了基础理论。其次回顾了改革开放后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变化历程,划分为三大历史时期,即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市场深化发展时期以及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在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的不同特征。从经济政治、科学技术、会计理论、全球化浪潮及社会供求等五个角度总结了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规律。再次论文详细分析了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定位高且同质化明显、强调技术忽略职业导向及职业道德、培养“现成的”而非“未来的”会计人才以及培养目标与社会脱节等问题;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的不合理,任意选修课的设置比例过低,“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课程的滞后,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缺陷,以及会计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实践课程与职业道德培养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与职业需要等问题。最后为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改革提供政策指导性参考建议。针对我国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优化,提出五大原则:突出自身特点与层次性的差异化目标定位、强化社会主义职业导向与道德观念、塑造“互联网+”时代“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全球化时代国际视野与“本位主义”结合以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瞻性原则。针对我国高校会计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提出了重塑通识教育课程结构,整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内容,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构建信息化课程体系,结合高校特色融入国际化课程,基于社会需求与职业导向性开展实践教学等建议。最后一个部分是论文的总结,阐述研究创新,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本文采用以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以及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文献中本科会计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稀缺、系统性不突出的这一不足。

杨凌奕[10](2018)在《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素养》文中提出本文以高职高专如何从培养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为出发点,阐明了会计职业道德在教学教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从当前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出发,强调了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要培养会计人员的使命感,让会计人员做到以法管财,以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养,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二、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家具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家具企业财会人员主要工作内容
2 家具行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概述
3 家具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基本要求
    3.1 严谨务实
    3.2 业精于勤
4 家具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目标
    4.1 提升职业能力素养
        4.1.1 注重技能与职业道德考核有机结合
        4.1.2 强化工作考核与审计业务有机结合
    4.2 培养思想道德品质
5 结语

(2)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认知
        1.4.2 职业道德认知
        1.4.3 重要他人
    1.5 理论基础
        1.5.1 符号互动理论
        1.5.2 自我调节理论
    1.6 研究思路及方法
        1.6.1 研究的思路
        1.6.2 研究的方法
第2 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关于重要他人的相关研究
        2.1.2 国外关于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国内关于重要他人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关于职业道德的相关研究
        2.2.3 国内关于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相关研究
    2.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体述评
第3 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工具
        3.1.3 数据处理
    3.2 调查实施
        3.2.1 问卷施测
        3.2.2 访谈实施
第4 章 调查结果
    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1.1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总体性分析
        4.1.2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差异性分析
        4.1.3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的相关性分析
    4.2 个案访谈结果分析
    4.3 调查结果总结
第5 章 重要他人对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特征分析
    5.1 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形式特征分析
        5.1.1 重要他人的影响形式
        5.1.2 重要他人的影响特征
    5.2 基于自我认知理论的作用特征分析
        5.2.1 重要他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自我观察过程
        5.2.2 重要他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自我判断过程
        5.2.3 重要他人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自我反应过程
    5.3 本章小结
第6 章 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的对策建议
    6.1 发挥家长基础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6.2 加强教师主导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6.3 重视同辈重要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6.4 关注偶像引领作用,提升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 B 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的人才需求
        1.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召唤
        1.1.3 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的必然趋向
    1.2 研究价值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现有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相关概念厘析
    2.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探析
        2.1.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涵义
        2.1.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特征
        2.1.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类型
    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解析
        2.2.1 “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解读
        2.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2.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2.2.4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性质
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探析
    3.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取得的成效
        3.1.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业已取得的有限提升
        3.1.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业已采取的有效举措
    3.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3.2.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存在缺失
        3.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社会意识薄弱
        3.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3.2.4 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惩不到位
        3.2.5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不够完善
    3.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之症结
        3.3.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尚不明确
        3.3.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路径存在欠缺
4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4.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之理论依据
        4.1.1 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4.1.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
        4.1.3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警示
        4.1.4 孔子“启发式教育”理论的示例
    4.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思路
        4.2.1 内容设计与方法运用的有效协调
        4.2.2 意识提升与宣传活动的相互促进
        4.2.3 直接教育与奖惩效应的有机结合
        4.2.4 自我参与与组织管理的合力推进
5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体系
    5.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构成
        5.1.1 基于职业道德性质的内在维度
        5.1.2 基于职业道德适用范围的内在层次
    5.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共性化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5.2.1 职业理想: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5.2.2 职业信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5.2.3 职业态度:爱岗敬业、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5.2.4 职业责任: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保守秘密
        5.2.5 职业纪律:办事公道、诚实守信、遵守行业规范
        5.2.6 职业业务能力:不断学习与培育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
    5.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个性化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5.3.1 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推动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5.3.2 知识产权保护人员——秉持知识产权执法与审判的客观公正
        5.3.3 知识产权服务人员——恪守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精神
6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路径选择与优化
    6.1 社会意识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认识之有效提升
        6.1.1 从战略高度认识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
        6.1.2 加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研究
    6.2 宣传教育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效果的着力提高
        6.2.1 “政府指导、高校主导、企业辅导”的主体体系设置
        6.2.2 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方式
        6.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内容的“精确化”
    6.3 奖惩层面: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规范处理
        6.3.1 完善并落实对奉行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励机制
        6.3.2 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惩戒力度
    6.4 组织管理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科学管理
        6.4.1 完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机构
        6.4.2 构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组织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4)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蒙古国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呼唤大学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研究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弊端
        (三)蒙古国学者对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鲜有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说明
第二章 研究综述
    一、研究文献来源
        (一)蒙古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二)中国关于会计专业课程及课程编制研究文献来源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课程理论研究综述
        (二)课程编制研究综述
        (三)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综述
        (四)会计专业课程设计研究综述
        (五)会计专业课程考评和评价研究综述
        (六)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综述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施良方及其课程编制原理
        (一)施良方简介
        (二)课程的定义
        (三)课程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编制的原理
    二、怀特海的大学教育思想
        (一)怀特海简介
        (二)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 蒙古国大学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的发展历史
    一、蒙古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现代教育产生之前的游牧教育阶段(1921年之前)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大学的产生阶段(1921年至1942年)
        (三)大学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1942年至1990年)
        (四)大学教育的繁荣发展阶段(1991年至现在)
    二、蒙古国大学会计专业发展历史
        (一)会计专业的发展阶段
        (二)蒙古国会计方面使用的法律和准则
        (三)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现状
    三、蒙古国立大学等五所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一)蒙古国立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二)蒙古国商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三)蒙古国农业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四)蒙古国财政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五)蒙古国“曼达胡”会计大学及会计专业课程的现状
第五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情况的调查问卷
    一、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对大学会计教师的访谈
    三、社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要求与满意度分析
        (一)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满意度访谈调查
        (二)蒙古国的会计岗位招聘广告的内容分析
第六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中关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偏高
        (二)课程目标表述过于抽象概括、不明确
        (三)课程目标未能更好地满意雇主及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存着不一致现象
        (二)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要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
    三、课程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讲授法,教学方法单一
        (二)会计实习的实效差
        (三)教学条件难以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四、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蒙古国各大学对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评价重视不够
        (二)大学评估组织机构不健全
        (三)过于重视课程结果的评价,课程评价方法单一
第七章 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要充分研究影响目标确定的各个因素,制定适宜可行的课程目标
        (一)要重视对课程目标的研究
        (二)要充分研究影响课程目标确定的各种因素
        (三)课程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
    二、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科学性
        (一)加强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提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性的两点建议
        (三)完善课程内容满足雇主与学生的需求
    三、重视影响课程的实施因素改变教师角色,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一)重视影响课程实施因素
        (二)提高会计实习的实效
        (三)建立教师作为决策者的课程实施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设立课程评价部门,提升课程评价的质量
        (一)重视对学生能力生成和知识学习的评价
        (二)大学需要设立课程评价部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主要内容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 核心概念剖析
        一、国家治理
        二、国家审计
        三、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第二节 理论基础分析
        一、国家治理理论
        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进路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搭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及评述
    第一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
        一、旧审计阶段:封建社会及民国时期
        二、红色审计阶段:革命根据地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
        三、现代审计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四、新时代审计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二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及时有效披露相关信息,提升了政府透明度
        二、发挥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保障了国家治理稳定有序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审计质量
        四、丰富审计内容和审计形式,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
    第三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审计法制化趋向
        二、审计功能不断扩展
        三、审计民主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第一节 现实困境
        一、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
        二、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
        三、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
        四、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运行难以契合
    第二节 生成机理
        一、审计体制的制约
        二、政府职能转型滞后
        三、对审计的认识有待提高
        四、利益协调困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若干典型个案: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概述
        一、南京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二、广州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三、重庆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四、贵阳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第二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比较研究
        一、组织建设层面的比较
        二、权力配置层面的比较
        三、制度建设层面的比较
        四、机制修缮层面的比较
    第三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高扬党的旗帜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顺多重关系
        三、坚持全面改革,谋求深化发展
        四、坚持效益目标,提升审计质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置设计
    第一节 根本条件: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一、毫不动摇的思想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鲜明的主题设置: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
        三、有效的改革原则: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保障
    第二节 基础条件:国家审计体制确认
        一、审计组织模式优化
        二、审计领导体制模式调整
        三、国家审计体制确认的意义阐明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组织及其权力
    第一节 组织和权力优化的原则坚守
        一、独立性和联系性的把握
        二、一致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三、全面性和重点性的兼顾
    第二节 地方审计组织设置及关系优化
        一、组织设置之“加减法”应用
        二、发挥地方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三、组织关系厘定
    第三节 审计权力优化与规范
        一、审计管理权限确认
        二、审计职能转型
        三、权力清单制度建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制度与机制
    第一节 制度与机制建构的条件设立
        一、价值取向:公共性确立
        二、要素供给:可行性把握
        三、注意事项:衔接性处理
    第二节 审计制度建设
        一、良法:夯实改革创新的合法性
        二、制度:强化改革创新的规范性
        三、程序:提升改革创新的秩序性
    第三节 审计机制修缮
        一、内生机制
        二、外部机制
        三、联接机制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6)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会计法规
        1.2.2 会计职业道德
        1.2.3 会计文化
        1.2.4 会计信息披露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概述
    2.1 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概念
        2.1.1 会计法规
        2.1.2 会计职业道德
        2.1.3 会计文化
    2.2 会计法规、职业道德与文化层次关系
        2.2.1 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2.2.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
        2.2.3 厘清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三者关系
    2.3 会计信息披露概念界定
        2.3.1 会计信息的含义
        2.3.2 会计信息披露的含义
        2.3.3 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
        2.3.4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会计法规、职业道德与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的定性分析
    3.1 会计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3.1.1 会计法规有效缓解会计信息不对称
        3.1.2 会计法规为会计信息披露指明方向
        3.1.3 会计法规促进会计信息的规范披露
    3.2 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3.2.1 会计职业道德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2 职业道德促进会计信息披露良性循环
    3.3 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3.3.1 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具有约束作用
        3.3.2 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导向作用
        3.3.3 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具有激励作用
        3.3.4 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具有优化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会计法规、职业道德与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会计法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4.1.2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4.1.3 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4.2 样本和研究方法
        4.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择
        4.2.3 模型构建
    4.3 实证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相关性分析
        4.3.3 回归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分析
    4.4 实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关建议
    5.1 健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严守底线不越界
        5.1.1 强化补充完善做到有法可依
        5.1.2 严格执法加大会计造假成本
        5.1.3 明确法律责任主体违法必究
    5.2 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观,形成良好自律机制
        5.2.1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5.2.2 提高自身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5.2.3 完善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5.3 培育优秀会计精神文化,发挥文化正能量
        5.3.1 加强会计精神文化建设
        5.3.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3.3 构建优质企业会计文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7)基于博弈论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管研究 ——以九好集团舞弊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财务舞弊的研究现状
        1.3.2 关于会计监管的研究现状
        1.3.3 关于博弈论在财务舞弊监管上的运用的研究现状
        1.3.4 关于财务舞弊监管治理建议的研究现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财务舞弊概念
        2.1.1 财务舞弊的概念
        2.1.2 财务舞弊的动因
        2.1.3 财务舞弊的手段
    2.2 会计监管概述
    2.3 博弈论概述
    2.4 相关理论
        2.4.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3 盈余管理理论
第3章 九好集团财务舞弊案例描述
    3.1 案件背景
        3.1.1 借壳方九好集团基本情况介绍
        3.1.2 被借壳方鞍重股份基本情况介绍
    3.2 财务舞弊案例回顾
    3.3 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3.3.1 九好集团虚增服务费收入
        3.3.2 九好集团虚增贸易收入
        3.3.3 九好集团虚构银行存款及未披露借款及银行存款质押
    3.4 财务舞弊原因及处理结果
        3.4.1 财务舞弊原因
        3.4.2 处理结果
第4章 财务舞弊监管博弈分析——以九好集团为例
    4.1 九好集团舞弊事件的监管情况分析
        4.1.1 监管情况描述
        4.1.2 发现的问题
    4.2 九好集团舞弊事件博弈主体及期望效用
    4.3 会计师事务所与发行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
        4.3.1 基本假设
        4.3.2 模型变量设置
        4.3.3 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4.3.4 博弈模型的结论及模型检测
    4.4 监管机构与发行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
        4.4.1 基本假设
        4.4.2 模型变量设置
        4.4.3 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4.4.4 博弈模型的结论及模型检测
    4.5 监管机构与中介机构的博弈模型
        4.5.1 基本假设
        4.5.2 模型变量设置
        4.5.3 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4.5.4 博弈模型的结论及模型检测
第5章 基于博弈分析的财务舞弊监管建议
    5.1 给政府监管机构的建议
    5.2 给企业的建议
    5.3 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议
        5.3.1 针对事务所的建议
        5.3.2 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试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与文化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 法规、道德与文化概念辨析
    (一) 法规概念辨析
    (二) 道德概念辨析
    (三) 文化概念辨析
二、 我国会计法规、职业道德与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一) 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的边界不明
    (二) 会计法规、职业道德、文化三者层次不清
    (三) 会计精神文化建设相对薄弱
三、 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一) 厘清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的边界
    (二) 构建“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文化”三层次递进结构
    (三) 进一步强化会计精神文化的建设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本科会计教育
        二、培养计划
    第二节 基础理论分析
        一、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教育学基本理论
第二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1978—1991 年)
        一、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相关背景
        二、改革开放探索发展时期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
        三、本阶段培养计划的特点
    第二节 市场深化发展时期(1992—1999 年)
        一、市场深化发展时期相关背景
        二、市场深化发展时期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
        三、本阶段培养计划的特点
    第三节 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2000-2018 年)
        一、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相关背景
        二、大众化国际化发展时期的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
        三、本阶段培养计划的特点
    第四节 三个历史时期会计本科培养计划的特点
        一、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特点归纳
        二、三个阶段的课程体系特点归纳
第三章 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规律
    第一节 国家经济政治的环境变化的总体影响
        一、经济环境对培养计划的总体影响
        二、政治环境对培养计划的总体影响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进步强化培养计划演变中的技术特性
        一、科学技术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对课程体系演变的影响
    第三节 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提升培养计划演变中的专业属性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影响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化对课程体系演变的影响
    第四节 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扩展培养计划演变中的国际性
        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影响
        二、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浪潮对课程体系演变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认知与职业需求改变培养计划的实务属性
        一、社会认知与职业需求对培养目标的影响
        二、社会认知与职业需求对课程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现实问题
    第一节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现实问题分析
        一、定位过高且同质化明显
        二、过于强调技术忽略职业导向与职业道德
        三、培养“现成的”而非“未来的”会计人才
        四、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不足
        五、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第二节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实问题分析
        一、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及任意选修课设置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不足且滞后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缺陷日渐突出
        四、会计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
        五、实践课程及职业道德培养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职业需要
第五章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国外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分析
        一、国外高校的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分析
        二、国外高校的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第二节 我国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的优化建议
        一、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目标优化建议
        二、我国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建议
结论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0)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1.1 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1.2 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
    1.3 有助于形成廉洁清正之风
2 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2.1 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2.2 利用职权, 谋取私利
3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
    3.1 从专业学习阶段就要树立牢固的职业道德的思想认识
    3.2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3.3 完善奖惩机制, 确保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
    3.4 设立完善的会计法律制度, 加大处罚力度
4 结语

四、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家具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 孙雯. 林产工业, 2021(05)
  • [2]影响高职生职业道德认知的重要他人研究[D]. 王治香.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D]. 彭燕媛.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4]蒙古国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编制研究[D]. Bayanmunkh Pagamdulam(都拉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5]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马薇. 苏州大学, 2019(07)
  • [6]会计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文化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 夏君钰.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9)
  • [7]基于博弈论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监管研究 ——以九好集团舞弊案为例[D]. 徐妍.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3)
  • [8]试论会计法规、职业道德与文化的建设[J]. 吴君民,夏君钰,李靖雯.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培养计划历史演进与现状研究[D]. 李彤彤.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10]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如何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素养[J]. 杨凌奕. 科技资讯, 2018(01)

标签:;  ;  ;  ;  ;  

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