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教师完成教师培训中的角色转换

帮助教师完成教师培训中的角色转换

一、在教师培训中帮助教师完成角色转变(论文文献综述)

代领[1](2021)在《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个性、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拐点,高中教师自然担任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在某种程度上,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整个国家科学的进步和生物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先挖掘出教师群体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再根据群体的专业发展阶段和影响其专业发展的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教师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发展,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本研究主要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设计问卷和访谈进行调查,首次将教师的学校性质,即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纳入了背景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本文也首次将调查结论与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实践相结合,让高中生物学教师的需求和困境落地,从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挖掘一线生物学教师的真实需求。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181份问卷,利用SPSS20.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origin软件进行作图。研究结果表明,在专业发展意识层面: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状态比较良好,有大部分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上升期。但是部分教师缺乏主动发展意识,并且缺乏专业发展的方法和能力;在专业知识层面:高中生物学教师对生物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的需求较大。不同于以往教师对理论的需求,在本次被测教师中他们更倾向选择实践层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教学能力的支持;在专业能力层面:生物学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以及成果转换方法需求较大,关注与课程改革相关的实践性较强的内容。通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薪资待遇以及教育资金的投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师所任职学校营造的教学环境也能左右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除此之外,个人专业发展意识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性别、学历、学校的性质等背景因素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和层面的影响。通过对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后发现,随着教龄的增长,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就越弱;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年轻教师具有更强的教学媒体制作能力。基于此,笔者从教师、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从教师层面:需要教师强化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变“普通型”教师为“专家型”教师;从学校层面: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激励机制,保障教师的基本需求;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合理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从社会层面: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系,大力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注重师范生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及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

孙雪[2](2021)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L市6所小学的调查》文中指出我国农村教育一直是教育发展的短板所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要求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因此,如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如何发展农村人才等成为新时代的热点议题。但农村小学教师缺编缺岗现象普遍存在,学校学科结构被破坏,无法做到“一课一师”,教师必须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却又缺少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培训,造成优秀教师的流失,教师队伍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近些年来,国家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随着“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以及“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出台,各地纷纷设置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以缓解农村师资短缺,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质量,但却忽视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在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农村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面向全科教师的职后培训相对欠缺。教师职后培训跟不上职前培养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开展符合需求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通过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小学全科教师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对L市6所小学的全科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以乡镇及以下村级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为主,采取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发放,并编写访谈提纲,主要了解研究农村小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现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主要存在全科教师培训与教师需求不一致、全科教师培训条件不完备、培训实效性不佳教师满意度不高等几方面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全科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缺位、学校制度与规划不健全缺乏相关引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等。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建议:第一,强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保障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权利,主要从给予政策倾斜、建立省级统筹专项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全科教师专业地位、健全全科教师激励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展开;第二,建构系统、开放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体系,主要从重视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明确培训目标、精选培训内容、改进培训形式、协调培训时间、优化培训师资等几个方面入手;第三,发挥学校在职后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主要包括科学合理安排全科教师任教科目、制定明确培训规划、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校本培训为立足点、利用“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五个方面;第四,提升全科教师专业自主性和职业成就感,从转变全科教育观念、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加强自我反思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展开。

张瑜[3](2021)在《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研究》文中指出实施高质量的入职培训是帮助中小学新教师快速走上专业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教师培训改革政策,旨在引领实施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培训质量提升和新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教师培训机构,美国新教师中心创建的入职培训项目是美国高质量入职项目的典型代表,且与我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在根本目标、实施形式和构成要素方面具有共通之处。本研究从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现实情况出发,以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为研究对象,力争为改进和完善我国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加速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从80年代后美国教育改革对于高质量且公平教育的先行要求,新教师队伍中长期存在的高流失率、不稳定等问题和美国多州入职培训成效低下三个方面梳理剖析了项目兴起和发展的内外部动因,完整勾勒出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开发背景。第二部分从设定入职培训项目标准、明确新教师教学发展目标、培训高效的教学导师、构建形成性评估系统、组建新教师学习共同体、支持校长深度参与入职六个方面完整阐述了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运行状况,进而分析说明了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运行是以上各要素协调配合的进程,旨在为新教师提供系统性、个性化和连贯性的专业发展支持。第三部分先依据外部评估机构发布的项目影响报告,阐述了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实施成效,说明该项目达到了提高新教师有效性,提升学生学习成就和降低新教师流失率以及减少学区投资成本的目标。进而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角度总结提炼出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具有四个特点:关注教师个性化,重视专业发展的持续性;基于实际问题,提升教师培训参与性;突出专业自主,培养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强调系统思维,实现培训与学校发展同步,并基于以上四个特点论述分析了入职培训项目对于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运用跨文化整体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新教师入职培训和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借鉴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的成功经验,为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培训,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汇聚优势资源,提升培训质量;二是明确目标导向,强调专业自主;三是支持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需要;四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质量保障;五是依托校本培训,提供系统支持。

仇淼[4](2021)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参加在线培训是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线培训模式是一个依托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将培训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成某种标准样式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在线培训不是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线下培训的内容照搬,而是根据参训人员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培训偏好展开的新兴培训方式。受制于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施趋于形式化和评价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其由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基于认识到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身需要、自主驱动、自我经验基础上的建构式学习,学习内容需与成人学习者工作、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关,因此,成人教育理论成为本研究分析的基本理论支撑。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索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过程、现实样态,形成的特点、普适性和可借鉴性,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历史溯源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形成了肯普非线性模式;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形成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形成了尼文混合模式。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不再以单一目标或内容框定某一固定培训模式,而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沉浸式”“全息化”的优势。第二章阐释了肯普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肯普模式发布初期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社会不断发展,肯普模式经过多次修改,逐步完善。e MSS项目作为肯普模式的案例代表,呈现出非线性的实施方式。该项目专为工作1-3年的新任教师设计,其在线学习环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参训教师可以按需选择任意学习空间。第三章阐释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史密斯-雷根模式作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大策略设计,从而达到学习者高效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的目的。美国人民大学教育硕士计划作为史密斯-雷根模式的实际运用案例,注重培训策略的设计,同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强调参训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运用。第四章阐释了尼文混合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带有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的尼文混合模式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作为尼文模式的现实案例,致力于为不同层级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初级准备和高级准备等课程,注重将教育技术融于教育者准备计划各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并强调用教育技术协助参训教师查询、学习、探索、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第五章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特点、普适性及可借鉴性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美国中小学在线培训模式目标的设计呈现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和预测参训教师需求的特征;第二,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设计始终秉承参训教师需要完整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理念;第三,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重视以情景任务为导向,建构在线实践共同体;第四,美国带有州独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及政府、在线培训平台等组织协同保障培训质量。此外,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重视教师的内生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差异性,并注重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融入在线培训项目和平台的设计中,这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第六章根据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构和运行的探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利用“全息化”技术全面、多维收集数据,设计符合教师需求的在线培训目标;二是关注教师个人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参训教师提供定制化在线培训内容;三是注重参训教师、培训教师以及在线培训平台间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四是重视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的质量,引入第三方和微认证评估机制,协同政府、教育机构、中小学等多方组织,建立在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王冬冬[5](2020)在《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A”教师培训平台为个案》文中指出伴随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帮助教师队伍建立过硬的职业素养与全面的行业素质,将是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向。建立健全即符合教师实际需求又具备先进理论支撑的教师培训体系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教育兴国,科技助教,互联网技术以广泛的适用范围与卓越的实际效果,已然渗透至行业的方方面面。网络研修社区作为近期一经兴起便立刻成为讨论焦点的教师研修新思路,如今已在试点城市推行过程中成效显着,具有可观的实际成效。“A”教师培训平台是当前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平台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主流平台的代表。与诸多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类似,其立足于远程培训与网络研修两大支柱功能,同时为教师进行集体研学交流,分组教研探讨,交流教学心得,交互经典案例提供平台支撑。再者,伴随多年运营以及使用经验,平台对于各成员自身个人信息以及相关学习行为加以统计,纳入大数据库。借助海量多维数据对其进行综合性归纳整合,进一步勾画出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的学习者画像,能够将学习者信息以及特点进行直观表现,对于教师培训平台优化培训效率,优化培训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能够为最大化地满足求学者以及教学者所需,为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夯实根基。因此,本研究以网络研修社区支持科学决策和高效管理为大方向,选择“A”平台为实验平台,通过对“A”平台的改造,将以近期大家关心的重要命题——网络研修社区的学习者画像为目标,以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建构为研究主题。首先,对于平台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其进行预处理,立足于业务实际需求,建立更具全面性的数据汇聚表,从而,进一步设计数据资产评估报告;其次,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围绕学员实际情况设计综合评价体系,随后,邀请专家对于该体系精确度与待优化部分进行微调;再次,笔者尝试选择k-means算法,以平台学员为对象进行聚类分析,对于各学员维度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剖析,依据学员平台学习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的缺陷,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举措;最后,采用协同过滤算法,进一步做好平台对口教学资源以及教培课程的自动推荐,为用户推荐关联度较高的学习伙伴,并及时推荐研修活动信息,依据其最终数据验证推荐成效。研究成果主要在于:其一,进一步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平台大数据埋点与收集提供理论指导,构设较为先进科学的数据汇聚表,建立更具针对性与全面性的数据仓库;其二,打造立体化、多元化能够完美契合学习行为逻辑与步骤的评价模型;其三,帮助平台教师以及管理负责人更直观地了解学习者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为学员自动推荐对口学习服务以及学习伙伴,真正确保课程快速推进,捕捉大众需求热点,给予学员更具针对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学习体系;其四,借助本研究成果,能够为同类型数据挖掘实证调研以及相近领域优化模式贡献一些思路。

陈思雁[6](2020)在《基于被培训者的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B区为例》文中认为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作为市级见习教师培养制度,促进了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的衔接,是一次开创性的探索和创新。如今,该项目的推进与实施已进入第8个年头。作为2016年该培训的亲身经历者,在参与入职培训的过程中尚存一些感受与困惑。本研究以受训见习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调研该培训的实施现状,发现当前在见习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该培训的优化方向。为了达成研究目的,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教师知识学习理论,以被培训者为切入点,深入上海市B区进行调研,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策略,对200余名小学见习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选取12名见习教师、6名带教导师和2名项目负责人进行访谈,进行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整理、收集与分析。研究发现,受训小学见习教师的学历、职前专业背景有较大差别。由于已有经验的不同,不同群体被培训者在对培训的需求和参培后的获得情况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当前培训总体上取得一定的成效,受训者总体对该项目持积极态度、正面评价。但当前规培的实施无法完全贴合被培训者的需求,体现在形式与内容较为“统一”,课程内容设置未根据不同见习教师需求差异进行分层;时间、形式、考核与评价方式缺乏灵活性。被培训者感到个体获得的外部支持较为单薄。基于上述研究发现,今后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建议相关课程方案的设计与制定者能够深入了解当前不同群体的见习教师对培训的不同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来优化、调整培训的内容,例如分层多样开展培训、提供针对性指导、挖掘多元需求等;优化培训的形式与考核方式,提升培训效率,例如借助阶段性知识技能检测、精简课程提质减负等;用好“互联网+教育”环境,构建专业发展合作关系,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对接更丰富教育资源、加强合作与资源统筹等。

凌云志[7](2019)在《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培训是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质量的关键举措,教师培训者是促进教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素质完备、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训者队伍是深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稳步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持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战略一环。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培训机构专业程度不高、培训人员素质能力不足、培训标准指标架构缺失、培训课程内容体系不全、培训方式单调机械低效,严重制约了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和提标扩面。改革知识导向培训模式,改变授受式、离身性、原子化、简单型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培训者培训的专业性、实效性、针对性、深刻性迫在眉睫。为改变传统教师培训者培训固有弊端,总结有效举措和有益经验,推动教师培训者培训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本研究针对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变革问题,以H省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为个案,采取合作式行动研究取径,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德尔菲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的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组织形式、实施环节、实践方式、运行机制、有效举措等)、成效评估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并探寻行动导向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背后的学理依据。本行动研究以聚焦真实问题-汇聚团队智慧-共研行动方案-行动体验应用-评估应用效果“五环学习流程”为方案框架,以“问题、团队、行动、反思、关系、情境”等为行动导向的基本内涵,通过“组建与优化行动团队、提出与确定行动问题、研究与制定行动方案、实施与修订行动计划、汇报与评估行动过程、反思与复盘行动文化”六个实施流程,凝练出正面激励、“滚雪球”、自主管理、团队反思和多元评价等五个行动机制。本研究自主构建了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理念观念和情感认同4维度16项指标观测点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培训效果的历时改变度”“行动主体的主观体验度”“行动方案的实操合理度”的“三角评估法”,对参训者在培训期间的主客观改变以及在训后实际培训情境中的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等培训效果进行考察评价,发现:行动导向模式立足培训现场的实践情境、依托参训者自组织的团队力量、开发创新在地化的教育资源、积极营造开放创造的文化氛围,整体撬动了培训文化的深度变革,对参训者强化自主学习、改造学习流程、重获学习体验、拓展知识来源、推动认知转化、优化思维方式、培育身份认同等具有明显的积极正向作用。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从解决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实践难题出发,定位于提高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思维品质,努力超越对“行动”的庸俗化理解,摒弃了过去“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线性思维,将“行动体验”作为参训者达成个体认知和汇聚实践智慧的重要中介力量,重视参训者在行动中创造知识和生成理论,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践验证,达成基于行动的知识创造之核心目的。该模式有强烈的实践关怀和深厚的人文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研究立人之学、不断追寻幸福培训之路。

程明喜[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认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徐小妮[9](2019)在《“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提升早期儿童教育质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教师对幼儿的研究与支持能力。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一项综合性专业能力,它指教师借助科学的行为观察分析技术,深入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培养,他们不仅在教师教育中设置了专门的课程内容,还依据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他们提供了分层次的培训课程。我国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相关的教育培训也很少。因此,针对我国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分层培训研究工作意义重大。本研究围绕幼儿园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发展,建构并验证适合本能力发展的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即本研究包括两大研究内容:一.建构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即,为什么以及如何以能力为导向、以模块为主要形式建构本研究职后培训课程框架?二.验证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即,从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并检验培训课程内容实施的有效性。具体研究思路:首先,借助文献法、理论分析法和基于工作坊研讨的经验总结法,建构适合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四个水平)的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然后,生成初级水平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并验证课程内容的有效性。研究者以“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初级水平的教师为例(选取我国某市两所幼儿园的16位教师),调研他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展上的现状及培训需求,结合本研究建构的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初级水平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并将此课程内容实施,在行动研究中分析16位初级水平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发展,由此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分层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理论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行动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分层培训课程框架。通过文献法,研究者确定了本研究建构的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应以能力本位模块形式进行。借助理论分析法,研究者从各相关知识领域出发,归纳、抽象、演绎、建构了培训课程框架。然后,研究者组建了一支由学前教育专家和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坊,通过经验总结对本框架进行二次建构和完善。建构的培训课程框架如下:本研究培训课程以“培养完整儿童”、“发展儿童终身学习能力”、“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为核心依据,将课程理念定位在“支持教师的可持续专业发展,培养会观察,擅分析,巧运用,乐反思的幼儿园教师”。然后,依据课程理念制定了课程目标和内容。课程内容包括四大领域、十大模块。四大领域分别是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学习研究、幼儿发展评价、个体差异研究。四大领域又衍生出十大模块:水平(一):行为观察的理念及基本技术、幼儿学习的基本特点、儿童发展的基本年龄特点、个体差异的概念及表现;水平(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学习品质的梳理及行为引导、理解发展的路径;水平(三):学习过程的观察评价及支持、发展的交互作用;水平(四):观察分析的反思能力提升。即,随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提升,培训课程内容逐步整合,呈现出“卧三角”架构,这是由本研究培训课程的理念、学习结果的进阶性(SOLO分类评价理论)、知识的整合性(变构学习模型)决定的。本研究培训课程主要采取案例工作坊形式实施,课程评估以质性形式为主,结合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实施与评估形式主要基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成人学习特点。其次,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考虑到本研究培训课程的特点,研究者综合了培训课程框架与初级水平教师参培需求生成了初级水平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实施培训课程,评估教师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变化,从而分析培训课程框架的合理性。1.依据建构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生成培训课程内容。由于时间精力有限,研究者只选取了“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即水平一)课程模块生成培训课程内容。首先,研究者调研了初级水平教师的培训需求,为细化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以及验证培训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做准备。依据目的性原则,研究者选取我国某市两所幼儿园,借助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评估工具,筛选出16位初级水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一对一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上的发展特点及培训需求。结果表明,初级水平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上呈现以下特点:幼儿观察以“看护”为主要目的,观察内容单一、随意,观察记录方法以拍照为主。在观察分析上,主要是对幼儿行为的二次主观描述、总结,意识不到将观察分析结果与自身教育行为联系起来,更无法据此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对幼儿学习的认知存在误区,不清楚幼儿的学习的特点,过度强调教师教学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们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甚少,在工作中不会运用,也不了解幼儿个体差异的表现,难以做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其次,生成“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内容。基于本研究培训课程框架和初级水平教师能力现状,研究者生成了初级水平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共十八个专题:模块一的专题为:(1)观察为何;(2)如何观察;(3)观察什么(角色游戏);(4)观察什么(结构游戏);(5)观察记录与分析。模块二的专题为:(1)幼儿学习的内涵;(2)幼儿学习的方式;(3)幼儿学习的情境;(4)我看到的幼儿学习;(5)教师的角色。模块三的专题为:(1)3-4岁幼儿心理发展图;(2)4-5岁幼儿心理发展图;(3)5-6岁幼儿心理发展图;(4)我看到的幼儿年龄特点。模块四的专题为:(1)感受多彩的幼儿;(2)幼儿个体间差异;(3)幼儿个体内差异;(4)发展适宜性教育。专题内容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依据培训课程框架生成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课程框架有深入的理解,对参培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和需求有准确把握,以及较高水平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2.实施并评估“幼儿研究与支持”初级水平教师培训课程的有效性。研究者与16位初级水平教师开展了为期九个月的行动研究。培训以案例工作坊为主的形式展开。培训后,两所幼儿园参培教师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者依据评估要素,结合深度访谈、教师文案、观察记录、幼儿现场活动分析、园长评估等多种来源资料分析发现:培训后教师们开始正确认识幼儿行为观察的价值,能够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科学的观察,并尝试依据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综合多种发展因素,对幼儿观察记录进行初步分析。他们对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情境、学习特点有了正确认知,能够更多地在游戏生活中发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教师们开始意识到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优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去理解和运用。此外,对幼儿的个体差异表现、影响因素、教师角色有了新的认识。部分教师表现出对高水平培训课程内容的需求。教师们在发现儿童的过程中提升了专业反思能力,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促进了可持续专业发展。最后,研究者认为,本研究建构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具备合理性:四大领域的设置、初级水平教师的四大模块安排,以及逐步整合的课程模块架构符合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的发展需求。研究者以模块、专题的形式设置培训课程内容,采取案例工作坊为主的形式实施培训有利于激发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动力,培训课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研究反思中,研究者指出,参培教师在“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提升上存在园所差异和个体差异,这与园所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师专业发展观以及教师的专业、学历、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因素相关。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出并验证了“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后续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生成更高水平的培训课程内容,验证培训课程框架后三个水平的模块。此外,还可以加强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发展特点、职前教育、培训师培训等相关研究。

郭家骏[10](2019)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在“新常态”成为中央执政理念关键词的背景下,认识、判断和实现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从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框架中,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实现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身强体健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决于师资水平的提升,在高等教育新常态下推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得知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存在教育理论水平较低、教育知识匮乏、教学能力单一、教学热情不足等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而且无法满足新常态下高校体育教育实现人文性、社会性、生态性、制度性的需求。因此,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研究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新常态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研究内容,通过综合使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的研究方法,采取混合研究设计,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影响因素、阶段性特征、内容构成、实现路径和支持系统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同时梳理分析了我国着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发展轨迹,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未来发展的价值选择。本研究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旨在深切关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呼吁为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支持策略与方法,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沿用“理论分析”到“实证调查”再到“理论分析”的总体思路确定培训迁移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等为研究的理论基础,“U-G-S”教师教育模式为研究的实践基础。以此,明确研究问题、规定了核心概念、呈现了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已有研究和总结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第二,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发现: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存在教师年轻化、理论水平较低、职称分布失衡、整体研究能力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占比过大、薪资待遇相对弱势、业务水平后劲不足的现状。虽然绝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认为有专业发展的必要,但是在实际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保障机制不健全、培训内容不恰当、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的问题。不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受到多元动机的驱动、获得多元内容支持,知识需求广泛、技能需求深入,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与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第三,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布鲁克菲尔德的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度分析模型,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工作场所层面和个体层面。基于这个分析模型,编制了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了400份面向教师的问卷和48份面向专家的问卷。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后表明,政府政策法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校体育教师选拔晋升制度、高校体育教师招聘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绩效考评制度、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监督机制、高校体育教师的薪金及保障体系、高校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四,在明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根据是职业社会化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理论视角梳理了新手、熟手、专家三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式,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这要求在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并统筹分层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的分层培训模式。第五,详细的探讨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构成,包括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理清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和明确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具体而言,本研究在深入分析中美两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后,通过探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基本内容和维度,从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明确了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第六,基于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内容构成的讨论,提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路径,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驱动分为问题驱动、目标驱动、责任驱动、创新驱动和资源驱动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从国家政策到教师自主发展、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专业发展驱动模型。本研究尤其强调了“自主—合作”型专业成长模式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取向,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第七,为了让驱动力量更好地发挥实效、切实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专业发展,建立全方位的支持体系。这个支持体系的建设应秉持扩大支持广度、增强支持强度、净化支持纯度的思路,切实落实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和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的建设原则。这些思路与原则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可持续进行、保障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机制长效运转的有力武器。最后,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对马约翰先生的成长过程与实践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马约翰先生的专业热情、运动精神、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和立足本土鼓励科学锻炼的魄力是其成为卓越体育教师的重要原因。马约翰先生的事迹体现出体育教师需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掌握扎实的专业能力、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严于律己和学生一同成长的能力品质。马约翰先生的精神提醒着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要紧跟时代成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并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析,构建了我国当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完整图景。在深入探讨从专业发展现状到专业发展的未来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本研究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建立多层次的保障机制、竭力营造可持续的动态发展环境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

二、在教师培训中帮助教师完成角色转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教师培训中帮助教师完成角色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所必须,国家发展有要求
        1.1.2 师资队伍需变革,教师发展有困境
    1.2 研究现状
        1.2.1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1.2.2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师
        2.1.2 高中生物学教师
        2.1.3 教师专业化
        2.1.4 教师专业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2.2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2.2.3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3 调查问卷基本说明
    3.1 问卷设计说明
        3.1.1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问卷设计说明
        3.1.2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问卷设计说明
        3.1.3 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设计说明
    3.2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说明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说明
        3.2.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4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高中生物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4.1.1 性别结构
        4.1.2 学校层次结构
        4.1.3 教龄结构
        4.1.4 职称结构
        4.1.5 学历结构
        4.1.6 专业结构
    4.2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分析
        4.2.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状态分析
        4.2.2 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群体的差异分析
        4.3.1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4.3.2 不同学校性质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3 不同专业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4 不同年级授课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5 不同学校区域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6 不同学历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7 不同职称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4.3.8 不同教龄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5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总体情况分析
        5.1.1 个人层面
        5.1.2 学校层面
        5.1.3 社会层面
    5.2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差异性分析
        5.2.1 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2 不同学校性质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3 不同专业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4 不同年级授课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5 不同学校区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6 不同学历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7 不同职称的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5.2.8 不同教龄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
6 高中生物学教师教学课堂观察实践研究
    6.1 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编制
        6.1.1 量表编制的依据
        6.1.2 量表编制的原则
        6.1.3 观察量表的维度选择
        6.1.4 观察量表的试用与修正
    6.2 教师教学课堂观察结果
        6.2.1 课前准备
        6.2.2 课中观察
7 研究结论及建议
    7.1 研究结论
        7.1.1 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论
        7.1.2 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结论
        7.1.3 教学课堂观察结论
    7.2 建议
        7.2.1 教师:强化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争做“专家型”教师
        7.2.2 学校:创造健康良好工作环境,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7.2.3 社会:大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L市6所小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1.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研究匮乏
        3.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四)核心概念界定
        1.全科教师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3.教师职后培训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的必要性
    (一)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农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工具
        1.调查对象
        2.调查工具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基本情况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情况
        3.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现状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全科教师培训与教师需求不一致
        1.培训内容泛化,忽视现实需求
        2.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实践操作
        3.培训时间紧张,“工学矛盾”突出
    (二)全科教师培训条件不完备
        1.培训师资不均衡,多为专家学者
        2.培训机会不均等,培训名额有限
    (三)培训实效性不佳,教师满意度不高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1.全科教师职后培训政策尚未形成体系
        2.教师培训奖励与激励措施力度不够
        3.培训管理与保障机制未得到较好落实
    (二)全科教师职后培训模式缺位
        1.培训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不到位
        2.“全科教师”培训未体现其“全科性”
    (三)学校制度与规划不健全,缺乏相关引领
        1.职后培训制度与规划不够明确具体
        2.全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片面化
    (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
        1.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成就感较低
        2.教师尚未形成“主动全科”的意识
        3.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
五、改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的策略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保障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训权利
        1.加强全科教师培训顶层设计,给予政策倾斜
        2.建立省级统筹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
        3.提高全科教师专业地位,倡导“尊师重道”
        4.健全全科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满足成就需要
    (二)建构系统、开放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1.重视前期调研和后期跟踪,提升需求分析针对性
        2.明确培训目标,关注培训的“全科性”
        3.精选培训内容,进行“按需施教”
        4.改进培训形式,体现“以师为本”
        5.协调培训时间,缓解“工学矛盾”
        6.优化培训师资结构,提升培训质量
    (三)发挥学校在教师职后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
        1.科学合理分配全科教师任教科目,优化任教学科结构
        2.制定明确的全科教师培训规划,重视教师成长
        3.完善全科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密切培训与考核的衔接
        4.职后培训以校本培训为立足点,发掘本校特色
        5.利用“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四)提升全科教师专业自主性和职业成就感
        1.转变全科教育观念,树立全科教育思维
        2.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引领自我发展
        3.加强自我反思意识,调整与改进教学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自我成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开发背景
    (一)80 年代以来美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要求
    (二)美国新教师队伍建设长期存在问题
    (三)美国多州入职培训项目成效低下
二、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运行
    (一)确立入职培训项目的标准
    (二)设定教学能力发展的具体目标
    (三)培训高效的教学导师
        1.教学导师的角色要求
        2.教学导师的职责履行
        3.教学导师的专业发展
        4.教学导师的实践标准
    (四)构建形成性评估系统
        1.形成性评估系统FAS的构成
        2.形成性评估系统FAS在 BTSA项目中的具体运用
        3.形成性评估系统FAS在 BTSA项目中的作用评析
    (五)组建新教师学习共同体
        1.新教师专业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
        2.合作开展专业学习活动的程序
    (六)支持校长深度参与入职培训项目
        1.校长在NTC入职培训项目中的角色定位
        2.NTC支持校长参与入职项目的有效举措
三、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特点分析
    (一)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
        1.提升了新教师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成就
        2.降低了新教师离职率,减少了学区投资成本
    (二)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特点分析
        1.关注个性化,重视专业发展的持续性
        2.基于实际问题,提升教师培训参与性
        3.突出专业自主,培养教师自我发展能力
        4.强调系统思维,实现培训与学校发展同步
四、借鉴与启示
    (一)美国新教师入职培训与我国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比较
    (二)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的启示
        1.汇聚优势资源,提升培训质量
        2.明确目标导向,强调专业自主
        3.支持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需求
        4.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质量保障
        5.依托校本培训,提供系统支持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价值凸显:在线培训是中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现实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理论困惑:针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研究不够突出
        (四)他者参照: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具有较强借鉴性
    二、概念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
        (二)在线培训
        (三)在线培训模式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二)关于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
        (二)成人教育理论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进程
    一、萌芽期(20世纪40-60年代)
        (一)时代背景:“八年研究”对教师培训的转向
        (二)培训目标:“得到一个教师”转向“得到一个合格的教师”
        (三)模式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视听技术的发展
        (四)模式样态:肯普的非线性模式主导
    二、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一)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提高
        (二)培训目标: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
        (三)模式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四)模式样态:史密斯-雷根的线性模式主导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一)时代背景:全球化背景下对教师多样化要求
        (二)模式目标:教师个性化发展
        (三)模式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四)模式样态:尼文混合与肯普、史密斯-雷根模式并行
第二章 肯普的非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一、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并行
        (二)建构条件:循环设计法保障内容针对性
        (三)建构形态:四要素、双椭圆结构、三目标、九环节
    二、实践运作:eMSS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一)运作准备:项目设计呈周期性
        (二)运作流程:双椭圆式运行结构
        (三)成效影响:因材施训成效显现
第三章 史密斯-雷根的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一、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依据: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二)建构条件:形成性评价从教师需求分析起贯穿始终
        (三)建构形态:分析、策略、评价三大版块
    二、实践运作:美国教育硕士计划(美国人民大学)
        (一)运作准备:详细设计三大类培训策略
        (二)运作流程:注重以传递教学策略为培训内容及培训策略的实施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成效显现
第四章 尼文的混合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一、模式的建构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行
        (二)建构条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保障教学每个阶段质量
        (三)建构形态:前研究、设计(再设计)、终结性评价三大板块
    二、实践运作: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
        (一)运作准备:注重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与学习理论的融合
        (二)运作流程:注重计算机设备提供支持并保障实施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育技术与培训融合的成效显现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特性分析
    一、对模式的独特性分析
        (一)目标:基于大数据技术
        (二)内容:注重教师为中心
        (三)实施:关注在线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四)保障:聚焦多维度
    二、对模式的普适性分析
        (一)内部建构的普适性分析:教育技术对教师内生需求的支持度
        (二)外部保障的普适性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保障机构聚合互动
    三、对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一)内部建构可借鉴分析:关注教师完整生命成长
        (二)外部保障可借鉴分析:兼顾教育技术与资源的统筹和整合
第六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启示
    一、目标:创新教师需求分析方法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多渠道集成数据
        (二)“全息化”技术为教师精准画像
    二、内容:回归教师专业成长本原
        (一)促进教师个体生命发展
        (二)体现教师实践性工作逻辑
    三、实施: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载体
        (一)优化参训教师与培训教师的交互方式
        (二)建构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
    四、保障:建立多维在线培训保障体系
        (一)多元整合质量保障团体
        (二)互联整合质量保障技术
结束语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结论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A”教师培训平台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 教师网络研修成为教师培训的新型方式
        (二) 以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为核心诉求的在线教育进入新阶段
        (三) 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开创了新天地
    二、问题提出
        (一) 传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难以实现针对学习者的个性化教学与管理
        (二) 研发个性化智能教学系统是解决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缺乏个性化的关键
        (三) 学习者模型建立是个性化智能教学系统研究的核心基础环节
        (四) 基于“A”平台的学习者行为建模实证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 教师专业发展
        (二) 教师网络研修
        (三)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
        (四) 教师工作坊
        (五) 学习者模型
    四、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
        (一) 首次在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中引入学习者模型
        (二) 利用聚类分析构建网络研修社区的学习者模型
    六、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七、研究框架
        (一) 理论研究
        (二) 实践研究
    八、研究方法
        (一) 问卷法
        (二) 个案研究法
        (三) 科学模型法
        (四) 文献研究法
    九、本章小结
第一章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存在问题的研究
    一、研究说明
    二、问题调研的理论基础
        (一) 技术接受度理论与模型
        (二) 技术接受评价框架
        (三) 网络研修社区接受度评价框架
    三、调研问卷的设计及调研结果
        (一)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与开发
        (二)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研结果
        (三) 教师使用网络研修社区接受度分析
        (四)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网络研修社区的改进发展分析
        (一) 依托数据分析将现有的网络研修社区进行智能化改造
        (二) 具备快速识别学习者需求与偏好的能力
        (三) 支持对学员的个性化教学
    五、构建学习者模型是实现网络研修社区智能化改造的基础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建模的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一)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起源
        (二) 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三) 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分析
    二、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特点及其对学习者的评价
        (一)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特点
        (二) 教师研修社区中的学习者评价
        (三)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及其学习者评价的文献分析与评价
    三、学习者建模
        (一) 学习者模型的分类
        (二) 学习者建模的方法
        (三) 学习者建模研究文献分析与评价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的教育理论研究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一)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 体验式学习理论
    二、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
        (一) 使用背景
        (二) 理论基础
    三、成人学习自我导向理论
        (一) 成人学习理论
        (二) 成人学习自我导向学习理论
        (三) 成人学习自我导向学习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四、学习分析技术理论
        (一) 学习分析的概念
        (二) 学习分析的应用范围
        (三) 学习分析的构成与模型的理论基础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的技术理论研究
    一、技术理论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方法
    二、关键技术研究
        (一) 建立数据仓库
        (二) 数据汇聚
        (三) 数据资产评估
        (四) 特征与指标计算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的实现与模型应用研究
    一、数据说明
    二、教师研修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明确目标,构建维度
        (二) 特征设计
        (三) 指标体系构建
        (四) 维度聚类
    三、学习者分类
        (一) 学习者分类概述
        (二) 分类方法理解
        (三) 分类类别确定及计算
    四、“A”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结果分析
        (一) 聚类结果分析
        (二) 对应分析不同类别学习者的特征
        (三) 对应分析不同类别学习者的行为特征
    五、成果检验与应用
        (一) 通过真实培训项目验证学习模型的有效性
        (二) 基于学习者模型的个性化推荐功能的实现
        (三) 借助学习者模型提出“A”教师培训平台改善的规划
        (四) 应用学习者模型提升培训质量
    六、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一、研究创新
        (一) 教育理论层面
        (二) 建模方法层面
        (三) 技术算法层面
    二、研究不足
        (一) 学习者模型的精准度不足
        (二) 对学习者类别的识别结果进行实证测量的不足
        (三) 基于多时间阶段、多项目的指标体系试用的不足
        (四) 将学习者画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不足
    三、研究展望
        (一) 结合社交网络分析
        (二) 结合语义分析
        (三) 探究自适应学习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网络研修社区调研结果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被培训者的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B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入编教师必须参与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
        1.1.2 上海市健全与完善教师教育制度的实践
        1.1.3 作为项目被培训者的亲身感悟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有关见习教师的研究
        1.3.2 有关见习教师入职培训的研究
        1.3.3 有关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
        1.3.4 文献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见习教师
        2.1.2 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
    2.2 理论基础
        2.2.1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2.2.2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教师学习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问卷设计
        3.1.1 问卷调查目的
        3.1.2 问卷维度
        3.1.3 样本的选择
    3.2 访谈设计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对象的选择
        3.2.3 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4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B区规范化培训的小学见习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4.1.1 B区小学见习教师职前背景分析
        4.1.2 小学见习教师见习期教学与工作情况分析
        4.1.3 见习教师群体间存在已有经验差异分析
    4.2 见习教师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与期望分析
        4.2.1 见习教师对规培的总体需求与期望分析
        4.2.2 不同类别见习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的比较分析
        4.2.3 见习教师规培需求的表达途径分析
    4.3 见习教师在培训中的获得与提升
        4.3.1 见习教师在规培中的总体获得与提升情况
        4.3.2 不同类别见习教师在规培中获得与提升的差异
    4.4 见习教师对培训的态度与评价
        4.4.1 见习教师对培训的态度
        4.4.2 见习教师对规培的评价
    4.5 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经验
        4.5.1 目前规培中存在的困难
        4.5.2 可借鉴的经验
第5章 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调查结论及优化建议
    5.1 调查结论
        5.1.1 当前小学见习教师规培项目总体取得一定预期成效
        5.1.2 当前规培实施暂无法完全贴合被培训者需求
        5.1.3 被培训者感到个体获得的外部支持较为单薄
    5.2 优化建议
        5.2.1 基于受训见习教师需求,针对性优化培训内容
        5.2.2 优化培训形式与考核方式,提升培训效率
        5.2.3 基于“互联网+教育”环境,构建专业发展合作关系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附件

(7)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1.创新教师培训者培训的政策要求和时代呼唤
        2.提升培训者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现实诉求
        3.深化新时代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的学理呼唤
        4.个人对教师培训者培训实践反思研究的兴趣
        (二)研究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一)教师培训者专业标准研究
        (二)教师培训者角色定位研究
        (三)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
        (四)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研究
        (五)文献研究分析评论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的取向
        2.具体研究的方法
    四、核心概念与假设
        (一)核心概念界定
        1.培训与教师培训
        2.培训者与教师培训者
        3.行动与行动导向
        (二)论文基本假设
    五、论文结构与价值
        (一)内容结构
        (二)研究价值
        1.研究目标
        2.研究意义
第一章 连接知识与行动—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导向模式及其反思
        (一)知识导向模式及其理论假设
        (二)对知识导向模式的质疑与反思
        1.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建构
        2.离身性学习与具身性学习
        3.原子化学习与团队式发展
        4.理想化情境与实践性情境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行动导向的“知行观”溯源
        1.关于“知识论”的讨论
        2.“知行合一”与“理实结合”
        3.“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二)成人学习理论
        1.关于成人学习者的假设
        2.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
        3.成人经验学习圈理论
        (三)行动学习理论
        1.行动学习的基本内涵
        2.行动学习的方程式
        3.行动学习的核心要素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渊源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三、行动导向培训模式的理论建构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概念框架
        1.行动导向模式的概念界定
        2.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框架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基本内涵
        1.真实问题为起点
        2.团队式学习组织
        3.行动体验的路径
        4.常态的反思复盘
        5.合作型培训关系
        6.情境式学习环境
第二章 行动方案设计
    一、行动研究的背景
        (一)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改革的背景
        1.“重心下移”背景下的教师培训者需求
        2.“重心下移”背景下的国培项目县建设
        3.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难点
        (二)先导性的行动探索
        1.先导性行动内容:从问题解决到教学和行为改进
        2.先导性行动反思:从碎片化的努力到体系化的建构
    二、研究对象与行动主体
        (一)研究对象
        1.项目目标:“接地气,用得上,干得好”
        2.研究对象之基本情况及结构分析
        (二)基于“多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主体
        1.复合型的研究者的角色
        2.重要的行动研究合作者
    三、前测问卷及其分析
        (一)前测问卷及结构分析
        1.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2.前测问卷的结构分析
        (二)前测问卷的结果分析
        1.调查问卷的数据回收与分析
        2.质性问卷的数据回收与分析
    四、行动计划的制定
        (一)确定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1.确定项目实施总体目标
        2.明晰分类对象培训目标
        3.确定能力结构模型
        (二)确定行动研究计划
        1.TTT项目行动总体路径
        2.TTT项目行动阶段计划
    五、行动评估设计
        (一)传统培训评估的弊端及其述评
        1.传统培训评估的弊端
        2.对传统培训评估的反思
        (二)行动导向评估体系的建立
        1.行动导向模式的评估界定
        2.构建项目的“三角评估法”
第三章 行动过程与机制
    一、行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1.第一阶段问题的确立
        2.第一阶段假设性分析
        3.第一阶段的行动设计
        (二)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1.第二阶段问题的确立
        2.第二阶段假设性分析
        3.第二阶段的行动设计
        (三)第三阶段行动研究
        1.第三阶段问题的确立
        2.第三阶段假设性分析
        3.第三阶段的行动设计
    二、实施流程
        (一)组建与优化行动团队
        1.学习小组建设及其职责分工
        2.班委会的选拔组建及其职责
        3.导师团的遴选组建及其职责
        (二)提出与确定行动问题
        1.行动问题遴选的标准与来源
        2.用焦点讨论法确定行动问题
        (三)研究与制定行动方案
        1.个人进行SWOT分析与计划
        2.学习小组研制详细行动方案
        (四)实施与修订行动计划
        1.召开行动项目的决策会议
        2.根据行动的方案采取行动
        (五)汇报与评估行动过程
        1.参训者基于行动体验的展示汇报
        2.对参训者行动效果的考核与评估
        (六)反思与复盘行动文化
        1.基于“实践+反思”的行动复盘
        2.走向“实践共同体”的文化融入
    三、行动机制
        (一)正面激励机制
        1.尊重学习者,正面目标引领
        2.相信学习者,对学习者放权
        (二)“滚雪球”机制
        1.培育关键少数的“明白人”
        2.基于现场的“滚雪球”学习
        (三)自主管理机制
        1.完善小组制度,对小组充分赋权
        2.强化管理分工,保障团队的沟通
        (四)团队反思机制
        1.面向实践的小组常态反思
        2.凝聚文化的整体系统反思
        (五)多元评价机制
        1.小组常规的考核评价制度
        2.重在激励的学员奖惩制度
第四章 行动评价与反思
    一、培训效果的“历时改变度”评估
        (一)培训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1.对评估指标进行专家咨询
        2.确定项目评估维度和指标
        (二)“历时改变度”评估分析
        1.样本问卷的基本情况
        2.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3.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
    二、行动主体的主观体验度评估
        (一)观察与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二)参训者的行动体验及其理解
        1.聚焦真实问题,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2.创新小组研修,助力培训专业发展
        3.线下线上互动,培育行动反思文化
        4.改善学习生态,强化团队身份认同
    三、行动方案的实操合理度及效果评估
        (一)对参训者的培训方案设计进行评估
        1.对培训方案的评估方法
        2.对培训方案的评估分析
        (二)对参训者的培训项目实施进行评估
        1.参训者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
        2.参训者项目实施之典型案例
    四、行动效果与反思
        (一)行动取得的成效
        1.坚定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2.凸显了培训中行动实践的价值
        3.团队机制强化了学习促动力量
        4.基于实践的反思支持深度学习
        5.培育培训文化体系的积极意义
        (二)行动的价值意义
        1.“众筹集智”,聚焦教师培训真实问题
        2.“激励唤醒”,改善学习者的心智模式
        3.“造血强体”,建设本土教师培训资源
        4.“团队共创”,撬动培训机构组织变革
        (三)行动中的局限
        1.应对教育中复杂场景的困境
        2.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内在缺陷
        3.实践与理论疏离的可能危险
        4.培训的学习激情可持续受阻
        (四)对行动优化的建议
        1.坚定学员中心,激发参训者内驱力
        2.丰富实践课程,创新发展实施路径
        3.重构学习体验,引领教师深度学习
        4.倡导人本文化,营造适宜学习氛围
第五章 行走在知与行的断裂处
    一、行动导向模式再审视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核心特点
        1.“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问题导向”的目标定位
        3.“众智众筹”的项目设计
        4.“团队合作”的组织方式
        5.“行为改进”的项目评估
        6.“教练式”的培训者定位
        (二)跨越“知识”与“行动”的鸿沟
        1.用行动问题替代知识
        2.基于问题的行动体验
        3.基于行动的深度学习
        (三)赋予行动更深刻的意义
        1.超越简单的行动
        2.坚持学与导的统一
        3.从个体到集体行动
    二、行动导向模式之使命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实践关怀
        1.模式生成的实践逻辑
        2.模式实施的实践价值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人文品性
        1.坚持人的在场
        2.建设立人之学
        3.追寻幸福之培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构建了行动导向模式的学理框架
        (二)行动导向模式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1.对模式进行多维度学理探讨
        2.构建并验证了新的模式框架
        3.完善了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1.缺乏对不同类型培训之差异性的考察与应对
        2.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三)研究的深化空间
        1.突破教师培训研究的学理薄弱困境
        2.应对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跨界生长
        3.做好教师培训的长期跟踪研究准备
        4.积极适应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关注早期儿童教育质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二)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三)我国亟需开展“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课程框架与建构
        (一)课程框架的概念
        (二)课程框架的形式
        (三)能力本位课程框架的模块化建构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
        (一)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理念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的现状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与分层培训
    三.“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
        (一)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概念界定
        (二)发达国家“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特点
        (三)我国“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现状
    四.文献评析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一: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二)研究二: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效度
        (一)描述型效度
        (二)解释型效度
        (三)评价型效度
        (四)反思型效度
        (五)实践型效度
    四.研究伦理
第四章 建构“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理念与目标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二.课程内容与架构
        (一)课程内容与架构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三.课程形式与评估
        (一)课程形式与评估
        (二)理论依据与论证
第五章 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1.生成教师培训课程内容
    一.参培教师需求分析
        (一)访谈设计
        (二)访谈分析
        (三)参培教师需求分析
    二.“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内容及其生成
        (一)模块一:幼儿行为观察的理念与基本技术
        (二)模块二:幼儿学习的基本特点
        (三)模块三:幼儿发展的基本年龄特点
        (四)模块四:幼儿个体差异的概念及表现
第六章 验证“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2.实施并评估教师培训课程
    一.“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实施
        (一)研究园所概况
        (二)培训课程的实施过程
    二.“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评估方案
        (一)评估要素
        (二)评估方法
    三.“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评估结果
        (一)过程性评估
        (二)结果性评估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一)影响因素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参培教师培训需求访谈提纲
    附录2 参培教师培训效果访谈提纲
    附录3 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表
    附录4 教师活动观察记录表
    附录5 INTASC新手教师“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标准
    附录6 工作坊研讨目标与活动流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基础
    六、研究设计
    七、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考察与问题诊断
    第一节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发展的现实考察
        一、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查
        二、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诊断
        一、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
        二、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不恰当
        三、职业认同与工作满意度低
        四、缺乏有效评价与考核机制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式的选择
        二、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选择
        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知识的需求
        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技能的需求
第二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的构建依据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三、布鲁克菲尔德成人学习理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结构的三维度模型
        一、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工作场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一、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二、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教师发展阶段论的梳理
        一、职业社会化视角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二、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下的教师发展阶段论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征
        一、新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二、熟手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三、专家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征
    第三节 阶段论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训模式
        二、不同阶段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
第四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构成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建设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框架
        三、我国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特征
        一、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
        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要求
        一、使命担当的思想素质
        二、阳光体健的身心素质
        三、促进健康的知识结构
        四、实践创新的教学能力
第五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路径
        一、问题驱动的战略路径
        二、目标驱动的战略路径
        三、责任驱动的战略路径
        四、创新驱动的战略路径
        五、资源驱动的战略路径
    第二节 高校体育教师共同体的开发与优化
        一、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发展路径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路径
第六章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第一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思路
        一、扩宽渠道,扩大支持广度
        二、激发活力,增强支持强度
        三、持续支持,净化支持纯度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建设原则
        一、多元开阔的支持渠道
        二、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
        三、发展厚重的支持文化
        四、健全完善的协同机制
第七章 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个案分析
    第一节 马约翰先生的实践智慧
        一、用专业热情引导学生热爱运动
        二、用运动精神引导学生以道驭术
        三、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四、立足本土融汇中西鼓励科学锻炼
    第二节 优秀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品质
        一、由内而外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二、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三、勤于反思并不断追求自我发展
        四、严于律己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
    第三节 高校体育教师的未来
        一、紧跟时代共同构建终身学习型高校教师
        二、深刻理解体育价值培养后人类时代人才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四、在教师培训中帮助教师完成角色转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代领.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农村小学全科教师职后培训调查研究 ——基于L市6所小学的调查[D]. 孙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美国新教师中心入职培训项目研究[D]. 张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D]. 仇淼. 西南大学, 2021(01)
  • [5]教师研修社区学习者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以“A”教师培训平台为个案[D]. 王冬冬.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基于被培训者的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现状调查研究 ——以上海市B区为例[D]. 陈思雁.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D]. 凌云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幼儿研究与支持”教师职后培训课程框架的建构与验证[D]. 徐小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例[D]. 郭家骏.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帮助教师完成教师培训中的角色转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