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

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

一、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万永彪[1](2020)在《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主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思想,聚焦“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形成了其建党思想。因此,深入探究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鲜明特点以及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且也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李大钊从事的事业、思想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地位与作用、思想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有可以拓宽和挖掘的领域,尤其是在其建党思想领域,截止目前此方面尚没有系统性的论着问世。因此,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的成果,采用逻辑分析、概念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等方法,力图在对李大钊原着深度解读、阐释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总结李大钊着作、论述、实践活动中带有规律性、个性化的建党思想结构及鲜明特点,更为全面地把握李大钊建党思想内涵和体系,以求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有所指导,是本论文的主旨。李大钊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思想为指导,借鉴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党思想,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等层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这样的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工农大众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革命变革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其崇高目标是挽救民族和振奋国群”等一系列重要主张、论断和观点。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斗争形成伟大的实践。李大钊不仅在理论上阐明在中国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而且积极主导参与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不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想的论辩,而且积极领导、指导和参与北京、天津、唐山、内蒙等地方党团的建设,积累丰富的建党经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深邃宽广的思想视野和亲力亲为的党团建设,展现李大钊建党思想历史的继承性、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实践性、卓越的预见性等鲜明特点。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升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同盟军思想、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也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建党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革命的产物,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即使放之于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王乐逍[2](2020)在《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文中研究表明留学生在早期中共党组织内部是具有较大的影响范围和贡献的群体,也被称为留学生群体。这一批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远赴海外求学求知,在知识结构、政治敏感度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都有自身独特的见解与看法。他们在传播和宣扬马克思主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其实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基础的准备。他们不仅创办报刊,组建学习团体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了阶级基础。在留学生群体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作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上海共产党早期党组织,并且直接或间接地领导了各地党小组的成立,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一定的组织基础。所以在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中,留学生群体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和作用。该群体积极的活跃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的历史活动不仅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道路,并且对20世纪中国道路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这段时期的留学生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资料与历史文献贡献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留学生群体的概况,特点,主要活动和历史贡献等方面进行梳理,再根据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客观的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该群体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的关系,并且做出相应的客观评价。

侯钰琪[3](2020)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与接受》文中研究说明十月革命之后,一部分救亡图存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把追求真理的目光转向了苏俄,转向了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着作,成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为他们探求中国的出路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从此,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仅领导人民群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迄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成果。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人类历史,可以说,170多年前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桥梁。《共产党宣言》至今仍未过时,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201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共产党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正是源于《共产党宣言》。因此,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今天,探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接受《共产党宣言》的历程,对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接触《共产党宣言》之前都是爱国主义者,在迷茫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思想上受到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在通过海外求学、师友推荐等途径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后确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认识到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理论,确立了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的认识,奠定了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底子和本色。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接受《共产党宣言》之后通过翻译和传播《共产党宣言》,组织工人运动,启发工人觉悟等革命实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研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与接受,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共产党宣言》与中国革命的认识,有利于我们从源头上探究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明确《共产党宣言》的时代意义,做好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研究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坚定信仰的重要性,虽然部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因各种原因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甚至走上了反共的道路,但这并不能否认马克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只有深刻理解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与接受,才能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今社会,部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不够坚定,对共产主义的实现缺乏信心,甚至有少数中国共产党人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应不忘初心,研读经典名着,结合实际推动理论创新,做好《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不懈奋斗。

陈琦[4](2020)在《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他研究马克思主义、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信仰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背景和发展过程。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爱国志士纷纷进行了救国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但这一系列的救国运动都接连失败了。与此同时李大钊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自身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所处教育背景的推动下,开始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内容和传播的方式。这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简要概述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阐述、对“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诠释以及对“社会发展过程”的设想。然后从五四运动时期、三次论战以及建党准备三个角度来对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传播途径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第三部分论述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李大钊在中国社会的危机时刻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发表了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影响了大量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在新时代,也需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与发展。通过对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正确科学的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

杨超[5](2020)在《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包括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在内的社会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在当时的中国成为流行的思想潮流,深深影响到当时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理解运用社会主义思潮,为中国开辟出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李大钊与陈独秀二人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适合于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诸多关于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李、陈二人形成了中国人最初对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认知。李大钊与陈独秀的社会主义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社会主义经济观、政治观和文化观等方面。具体而言,从形成条件来看,二人社会主义观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不同的实践基础。从社会主义经济观来看,都主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重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但对于社会主义分配方式和发展经济动力的认识有所不同。从政治观来看,都主张批判资产阶级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但对于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方式的认识不同。从文化观来看,都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应该对外开放,但在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主体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李大钊与陈独秀的社会主义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探索和总结。研究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的异同,有利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对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豹[6](2020)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渠道研究(1899-1921)》文中研究指明日本渠道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最早渠道,在为中国传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促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十月革命之前,早期的留日学生和革命流亡者,在日本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开始作为一种先进学说通过翻译活动传播到国内,日本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开始在国内传播。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随着日文着作翻译事业和中国革命运动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新阶段。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日本渠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时代背景。主要介绍了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大环境,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救亡图存的民族觉醒,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发展以及中国留日学生和流亡革命者在日本学习的情况。第二部分阐述了日本渠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和特点。以十月革命为分界线,将该段历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通过数据统计,反映这一时期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真实情况,并归纳了特点。第三部分介绍了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文章重点介绍了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的术语、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内容和大致转化、运用的过程。第四部分总结了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基于传播学“5W”模式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对这段传播史进行总结。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这一过程,具有值得重视的当代价值。回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难历史,并作出客观的理性分析,为新时代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有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石新玉[7](2020)在《李大钊与《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晨报副刊》是五四时期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期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李大钊在一段时期内负责该期刊的编辑工作,对《晨报副刊》起着组织、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居于核心领导地位。李大钊对《晨报副刊》的改良,使其由文艺副刊性质的守旧、封建期刊转变为有组织、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这一历史现象已经表明,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逐渐在风云激荡的社会思潮中占据主流地位的事实。李大钊是推动《晨报副刊》改良的关键人物,改良的结果是该报刊的办报宗旨发生根本改变,开始转向宣传新修养、新知识和新思想,这对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守旧期刊来说是一个突破和创举,更是对当时马克思主义逐渐在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占据主流地位这一事实的体现。通过梳理《晨报副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以及作者之间形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可知,李大钊在《晨报副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对《晨报副刊》的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起着直接推动作用。《晨报副刊》上介绍过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的正确内容,也宣传过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新村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但这并不能否认《晨报副刊》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价值,反而更加生动地还原了当时思想界的复杂动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过程。与《建设》《星期评论》和《觉悟》等同时期同类期刊相比,《晨报副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介绍比较深入、全面,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意识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这与李大钊在《晨报副刊》具有引领、领导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这一过程也夹杂着对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但是它对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价值依旧是不可估量的。

常正威[8](2020)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基于“四大副刊”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作为新闻传播媒介的报纸担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报纸相比于杂志对新思想的传播更具优势,五四时期崛起的“四大副刊”(《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京报副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四大副刊”的传播群体们通过翻译、转载、撰写各种文章,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共分为四部分,以“四大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绪论部分主要论述选题的意义,简要介绍学界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文本作者群体进行了梳理,主要分析了“四大副刊”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早期过程中的传播主体及传播动因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涌入中国的一种西方社会思潮,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并不是被普遍接受的,其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国民党人、进步知识分子等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群体也并非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加以传播。他们虽各有目的,但他们研究、介绍马克思主义客观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第三部分对“四大副刊”刊载的马克思主义文本内容进行了介绍。“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介绍到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的三大论战中,“四大副刊”与《新青年》、《星期评论》等报刊一起成为早期马克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论战的阵地。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四大副刊”的传播策略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副刊相对于正张而言,会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策略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播,传播策略得当与否往往能够影响传播的效果,但因副刊从属于正张这一属性,副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会随着正张的变化而变化。“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目的各不相同,但它们客观上确实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结语部分论述了“四大副刊”在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刘娜娜[9](2020)在《李大钊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青少年时期,他是在晚清封建社会中度过的,深受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熏陶。所以,在其思想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传统文化发生重要关联。就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李大钊结合当时国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观。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形成离不开当时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时也与其主观所具备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民主学说的熏陶等客观条件,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其次,李大钊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辩证的思维方式等是其传统文化观形成的主观条件。正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才得以形成并不断走向成熟。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接受儒家教育时期,李大钊十分推崇传统文化;第二个阶段,由于受西方民主学说影响,李大钊极力批判传统文化;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者时期,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性看待传统文化。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待传统文化本身,对待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等三个问题的认识。李大钊认为,应坚持以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以调和持中的立场处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借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改造。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从历史来看,其重要价值集中体现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变;从现实来看,其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方向。

陈元[10](2021)在《“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文中提出历史经验表明,作为历史变迁的语言表征,概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时代,随着思想中心域的不断转化,概念的意义也在不断改变。“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早期的变迁亦是如此。在不同历史时段内,由于政治时局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轮番译介、传播的景象。对近代中国而言,尽管“社会主义”概念,最初是以舶来词身份进入中国的,但这一点却丝毫不能削弱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思想变迁、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震动。反而国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吸收、创造、运用,既引发了“社会主义”概念自身的术语革命,同时也促成了社会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在中国的同频共振。有鉴于此,本文拟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作为考察的主要时段,试图从“社会主义”概念的变迁中,探索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在早期中国发展的历史踪迹及其文化意义。19世纪末,“社会主义”概念在危若累卵的中国迎来了发轫期。这一时期,在救亡图存运动与西学东渐思潮的共同驱动下,作为异质文化的“社会主义”语词徐徐进入中国。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语词在不经意间就闯入了中国人的眼帘,并引起了早期传教士、晚清驻外使节及中国知识精英的关注。出于传教、维护阶级利益、救国的需求,他们分别对“社会主义”语词做了原初探知。概括起来说,彼时,国人大多通过三种途径,接触到了从西方舶来的“社会主义”语词:一是来华传教士通过报纸期刊、传教活动对“社会主义”的零星介绍;二是晚清驻外使节通过域外游记、“述奇”等方式引入了一批社会主义词汇;三是中国知识精英在办报、留学海外的过程中,通过考察西方工人运动,了解到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相关讯息。进入20世纪后,日渐兴盛的西学东渐思潮与海外留学热潮,将“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带到了一个全新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策倾向与地缘偏好,国人大多选择以日源“社会主义”为蓝本,以欧美“社会主义”为辅。较之于晚清时期传教士、驻外使节、中国知识精英对“社会主义”译名的模糊认知,该阶段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语词的把握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在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双重选择下,“社会主义”语词在品格上,与各类思潮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在内容运用上,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比重失衡的现象;在翻译方式上,逐渐突破单一的音译手法,并以译评结合的方式取而代之。尽管“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本土文化对社会主义个别原理的主观取舍,却造成该语词非但没能在中国扎下根来,反而造成了意义上的分叉。进入五四时期后,国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认知,则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和民族国家危机的加深,社会主义概念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范畴。此时,概念的“科学性”和“多层次性”已经成为理解“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质。在知识分子的争论与博弈中,社会主义概念逐渐展现出了以马克思“社会主义”为主,各种社会主义为辅的多元面相。诚然,我们说,这一阶段,马克思式的社会主义概念,给近代知识群体觉醒和民族国家心理造成了剧烈波动,但由于时人尚未全面接触到马恩经典文本,也并不能感受到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强大威力。故而,这一阶段,他们对社会主义概念的翻译有时恰到好处,有时则陷入了单线理解的误区。这一观念无疑助长了绝对主义和激进主义对机械社会主义的顶礼膜拜。当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直至进入中共创建阶段后,“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传播开辟了新渠道。这一阶段,“社会主义”概念在传播主力军、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特点等方面均发生了范式变革。就传播的主力军而言。早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赴法、留俄期间及国内的革命运动中得以迅速成长成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就传播的内容而言。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大多以“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蓝本,对革命政权、经济生产、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道路、国家职能等问题做了系统地探讨,其广度和深度是以往任何时期不可比拟的。就传播的方式而言。形成了多元、立体、全方位的传播格局。不仅存在报刊、出版社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宣传、报道,而且出现了社团、研究会、图书馆、书社、通信、广告等方式。上述转向表明,20世纪20年代,原生态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因其特殊的外源词身份而在中国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在众多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形成了自觉传播,成为近代中国早期阶段“真正有意义的传播”。当然,“社会主义”概念不断变迁,与译者的思想关系密切。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时人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认识更加贴近中国实际。他们不仅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围绕社会改造和中国的出路问题做出了发人省醒的思考。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早期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在波诡云谲的局势中迅速建立起来。质言之,“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实践基础。

二、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李大钊建党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
        2.1.2 十月革命的胜利
        2.1.3 民国初年政党建设的实践
        2.1.4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2.2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
        2.2.2 列宁建党思想
    2.3 李大钊的自身文化背景
        2.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3.2 日本留学经历
    2.4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2.4.1 民国初年超政党思想的政党观的形成
        2.4.2 “府院之争”时期政党观的提高与变迁
        2.4.3 十月革命后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思想的形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党的性质:建立什么样的党
        3.1.1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3.1.2 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3.2 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怎样建立党
        3.2.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3.2.2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3.3 党的基本纲领:建党为了什么
        3.3.1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
        3.3.2 挽救民族、振奋国群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目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实践
    4.1 李大钊与北京、天津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1.1 李大钊与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1.2 李大钊与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4.2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创建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4.2.1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4.2.2 李大钊与唐山工农运动的开展
    4.3 李大钊与其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4.3.1 李大钊与内蒙古、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
        4.3.2 李大钊与晋、豫、陕、甘等地党组织的创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及地位
    5.1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
        5.1.1 历史的继承性
        5.1.2 鲜明的时代性
        5.1.3 非凡的实践性
        5.1.4 卓越的预见性
    5.2 李大钊建党思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影响
        5.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认识
        5.2.2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5.2.3 对农民同盟军思想的认识
        5.2.4 对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
    5.3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建党思想
        5.3.1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陈独秀建党思想
        5.3.2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蔡和森建党思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6.1.1 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导星”不动摇
        6.1.2 不断增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6.2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6.2.1 必须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情状”和“实境”
        6.2.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
    6.3 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6.3.1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保障
        6.3.2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6.4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6.4.1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6.4.2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6.5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6.5.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目标
        6.5.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留学生群体的界定
    二、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六、研究方法
        (一)资料与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第一章 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群体概况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形成的条件
        一、国家民族危机加深
        二、社会教育资源的短缺和国内政府的支持
        三、外国各级政府大力支持留学活动
    第二节 留学生群体的特点
        一、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热衷于救国之道
        三、对留学地抱有双重态度
第二章 留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节 留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接受
        一、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概况
        二、部分留学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三、现实社会的冲击导致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马克思着作的翻译与传播
        二、创办社会主义刊物
第三章 留学生群体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第一节 开办学校和建立早期的工会组织
        一、组织工人夜校和新式学校
        二、建立中国早期工会组织
    第二节 积极开展工人斗争
第四章 留学生群体的建党活动
    第一节 学术团体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翻译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陆续成立
        一、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
        四、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
        五、长沙、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六、旅法、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最终成立
        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二、蔡和森和毛泽东讨论建党
        三、党的纲领顺利通过
第五章 留学生群体在建党上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自身的传统思想制约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理解
    第二节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理论性大于实践性
    第三节 评价与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基本情况介绍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地域分布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教育经历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命运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接触与认识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与《共产党宣言》的接触
        1.留学求新知
        2.师友荐读
    (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1.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2.对阶级斗争的认识
        3.对无产阶级专政的认识
        4.对“两个必然”的认识
        5.对共产党的认识
        6.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认识
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接受与实践
    (一)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在分析比较中接受《共产党宣言》
    (二)投身实践:传播与运用《共产党宣言》
        1.翻译与研究
        2.介绍与传播
        3.运用《共产党宣言》展开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4.运用《共产党宣言》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5.目的与问题
四、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与接受《共产党宣言》的启示
    (一)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意识
    (二)坚定“四个自信”,推动理论创新
    (三)研读经典名着,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
    (四)做好《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二章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形成背景及过程
    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背景
        (一)俄国十月革命是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契机
        (二)现实国情是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因素
        (三)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是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因素
    二、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过程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初步认识和理解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第三章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内容及传播
    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阐述
        (二)对“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诠释
        (三)对“社会发展进程”的设想
    二、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前后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二)参与三次论战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三)在建党准备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第四章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一、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历史地位
        (一)最早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对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指明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
        (四)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二、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价值
        (一)新时代始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关于李大钊社会主义观的研究
        (二)关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的研究
        (三)对于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的比较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形成条件的异同比较
    一、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形成的不同实践基础
        (一)“五四”运动时期及之前的革命经历
        (二)国民革命时期不同的革命境遇
第三章 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经济观异同比较
    一、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经济观的相同之处
        (一)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
        (二)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二、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经济观的不同之处
        (一)对于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认识
        (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动力的认识
第四章 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政治观异同比较
    一、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政治观的相同之处
        (一)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二)对于实现社会主义途径的认识
    二、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政治观的不同之处
        (一)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认识
        (二)对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方式的认识
第五章 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文化观异同比较
    一、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文化观的相同之处
        (一)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认识
    二、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文化观的不同之处
        (一)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
        (二)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主体的认识
第六章 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比较的现实启示
    一、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经济观比较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二)要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商品经济
    二、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政治观比较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坚持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地位
    三、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文化观比较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发展开放性、世界性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吸取和借鉴世界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三、硕博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获得的科研竞技成果
致谢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渠道研究(1899-192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时代背景
    2.1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2.2 中日甲午海战的影响
    2.3 日本社会主义知识仓库的形成与发展
    2.4 国人赴日留学与流亡
        2.4.1 留学日本学生
        2.4.2 革命流亡类赴日知识分子
第三章 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及特点
    3.1 传播过程
        3.1.1 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899-1917)
        3.1.2 十月革命至中共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7-1921)
        3.1.3 日本渠道传入并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代表人物
    3.2 传播数据统计情况
        3.2.1 书籍报刊情况
        3.2.2 作者与译者情况
        3.2.3 出版机构的情况
        3.2.4 地域分布的情况
        3.2.5 着作、文章类别的情况
    3.3 传播特点
第四章 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4.1 马克思、恩格斯之生平自日传入中国的情况
    4.2 日本渠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术语
        4.2.1 日本渠道传入的马克思主义术语
        4.2.2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运用
    4.3 日本渠道唯物史观原理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4.3.1 十月革命前日本渠道传入的唯物史观内容
        4.3.2 十月革命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日本渠道传入的唯物史观内容
        4.3.3 中国知识分子对唯物史观的接受与传播
    4.4 日本渠道剩余价值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4.4.1 十月革命前日本渠道传入的剩余价值学说内容
        4.4.2 十月革命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日本渠道传入的剩余价值学说内容
        4.4.3 中国知识分子对剩余价值学说的接受与传播
    4.5 日本渠道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4.5.1 十月革命前日本渠道传入的科学社会主义内容
        4.5.2 十月革命至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日本渠道传入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
        4.5.3 中国知识分子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接受与传播
第五章 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5.1 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经验总结——基于传播学的“5W”模式
        5.1.1 基于控制分析的总结:主体信仰明确
        5.1.2 基于内容分析的总结:中国化与整体性齐飞
        5.1.3 基于媒介工具的总结:宣传手段的创新及宣传队伍的扩大
        5.1.4 基于受众分析的总结:牢牢抓住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
        5.1.5 基于传播效果的总结:总体向好,有待向纵深发展
    5.2 对当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启示
        5.2.1 传播主体要牢牢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5.2.2 传播内容要积极把握中国化和整体性方向
        5.2.3 用好信息革命成果,活用传播媒介
        5.2.4 积极让马克思主义为群众掌握
        5.2.5 强化传播能力,扩大传播效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汉译日文图书总书目》中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书籍(1899-1921)
    附录B 《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中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书籍(1899-1921)
    附录C 《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书籍(1899-1921)
    附录D 《全国总书目》中关于日本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书籍(1899-1921)
    附录E 期刊情况(1899-1921)
致谢
个人简历

(7)李大钊与《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文章结构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2 李大钊与《晨报副刊》
    2.1 《晨报副刊》的由来
    2.2 《晨报副刊》的主要内容
        2.2.1 有关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造问题
        2.2.2 介绍社会主义思想
        2.2.3 介绍俄国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
        2.2.4 介绍文学、艺术等方面
    2.3 李大钊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中的核心作用
3 《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3.1 《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概况
    3.2 《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3.2.1 对唯物史观的宣传
        3.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宣传
        3.2.3 对社会主义的宣传
    3.3 李大钊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交锋中的引领
        3.3.1 《晨报副刊》中的有关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
        3.3.2 《晨报副刊》中的有关新村主义思想
        3.3.3 《晨报副刊》中的有关无政府主义思想
4 《晨报副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4.1 《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2 《星期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3 《觉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4 《晨报副刊》与以上期刊的比较
    4.5 《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4.5.1 传统人事关系网络向新式人际关系网络转变
        4.5.2 与其他杂志联系密切,形成多向互动
        4.5.3 更新周期短、时效性强、覆盖面积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基于“四大副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基本概念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四大副刊作”者群体状况比较
    第一节 从边缘到中心:“四大副刊”的崛起
        一、末路文人向报人群体的转变
        二、“四大副刊”的革新与崛起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群体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年龄构成
        二、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地域分布
        三、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学缘结构
        四、马克思主义文本作者的业缘关系
    第三节 “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一、《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二、《觉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三、《学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四、《京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四大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文本内容分析
    第一节 对马克思、列宁等经典作家的介绍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诠释
        一、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译介
        二、对唯物史观的传播
        三、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传播
        四、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介绍
    第三节 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二、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
        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大副刊”的办刊策略及其传播转向
    第一节 “四大副刊”的传播环境
    第二节 “四大副刊”的传播策略
    第三节 “四大副刊”的传播转向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9)李大钊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缘由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文献评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法
        2.系统分析法
        3.比较研究法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一、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形成条件
    (一)李大钊传统文化观形成的客观条件
        1.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2.乡土文化的陶冶
        3.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影响
    (二)李大钊传统文化观形成的主观条件
        1.深厚的国学素养
        2.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3.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发展演变
    (一)接受儒学教育时期:推崇传统文化
        1.早年受教于私塾阶段
        2.永平府中学学习期间
    (二)作为民主主义者时期:批判传统文化
        1.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期间
        2.负笈日本留学时期
        3.北京创办刊物时期
    (三)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时期:理性看待传统文化
        1.俄国革命时期
        2.筹建中国共产党期间
三、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批判继承: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态度
        1.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2.李大钊对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二)调和持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濡之道
        1.理性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利弊
        2.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三)物心两面: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传统文化改造方法
        1.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
        2.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改进
四、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一)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1.助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
    (二)李大钊传统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1.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支持
        2.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解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语词初入中国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概念的西方溯源与考辨
    第二节 新教传教士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一、晚清新教传教士的翻译概况
        二、新教传教士对“社会主义”综合阐释
        三、《万国公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首次介绍
    第三节 晚清驻外使节与欧美“社会主义”
        一、洋务机构翻译概况
        二、清驻外公使对“社会主义”的综合考察
    第四节 早期知识精英与留学生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一、资产阶级报刊对“社会主义”的引入
        二、康有为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三、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四、王韬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五、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第五节 晚清末期“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历史定位
        一、“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
        二、“社会主义”概念的西语“造词”
        三、“社会主义”概念的日语“借用”
        四、对晚清“社会主义”概念多种导入方式的考察
第二章 20世纪初“社会主义”概念的流行与泛化
    第一节 留日浪潮与“社会主义”论说
        一、洋学兴盛与“社会主义”在日本的原初表述
        二、浮海东渡与“社会主义”摄取的源头转向
        三、留日群体对日源“社会主义”的借用
    第二节 最初的社会主义论战与“社会主义”的语义分叉
        一、经济体制之争:全部国有化、自由竞争抑或心理分配?
        二、发展方式之争:和平调节抑或革命斗争?
        三、本质属性之争:无政府抑或民主共和?
        四、发展方位之争:财产共有抑或阶级对立?
        五、20世纪初社会主义论争对“社会主义”概念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民国初年革命党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早期认识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主义”
        二、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主义”
        三、革命党人调试“社会主义”语义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关于20世纪初“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翻译评价
第三章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多元面相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隐喻认知
        一、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前提与生发基础
        二、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概念的方法与手段
        三、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五四时期“主义”的崛起与“社会主义”概念的混说
        一、“泛劳动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二、“新村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三、“基尔特社会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四、无政府“共产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第三节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转向及其影响
        一、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转向
        二、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转向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 中共成立前后“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新诠释
    第一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概念的重释与传播
        一、列宁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发展与创见
        二、建党初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多维进路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原初认知与建构
        一、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二、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三、李达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四、李汉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第三节 建党早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确立及影响
        一、建党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确立
        二、建党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确立的影响
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动因论析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共创建提供了样板效应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翻译活动,为中共创建开辟了新的话语空间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着述文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交锋为中共创建正本清源
        五、“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农群体的结合,为中共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节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筹备与创建
        一、思想上的协助、指导,明晰了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建党思路
        二、在组织上的参与、指导,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人才上的培育、输送,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团建设提供了骨干力量
        四、理论上的示范、引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方向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初期成效
        一、开启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初步勾勒了近代中国的革命话语体系
        三、启动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先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万永彪. 河北大学, 2020(02)
  • [2]留学生群体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 王乐逍.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3]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与接受[D]. 侯钰琪.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当代价值[D]. 陈琦.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李大钊与陈独秀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D]. 杨超.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6)
  •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日本渠道研究(1899-1921)[D]. 张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李大钊与《晨报副刊》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D]. 石新玉.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 ——基于“四大副刊”的研究[D]. 常正威. 东华大学, 2020(01)
  • [9]李大钊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刘娜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D]. 陈元.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