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控制系统双微机通讯技术

实时控制系统双微机通讯技术

一、实时控制系统双微机通信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扫频源偏振敏感OCT系统的优化与应用》文中认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新兴的干涉测量技术,主要通过测量从组织内部反射回来的光强,从而进行无创高分辨率横截面成像。这种非接触式的成像方式,在医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OCT技术对于一些不太明显的特征是无法进行探测的,因此传统OCT技术进行了扩展,开发出一些新型的OCT测量技术。其中偏振敏感OCT(polarization sensitiv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PS-OCT)就是一种拓展型OCT技术。它主要探测偏振光在组织内部的偏振态变化,从而确定组织内部的偏振特性。这些特性主要包括:双折射,二向性和光轴方向等。从而为图像提供额外的对比度。而大多数生物组织都具有双折射的偏振特性,因此PS-OCT正好是测量双折射组织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对一套非完善的PS-OCT系统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应用测试。该系统拟定采用琼斯矩阵的方式对后期的偏振特性进行计算,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双通道采集。但是原系统并未设计出配套同步控制系统,使得双通道数据无法同时采集,从而导致两个通道的图像不可避免产生错位。这将对后期偏振特性的计算带来误差。因此本文根据光学系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同步控制系统。利用扫频光源的同步时钟信号,控制系统各个模块的同步运行,其中包括采集模块和振镜控制模块的协调同步,从而使得一组数据的采集周期与振镜来回转动的周期一致。并且双通道同时进行采集,保证两个通道的数据一致性,从而提升了数据的可靠性。同时,原系统并未实现双通道数据实时显示的功能,导致无法根据实时图像去判定所采集数据的优劣,也不能根据实时图像反馈去调整光路。因此本文根据同步控制系统完成配套软件的编写。其中包括系统界面的编写,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然后利用多线程技术对配套软件内部各个模块的程序进行分块处理,其中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显示等模块。并利用同步锁的方式实现了各个模块的同步运行。最后设计了一套利用环形缓冲区的数据存储方案,从而实现了双通道系统的实时成像。最后利用优化后的系统对平面镜,红外卡,玻片以及皮肤等光学组件和生物组织进行应用测试,双通道的实时成像验证了系统可行性。并且对玻片进行了相位延迟的测量,并与优化前的结果进行对比,明显提升了系统的相位测量精度。

于瀚[2](2020)在《白银750kV智能变电站优化组网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为打造“坚强智能电网”,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新一代智能化变电站,并初步完成了重要示范工程。根据国家发改委电力发展规划,在2020年左右我国计划投运近6000座35k V及以上智能变电站,其中新建5000余座,技术改造、升级1000余座,旨在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企业。因此超、特高电压等级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势在必行。传统变电站多采用“三层两网”结构,该结构接线复杂、设备间通信接口多、光纤数量大,难以实现信息最大化共享。本文以白银750k V变电站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技术,建立过程层与间隔层合并的“两层一网”新组网结构,优化传统变电站组网方式。首先,采用智能变电站模拟局域网对已完成的组网进行划分,将原有变电站中间隔层与过程层合并为设备层,变电站层改称为系统层;将监控网络、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采样值网络以及对时网络四网合并为一种新型网络结构。基于上述划分,“三层两网”结构被优化为“两层一网”结构,从而取消了独立组网,使信号由微软媒体服务器协议传送。其次,对750k V白银变二次保护数据流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绘制数据流图,采用标准IEC61850-9-2格式完成报文相对流量计算,使设备数量和维护成本显着降低。然后对通信回路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合并过程层与间隔层通信设备,减少网络端口数量,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最后,利用仿真型软件验证“两层一网”结构的可行性,并根据行业相关技术管理规范,将该设计运用于实际工程改造中,满足传统智能变电站网络数据在新架构中的传输需求,使优化组网后的变电站可以安全、可靠、平稳地运行。

刘春霞[3](2020)在《微/纳机电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时滞反馈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微/纳机电系统由于自身的小尺度和小阻尼特性,极易进入非线性振动状态,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例如跳跃、滞后、非线性软/硬特性、分岔与混沌等。因此,开展微/纳机电系统综合性能的研究工作对深入探讨机电系统的振动机理、合理指导机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提出可靠的机电系统振动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将时滞反馈控制方法应用到几类微/纳机电系统中,研究了反馈增益系数和时滞量对这些非线性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讨论了高次非线性质量块-微悬臂梁耦合系统在时滞控制下的主/次共振幅频响应特性。利用多尺度法获得了时滞控制下系统发生超谐波和亚谐波共振的条件,给出了受控系统最优时滞值及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研究发现,对于亚谐波情况,时滞控制参数仅仅改变了系统幅频曲线的临界点或振动位置;对于主共振和超谐波情况,时滞控制参数减弱了系统的振幅、硬化特性、多值区域,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2)创新性地研究了速度时滞反馈控制对非局部纳米梁振动特性的调节作用。利用多尺度法和积分迭代法得到系统的近似解析解,以衰减率为目标函数,以稳定振动条件和最优时滞条件为约束条件,利用最优化方法得到控制参数的最优值。同时系统研究了有无时滞控制下,小尺度效应、波数、温克勒地基模量、轴向荷载和长径比对主共振幅频曲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细长型的纳米梁,梁的长度相对较短时,通过选择合适的时滞参数可以有效地减弱非局部效应对于系统的影响,而且长径比可以有效地调节时滞系统的软硬特性;各参数(如波数、温克勒地基模量、轴向载荷和长径比)能有效地影响系统的峰值、振幅和相应的带宽。(3)深入研究了微谐振器在时滞控制下的混沌振动特性。目前尚未有关于静电驱动两端固支具有初挠度的微/纳谐振器的完整分析,本文对交、直流电同时作用的微/纳谐振器进行时滞控制,引入不同时滞参数对系统的非线性及混沌振动控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系统在时滞参数影响下的幅频响应方程及稳定性条件,得到了系统发生Hopf分支的时滞临界值和混沌运动的解析条件。结果表明交流驱动电压的升高会引起系统的混沌,而位移和速度时滞均可以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混沌运动。本文采用反馈增益系数和时滞两个可以独立调节的物理参数来抑制系统的振动,该方法具有广阔的设计和调节空间,有助于促进时滞反馈控制在微/纳机电系统领域的推广应用。本文的理论研究工作将为微/纳机电系统的器件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工程应用基础。

杜永强[4](2020)在《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HXN3B型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是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根据原铁道部科技研究计划而研制的新一代调车内燃机车,填补了我国在大功率交流传动调车内燃机车领域的空白。机车装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EM2000微机控制系统,具有自动黏着控制、自动切除故障部件等先进功能,广泛应用于HXN3系列客、货运内燃机车。目前,第一批次HXN3B型内燃机车已投入运用近6年时间,按铁路总公司检修技术规程规定需要进入高级修程。本课题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通过深入研究微机控制系统的特性,结合现场调研收集到的机车运用需求,探索机车在进行高级修程时的微机控制系统功能和控制策略的优化升级方案,以求在高级修程中对微机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提升,本课题主要研究的优化项点如下:(1)通过修改机车FIRE显示屏控制软件以及加装以太网通讯线缆,增加机车微机控制系统与CMD系统LDP主机的通信功能,进而实现机车用户通过CMD系统地面客户端可以实时接收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数据的需求。(2)通过修改机车FIRE显示屏和电喷控制系统的控制软件,实现CAN通信网络数据的自动修正。在保留原有牵引工况模式的基础上,增加用于小型编组场的编组场牵引模式功能,提升机车多环境运用适用性。(3)通过重新选取微机控制系统的开关量输出信号、变更控制信号线缆接线位置和增加少量部件,优化机车电子燃油泵、除尘风机以及空调机组的控制策略,提升部件可靠性和乘务员舒适度。在完成HXN3B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后,通过地面测试与装车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确实优化了HXN3B型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控制策略,实现机车微机控制系统性能的技术提升目标。同时,该优化设计方案也可为其它HXN3系列内燃机车在高级修程中的技术提升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白杨[5](2020)在《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目标检测识别算法是计算机视觉技术里位于中层的视频信息提取技术,是高层行为分析和姿态识别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其广泛应用于武器装备、公共场合监测、智能交通控制、炸点检测等多个领域。传统的单相机系统不能兼顾图像清晰度和视场范围,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采用FPGA和GPU两大核心处理单元,充分结合两者优势,研制一套基于双摄像机协同工作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它不仅有着集成度高、实时性好、功耗低等优点,还可以满足监测大视场和获取高清晰度目标图像的双重要求。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在综合分析各种主流处理器优缺点的基础上,针对单相机工作和基于PC的图像处理系统的缺点,本文提出采用长焦相机和短焦相机的双相机协同工作模式,选取FPGA+GPU双处理器的硬件架构进行目标检测识别系统的设计,不仅分析了本课题提出的意义,还介绍了双摄像机协同工作和目标检测识别算法及系统的研究现状。(2)本文从系统设计的难点出发,明确了系统的设计指标和功能要求,并提出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总结出整体工作流程。本文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将其划分为四个子单元模块进行独立设计,详细介绍了各子单元模块的功能设计及器件选型,完成了整套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及PCB设计。(3)通过对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进行分析得出:双高斯小目标检测算法原理简单,便于实现,可以满足系统实时检测的要求;YOLO系列算法速度快,识别效果良好。将这两种算法用于本套系统,结合硬件平台的资源情况,提出了基于双相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的标定方法及其协同策略,并详细阐述了短焦相机部分使用的双高斯小目标检测算法和长焦相机部分使用的目标识别算法YOLO3-tiny的原理及实现步骤。(4)为了确保系统长时间稳定工作,对其体积、重量和功耗进行了实际测量,并提出了完备的测试方案。最终测试结果证明系统满足初期设定的功能要求和设计指标,可以实现分辨率为1920×1080@60Hz的图像数据的目标实时检测及识别工作。经过实际场景测试,本文设计的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具备监测大视场场景和目标识别等功能,具备功耗小、易便携、集成度高等优点,可以应用到多种领域中,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苏醒[6](2020)在《地铁列车逻辑单元的功能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现有的地铁列车电气控制系统使用继电器控制,存在故障率高、灵活性差的缺点。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控制器、开关器件、网络通信技术更加成熟,以列车逻辑控制单元LCU为代表的无触点可编程控制器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是未来地铁列车发展的趋势。LCU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控制和智能监测设备,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其安全性不容忽视,研究其功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论文从LCU入手,研究由可编程电子构成的系统的安全性。论文主要对LCU的功能安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LCU的安全设计和功能安全评估。论文首先对功能安全和列车LCU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介绍,接着研究了功能安全评估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安全完整性的介绍和影响功能安全的因素分析等,为后文的安全设计和分析奠下基础。其次对LCU整体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研究,重点介绍了 1oo2D结构在LCU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冗余设计和诊断电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然后对LCU的硬件安全完整性评估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失效数据的获取和评价模型的建立,通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计算功能安全模型需要的基础失效数据,分别使用马尔可夫和故障树法进行建模分析,验证LCU的安全完整性等级。针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减少共因失效的措施,修正共因失效β因子模型,最后使用模糊故障树法进行计算模型的改进,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更符合失效概率不确定性的实际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安全理论设计的地铁列车逻辑控制单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多种计算模型验证其安全完整性等级(SIL)最高可达SIL2等级。满足安全标准的轨道交通产品不仅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安全可靠,也将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陈鑫[7](2019)在《抽水蓄能电站双机热冗余调速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各国正积极寻求更加清洁的能源,我国也正在通过使用电能代替部分能源的方式来改善环境,随着电能需求量的越来越大,电网规模日益庞大、电网结构日渐复杂,电网的稳定性需求日趋突显。在维护电网的稳定方面,抽水蓄能电站作为调节速率最快的方式,也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电网的稳定和应急作用,其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尤为重要。调速控制系统作为抽水蓄能电站最重要的调节系统,其系统的通讯稳定性、硬件软件配置的冗余度、故障切换速率、系统调节性能可靠性就决定着抽水蓄能机组能否胜任这份职责。本文将通过抽水蓄能电站双机热冗余调速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来探讨一种新型的稳定的调速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阐述系统搭建思路,构建系统蓝图。按照系统功能划分模块,规划硬件整体结构和软件总体框架。(2)明确硬件及通讯、软件、上位机等的设计思路并构建系统。选用高可靠性的PLC、高可靠性且通讯速率高的CAN总线与PROFINET通讯形式配合的方式,并配合方便的现地人机交互界面。采用较多的冗余形式,包括双总线、双CPU、双通讯模块、双电源等等,确保调速控制系统的高冗余度和高稳定性。(3)针对新系统开展故障保护试验及冲转、转速扰动和假同期等不并网试验,离线验证该系统能否满足调速控制系统调节的要求,确保并网试验的安全性。(4)在离线试验基础上,进行一次调频、负荷扰动等并网试验,验证其在线状态下的调节能力。通过工况转换试验,验证新系统与机组其他系统配合正常,能够实现随调随起,保证电网稳定。(5)设计黑启动试验,详细介绍试验条件、试验信号模拟、试验操作步骤等内容,保证调速控制系统可实现“最后一根火柴”的作用。本文设计的双机热冗余调速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强、故障无扰切换、通讯速率高、功能稳定等优点,系统先进,故障率低,可操作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热冗余系统设计,对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调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骁涵[8](2019)在《某型民机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液压系统为民航客机的操控提供动力,其性能对民航客机的飞行性能和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液压综合管理控制是提升民机液压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某型民机液压系统的综合管理控制需求,研制了一套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嵌入式控制系统,该系统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和控制功能。首先,结合某型民机液压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了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制定该型民机液压综合管理控制方案、选取基于双CPU动态冗余和热备份切换方式的系统冗余方案、设计系统的BIT方案、确定冗余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别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控制系统硬件部分以两片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LPC4088FBD208芯片为核心,通过双端口RAM和CPLD实现两CPU间的通信和仲裁切换,并有独立的供电电路、A/D转换接口和ARINC429等通信接口;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方式进行设计,由系统管理、冗余容错和液压综合管理控制三个模块组成。完成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后,应用马尔可夫模型对双CPU冗余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计算和仿真。最后,为了测试所研制的某型民机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控制系统的性能,分别进行了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容错功能测试和液压综合管理控制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冗余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和稳定的控制性能。

张轩[9](2019)在《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核电机组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机组的运行与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围绕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开展研究,分析了田湾核电厂继电保护装置二次功能的缺陷、保护技术及改进措施,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行性优化方案。为变压器微机保护的抗干扰问题的解决、继电保护的相关回路设计以及元件的选择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确保了机组和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论文对于我国典型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具体分析了我国俄供田湾核电厂机组原有继电保护的运行缺陷及不足,然后针对缺陷和不足之处提出关键技术对其改进策略,制定了微机型保护通道的双重保护措施和并优化了运行维护装置。其次分析了500kV母线差动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缺陷,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差动保护和失灵保护的优化措施。再次从变压器差动保护,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保护双重化,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等方面,重建了田湾核电厂俄供发变组,详细分析其优化效果。最后针对原俄供励磁系统存在的问题,列举出田湾核电厂俄供励磁原系统出现过的主要故障,对优化后的励磁调节装置进行详细说明,综合比较原俄罗斯设备与国内外同类产品之间的优劣性。

胡超迪[10](2018)在《直线光栅伺服系统双读数头自校准及自抗扰控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光栅尺高精密工作台校准一般需要激光干涉仪等高精度的测量方式,工作台的运动控制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PID控制方式。本文针对直线光栅尺的校准和基于此的伺服系统的控制做了研究,搭建了直线光栅伺服系统并应用了双读数头自校准的校准方式和伺服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本文分析了直线光栅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并根据误差性质,分析了针对非线性误差的校准方式,介绍了双读数头测定测量系统非线性误差的原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双读数头法测定非线性误差的可行性,并分析了测量噪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本文为直线运动平台设计了自抗扰控制算法,算法采用经典自抗扰结构,扩张状态观测器接收系统直接输入(即最后形成积分串联型系统),状态误差反馈采用非线性形式的最速控制综合函数取反,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自抗扰控制算法中一些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比较了自抗扰控制算法与传统PID控制算法对阶跃响应以及常值干扰的控制效果。本文搭建了以直线光栅为测量反馈装置,直线无铁芯电机为驱动方式的一维直线气浮高精密平台以及包括相关驱动器、控制器、上位机的伺服系统;编写了基于NI CompactRIO的LabVIEW程序,程序能实现双读数头的测量、PID与自抗扰的控制、添加模拟扰动等功能。本文进行了双读数头自校准实验和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并用激光干涉仪进行了比照。实验显示双读数头自校准的方法是有效的,自抗扰控制能有效地抑制常值扰动。

二、实时控制系统双微机通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时控制系统双微机通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扫频源偏振敏感OCT系统的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OCT技术的研究现状
        1.1.1 OCT技术的发展历程
        1.1.2 OCT技术的应用
    1.2 OCT技术的分类
        1.2.1 时域OCT
        1.2.2 谱域OCT
        1.2.3 扫频OCT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PS-OCT系统的设计要素
    2.1 光的偏振简介
        2.1.1 光的偏振原理
        2.1.2 光的偏振效应
    2.2 光的干涉理论分析
    2.3 PS-OCT的原理
    2.4 系统框架的设计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S-OCT系统同步设计
    3.1 PS-OCT的主要模块介绍
        3.1.1 入射偏振态模块介绍
        3.1.2 采集模块介绍
    3.2 PS-OCT的光学系统设计
        3.2.1 PS-OCT的光路设计
        3.2.2 系统各个模块介绍
    3.3 系统同步介绍
        3.3.1 采集卡的介绍
        3.3.2 控制卡的介绍
        3.3.3 同步控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S-OCT系统双通道采集设计
    4.1 系统的界面设计
        4.1.1 QT简介
        4.1.2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4.2 多线程技术
        4.2.1 多线程技术的原理
        4.2.2 并发控制的介绍
        4.2.3 QT中多线程技术的实现原则
    4.3 双通道采集软件设计
        4.3.1 系统的线程设计
        4.3.2 双线程设计方案
        4.3.3 三线程设计方案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PS-OCT系统测试实验
    5.1 偏振效应的算法设计
    5.2 样品结构图成像与偏振效应的测量
        5.2.1 系统性能测试
        5.2.2 常见的光学器件
        5.2.3 偏振效应的数据比较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白银750kV智能变电站优化组网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智能变电站新型组网结构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优化组网设计
    2.1 750kV白银变现有组网结构
    2.2 智能变电站“两层一网”结构
    2.3 智能变电站数据流量及延时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白银750kV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设计
    3.1 二次系统的整合原则
    3.2 750kV白银变二次系统升级设计方案
    3.3 相关设备布置及优化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白银750kV智能变电站通信回路设计
    4.1 750kV白银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设计内容
    4.2 站内IED设备名称的定义
    4.3 智能变电站设计改造效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750kV白银变电站优化组网后性能分析
    5.1 关于网络仿真下的组网说明
    5.2 组网优化后性能理论计算及VLAN配置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变电站IED名称及地址分配表

(3)微/纳机电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时滞反馈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微/纳机电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现状
        1.2.2 时滞系统减振控制研究现状
        1.2.2.1 主动控制
        1.2.2.2 常用的时滞研究方法
        1.2.2.3 时滞系统减振控制
        1.2.2.4 时滞系统混沌运动判别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静电驱动微谐振器系统主共振的时滞反馈控制研究
    2.1 静电驱动具有初挠度的微谐振器主共振的单时滞控制
        2.1.1 微谐振器的动力学方程推导
        2.1.2 微谐振器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2.1.3 稳定性分析
        2.1.4 数值模拟
    2.2 静电驱动微谐振器的双时滞控制
        2.2.1 静电驱动硅梁微谐振器的动力学方程
        2.2.2 静电驱动硅梁微谐振器的近似解析解
        2.2.3 主共振时滞控制器设计
        2.2.4 控制器优化参数
        2.2.5 数值模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质量块-微悬臂梁耦合系统的双时滞控制研究
    3.1 引言
    3.2 中间带有集中质量的悬臂梁的简化模型
    3.3 质量块-微悬臂梁耦合系统主共振的优化控制分析
        3.3.1 质量块-微悬臂梁耦合系统的微分方程的求解
        3.3.2 主共振控制器设计
        3.3.3 时滞控制器参数优化
    3.4 超谐共振算例分析
    3.5 亚谐共振算例分析
    3.6 数值模拟
        3.6.1 主共振算例分析
        3.6.2 超谐共振算例分析
        3.6.3 亚谐共振算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非局部连续介质理论的轴向荷载下纳米梁的时滞控制研究
    4.1 纳米梁的振动模型
    4.2 纳米梁的近似解析解
        4.2.1 应用多尺度法求解
        4.2.2 应用积分迭代法求解
    4.3 主共振时滞最优化控制
    4.4 数值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驱动微谐振器系统混沌运动的时滞控制研究
    5.1 引言
    5.2 静电驱动具有初挠度的微谐振器混沌运动的单时滞控制
        5.2.1 Melnikov函数法分析
        5.2.2 数值模拟
    5.3 静电驱动硅梁微谐振器混沌运动的双时滞控制
        5.3.1 Melnikov函数法分析
        5.3.2 数值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4)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1.2.2 国内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场调研与系统特性研究
    2.1 运用调研与用户需求
        2.1.1 现场调研情况
        2.1.2 用户需求
    2.2 微机控制系统的功能
    2.3 微机控制系统的构成
        2.3.1 微机箱
        2.3.2 FIRE显示屏
        2.3.3 电源箱
        2.3.4 控制回路
    2.4 机车通信网络
        2.4.1 CAN通信网络
        2.4.2 以太网通信网络
    2.5 牵引传动系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机控制系统增加功能
    3.1 微机控制系统与CMD系统传输功能
        3.1.1 设计背景
        3.1.2 组网加装方案
        3.1.3 通信数据的选择
        3.1.4 传输层协议的选择
        3.1.5 软件编写
        3.1.6 自动校时功能
    3.2 编组场模式功能
        3.2.1 加装方案的选择
        3.2.2 控制逻辑的设计
        3.2.3 可行性验证与数据采集
        3.2.4 变更电喷控制系统软件
        3.2.5 变更显示屏软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案
    4.1 电子燃油泵控制优化
        4.1.1 电子燃油泵现有控制策略
        4.1.2 电子燃油泵优化控制方案
        4.1.3 电子燃油泵优化电路设计
    4.2 除尘风机控制优化
        4.2.1 除尘风机现有控制策略
        4.2.2 除尘风机优化控制方案
        4.2.3 除尘风机优化电路设计
    4.3 空调机组控制优化
        4.3.1 空调机组开启控制的优化设计
        4.3.2 空调机组供电控制的优化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的试验与应用
    5.1 FIRE显示屏测试试验
        5.1.1 显示屏软硬件测试试验
        5.1.2 显示屏CAN通信网络数据试验
        5.1.3 显示屏以太网通信网络数据试验
        5.1.4 显示屏功能试验
    5.2 微机控制系统与CMD系统通信试验
        5.2.1 实时数据功能试验
        5.2.2 显示屏数据信息功能试验
        5.2.3 历史故障记录功能试验
        5.2.4 时间自动校准试验
        5.2.5 CMD系统数据测试
        5.2.6 故障处置经验
    5.3 编组场模式功能试验
        5.3.1 切换工况模式菜单试验
        5.3.2 柴油机功率试验
        5.3.3 机车主发电机功率试验
        5.3.4 机车超速提示测试
    5.4 优化控制策略试验
        5.4.1 电子燃油泵控制策略试验
        5.4.2 除尘风机控制策略试验
        5.4.3 空调机组控制策略试验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目标检测识别算法的研究现状
        1.2.2 目标检测识别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双摄像机协同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安排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功能要求和设计指标
        2.1.1 系统设计的难点分析
        2.1.2 系统功能要求
        2.1.3 系统设计指标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2.2.2 系统工作流程
    2.3 系统模块设计方案
        2.3.1 图像采集模块
        2.3.2 数据传送模块
        2.3.3 数据处理模块
        2.3.4 数据存储模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硬件设计
    3.1 图像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3.1.1 图像传感器电路设计
        3.1.2 信号接口转换电路设计
        3.1.3 电路板设计
    3.2 数据传送模块电路
        3.2.1 图像数据解串电路设计
        3.2.2 视频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3.2.3 电路板设计
    3.3 数据处理模块电路
        3.3.1 FPGA外围接口电路
        3.3.2 高速交互通道电路
        3.3.3 GPU外围接口电路
        3.3.4 电路板设计
    3.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3.4.1 e MMC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3.4.2 电路板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功能实现
    4.1 双摄像机标定
    4.2 双摄像机协同策略
    4.3 短焦摄像机目标检测原理及功能实现
        4.3.1 小目标图像特征分析
        4.3.2 双高斯小目标检测算法实现步骤
    4.4 特写摄像机目标识别原理及功能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及分析
    5.1 系统基本参数
    5.2 系统测试
        5.2.1 电源调试和功耗测试
        5.2.2 图像采集模块测试
        5.2.3 图像存储模块测试
        5.2.4 系统整机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地铁列车逻辑单元的功能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功能安全研究现状
        1.2.2 LCU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功能安全评估基础
    2.1 安全仪表系统概述
    2.2 安全完整性等级
    2.3 安全生命周期
    2.4 功能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4.1 失效
        2.4.2 冗余结构
        2.4.3 诊断
        2.4.4 结构约束
        2.4.5 周期性功能测试
    2.5 风险
    2.6 安全完整性等级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CU系统设计与分析
    3.1 LCU技术分析
        3.1.1 LCU的必要性
        3.1.2 嵌入式PLC技术
    3.2 LCU总体设计
        3.2.1 LCU在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功能
        3.2.2 LCU整车配置方案
        3.2.3 LCU系统架构设计
        3.2.4 LCU控制系统双冗余结构
    3.3 LCU硬件设计
        3.3.1 电源模块设计
        3.3.2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3.3.3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设计
        3.3.4 控制模块设计
        3.3.5 通信模块设计
    3.4 LCU软件设计
        3.4.1 LCU软件架构
        3.4.2 冗余及诊断表决
    3.5 LCU诊断技术介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CU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
    4.1 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流程
    4.2 安全完整性等级计算方法研究
    4.3 LCU安全完整性等级计算模型建立与计算
        4.3.1 失效率基础
        4.3.2 LCU失效模式影响和诊断分析
        4.3.3 LCU安全完整性等级验证分析
        4.3.4 马尔可夫模型计算SIL
        4.3.5 故障树法计算SIL
    4.4 模型改进
        4.4.1 减少共因失效方法分析及β因子修正
        4.4.2 模糊故障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附录B FMEDA数据汇总

(7)抽水蓄能电站双机热冗余调速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抽水蓄能电站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全球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现状
    1.3 抽水蓄能电站调速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抽水蓄能电站新型调速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1 电站调速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2.2 电站调速控制系统的模式
    2.3 调速器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抽水蓄能电站新型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3.1 双机热冗余硬件系统硬件设计
    3.2 调速控制PID算法设计
    3.3 调速上位机及实时通讯逻辑控制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抽水蓄能电站离网测试与性能分析
    4.1 无水测试及保护性功能试验
        4.1.1 无水测试
        4.1.2 保护性功能试验
    4.2 有水不并网测试
        4.2.1 手动情况下空载试验
        4.2.2 自动情况下空载试验
        4.2.3 转速扰动试验
        4.2.4 假同期试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抽水蓄能电站并网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自动开机至并网试验及工况转换测试
        5.1.1 自动开机至并网试验
        5.1.2 工况转换测试
    5.2 负荷扰动试验
    5.3 一次调频试验
    5.4 黑启动方案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某型民机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民机液压综合管理研究现状
        1.2.2 双CPU冗余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 液压综合管理控制方案设计
        2.2.1 系统液压综合管理控制任务
        2.2.2 某型民机液压系统结构方案
        2.2.3 液压综合管理控制输入输出信号分析
        2.2.4 液压综合管理控制逻辑
    2.3 系统冗余方案设计
        2.3.1 系统冗余类型选择
        2.3.2 硬件冗余级别选择
        2.3.3 冗余工作方式选择
        2.3.4 控制权仲裁切换和双CPU通信方式选择
    2.4 系统BIT方案设计
        2.4.1 系统故障分析
        2.4.2 BIT设计原则
        2.4.3 BIT测试点选取
        2.4.4 BIT实现方式
    2.5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3.1.1 系统硬件功能需求
        3.1.2 系统硬件设计方法
        3.1.3 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3.2 双CPU模块
        3.2.1 CPU选型
        3.2.2 CPU电路设计
    3.3 冗余管理模块
        3.3.1 CPLD选型与电路设计
        3.3.2 双端口RAM选型与电路设计
    3.4 通信接口模块
        3.4.1 ARINC429 总线接口
        3.4.2 CAN总线接口和RS485 总线接口
    3.5 A/D转换模块
    3.6 供电模块
        3.6.1 系统供电电压和功耗分析
        3.6.2 供电电路设计
    3.7 硬件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
        3.7.1 PCB电路板设计
        3.7.2 控制系统电路板制作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1.1 系统软件功能与结构
        4.1.2 系统软件设计方法
    4.2 系统管理模块程序设计
    4.3 冗余容错模块程序设计
        4.3.1 BIT检测
        4.3.2 系统重构
        4.3.3 故障记录
    4.4 液压综合管理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4.4.1 液压综合管理控制程序功能
        4.4.2 液压综合管理控制程序流程
        4.4.3 上位机液压综合管理控制测试程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可靠性分析
    5.1 冗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参数
    5.2 冗余控制系统可靠性预计
        5.2.1 冗余控制系统可靠性模型简化
        5.2.2 冗余控制系统马尔可夫模型
        5.2.3 冗余控制系统可靠性定量计算
    5.3 冗余控制系统可靠性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功能测试试验
    6.1 测试试验硬件平台
    6.2 测试试验方案制定
    6.3 系统基本功能测试试验
    6.4 系统冗余容错功能测试试验
        6.4.1 双CPU同步测试
        6.4.2 失效模拟测试
    6.5 系统液压综合管理控制功能测试试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发电机组继电保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展望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保护装置通道双重化及保护运维的优化
    2.1 保护装置通道双重化优化研究
        2.1.1 线路保护单通道运行特性分析
        2.1.2 线路保护通道优化技术
        2.1.3 线路保护通道双重化的优化及对比
    2.2 保护运维优化研究
        2.2.1 保护运维特性分析
        2.2.2 保护运维改进技术
        2.2.3 保护运维优化及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的优化
    3.1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缺陷
        3.1.1 线路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缺陷
        3.1.2 变压器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缺陷
        3.1.3 母线差动保护缺陷
    3.2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优化关键技术
    3.3 高压断路器及母线保护优化及对比
        3.3.1 线路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
        3.3.2 变压器支路断路器失灵保护
        3.3.3 母线差动保护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变组保护的优化
    4.1 俄供发变组保护缺陷
    4.2 发变组保护优化技术
    4.3 发变组保护优化及对比
        4.3.1 保护双重化的优化
        4.3.2 差动保护优化
        4.3.3 失磁保护优化
        4.3.4 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
        4.3.5 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励磁系统的优化
    5.1 原俄供励磁控制调节系统特性分析
    5.2 原俄供励磁控制调节系统出现过的主要故障及原因分析
    5.3 励磁系统技术及优化
        5.3.1 励磁系统技术
        5.3.2 励磁系统优化
        5.3.3 励磁系统双冗余硬件配置及双通道无扰动切换控制策略
        5.3.4 NES6131旋转整流元件监测及报警系统
        5.3.5 励磁系统限制与发变组保护匹配
        5.3.6 开放的PSS辅环控制模型
    5.4 该项目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5.5 推广转化前景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直线光栅伺服系统双读数头自校准及自抗扰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课题来源
    1.3 课题背景及研究现状
        1.3.1 光栅尺测量介绍
        1.3.2 光栅尺校准方式介绍
        1.3.3 伺服系统控制理论介绍
    1.4 课题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直线光栅双读数头自校准原理及仿真
    2.1 光栅误差分析
    2.2 双读数头自校准原理
    2.3 双读数头自校准仿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抗扰控制设计及仿真
    3.1 自抗扰控制设计
        3.1.1 安排过渡过程
        3.1.2 状态误差反馈
        3.1.3 扩张状态观测器
        3.1.4 扰动估计补偿
    3.2 自抗扰控制仿真分析
        3.2.1 阶跃响应分析比较
        3.2.2 抗干扰能力分析比较
        3.2.3 自抗扰控制参数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线伺服系统硬件设计
    4.1 直线伺服系统总体方案
    4.2 系统硬件介绍
        4.2.1 运动平台
        4.2.2 驱动系统
        4.2.3 控制系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直线伺服系统软件设计
    5.1 Labview系统介绍
        5.1.1 LabVIEW编程环境
        5.1.2 典型的嵌入式控制器软件系统构架
        5.1.3 嵌入式控制器编程模式
        5.1.4 常用的数据通信方式
    5.2 软件系统构架
    5.3 FPGA部分VI设计
        5.3.1 细分盒信号处理模块
        5.3.2 数据通讯模块
        5.3.3 PID控制模块
        5.3.4 ADRC控制模块
        5.3.5 硬件控制信号输出模块
    5.4 RT部分VI设计
        5.4.1 轨迹/干扰生成模块
        5.4.2 数据采集记录模块
        5.4.3 FPGA数据写入模块
        5.4.4 监视界面更新模块
        5.4.5 参数配置模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
    6.1 系统自校准实验
        6.1.1 干涉仪系统搭建
        6.1.2 测量过程
        6.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 自抗扰控制实验
        6.2.1 伺服系统辨识
        6.2.2 实验过程
        6.2.3 实验结果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实时控制系统双微机通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扫频源偏振敏感OCT系统的优化与应用[D]. 王鑫.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白银750kV智能变电站优化组网的设计与应用[D]. 于瀚.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3]微/纳机电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时滞反馈控制研究[D]. 刘春霞.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基于HXN3B型内燃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杜永强.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5]基于双摄像机协同的目标检测识别系统设计[D]. 白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地铁列车逻辑单元的功能安全研究[D]. 苏醒.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7]抽水蓄能电站双机热冗余调速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 陈鑫. 山东大学, 2019(02)
  • [8]某型民机液压综合管理双CPU冗余控制系统研究[D]. 袁骁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9]田湾百万核电机组的继电保护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张轩. 东南大学, 2019(01)
  • [10]直线光栅伺服系统双读数头自校准及自抗扰控制[D]. 胡超迪.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实时控制系统双微机通讯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