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

混合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

一、混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叶欣[1](2018)在《连续流反应技术制备对甲苯酚及脱氧熊果苷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讨论了连续流反应技术在制备对甲苯酚和脱氧熊果苷方面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连续流反应技术及其近年来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综述了对甲苯酚和脱氧熊果苷两种产品的合成路线,综合考虑后选取合适的路线,拟通过连续流反应技术对反应过程进行改进和强化,针对性地解决合成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合成对甲苯酚和脱氧熊果苷的新工艺。第二章具体介绍了连续流重氮化和水解反应制备对甲酚的工艺研究过程。通过动力学分析方法,确定了硝化、磺化、偶联三种主要副产物生成规律,最终确定五进料一步法全连续流重氮-水解工艺。紧接着,对五进料一步法全连续流重氮-水解反应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重氮化反应段优选工艺条件为:T1=20℃、τ1=20 s、FNaNO2:Fp-toluidine=1.02;淬灭反应段优选工艺条件为:T2=20℃、τ2=15 s、Furea:Fp-toluidine=0.05;水解反应段优选工艺条件为:T3=130℃、τ3=30 s。最终优化收率为91%。该研究首次公开报道了利用苯胺类化合物作原料在一个全连续流反应器中通过重氮化和水解反应制备酚类化合物。第三章具体介绍了连续流单醚化工艺制备脱氧熊果苷的研究过程。在优化釜式单醚化制备脱氧熊果苷的过程中发现了可逆平衡的存在。为了抑制串联副反应提高反应选择性和解决原料转化率受限等问题,设计了一套连续流单醚化工艺。之后,提出了无催化连续流工艺的猜想并得到成功验证。紧接着,又设计了一套程序降温结晶的后处理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原料的循环套用和产品的稳定分离。最终对连续流单醚化工艺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T=100℃、τ=8 min、Fhydroquinone:FDHP=9。优选工艺条件下反应选择性可达98.5%,产品折合收率为88.7%。

任明敏[2](2011)在《氯甲苯分子振动光谱和异构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氯甲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生产医药、农药和染料及其中间体。氯甲苯有三种异构体,工业上应用价值最高的是对氯甲苯。对氯甲苯除用甲苯直接氯化获得外,也可以采用酸性分子筛或者改性分子筛为催化剂通过邻氯甲苯异构获得。本文应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DFT)方法,采用原子簇模型,从理论上系统地研究了氯甲苯三种异构体的结构和振动光谱;邻氯甲苯在HZSM-5酸性分子筛和AgZSM-5改性分子筛上的吸附结构和吸附性能;邻氯甲苯转化为间氯甲苯和对氯甲苯的异构反应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利用HF/6-311++G(d,p)和B3LYP/6-311++G(d,p)方法对氯甲苯三种异构体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振动光谱计算。结果表明,在几何优化方面,B3LYP方法和HF方法得到的几何结构基本一致;但在频率计算方面,B3LYP方法优越于HF方法,且在应用了比例因子修饰之后的频率值与实验测得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符合较好。研究了邻氯甲苯在HZSM-5和AgZSM-5的多元环状分子筛孔道以及3T和5T分子筛簇模型上的吸附作用。对于10元环孔道的吸附采用了ONIOM (B3LYP/6-31G(d,p):UFF)(其中对银原子采用LANL2DZ赝势基组)的计算方法,对3T和5T簇模型采用了B3LYP/6-31G(d,p)方法。结果表明,邻氯甲苯在HZSM-5上的吸附构态主要是其苯环与分子筛上的酸性位质子作用,形成π氢键吸附络合物;在AgZSM-5上的吸附态主要是其氯原子与分子筛上的Ag作用形成氯-银键吸附态络物。邻氯甲苯在三种HZSM-5模型和三种AgZSM-5模型的吸附态几何结构分别接近。三种模型方法中采用ONIOM方法计算的吸附态能量更低,结构更合理;且邻氯甲苯吸附在AgZSM-5分子筛比其吸附在HZSM-5分子筛上稳定。在B3LYP/6-31G(d)基组下采用5T模型研究了在酸性分子筛催化作用下邻氯甲苯依次转化为间氯甲苯和对氯甲苯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氯甲苯在HZSM-5上的异构反应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邻氯甲苯物理吸附在HZSM-5表面的酸性位,然后酸性位的质子脱离分子筛骨架进攻与甲基相邻的苯环上的C原子。第二步甲基向相邻的C原子发生1,2迁移。第三步与甲基相连的苯环上的质子解离回到分子筛上形成酸性分子筛,同时氯甲苯异构体形成。在整个反应变化过程中,甲基的1,2-迁移是该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邻氯甲苯异构为间氯甲苯和间氯甲苯异构为对氯甲苯的活化能分别是237.9 kJ/mol,235.9 kJ/mol且与李海涛等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推算出来的活化能接近。

吴卫,石绍军,吕敬辉[3](2007)在《甲苯定向氯化合成对氯甲苯》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天然沸石作为甲苯氯化催化剂再加入助催化剂,进行甲苯氯化反应研究,探讨氯化工艺及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转化率达到99.7%,一氯甲苯产物中55%为对氯甲苯。

石绍军,吴卫[4](2006)在《氯甲苯的生产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氯甲苯的国内外生产现状及产品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氯甲苯的合成方法和混合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分析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吕咏梅,安立杰[5](2005)在《氯甲苯合成技术进展与应用》文中提出分析了国内外氯甲苯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其合成技术、产品分离技术的进展情况和衍生物的应用。

吕咏梅[6](2004)在《氯化苯及其同系物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建议》文中指出本文介绍了氯化苯及其同系物的国内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氯化苯的市场前景与其衍生物的应用。最后对国内氯化苯生产企业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吕咏梅[7](2003)在《氯甲苯合成技术进展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国内外氯甲苯的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其合成技术进展与衍生物的应用,分析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

刘恒[8](2003)在《氯甲苯均相催化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酸相关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氯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农药、医药、防腐剂、染料和发光材料等。因此,研究对氯苯甲酸的制备及其相关异构体的测定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以混合氯甲苯为原料,异羟肟酸金属络合物为均相催化剂,空气为氧源的对氯苯甲酸的制备反应,在140℃常压反应约9小时,对氯甲苯的转化率达65%,收率达77.2%,产物经气相色谱分析,未检测出邻、间氯苯甲酸,对氯苯甲酸的纯度达87.7%。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不同空气流速,不同催化助剂对反应的影响。 为了研究混合氯甲苯的均相催化氧化过程,快速有效地测定氧化产物及其分布,本文分别建立了测定氯甲苯异构体和氯代苯甲酸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在PEG-20M毛细管柱上,通过直接进样,邻、间、对氯甲苯混合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采用内标法定量,定量结果令人满意,回收率达94%以上,变异系数小于6%。在HP-5毛细管柱上,采用甲酯衍生化法,使邻、间、对氯苯甲酸的甲酯化衍生物得到良好的分离。采用内标法定量,能准确测定混和氯甲苯氧化过程中的氯代苯甲酸异构体的含量,回收率达92%以上,变异系数小于3.6%。

梁诚[9](2003)在《氯甲苯的合成技术与生产应用概况》文中认为介绍了氯甲苯国内外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 ,重点介绍其合成技术进展与衍生物的应用 ,并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王相承[10](2001)在《混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半个世纪来混氯甲苯的分离方法,并对各种分离过程作出评价,指出精馏—分级结晶技术和气泡塔结晶技术具有良好的前景,应作为工业化研究的方向。

二、混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连续流反应技术制备对甲苯酚及脱氧熊果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简表 (Abbreviations)
第一章 绪论
    1.1 流动化学反应技术研究进展
        1.1.1 引言
        1.1.2 流动化学反应技术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1.2 对甲苯酚的合成进展
        1.2.1 引言
        1.2.2 对甲苯酚的合成方法
    1.3 脱氧熊果苷的合成进展
        1.3.1 引言
        1.3.2 脱氧熊果苷的合成方法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意义
        1.4.1 连续流重氮-水解制备对甲苯酚的反应研究
        1.4.2 连续流单醚化制备脱氧熊果苷的反应研究
第二章 全连续流重氮-水解反应制备对甲苯酚的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连续流重氮化反应优化
        2.2.1 仪器和试剂
        2.2.2 连续流反应装置
        2.2.3 实验过程
        2.2.4 结果与讨论
    2.3 一步法全连续流重氮-水解反应初步尝试
        2.3.1 实验仪器
        2.3.2 连续流反应装置
        2.3.3 实验过程
        2.3.4 结果与讨论
    2.4 三进料一步法全连续流重氮-水解反应
        2.4.1 仪器和试剂
        2.4.2 连续流反应装置
        2.4.3 实验过程
        2.4.4 结果与讨论
    2.5 基于杂质分析的连续流水解反应条件优化
        2.5.1 硝化副反应
        2.5.2 磺化副反应
        2.5.3 偶氮副反应
    2.6 五进料一步法全连续流重氮-水解反应
        2.6.1 仪器和试剂
        2.6.2 连续流反应装置
        2.6.3 实验过程
        2.6.4 结果与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续流选择性单醚化反应制备脱氧熊果苷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分析方法的建立
        3.2.1 对苯二酚的液相色谱标准曲线
        3.2.2 4-(四氢-2H-吡喃-2-氧基)苯酚的液相色谱标准曲线
        3.2.3 1,4-二(四氢-2H-吡喃-2-氧基)苯的液相色谱标准曲线
    3.3 釜式选择性单醚化反应优化
        3.3.1 仪器和试剂
        3.3.2 反应装置
        3.3.3 实验过程
        3.3.4 结果与讨论
    3.4 连续流单醚化反应
        3.4.1 仪器与试剂
        3.4.2 连续流反应装置
        3.4.3 实验过程
        3.4.4 结果与讨论
    3.5 无催化连续流单醚化反应
        3.5.1 仪器与试剂
        3.5.2 连续流反应装置
        3.5.3 实验过程
        3.5.4 结果与讨论
    3.6 程序降温结晶法
        3.6.1 仪器和试剂
        3.6.2 工艺流程图
        3.6.3 实验过程
        3.6.4 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附图

(2)氯甲苯分子振动光谱和异构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氯甲苯系列简述
        1.1.1 氯甲苯性质和用途
        1.1.2 氯甲苯生产方法
        1.1.3 氯甲苯异构体调比技术
    1.2 邻氯甲苯异构化方法
        1.2.1 择形催化
        1.2.2 ZSM-5分子筛简述
        1.2.3 ZSM-5应用于邻氯甲苯异构化
    1.3 计算方法
        1.3.1 从头计算方法
        1.3.2 密度泛函理论
        1.3.3 分子振动光谱
        1.3.4 ONIOM方法
        1.3.5 过渡态介绍
    1.4 计算软件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氯甲苯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计算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几何结构
        2.4.2 振动光谱
    2.5 结论
第三章 分子筛簇模型结构及邻氯甲苯的吸附
    3.1 引言
    3.2 分子筛簇模型
        3.2.1 酸性分子筛簇模型研究方法
        3.2.2 Ag改性分子筛簇模型研究方法
        3.2.3 分子筛两种簇模型结构
    3.3 邻氯甲苯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3.3.1 研究方法
        3.3.2 HZSM-5分子筛吸附OCT结构
        3.3.3 AgZSM-5分子筛吸附OCT结构
        3.3.4 分子筛簇模型上的吸附能
    3.4 结论
第四章 酸性分子筛上邻氯甲苯异构化反应机理
    4.1 引言
    4.2 模型的选取和计算方法
        4.2.1 模型的选取
        4.2.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邻氯甲苯异构的过渡态分析
        4.3.2 内禀反应坐标(IRC)分析
        4.3.3 反应的能量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氯甲苯分子结构和振动光谱研究结论
    5.2 分子筛簇模型结构和邻氯甲苯的吸附结论
    5.3 酸性分子筛上邻氯甲苯异构化反应机理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3)甲苯定向氯化合成对氯甲苯(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及讨论
    2.1 助催化剂的筛选试验
    2.2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3 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2.4 其他影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2.4.1 氯气流量
        2.4.2 惰性气体的影响
3 结论

(4)氯甲苯的生产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氯甲苯生产情况
2 生产技术
    2.1 异构体的调比技术
        2.1.1 Lewis酸液相催化法
        2.1.2 三氯化铁氯化法
        2.1.3 金属氯化物催化法
        2.1.4 Lewis酸+噻蒽衍生物催化法
        2.1.5 特种分子筛催化法
    2.2 氯甲苯的分离技术
        2.2.1 磺化分离法
        2.2.2 精馏分离法
        2.2.3 精馏结晶法
        2.2.4 分子筛吸附分离法
3 产品应用
4 结 语

(5)氯甲苯合成技术进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资料
2 氯甲苯合成技术的进展
    2.1异构体的调比技术[1~4]
        (1) Lewis酸液相催化法
        (2) 三氯化铁氯化法
        (3) 金属氯化物催化法
        (4) Lewis酸+噻蒽衍生物催化法
        (5) 特种分子筛催化法
    2.2氯甲苯分离技术[1、4~7]
        (1) 磺化分离法
        (2) 精馏分离法
        (3) 精馏结晶法
        (4) 分子筛吸附分离法
3氯甲苯产品链的建设[1、2、4、8、9]
    (1) 以对、邻氯甲苯为原料衍生出系列芳香醛或芳香酸, 再进一步合成多种医药、农药和染料。
    (2) 以对、邻氯甲苯为原料合成系列三氟甲基化产品, 再进一步合成多种农药、医药和染料。
    (3) 以邻、对氯甲苯装置副产多氯甲苯, 生产多氯苯甲醛、多氯苯甲酸、多氯氯苄、多氯苯甲腈, 进一步生产精细化学品。
4 结 语

(6)氯化苯及其同系物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氯化苯同系产品
    1.1 邻二氯苯
    1.2 对二氯苯
    1.3 间二氯苯
    1.4 三氯苯
    1.5 氯甲苯
    1.6 二氯甲苯和三氯甲苯
2 我国氯化苯市场现状
3 发展建议

(8)氯甲苯均相催化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酸相关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综述
    1 对氯苯甲酸的用途简介
    2 对氯苯甲酸的合成方法简介
    3 氯甲苯异构体的分析方法简介
    4 氯代苯甲酸的分析方法简介
二 本文工作设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1 制备部分
    2 分析部分
三 实验及结论
    1 对氯苯甲酸的制备
        1.1 实验部分
        1.1.1 仪器及试剂
        1.1.2 对氯苯甲酸的制备
        1.2 结果与讨论
        1.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1.2.2 不同空气流速的影响
        1.2.3 添加助剂对反应的影响
        1.2.4 混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1.2.5 在不同温度下的动力学曲线
        1.2.6 在不同空气流速下的反应动力学曲线
        1.2.7 回收液的定性定量分析
        1.2.8 催化剂寿命的考查
        1.2.9 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
        1.2.10 反应机理的初步推断
        1.3 小结
    2 氯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和试剂
        2.1.2 色谱条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定性分析
        2.2.2 定量分析
        2.2.3 分离条件的选择
        2.3 小结
    3 氯代苯甲酸异构体混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和试剂
        3.1.2 色谱条件
        3.1.3 酯化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定性分析
        3.2.2 定量分析
        3.2.3 分离条件的选择
        3.3 小结
四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混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氯甲苯的基本物理性质
2 混氯甲苯的分离方法
    2.1 磺化分离法[1]
    2.2 精馏分离法
    2.3 萃取分离法
    2.4 吸附分离法
    2.5 环状糊精分离法
    2.6 结晶分离法
    2.7 精馏—分级结晶固化分离法
3 结语

四、混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连续流反应技术制备对甲苯酚及脱氧熊果苷的研究[D]. 叶欣.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2]氯甲苯分子振动光谱和异构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 任明敏.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3]甲苯定向氯化合成对氯甲苯[J]. 吴卫,石绍军,吕敬辉.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7(05)
  • [4]氯甲苯的生产技术及应用[J]. 石绍军,吴卫. 化工设计通讯, 2006(04)
  • [5]氯甲苯合成技术进展与应用[J]. 吕咏梅,安立杰. 氯碱工业, 2005(08)
  • [6]氯化苯及其同系物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建议[J]. 吕咏梅. 化工科技市场, 2004(06)
  • [7]氯甲苯合成技术进展与应用[J]. 吕咏梅. 中国氯碱, 2003(08)
  • [8]氯甲苯均相催化氧化制备对氯苯甲酸相关异构体的气相色谱分析[D]. 刘恒. 四川大学, 2003(01)
  • [9]氯甲苯的合成技术与生产应用概况[J]. 梁诚. 江苏化工, 2003(01)
  • [10]混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J]. 王相承. 化工时刊, 2001(01)

标签:;  ;  ;  ;  ;  

混合氯甲苯的分离技术及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