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靖宇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一、靖宇生态旅游前景好(论文文献综述)

王萍[1](2020)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令人惊羡的成就,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农村从普遍贫困走向逐步消除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高度关联,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大部分地区生态资源脆弱、生态治理片面的特征突出。因此,维护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保证脱贫减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是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关键。农村脱贫关系全面小康的全局,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制约着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环境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品质化。面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减贫的双重压力,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创新减贫方式,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模式。生态扶贫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减贫方式的创新,是一种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实现绿色增长和发展新方式的减贫新理念,也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减贫与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目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实现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中减贫,在减贫中保护生态环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扶贫的根本遵循:“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是生态扶贫的基本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扶贫的根本原则,“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扶贫的制度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扶贫的思想引领,促进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是生态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生态扶贫既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现实要求。生态扶贫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发展经济彻底实现脱贫致富,而且可以依托生态建设工程,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缓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生态文明视角下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扶贫开发思想的新发展。农村生态扶贫涉及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的问题,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聚焦现实。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站在新时代生态文明的视角,联系我国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现状,剖析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根源,提出解决农村生态扶贫现实问题的可行性对策。基于以上基本的研究思路,论文的具体架构按照以下几部分展开:绪论从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背景入手,简要论述了论文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并采用文献解读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掌握和占有国内外最新的关于贫困和扶贫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探寻农村生态扶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缘由,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一章重点阐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理论来源和基本内涵,为农村生态扶贫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包含着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思考,为农村生态扶贫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农村生态扶贫实践的理论指南。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探索,对于中国生态建设实践和农村生态扶贫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是农村生态扶贫的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新内涵,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新时代生态文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更加注重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明确了农村生态扶贫研究的理论视域。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内在关联性。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阶段进入巩固扶贫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同步实现小康的新阶段。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就成为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关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农村生态扶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全面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是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减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检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表征。第三章梳理了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主要方式,并选取农村生态扶贫的典型案例,对贫困地区生态扶贫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当前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随着中国扶贫开发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扶贫成效显着,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生态扶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严重脱节、生态扶贫合力弱化、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等方面。第四章剖析了农村生态扶贫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从主观能力因素、客观现实因素、扶贫参与主体因素、影响生态扶贫的中介因素这四个层面,深入探究了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在导致贫困的众多因素中,能力的欠缺是最根本的原因;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等内部要素影响着农村生态扶贫的进程和效果;扶贫开发的参与主体影响着农村生态扶贫的力量凝聚,农村生态扶贫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支持,但在具体的生态扶贫实践中,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都存着各自的问题;制度、技术等是调解贫困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中介因素,专业的人才也会对生态扶贫产生一定的间接影响。第五章坚持从实践出发,揭示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问题的深层原因,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切入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及对策。破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需要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明确扶贫参与主体的职能,构建农村生态扶贫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机制,有效预防返贫风险;实现农村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的三重目标。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2020)在《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驻马店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驻马店市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驻政办[2019]14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驻马店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驻马店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驻马店市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王春晶[3](2017)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文中指出为了提高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保护的影响,本研究针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系统的空间分析,同时对野生植物进行优先保护规划,分析保护空缺地区。研究主要提出三个科学问题:1)探究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2)确定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规划中国野生植物优先保护地及保护空缺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物种分布模型及保护规划软件等研究方法,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基于不同的野生植物保护层次(维管束植物、森林群落优势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野生植物保护体系进行详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野生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主要包括中国中南、西南等地区,其地理分布格局有着较为明显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温度和降水密切相关,并且土壤异质性和人类足迹也是地理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建议对中国野生植物应该采取持续高效的环境监测、科学的保护管理、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等保护和管理措施。尤其要考虑未来气候快速变化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加强气候监测,构建未来气候变化预警体系。(2)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较强热带和亚热带地带性。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都呈正相关的关系。超过130个自然保护区内的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受到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其中主要会威胁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乔木植物,建议将气候变化纳入野生植物的保护内容。研究还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潜在扩散能力,结果表明外来植物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入侵中国南方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气候变化会促进入侵植物在北方自然保护区中的扩散能力。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建议在自然保护区内,监测外来植物种群动态,规范自然保护区内及其附近地区的人类活动,严格控制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引入。(3)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的地理分布南边界随着气候的变化,有向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移动的趋势。在气候变化情景下,规划森林群落优势种优先保护地,发现其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西南和东北地区。现存的自然保护区与优先保护地的重合比例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分别为87.8%、95.7%和80.4%,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下列地区和植被型组的保护区建设:西藏、四川、云南的针叶林;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针阔叶混交林;贵州、广西、湖南、云南、四川的阔叶林。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植被型组的森林优势种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4)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优先保护地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其中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和贵州省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潜力很高,在优先保护地内,具有较高药用、材料和科研价值的植物主要受到过度开发与利用的威胁;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保护能力强的区域更可能出现在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南方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能力仍然不足。研究建议要在现有保护区内对气候变化不敏感的地区建立保护小区或者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覆盖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优先保护等级较高的区域。(5)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120种极小种群植物共分布在全国247个县。具有较高保护价值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如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主要受到过度开发和利用、生境片断化和野外种群过小的威胁,并且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阔叶林和灌丛中。研究发现包括平南县、灵山县、峨眉山市、西昌市、磐石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等29个市(县)存在保护空缺,需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自然保护小区或保护区建设。对于年平均温度较高、温度季节性变化较小的地区(中国的南部方地区),也就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优先保护区域,应加强气候变化的环境监测。

蔡冲春,王春宝[4](2017)在《“越是山区的,越是大众的”》文中研究指明3月8日,春寒料峭。走进中天农业园的大棚里,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上百株桃树密集成林、绿意盎然。虽然花期刚过,但是在嫩绿叶子的映衬下,数朵桃花悄悄探出头来,娇艳欲滴。据了解,这些桃树将在6月陆续上市,比正常桃子上市要早两个多月,价格最高可达30元一斤。一株桃树结

江欣智[5](2015)在《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设想》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生态旅游己经成为旅游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和发展方向。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是生态旅游观光的胜地。根据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资源条件,提出在严格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可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起到宣传和教育的功能,又可为地方部门和周边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袁腾[6](2012)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及通榆实证研究》文中指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统筹城乡、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县域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处在政策落实和行政管理的前沿,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以往经济发展中“重城轻乡”的态势,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实施了支持强县、扶持弱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县域经济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受这种大环境影响,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县域经济将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吉林省地处欠发达的中部地区,其90%的区域面积在县域,60%的经济总量来自县域。县域的发展对于全省经济的腾飞意义重大。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探寻经济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提升地区综合实力、实现全面小康,而且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县域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与其相关的基本理论,运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制约因素。其次,结合吉林省2009—2011年统计年鉴中40个县的相关数据,构建县域综合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做出综合评价,了解各县域的发展态势,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和相应分析。再次,以欠发达的通榆县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构造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Gini系数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度和系统熵模型,分别测算通榆县各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产业专业化程度、产业结构优化度以及不同产业对产业优化值的贡献,判断县域的投入产出效率和产业结构的平稳度,并分析其原因,得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大致方案。最后,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总结吉林省和通榆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赵玲[7](2011)在《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吉林省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就是要制定差别化的分区分类政策,是从国土空间开发的理念和开发模式上进行重大调整和创新,改变目前空间开发秩序混乱和空间开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论文在对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主体功能区的内涵,认为主体功能区理念的提出,是对区域认识从“差异区”到“功能区”的跃进,从区域结构研究到区域外部功能研究的升华。城市化即是产业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集聚过程的空间表现。在主体功能区理念下,城市化的空间扩展是有序的,表现为一种“空间均衡”。吉林省作为一个复杂区域,区域内部地理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差异很大,其主体功能区划下城市化发展路径区域差别显着,在全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以此为出发点,本论文提出了“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对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城市化理论问题进行探索,并结合吉林省实证进行分析与探讨。文中将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从差异区的研究上升到功能区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明确提出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耦合关系。将城市化的研究从空间模式的研究转向空间均衡的研究。认为,在不同主体功能区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耦合关系不同,从而导致其空间表现——空间均衡形式不同;结合吉林省区域状况引入情景分析方法,对长吉图等战略情境下吉林省开发类功能区和限制类功能区提出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城市化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重新审视了吉林省城镇体系。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本部分从城市化面临的困境以及主体功能区理念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入手,重点阐述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在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基础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某些地区甚至以制约表现为主,从而,对于城市化的规律性认识也应当进行视角转换——从“差异区”到“功能区”,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环——城市化的成本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加大,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约束,对城市化成本的加重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在梳理、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相关理论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划下城市化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基础上,解释了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问题的新视角,对城市化的认识从集聚——即产业的空间集聚、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走上了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两种力量在区域中的空间均衡的认识过程,认为主体功能区下的城市化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耦合过程,其目的与结果是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均衡。第三部分是论文的实证部分,包含第四、五、六、七章。第四章对吉林省城市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从空间结构看,吉林省中、东、西部地区由于发展条件不同,城市化路径迥异,吉林省城市化区域分异显着。并总结了吉林省城市化驱动机制包括资源促进、外力推动、交通导向和政策导向等机制,提出目前吉林省城市化进程还存在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非对称性、城市化水平差异显着、中心城市带动能力弱、小城镇不发达、“结构”转型滞缓和“城市化成本”不均衡等问题。第五章探讨吉林省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研究了吉林省主体功能区划基础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在吉林省自然生态格局、气候水文条件、生态环境约束以及经济承载能力差异的基础条件下,探讨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并阐述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约束与区域经济发展定位。第六章通过对吉林省城市化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些确定的和非确定性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以及国家政策、相邻省区区域发展战略导向等情景分析,提出了不同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动力机制。第七章提出吉林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城市化路径选择。认为,对于开发类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目标,限制类主体功能区区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保证生态安全,提倡有序的生态移民。第四部分即第八章,是本论文的结论。提出了本文的一些结论性认识,并就论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说明。

陈丽华[8](2011)在《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被并称为“朝阳产业”。由于其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性强、辐射牵引力大、污染小,是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在全球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亚太地区正成为世界旅游热点地区之一。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大国的转变,开始迈入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进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中国旅游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风景名胜区要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在各风景名胜区间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规划、开发、管理等各方面全面提升竞争力。桂林市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桂林是着名国际旅游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旅游业是桂林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2009年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我国旅游业综合改革进行部署,提出构建“一省一岛一市”的格局,桂林市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在综合改革、旅游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为全国提供示范。桂林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形成最具城市优势、最具品牌效应、最具社会竞争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然而,桂林旅游业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研究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既是加快推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广西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旅游产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探寻桂林旅游业创新发展模式不仅具有局部区域性意义,更具全局战略性意义。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为研究对象,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方式提供理论支撑体系和制度框架,为实现全国旅游业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八章。即: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功能定位,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拓展创新发展,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睁体系。论文系统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以桂林旅游产业创新为研究对象,从体系上分为三个层面探讨:即从桂林旅游微观个体层面(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到中观的旅游产业链层面(如会展业等)到宏观旅游协作圈层面,提出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实现机制。论文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论述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的基础上,对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桂林旅游业发展成效和经验。论文深入地探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主要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不高,旅游升级难度大;旅游价格普遍偏低,无法实现旅游收入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对经济带动作用难以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无法得到明显提高;旅游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增长贡献有限;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缓慢和旅游产品单一等。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运行机制相对缺失;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旅游硬件建设差距比较大。论文在研究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具体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和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论文从跨县(区)旅游资源的管理机构、政府主导下大旅游管理机制、城市公园改革与城市公园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从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集团、景区联合体经营体制创新三个方面研究了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从桂林旅游整体形象再造、旅游营销手段和方式再创新两个方面研究了旅游营销创新;从政府对旅游融资的强力导向、积极引进外资、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大型旅游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创新等方面研究了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关于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论文研究了桂林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的条件和机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着力研究了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认为要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节约型旅游开发模式,建立绿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以高效安全为重点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以商贸物流为支柱的生态服务业体系。并从加强保护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加强上游水源林保护和建设、全力保护漓江水质、强化文化传承保护、加快建立大景区管理体制、落实生态补偿,做好扶贫脱困工作、加强沿岸农民技术培训和建立漓江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研究了建立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论文跳出旅游城市之间只有竞争关系的思维,创新提出东盟/北部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湘桂走廊区域、客家文化圈区域与桂林旅游产业建立战略旅游同盟协作框架的原则和运行机制。论文研究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争取赋予桂林计划单列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争取赋予桂林类似经济特区的地方立法权,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财税优惠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规划和用地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投融资政策,争取赋予桂林特殊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认为应该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实现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机制创新。

徐晗[9](2010)在《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 ——以长白山旅游业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以长白山为例,在分析旅游业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长白山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探讨了长白山旅游业对区域经济效应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对长白山旅游业不断发展,已初步显现出潜力巨大的产业优势。2009年,长白山区域的旅游总收入为31亿元,旅游业总人员为5.74万人,其中长白山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为2.95万人,相当于当年就业人数的51%。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旅游业对就业有相当强的带动作用,长白山的旅游业影响力系数高于感应度系数,旅游业对其它产业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长白山的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已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态势。长白山在旅游区域经济合作,旅游业规划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否则会阻碍长白山旅游业健康发展。最后,本文通过对长白山旅游业区域经济效应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分析,提出长白山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以扩大旅游市场、加强区域协作、开发冬季旅游产品和精品路线为产业发展目标,全面发展旅游交通、旅游接待设施、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并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实现长白山旅游业区域经济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林强[10](2010)在《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正日益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国内江苏沿海、辽宁沿海、海峡西岸、黄河三角洲等区域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热点。而目前对蓝色经济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分散、不成体系的初始阶段。本文正是在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的研究,意在为我国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本文在对国内外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相关研究成果汇总评述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层面探讨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问题,并对国际不同层次蓝色经济区规划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等的经验和规律进行总结,以此为参照,从发展基础、总体思路、空间布局、现代蓝色产业体系构建、政策和保障体系方面绘制了中国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地,提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并以威海作为区域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典型研究样本,结合国际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律和中国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理论逻辑,对威海目前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区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其现阶段存在的若干瓶颈因素,从理念矫正、规划循环、产业深化、政策完善等方面对其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政策支持要点做了探讨。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在全面检讨和比较各国海洋经济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多学科的视角上,建立起了一个初步的中国蓝色经济区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二是将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陆统筹发展的思想贯穿于所建立的蓝色经济区框架,这是对以往海洋经济区发展理念的一个突破。三是全面梳理有关蓝色经济相关问题的国际国内前沿文献,对蓝色经济的发展演化及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基础工作。论文的不足之处,由于各方在蓝色经济区范畴等问题上有诸多分歧,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数据和资料收集困难,因此只能是探索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所建立的蓝色经济区框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靖宇生态旅游前景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靖宇生态旅游前景好(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重难点与创新点
    六、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正式提出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生态文明成为国家战略
        三、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进入新时代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观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毛泽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探索
        三、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
        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创新升华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思想借鉴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
        二、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探索
    第四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一、人、自然、社会协调共进的核心理念
        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旨归
        三、建设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追求
第二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学理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农村生态扶贫的根本遵循
        一、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理念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生态扶贫的根本原则
        三、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环境:农村生态扶贫的重要保障
    第二节 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要义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带动脱贫减贫:农村生态扶贫的关键途径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农村生态扶贫的思想引领
        三、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扶贫的归宿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减贫双赢:农村生态扶贫的现实意义
        一、破解农村脱贫攻坚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基础
        二、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三、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统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第三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扶贫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的主要模式
        一、“生态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二、“生态产业发展”扶贫模式
        三、“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模式
        四、“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第二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现实境遇
        一、山西岚县“购买式合作社造林”生态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二、贵州晴隆县“种草养畜”生态产业扶贫模式
        三、陕西镇巴县“三结合”生态保护补偿扶贫模式
        四、宁夏红寺堡区“脱贫与生态修复共赢”生态移民搬迁扶贫模式
    第三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引领下农村生态扶贫面临的困境
        一、贫困人口脱贫政策依赖性明显
        二、基础设滞后阻碍生态扶贫进程
        三、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严重脱节
        四、扶贫产业后续的发展动力不足
        五、农村生态扶贫参与主体合力弱化
        六、农村生态扶贫的成果难以巩固
第四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的困境溯因
    第一节 主观能力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
        二、农村贫困人口生态价值观缺位
        三、农村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薄弱
    第二节 客观现实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突出
        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滞后
        三、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第三节 扶贫参与主体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政府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内在缺陷
        二、市场对于农村生态扶贫的支持不足
        三、社会组织对生态扶贫缺乏参与热情
    第四节 中介因素视角中农村生态扶贫困境的成因
        一、农村生态化科学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二、农村生态建设与扶贫专业人才缺乏
        三、农村环保制度和运行机制存在漏洞
第五章 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农村生态扶贫的思想前提
        一、强化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二、构建多样化的乡村生态文化
        三、确立绿色化生活和消费方式
    第二节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农村生态扶贫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党对农村生态扶贫的核心领导作用
        二、发挥政府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引导作用
        三、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生态扶贫
        四、发挥市场在农村生态扶贫中的推动作用
        五、深化各主体对农村生态扶贫的协同治理
    第三节 完善生态扶贫顶层设计:农村生态扶贫的制度保障
        一、健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村协调发展
        二、健全农村专业人才和绿色科技的引进机制
        三、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制度预防返贫风险
    第四节 促进贫困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农村生态扶贫的基本进路
        一、夯实农村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产业形态
        三、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
    第五节 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农村生态扶贫的内生动力
        一、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加强贫困人口的专业及就业技能培训
        三、增强贫困个体及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现状
        1.1.1 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1.2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现状
        1.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1.4 中国植物园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作用
    1.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的影响及保护策略
        1.2.1 气候变化
        1.2.2 气候变化对野生植物及保护的影响
        1.2.3 保护策略
    1.3 野生植物保护地理空间分析研究进展
        1.3.1 地理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1.3.2 地理空间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 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1.4.1 保护规划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2 保护空缺分析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4.3 物种分布模型在野生植物保护中的应用
    1.5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2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1 引言
    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2.3.1 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2.3.2 气候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3 土壤因子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3.4 人类活动对中国野生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
    2.4 小结
3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1 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及其环境特征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讨论
    3.2 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格局的潜在影响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气候变化背景下外来入侵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扩散能力评估
        3.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
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森林群落优势种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4.1 引言
    4.2 研究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果
        4.3.2 讨论
    4.4 小结
5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1 引言
    5.2 气候变化背景下8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2.1 研究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
        5.2.4 讨论
    5.3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优先保护规划
        5.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
        5.3.3 讨论
    5.4 小结
6 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规划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材料
        6.2.2 确定影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6.2.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程度空间分布及优先保护规划
    6.3 结果
        6.3.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划分
        6.3.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保护空缺分析
        6.3.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3.4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热点地区及优先保护规划
        6.3.5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受危因素
    6.4 讨论
    6.5 小结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越是山区的,越是大众的”(论文提纲范文)

“八仙过海”——
特色农业显神通
“龙飞凤舞”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
创新带动——
自我“造血”加快脱贫

(5)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 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
    1.1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1.2 动植物景观资源丰富
    1.3 历史文化景观
    1.4 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
    1.5 交通便利
    1.6 自然保护区内景点
        1.6.1 森林游览景区:
        1.6.2 野生动植物观赏景区:
        1.6.3 燕东植物园:
2 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前景好
3 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设想
    3.1 开展森林保健生态旅游
    3.2 开展科普观光生态旅游
    3.3 开展探险猎奇生态旅游
    3.4 开展桓仁满族文化生态旅游
4 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议
    4.1 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
    4.2 做好景区发展监管工作
    4.3 做好生态旅游管理人员的培养
    4.4 做好旅游区的经营管理

(6)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及通榆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2章 县域经济基本理论概述
    2.1 县域经济的内涵及分类
    2.2 县域经济的特点
    2.3 县域经济的理论基础
        2.3.1 传统区位论
        2.3.2 均衡发展论
        2.3.3 非均衡发展论
        2.3.4 二元经济论
        2.3.5 增长极理论
        2.3.6 核心—边缘理论
第3章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3.1 吉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3.2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4章 县域经济综合评价
    4.1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4.2 吉林省县域经济评价方法
    4.3 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4.3.1 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静态评价
        4.3.2 吉林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动态评价
第5章 通榆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5.1 通榆县概况
    5.2 通榆县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5.2.1 经济增长规模与速度
        5.2.2 要素贡献率分析
        5.2.3 产业专业化测度
        5.2.4 产业结构分析
        5.2.5 综合评价分析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6.1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6.1.2 通榆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2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6.2.1 加强县域政府引导,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6.2.2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产业化发展
        6.2.3 实施工业强县,提升综合实力
        6.2.4 打造县域特色经济,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6.2.5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化水平
        6.2.6 加强人才培养,鼓励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吉林省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图、专栏索引
1 绪论
    1.1 城市化的内涵
    1.2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问题的提出
        1.2.1 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基础互相制约
        1.2.2 研究视角转换:“差异区”到“功能区”
        1.2.3 城市化成本:城市化进程中不能承受之重
        1.2.4 制度约束下的城市化——半城市化
    1.3 几个关键问题的说明
        1.3.1 “城市化”与“城镇化”——统一的内涵
        1.3.2 研究区域的选取
        1.3.3 对城市化水平的理解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
2 相关理论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1.1 人地关系理论
        2.1.2 地域分异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经济理论
        2.1.4 区位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1.5 集聚-扩散理论
        2.1.6 区域发展理论
        2.1.7 区域外部性与区域相互作用
    2.2 主体功能区的理论研究
        2.2.1 主体功能区研究的发端
        2.2.2 对主体功能区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
        2.2.3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必要性
        2.2.4 主体功能区的理论内涵
        2.2.5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地域功能
    2.3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2.3.1 城市化进程与发展阶段
        2.3.2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本章小结
3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市化理论探索
    3.1 从“差异区”到“功能区”
        3.1.1 地理学的“差异区”与“功能区”
        3.1.2 经济学对区域问题的研究
    3.2 空间结构转换
    3.3 主体功能区与城市化的分区耦合: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的空间均衡
        3.3.1 中心地过程的空间表现
        3.3.2 人口移动过程的集聚与分散
        3.3.3 环境变化过程的加剧与舒缓
    本章小结
4 吉林省城市化时空特征分析
    4.1 吉林省城市化历史特征
        4.1.1 哈大线开通以前——分散点状格局
        4.1.2 哈大线开通到伪满时期——双核树状格局
        4.1.3 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
        4.1.4 改革开放以来
    4.2 吉林省城市化空间结构特征
        4.2.1 吉林省城市化空间结构总体特征
        4.2.2 中部城镇群形成及扩展机制与特征
    4.3 吉林省城市化区域分异特征
        4.3.1 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系数计算
        4.3.2 模型的构建
        4.3.3 相关结果
        4.3.4 相关结果分析
    4.4 吉林省城市化驱动机制分析
        4.4.1 资源开发
        4.4.2 人口流动
        4.4.3 交通促进
        4.4.4 政策导向
    4.5 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5.1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非对称性
        4.5.2 吉林省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性
        4.5.3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弱
    本章小结
5 吉林省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定位
    5.1 吉林省主体功能区划基础
        5.1.1 自然生态格局差异
        5.1.2 自然条件差异
        5.1.3 生态环境约束
        5.1.4 经济承载能力差异
    5.2 吉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
        5.2.1 优化开发区
        5.2.2 重点开发区
        5.2.3 限制开发区
        5.2.4 禁止开发区
    5.3 主体功能区划对吉林省空间功能的约束与区域经济发展定位
    本章小结
6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及不同主体功能区城市化机制
    6.1 吉林省城市化发展区域经济情景分析
        6.1.1 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及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变化
        6.1.2 中国宏观经济地域格局变化与中央相关城市与区域政策变化
        6.1.3 相邻省区的区域战略导向
    6.2 吉林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动力机制
        6.2.1 吉林省优化开发区城市化动力机制
        6.2.2 吉林省重点开发区城市化动力机制
        6.2.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城市化动力机制
        6.2.4 吉林省禁止开发区城市化动力机制
    本章小结
7 吉林省不同主体功能区城市化路径选择
    7.1 吉林省优化开发区城市化路径选择
        7.1.1 建立大城市的扩散职能
        7.1.2 “长-吉”整合一体化发展
    7.2 吉林省重点开发区城市化路径选择
        7.2.1 发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核心作用
        7.2.2 通白地区生态产业发展
        7.2.3 中部四平地区、辽源、梅河口市区及各镇建设新型产业基地
        7.2.4 白城地区建立产业基地
    7.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城市化路径选择
        7.3.1 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原则
        7.3.2 限制开发区生态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
    7.4 吉林省禁止开发区城市化路径选择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的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表目次
图目次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第四节 桂林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
第二章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及定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功能定位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目标
    第三节 桂林旅游的功能定位
第三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运行机制创新
    第一节 旅游景区管理体制创新
    第二节 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创新
    第三节 旅游营销创新
    第四节 旅游投融资体制创新
    第五节 旅游产业对外开放创新
第四章 桂林旅游产业链拉动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造延长桂林旅游产业链的条件
    第二节 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第三节 大力发展康复保健度假养老旅游
    第四节 做强做大旅游房地产产业链
    第五节 积极发展精品体育休闲旅游产业链
第五章 桂林旅游生态环保与补偿机制创新
    第一节 探索建设绿色旅游产业体系
    第二节 探索旅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第六章 桂林旅游产业功能创新
    第一节 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节 旅游促进城镇化建设
    第三节 旅游促进就业
    第四节 旅游社区建设
第七章 桂林旅游产业大跨度区域联动发展创新
    第一节 旅游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第二节 东盟/北部湾区域联动发展
    第三节 泛珠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金三角"区域联动发展
    第五节 桂湘走廊区域联动发展
    第六节 客家文化圈区域联动发展
第八章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第一节 桂林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保障
    第二节 旅游产业发展领导机制创新
    第三节 提高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加大人才培育的改革创新力度
    第五节 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创新
    第六节 旅游产业软环境建设创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 ——以长白山旅游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本文的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1.3.2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理论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机理分析
    2.1 旅游产品供给的内容与特点
        2.1.1 旅游产品供给的内容
        2.1.2 旅游产品供给的特点
    2.2 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2.1 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乘数效应
        2.2.2 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2.2.3 旅游业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
第三章 长白山旅游业发展概述及优势分析
    3.1 长白山旅游业发展概述
        3.1.1 长白山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
        3.1.2 长白山旅游业的形成与发展
    3.2 长白山旅游资源的优势分析
        3.2.1 长白山气候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3.2.2 长白山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3.2.3 长白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3.2.4 长白山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3.2.5 长白山探险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3.2.6 长白山旅游市场资源优势分析
第四章 长白山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考察
    4.1 长白山旅游业的就业效应
        4.1.1 长白山旅游业的直接就业效应
        4.1.2 长白山旅游业的综合就业效应
    4.2 长白山旅游业的创汇效应
    4.3 长白山旅游业的收入效应
        4.3.1 长白山旅游业的直接收入效应
        4.3.2 长白山旅游业的间接收入效应
    4.4 长白山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关联效应
        4.4.1 长白山旅游业销路结构
        4.4.2 长白山旅游业投入结构
        4.4.3 长白山旅游业中间投入率
        4.4.4 长白山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
    4.5 长白山旅游业产业波及效应
        4.5.1 长白山旅游业的产业波及路线
        4.5.2 长白山旅游业感应度及感应度系数
        4.5.3 长白山旅游业的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
第五章 长白山旅游业区域经济效应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长白山旅游业区域经济效应的制约因素
        5.1.1 长白山区域经济不均衡
        5.1.2 长白山交通设施尚需改善
    5.2 提升长白山旅游业经济效应与对策
        5.2.1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5.2.2 加快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5.2.3 促进市场营销网络化
        5.2.4 加强专业型人才培养
第六章 长白山旅游业区域经济效应的可持续性分析
    6.1 创建长白山旅游业发展及其区域合作机制
        6.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长白山区域旅游合作迅速发展
        6.1.2 提高对长白山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的认识
        6.1.3 加快长白山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措施
    6.2 开发和推广绿色、生态旅游产品
        6.2.1 绿色、生态旅游的概念
        6.2.2 绿色、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6.2.3 开发和推广绿色、生态旅游的措施
    6.3 促进物质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6.3.1 长白山旅游保护及开发现状
        6.3.2 长白山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6.3.3 长白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6.4 打造长白山发展旅游产业集群
        6.4.1 长白山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6.4.2 长白山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
        6.4.3 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构想
        6.4.4 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6.4.5 长白山旅游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10)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有关蓝色经济的研究
        (二) 有关蓝色经济区的研究
        (三) 国内外研究评价
    三、论文结构和内容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
第1章 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理论基础
    1.1 基本概念与范畴界定
        1.1.1 产业
        1.1.2 经济区
        1.1.3 经济区划
        1.1.4 区域经济
        1.1.5 海洋经济
        1.1.6 蓝色经济
        1.1.7 蓝色经济区
    1.2 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基本理论
        1.2.1 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发展的基本理论
        1.2.2 产业与产业布局理论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经济区划的基本方法
        1.3.1 聚类分析法
        1.3.2 地域分工分析法
        1.3.3 层次分析法
        1.3.4 基于GIS的经济区划方法
        1.3.5 海洋空间规划的原理和步骤
第2章 国际蓝色经济和蓝色经济区发展经验
    2.1 国际蓝色经济区规划发展的基本经验
        2.1.1 不同区域层次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2.1.2 陆源入海区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
        2.1.3 蓝色经济区规划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2.2 蓝色经济区区域及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2.3 蓝色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
    2.4 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建设
        2.4.1 海洋生态项目建设
        2.4.2 海洋保护区与海洋生态教育
        2.4.3 海洋环境监测评估与生态修复技术
        2.4.4 海洋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2.5 蓝色经济区发展政策与保障体系
        2.5.1 法律法规
        2.5.2 金融政策
        2.5.3 产业政策
        2.5.4 海岸带综合管理
    2.6 国际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经验
第3章 中国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理论框架
    3.1 发展基础
        3.1.1 发展环境
        3.1.2 基础条件
        3.1.3 制约因素
        3.1.4 战略意义
    3.2 总体思路
        3.2.1 指导思想
        3.2.2 发展原则
        3.2.3 战略定位
        3.2.4 发展目标
    3.3 空间布局
    3.4 构建现代蓝色产业体系
    3.5 政策和保障措施
        3.5.1 蓝色经济区资源和环境基础数据库支持系统建设
        3.5.2 多维度提升蓝色经济区内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能力
        3.5.3 海洋生态建设
        3.5.4 蓝色文化和生态意识的强化与普及
第4章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
    4.1 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概况
        4.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范围
        4.1.2 山东半岛海洋资源与海洋经济概况
        4.1.3 山东半岛沿海城市的经济总量
        4.1.4 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海洋经济发展状况
        4.1.5 山东半岛沿海城市竞争力排名
    4.2 主要问题与挑战
        4.2.1 海洋优势产业选择与培育
        4.2.2 海洋资源支撑与环境承载
        4.2.3 管理体制与政策机制
        4.2.4 区域协作与经济一体化
    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要点
        4.3.1 明确功能定位,确立发展方向
        4.3.2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4.3.3 整合提升临海产业园区,培育半岛高端产业体系
        4.3.4 全面评估沿海综合承载力,科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4.3.5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半岛经济一体化
        4.3.6 建立科学的蓝色经济区绩效评价体系
        4.3.7 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恢复重点海域生态系统功能
第5章 威海蓝色经济区建设实证分析
    5.1 威海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5.1.1 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
        5.1.2 威海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蓝色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5.2 威海蓝色经济区建设实践
        5.2.1 威海蓝色经济区规划制定
        5.2.2 威海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
        5.2.3 威海现代蓝色产业体系建设
        5.2.4 威海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
        5.2.5 威海蓝色经济区政策探索
    5.3 威海蓝色经济区发展评述
    5.4 威海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致谢

四、靖宇生态旅游前景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生态文明视角下农村生态扶贫研究[D]. 王萍.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2]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意见》、《驻马店市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驻马店市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的通知[J].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3]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野生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D]. 王春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越是山区的,越是大众的”[N]. 蔡冲春,王春宝. 吉林日报, 2017
  • [5]桓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设想[J]. 江欣智. 中国林副特产, 2015(06)
  • [6]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及通榆实证研究[D]. 袁腾. 吉林大学, 2012(10)
  • [7]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吉林省城市化机制与路径选择[D]. 赵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桂林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 陈丽华. 武汉大学, 2011(08)
  • [9]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 ——以长白山旅游业为例[D]. 徐晗. 吉林大学, 2010(06)
  • [10]蓝色经济与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D]. 林强. 青岛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靖宇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