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门静脉高压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一、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古杰[1](2020)在《米兰标准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比较肝移植和肝切除在符合米兰标准肝癌患者及单发0-3厘米组、多发0-3厘米组、单发3-5厘米组三个亚组中的临床疗效,筛选包含手术方式在内的影响符合米兰标准肝癌患者复发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筛选影响符合米兰标准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MVI术前临床预测模型;探索影响肝癌MVI患者复发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肝癌MVI患者中肝移植和肝切除的临床疗效,有助于为优化符合米兰标准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2009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胆外科、肝移植科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接受肝切除或肝移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米兰标准肝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病理组织学资料和随访资料。使用R 3.6.2版本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逆处理概率加权(IPTW)前后的生存分析,Log-rank进行检验;采用LASSO 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癌复发和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肝癌MVI术前临床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19例肝癌患者,男女比例为5.57:1,平均年龄为53.35±9.60岁,肝移植和肝切除分别270例、249例。截至2019年5月初,中位随访时间为68.70月,总计156例患者复发(30.06%),116例患者死亡(22.35%)。研究总体和三个亚组的复发率、肝癌特异性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在IPTW前后无显着差异,IPTW后研究总体中肝移植的5年复发率(16.33%vs 61.62%)、肝癌特异性生存率(88.54%vs 55.08%)、总体生存率(83.60%vs 55.08%)优于肝切除。单发0-3厘米组中,肝移植的5年复发率(5.76%vs 33.32%)和肝癌特异性生存率(95.52%vs 86.11%)优于肝切除,5年总体生存率(88.32%vs 86.11%)与肝切除无显着差异。多发0-3厘米组中,肝移植的5年复发率(16.56%vs 87.98%)、肝癌特异性生存率(94.11%vs 18.96%)、总体生存率(88.40%vs 18.96%)优于肝切除。单发3-5厘米组中,肝移植的5年复发率(29.45%vs 60.85%)优于肝切除,5年肝癌特异性生存率(74.12%vs 64.78%)和总体生存率(72.71%vs64.78%)与肝切除无显着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ALBI分级、门脉高压症、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计数、肿瘤个数、肿瘤最大直径和MVI是影响肝癌患者复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方式、性别、谷氨酰转肽酶、肿瘤个数和MVI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癌特异性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CLC分期、甲胎蛋白水平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是影响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此构建的Nomogram的C-index值为0.685。112例肝癌MVI患者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门脉高压症和肿瘤个数是影响复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方式、门脉高压症、血小板计数、谷氨酰转肽酶和肿瘤个数是影响肝癌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门脉高压症和肿瘤个数是影响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PTW后肝癌MVI患者肝移植的5年复发率(9.04%vs 38.09%)和肝癌特异性生存率(93.83%vs 76.54%)优于肝切除,5年总体生存率(83.88%vs 76.54%)与肝切除无显着差异。结论:BCLC分期、甲胎蛋白水平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是预测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肝癌MVI的患者,治疗方式(肝移植或肝切除)、门脉高压症和肿瘤个数是影响复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方式(肝移植或肝切除)、门脉高压症、血小板计数、谷氨酰转肽酶和肿瘤个数是影响肝癌特异性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移植和肝切除都是符合米兰标准肝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肝移植的远期疗效优于肝切除;对于肝癌MVI患者,肝移植的5年复发率和肝癌特异性生存率优于肝切除,5年总体生存率与肝切除无显着差异。

王乐[2](2020)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ALD)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LSALD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与LSD相比的优势。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一科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ALD组),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探讨LSAL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与LSD相比的优势。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四分位间距)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血常规、肝功能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动脉结扎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率方面明显少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脾动脉结扎组短于脾切除组(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脾切除组上升程度高于脾动脉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脾切除组10例出现门静脉血栓,脾动脉结扎组6例出现门静脉血栓,脾切除组明显高于脾动脉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可行、有效的。2.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手术方式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低等优势,作为一种保留脾脏的术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但其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易鑫宇[3](2019)在《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柔肝法,共观察的时间为12周。通过观察患者的ALT、AST、TBiL、ALB、HA、PⅢNP、LN、Ⅳ-C、DPV、VPV、DSV、QPV、中医症候评分,评估养血柔肝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结果:养血柔肝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组ALT、AST、TBiL、HA、PⅢNP、LN、Ⅳ-C、DPV、VPV、DSV、QPV、中医症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柔肝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涂春华[4](2019)在《超声内镜、Fibroscan、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PRI及其联合对早期肝硬化的评估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Fibroscan、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APRI)及其联合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分析Fibroscan替代胃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或EUS预测早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住院确诊的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322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慢性肝炎组和早期肝硬化组(Child-Pugh A级)。所有患者均行Fibroscan、ARFI、EGD、EUS、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采用Fibroscan测量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ARFI测量肝脏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EGD及EUS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有无曲张。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Fibroscan和ARFI进行分析,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对EUS、Fibroscan、ARFI、APRI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上述指标及回归模型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分析Fibroscan替代胃镜或超声内镜的可行性。结果:1.慢性肝炎组和早期肝硬化组之间性别构成、ALT、AST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早期肝硬化组的年龄、LSM、肝脏VTQ及APRI均高于慢性肝炎组,分别为(47.3±11.7)岁vs(38.0±12.3)岁、10.4(7.8,17.3)kPa vs6.1(5.2,8.4)kPa、1.71(1.48,2.07)m/s vs 1.25(1.14,1.43)m/s和0.65(0.38,1.15)vs0.38(0.26,0.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肝硬化组的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低于慢性肝炎组,分别为(44.8±4.3)g/L vs(46.8±3.6)g/L和(151.2±57.5)10^9/L vs(204.3±56.1)10^9/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普通胃镜检测下,早期肝硬化组的食管胃底静脉区张的检出率高于慢性肝炎组,为44.2%vs 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超声内镜检测下,早期肝硬化组的食管胃底静脉区张的检出率也高于慢性肝炎组,为76.7%%vs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EUS、LSM、VTQ以及APRI诊断早期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30、0.793、0.821、0.686,各自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7和0.893、0.663和0.833、0.779和0.793、0.715和0.567,其中后三项指标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8.95kPa、1.465m/s和0.426。而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的联合EUS、LSM以及VTQ三项指标的回归模型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为0.94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8和0.867。4.对LSM与VTQ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强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0.668(P<0.01)。5.以普通胃镜检查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否)为金标准,Fibroscan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为0.682,相对应的最佳cut-off值、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14.6kPa、0.400、0.897。以超声内镜检查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否)为金标准,Fibroscan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AUC为0.681,相对应的最佳cut-off值、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别为8.85kPa、0.601、0.690。结论:1.ARFI、Fibroscan、APRI对早期肝硬化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诊断价值ARFI>Fibroscan>APRI,同时ARFI与Fibroscan呈中等强度正相关。2.联合EUS、Fibroscan和ARFI三项检查对早期肝硬化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早期肝硬化的诊断率,减少漏诊率。3.超声内镜在发现早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敏感性较普通胃镜高,Fibroscan替代超声内镜或胃镜预测食管胃底静脉区张的可行性不高。

周林峰[5](2019)在《不同栓塞材料选择在TIPS联合EGVE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Esophagogastric varices embolization,EGVE)时,用组织胶和(或)弹簧圈作为栓塞材料对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Esophago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GVB)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优劣性,为 EGVE 栓塞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1.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期间实施TIPS联合EGVE治疗门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资料。2.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我们排除了同时合并恶性肿瘤的23例患者以及43例术中植入裸支架或者裸支架+覆膜支架的患者,以排除恶性肿瘤及支架类型对观察目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3.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之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期间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时随时复诊。4.将资料完整的121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TIPS联合组织胶(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2-cyanoacrylate,NBCA)组 58 例,B 组为 TIPS 联合 NBCA+弹簧圈(Coil)组21例,C组为TIPS联合Coil组42例。5.观察指标:患者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氨)、影像学检查资料(腹部超声,必要时行CT增强,门脉三维重建图像)、临床表现,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肝功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费用及手术时间。6.统计分析:SPSS19.0软件,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年龄,Child-pugh score,Meld-score,随访时间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肝硬化诱因,肝功能分级,支架长度,TIPS术前的其它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费舍尔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用χ2检验,随访时间及栓塞材料用费用K-W检验,生存率及再出血率比较采用Kaplan-Meier分析。数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随访时间为1~37月不等,平均随访时间为1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7个月,其中TIPS联合NBCA为栓塞剂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3.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3个月;以NBCA联合Coil为栓塞剂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8个月;以Coil为栓塞剂组平均随访时间1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1个月。2.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中,NBCA组的再出血率为5.2%,NBCA+Coil组的再出血率为4.8%,Coil组的再出血率为7.1%(P=0.897);一年生存率分别为96.6%、95.2%、95.2%(P=0.936),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在栓塞材料费用的对比中,发现NBCA组分别与联合组和Coil两组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5),联合组和Coil组比较无明显差异,ABC三组患者栓塞材料的平均费用分别为:2129.5元VS 6520.4元VS 6683.6元。4.ABC三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20.7%、14.3%、16.7%,无显着差异(P=0.769),NBCA组中2例患者出现分流道失功,coil组中1例患者出现分流道失功,术中无患者出现异位栓塞,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897)。结论1.TIPS联合EGVE的手术方案对于治疗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是安全有效的;2.TIPS联合EGVE时,选用不同的栓塞材料对患者术后出血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着差异;3.以NBCA作为栓塞剂组手术费用明显低于另外两组,而在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上较另外两组也具有优势,因此,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NBCA可能为一种更为理想的栓塞材料。

万海艇[6](2019)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有关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我国是乙肝大国,HBV感染人数长年均居世界首位。病毒长期的慢性损害可引起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严重和最难处理的并发症。脾切除联合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门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方式。然而门脉系统血栓(PVST)是该手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本次研究将通过荟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来对脾切除术后PVST发生的有关的因素进行meta分析,探讨门脉高压症术后门脉血栓形成的有关因素,以期对术后门脉血栓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以供术后的临床工作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研究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PVST形成和未形成的病例对照试验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提取相关因素的数据资料,包括:作者信息、发表年份、病人基本信息;术前情况:各组肝硬化病因、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前的凝血酶原时间、脾脏长径、门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术前门脉流速、术前门脉压力;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手术前后门脉流速之差、术后门静脉压力。并应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3篇。对相关因素行meta分析提示:术前门脉内径分析结果未WMD=0.41;95%CI,0.22-0.59;P<0.0001。这说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门脉内径更大。术前门脉压力分析结果为WMD=3.89;95%CI,0.48一7.29;P=0.03。这说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门脉门静脉压力更高。术后门脉压力分析结果为WMD=-3.53;95%CI,-6.84一-0.21;P=0.04,这说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相比,血栓组术后门脉门静脉压力更低。术后门脉流速分析结果为WMD=-3.76;95%CI,-5.44一2.09;P<0.0001,说明门脉血栓组术后门脉流速较非血栓组更低。术中出血量分析结果为WMD=112.34;95%CI,10.43—214.26;P=0.03,说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分析结果为WMD)=11.06;95%CI,2.54一19.59;P=0.01,说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相比,手术时间更长。肝硬化病因分析结果为RR=1.24;95%CI,1.03一1.49;P=0.02,说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较其他类型肝硬化更易形成门脉血栓。术前血小板分析结果为WMD=-4.28;95%CI,-11.64一3.07;P=0.25,说明术前血小板计数与门脉血栓形成不相关。术后第7天血小板分析结果为WMD=41.83;95%CI,-64.05一147.71;P=0.44,说明术后第7天血小板计数与门脉血栓形成不相关。结论:通过本meta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术后门脉血栓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是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前门脉内径、术前门脉压力、术后门脉压力、术后门脉流速、出血量、手术时间、病因与门脉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但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证实。2、术中应精细操作,行二级脾蒂切除,避免损伤胰腺,以减少PVST的发生。3、.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可应用多普勒超声监测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早期警惕高危PVST患者。4、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后可在监测凝血功能的情况下,早期行预防性抗凝治疗,以减少门脉血栓形成。

刘广文[7](2019)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文中研究说明前言与目的:肝硬化患者在静息时就存在高动力循环状态,主要表现为基础心输出量增加、外周体循环血管阻力和动脉压降低。持续的超负荷高动力循环必然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受损,本研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的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临床确诊肝硬化且LVEF≥50的患者50例,肝硬化组(LC组)。根据是否存在门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将其分为无门脉高压症组(LC-NPH组)25例和门脉高压症组(LC-PH组)25例二个亚组。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瓣膜病、非窦性心律、心包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其他心肌病及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者肺动脉收缩压>40mm Hg以及有长期抽烟、饮酒者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内膜边界不清者等。同期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用GE Vivid E9(美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M5S探头(频率1.74.0MHz),由同一个中级资质的心脏超声医生对各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图像采集与数据测量严格按照2015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并存储标准心尖四腔心和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导入Echo PAC工作站,应用Q-analysis获取二维应变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一般资料比较NC组、LC组及其二个亚组间性别、年龄、身高、BMI、心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与NC组比较,肝硬化组的校正Q-T间期(Correction QT interval,QTc)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国际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standard ratio,INR)和总胆红素增加,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白蛋白及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PLT)减低,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肝硬化两个亚组间比较显示门脉高压组的PT和INR进一步增大,白蛋白及PLT进一步减低,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均p<0.05)。2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1)左室重构指标上,肝硬化组的左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及LVMI均比NC组增大(均p<0.05),左心房内径及容积指数也增加(均p<0.05),而在有和无门脉高压两个亚组间未见明显差异;(2)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上,肝硬化组LVEF、FS与N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二尖瓣环纵向收缩速度s降低,但CO增高(p<0.05),而肝硬化二个亚组间无明显差异;(3)肝硬化组的舒张功能明显受损,主要表现为eˊ降低,E/A减低,而E/eˊ增高,EDT、IVRT延长(均p<0.05),而二个亚组间未见明显差异。3左心室二维应变指标比较与NC组比较,肝硬化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减低(p<0.05),但周向与径向应变均无明显变化;二个亚组间也未见明显差异。4左心室心肌应变与整体功能相关分析LS与eˊ、LVEF呈低度相关(r值分别为0.30,0.31,p<0.05),与左心室大小及室壁厚度无明显相关。结论:1.肝硬化患者无论是否伴有门脉高压症都存在左心室重构及其导致的舒张功能受损。2.肝硬化患者即使左心室的“泵功能”保持正常,心肌的内在力学特征已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纵向应变减低,而周向与径向应变均无明显变化,且这一特征性改变在有和无门脉高压症组间未见明显差异。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早期检出肝硬化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为临床评价肝硬化患者心肌受累程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无创检查方法,但目前尚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

庞相军[8](2019)在《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回顾性分析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医师诊疗,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情况。将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和同期随机5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并发症。将217例患者按照是否为胰腺疾病导致分为胰源性组和非胰源性组,比较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并发症。结果:(1)一般资料及并发症情况 217例原发疾病分布:140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64.52%),19例原发性门静脉血栓(8.76%),1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7.83%),1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5.53%),10例非肝硬化性特发性门脉高压(4.61%),9例肝窦阻塞综合征(4.15%),6例先天性肝纤维化(2.76%),其他类型4例(1.84%)(包括3例戈谢病,1例海蓝细胞增多症)。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病因分布中,胰腺肿瘤92例(65.71%),胰腺假性囊肿26例(18.57%),胰腺炎19例(13.57%),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例(2.15%)。腹痛、腹胀、脾大、腹水、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临床表现。胰源性门脉高压腹痛101例(72.14%),脾大48例(34.29%);原发性门静脉血栓腹痛14例(73.68%),脾大14例(73.68%);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脾大16例(94.12%),消化道出血12例(70.59%);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大12例(100%);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脾大8例(80%),消化道出血6例(60%),脾功能亢进6例(60%);肝窦阻塞综合征腹胀8例(88.89%),腹水9例(100%),6例有土三七服用史;先天性肝纤维化脾大6例(100%),脾功能亢进6例(100%);3例戈谢病患者均存在脾大,2例有腹水;1例海蓝细胞增多症患者为青年女性,以腹痛、黄疸、脾大、脾功能亢进为主要表现,Child分级为A级。所有患者未发生肝性脑病。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先天性肝纤维化血红蛋白中位数分别为79g/L、75.5g/L、77.5g/L。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血小板中位数分别为67×109/L、66×109/L。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AST为98(40.4,659)U/L,ALT为116.2(25.5,577.7)U/L,其余各疾病患者转氨酶正常或仅轻度升高。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胆碱酯酶中位数为2570U/L。3例戈谢病患者,1例患者出现中度贫血(79g/L),其余2例为轻度贫血。3例患者转氨酶均轻度升高。3例患者胆碱酯酶均明显下降,其中1例患者胆碱酯酶及白蛋白下降明显。1例海蓝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小板、白细胞下降明显。肝功、凝血常规改变轻微。(2)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组与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组比较:非肝硬化组患者年龄较肝硬化组年轻(P<0.05)。非肝硬化组患者乏力、腹胀、水肿、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更少见,腹痛更常见(P<0.05)。非肝硬化组患者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异常程度较小(P<0.05)。非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C级更少见(P<0.05)。非肝硬化组的自发性腹膜炎、尿路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更少见(P<0.05)。(3)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组与非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组比较:胰源性组年龄更大,糖尿病、高血压病相对多见(P<0.05)。非胰源性组乏力、水肿、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更多见,胰源性组腹痛更多见(P<0.05)。非胰源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更明显,凝血功能更差,肝功改变更大(P<0.05)。结论:(1)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中,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相对多见,先天性肝纤维化、戈谢病等少见。(2)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脏损伤较轻,并发症少见。但肝窦阻塞综合征肝功损伤相对较重。(3)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常见病因是胰腺肿瘤、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炎。

罗艺徽[9](2018)在《基于“肠—肝”轴研究天然牛磺酸复方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基于肠-肝轴学说研究天然牛磺酸复方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方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5年09月至2017年07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门诊或病房的60例患者,并符合本课题的纳入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天然牛磺酸复方治疗,疗程均为60天。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凝血功能(PT、PTA)、血浆内毒素(ET)、门脉系统彩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直径、脾脏厚度)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肝功能: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ALT、AST、ALB、TBIL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TBIL,升高ALB水平方面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凝血功能: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PT、PTA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减轻PT,升高PTA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ET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在ET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在降低ET方面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着差异(P<0.05)。(4)门脉系统彩超: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脾脏厚度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对照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直径虽然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直径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肠道菌群:两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类杆菌等有益菌群均显着提高,肠道条件致病菌属肠杆菌、肠球菌显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提高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条件致病菌群(肠杆菌、肠球菌)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天然牛磺酸复方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及门脉系统高动力循环状态有显着改善作用,此外还可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失调有调控作用,减轻对肝脏的“二次打击”;基于肠-肝轴学说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对临床治疗肝病有一定指导意义。

宋思凯[10](2016)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LS+ED)与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Open splenectomy and 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OS+ED)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Medalink、CNKI、PubMed、Elsevier、Springer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5年4月,查找所有相关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最后挑选随机对照或高质量的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或高质量对照研究文献,共46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LS在术中出血[WMD=214.67,95%CI(198.74,230.60),p<0.00001]、术后排气时间[WMD=17.72,95%CI(12.39,23.04),p<0.00001]、术后住院天数[WMD=3.75,95%CI(3.28,4.23),p<0.00001]方面要优于OS,OS有着更短的手术时间[WMD=-33.74,95%CI(-43.06,-24.42),p<0.00001],但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与OS相比,LS有着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道恢复快及平均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在治疗肝硬化伴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上,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是一种值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二、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米兰标准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诊断标准
    1.4 治疗方法
    1.5 标本处理
    1.6 临床资料采集
    1.7 随访与终点
    1.8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与肝切除的疗效分析
    2.2 肝癌微血管侵犯预测
    2.3 肝癌微血管侵犯患者的预后分析
3 讨论
    3.1 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与肝切除治疗效果的讨论
    3.2 米兰标准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讨论
    3.3 肝癌微血管侵犯预测的讨论
    3.4 肝癌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外科保脾手术治疗的进展及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
        1.1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名认识
        1.2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治疗
    2 西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
        2.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机制
        2.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
        2.3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或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治疗措施
        3.2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
        4.1 综合疗效评价
        4.2 中医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及疗效判定
        6.2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结果比较
        6.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6.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6.5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7 讨论
        7.1 养血柔肝方的立法依据
        7.2 养血柔肝方的方药分析
        7.3 疗效分析
    8 结论
    9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超声内镜、Fibroscan、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PRI及其联合对早期肝硬化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入选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1.3 病例筛选流程
    1.4 各项检查操作规范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以及各指标的比较
    2.2 超声内镜(EUS)与胃镜(EGD)在检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的比较
    2.3 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早期肝硬化诊断模型
    2.4 回归模型的诊断效能评估
    2.5 肝硬度值(LSM)与平均剪切波速(VTQ)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6 Fibroscan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价值评估
3 讨论
    3.1 早期肝硬化诊断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思路
    3.2 慢性肝炎组和早期肝硬化组的各项指标结果分析
    3.3 Fibroscan诊断早期肝硬化分期的诊断价值
    3.4 ARFI对于诊断早期肝硬化分期的诊断价值
    3.5 Fibroscan与 ARFI两者相关性分析研究
    3.6 APRI对于诊断早期肝硬化分期的诊断价值
    3.7 超声内镜与普通胃镜的区别
    3.8 EUS、Fibroscan、ARFI以及APRI评分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价值
    3.9 Fibroscan诊断早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栓塞材料选择在TIPS联合EGVE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与器械
    1.2.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
    1.3. TIPS手术操作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定义
    1.5.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2.2 随访情况
    2.3 并发症
    2.4 手术时间和透视时间
    2.5 栓塞材料费用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缺陷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TIPS治疗门脉髙压合并EGVB的现状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有关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文献的检索
    2.2 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数据资料提取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文献的纳入及基本情况
    3.2 META分析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影响因素的讨论
        4.1.1 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4.1.2 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的影响
        4.1.3 病因的影响
        4.1.4 血小板与术后门脉血栓
    4.2 脾切除术后门脉血栓的预防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综述
    参考文献

(7)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区域性门脉高压
        2.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2 临床表现
        2.1.3 诊断
        2.1.4 治疗
    2.2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2.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2 临床表现
        2.2.3 诊断
        2.2.4 治疗
    2.3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脉高压
        2.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3.2 临床表现
        2.3.3 诊断
        2.3.4 治疗
    2.4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2.4.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4.2 临床表现
        2.4.3 诊断
        2.4.4 治疗
    2.5 先天性肝纤维化
        2.5.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5.2 临床表现
        2.5.3 诊断
        2.5.4 治疗
    2.6 肝窦阻塞综合征
        2.6.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6.2 临床表现
        2.6.3 诊断
        2.6.4 治疗
    2.7 戈谢病
        2.7.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7.2 临床表现
        2.7.3 诊断
        2.7.4 治疗
    2.8 门静脉血栓
        2.8.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8.2 临床表现
        2.8.3 诊断
        2.8.4 治疗
    2.9 海蓝细胞增多症
        2.9.1 病因和发病机制
        2.9.2 临床表现
        2.9.3 诊断
        2.9.4 治疗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纳入标准
        3.2.1 门脉高压诊断标准
        3.2.2 胰源性门脉高压诊断标准:
        3.2.3 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诊断标准
        3.2.4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标准
        3.2.5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标准
        3.2.6 先天性肝纤维化诊断标准
        3.2.7 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标准
        3.2.8 戈谢病诊断标准:
        3.2.9 原发性门静脉血栓诊断标准:
        3.2.10 原发性海蓝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
    3.3 分组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3.5 统计学处理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及并发症情况
    4.2 临床表现情况
    4.3 实验室检查情况
    4.4 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与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比较
        4.4.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4.4.2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
        4.4.3 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4.4.4 Child-Pugh评分
        4.4.5 并发症
    4.5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与非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比较
        4.5.1 一般资料
        4.5.2 临床表现
        4.5.3 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4.5.4 两组Child-Pugh分级比较
        4.5.5 两组并发症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基于“肠—肝”轴研究天然牛磺酸复方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的认识
        1.1 中医对门静脉高压症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门静脉高压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2.西医学对门脉高压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1 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
        2.2 门脉高压症的诊断
        2.3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药治疗
        3.1 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单味药及其有效组分
        3.2 门脉高压症的中药复方
    4 肠-肝轴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4.1 中医学对肠-肝轴的认识及理论依据
        4.2 肠-肝轴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影响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3 终止条件
        2.4 脱落与处理
        2.5 治疗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 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理论与肠-肝轴学说的渊源及相通性
    2 肝硬化门脉高压肠道菌群紊乱与肠-肝轴的关系
    3 天然牛磺酸复方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疗效及可能机制
    4 临床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临床试验小结
    1 试验的局限性
    2 今后试验研究的设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与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门脉高压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米兰标准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及预后分析[D]. 古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2]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D]. 王乐.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3]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D]. 易鑫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超声内镜、Fibroscan、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PRI及其联合对早期肝硬化的评估价值[D]. 涂春华.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不同栓塞材料选择在TIPS联合EGVE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D]. 周林峰. 苏州大学, 2019(02)
  • [6]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有关因素的Meta分析[D]. 万海艇. 南昌大学, 2019(01)
  • [7]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肝硬化患者亚临床左心室收缩功能[D]. 刘广文.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分析[D]. 庞相军. 吉林大学, 2019(11)
  • [9]基于“肠—肝”轴研究天然牛磺酸复方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D]. 罗艺徽.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Meta分析[D]. 宋思凯.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0)

标签:;  ;  ;  ;  ;  

门静脉高压症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