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

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

一、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冉雅榕[1](2021)在《奈格里和哈特诸众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奈格里和哈特在“帝国”这一新型全球政治秩序下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主体和革命主体的建构与指认,“诸众”的出场再次激活当下社会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奈格里和哈特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考察当下全球化经济中劳动的技术构成,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的生产形式和剥削形式,以及新的反抗主体——从物质生产转向生命政治生产,剩余价值剥削转化为共同性剥削,同质化的无产阶级构成亦被所有遭受资本剥削的异质性力量汇聚而成的诸众所重构,诸众即为当代的无产阶级。首先,本文回到解读“帝国与诸众”的意大利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语境,回溯意大利工人自治主义的运动发展与理论渊源;其次,通过奈格里和哈特对马克思的文本解读,探讨诸众理论与马克思无产阶级概念和阶级斗争理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二者对当下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的分析,梳理诸众背后的理论渊源与现实背景,以此厘清和把握诸众的出场背景、生成基础以及行动潜能的来龙去脉;最后,结合目前全球社运浪潮的模式与走势以及劳动市场出现的一系列新的劳资关系与矛盾,分析和反思诸众理论的当代价值。

何振乾[2](2021)在《论约纳斯责任伦理学对“技术乌托邦”的反思与克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技术的进步及其总体性成就为“技术乌托邦”提供了条件与可能。约纳斯在技术学考察中揭示了乌托邦“希望”之下的危机,进而探寻与之抗衡的伦理学路径,其关键在于建立一种超越人类利益的形而上学责任观。结合约纳斯的思想整体,有必要进一步厘清对“技术乌托邦”的反思与克服,并在现代性语境下检视技术问题和人的生存问题。首先,通过反思“技术乌托邦”的三个条件即:现代进步观念、世俗化的末世论、目的论的动力观,来表征其理论架构和特质,进而揭示和批判其内在的虚无主义。其次,约纳斯通过形而上学论证沟通了“存在”与“应该存在”,赋予本体化自然以目的和价值,将“责任命令”引入技术时代的伦理学中。进一步而言,约纳斯不仅扩展了伦理学的时空范围,更在本体论层面确立了“善本身”,在主体性反思的基础上赋予了“人的形象”以“责任主体”的新内涵,对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做出了新的探索。最后,有必要厘清约纳斯责任理论的未尽之处和内部张力,基于约纳斯的立场回应一些代表性的批评。我们需要在现代性语境下持续反思“技术乌托邦”,追问从技术生存到艺术生存的“惊险跳跃”如何可能,以实现基于约纳斯又超越约纳斯的“思”对“在”的责任。

刘全闯[3](2020)在《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对现代性的批判一直是哲学界非常重要的话题。哈特与奈格里认为,现代性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和理性形而上学合谋的结果,如果不能对理性形而上学进行有效批判,就不可能达到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批判。西方的哲学传统一直是理性对身体的压制,到了近代,资本主义不仅对人的身体进行剥削和奴役,而且还变本加厉对人的精神进行控制。资本主义正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人的思想、情感、欲望进行全方位的规训和控制。在哈特与奈格里看来,无论是通过强调交往理性的“超现代性”学派,还是通过强调个体性和差异性来追求一种更加世俗化的生活方式的后现代学派,都无法拯救被资本主义控制下的人的主体性缺失,人的主体性缺失是现代性带来的最大危机。哈特和奈格里经过研究发现,欧洲现代性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欲望主导的具有革命性的形式;另一种则是由规则和秩序主导的充满危机的形式。正是通过对现代性的革命性形式的考察,他们找到了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方法,那就是人的欲望不会一直甘愿受到秩序的支配,欲望总会冲破秩序,争夺自身的主体性建构权。恢复人的主体性是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的核心。哈特与奈格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方式的转变,由物质劳动转向非物质劳动,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人们已经进入了生命政治生产的时代。情感、创造力以及合作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生命政治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的剥削越来越困难,而且生命政治生产也正为人的主体性的恢复提供源源不断的现实基础。本文将从意大利自治运动和欧洲现代性的二元结构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的思想溯源进行探究。作为意大利自治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奈格里,他亲自指导和参与了意大利的自治运动,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奈格里对马克思的斗争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试图用全新的视角建构新的斗争主体和斗争策略。在分析欧洲现代性问题时,哈特与奈格里将现代性理解为秩序和欲望不断对抗和融合的过程。他们发现了人的欲望不会永远被驯服,正是通过对人的欲望研究,让他们觉察到欲望反抗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哈特与奈格里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对人的身心控制进一步加强,人逐渐失去主体意识。因此,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就是要发展出独立自主、具有独特个性和全面发展的“新人类”。他们将马克思的解放政治学与德勒兹的欲望政治学结合起来,形成了另类现代性的理论基础。又将生命政治生产作为另类现代性的现实基础,通过生命政治生产所创造出的共同性为主体性的恢复提供经济基础,斗争主体也正是利用共同性来争夺主体性的建构权。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绝对不会放任生命政治生产的自由发展,通过对共同领域进行分化、不稳定性的确立以及阻止劳动者的自由流动等方式,破坏生命政治生产的环境,霸占主体创造出来的共同性。基于此,在如何应对资本主义新管控的问题上,哈特与奈格里选择了出走策略。哈特与奈格里认为,如今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摆脱了工业社会中的劳动方式进入到强调生命政治生产的社会,而生命政治生产的主导化促进了诸众的革命潜力形成。他们认为诸众已经代替了马克思视域下的斗争主体,成为了未来社会的革命性力量。诸众的政治行动能力是建立在共同性的谋划上,只有积累足够多的共同性,诸众才有能力对资本主义进行反抗。诸众的出走的过程就是让诸众清楚明白自身被资本主义控制的现实,以出走的方式从资本主义关系中退出,夺回主体性的建构权。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究竟具有哪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将从马克思的视域对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来考察其理论贡献和不足。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一方面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热点;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对马克思的解放理论产生了误读,高估了生命政治生产在主体解放过程中的作用,使得他们的另类现代性规划在现实中缺乏可行性。本文最后主要通过他们的另类现代性的共同性视角来探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也可以归结为共产主义道路的另类探索,共产主义不是固定在某一标准上的社会理想,在追求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还需要根据现实条件不断去建构,它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因此理论建构还是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既要有立足本土国情的定力,还要有放眼国际的理论视野。

崔佳[4](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王雪[5](2020)在《破解资本权力之谜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的一个政治问题》文中指出政治哲学是当代哲学的显赫学科,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按照英国着名政治哲学研究专家杰弗里·托马斯的看法,主流政治哲学的研究主题包括:权力与公共利益、正义与平等、自由与民主、国家与法律、权利与财产权等重大问题;其中的权力问题又是所有这些主题中头等重要的问题,从而是探讨任何政治哲学问题的合理起点(1),因为围绕权力、财富和地位的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现实(2)。或者引用赵汀阳先生的论断:“权力与利益的博弈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3)马克思当然不能归属于近代西方主流政治哲学,而是这一主流政治哲学的批判者;马克思对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进行批判的最重要理论成就,是他通过对资本的批判性理解而达成的对资产阶级财产权的批判。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看,透视资本的压迫性本质,追问资本何以具有权力,探讨这种权力的内在结构和运作方式,就成为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领域应有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历史的观点看,资本的权力问题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崛起而进入近代政治哲学的视野之中的,由亚当·斯密首创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把理论的重心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领域,将新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蓝图建构在对财富的无限追逐之上。由此产生的理论后果是,经济领域中权力与利益的分配问题成为近代政治哲学的新主题,财产成为权力作用的核心要素,资本的权力取代传统的以宗教和政治为主的权力形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普照光”意义的最大的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马克思捕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这一历史性本质,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入到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机理内部去探寻资本作为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解资本权力,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类解放的全新政治哲学规划。本论文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以政治哲学中的权力问题为基本视角,通过探究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理论内容,来透析资本权力隐秘而复杂的运作机制,以此揭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政治问题,并由此说明马克思对近代政治哲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旨在对近代政治哲学语境中的权力和资本权力问题的生成作一个历史性的回顾,为探究资本权力的复杂结构和政治意义提供一个学术背景。新兴的政治经济学取代近代政治哲学的主流地位是“资本权力”概念形成的总体性理论背景。政治经济学作为“近代市民社会的科学”,终结了古典政治理论的政治观念论传统,经济取代政治被置于理论的首要位置,财产权取代传统的政治权力成为近代市民社会的实体性社会内容。马克思从对人的现实生存条件的考察出发,发现黑格尔的法哲学无法解决“物质利益的困惑”;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意识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由此开启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宏伟理论工程,为反思财产权理论的政治性与历史性限度提供了最恰当、最深刻的平台。马克思指出了近代财产权理论的两个根本性教条:第一,财产权理论依托于近代哲学所构建的“个人”范畴,“个人式主体”是财产权理论的出发点,从而导致了财产权理论的“个人原则”。第二,“主体式个人”开创了“权利本位”的现代政治社会,私有财产权被确立为自由的首要基础,“自我保全”的欲求使“财富最大化原则”成为财产权理论的另一个教条,所谓个人权利主要是“获得财产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权利。个人作为财富主体与权利主体,成为近代哲学的主导性范式。在近代政治发展的历史性格局中,财产对自身权利边界的扩张,嬗变为其最高政治形式,即资本的权力,这是资产阶级社会最普遍也最强大的支配性力量,其理论依据是作为市民社会政治理论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将批判的锋芒指向政治经济学崇尚的“自由市场”原则,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揭示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权力统治的现实根源,揭露了资本权力所造成的历史幻相、劳动幻相和自由幻相,为反思资本权力的形式与本质提供了最深刻的理论平台和理论方法。第二章基于对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深度解读,从劳动、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探讨资本权力的发生机理和运行机制。通过描摹经济运作的现实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政治哲学批判的高度上揭示出资本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路径,还原物的关系背后所隐藏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购买劳动力,劳动对资本从“形式上的从属”过渡到“实际上的从属”,劳动者的主体性被消解。资本权力转化为对人的生命和生活的“规训权力”,以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塑造生产者,将独立自主的个人驯化为“经济上有用且政治上无害”的柔顺个体。在分配层面,资本家以工资购买劳动形成一种隐秘的非等价交换,资本的权力建构起一种平等幻相,掩盖了资本以财产权名义索取剩余价值而产生的对于工人阶级的政治压迫性;同时,通过榨取剩余价值并凭借自身资本量参与剩余价值分配,资本权力由此获得了维系自身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交换层面,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形成了资本权力的价值幻相,商品的使用价值被交换价值所掩盖,资本权力表现为货币的权力,以其自身的购买力形成对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支配力。在消费层面,消费以异化自身的方式实现了晚期资本主义时代资本对权力的新一轮攫夺和自身转型,通过控制现代人对商品的需要和消费,重建了评定社会价值标准的方式,并形成一套全新的资本权力运作机制;由此导致的自由幻相表现为,表面上人成为自己需要和欲望的奴隶,深层意义上则接受了资本权力的更彻底的统治。第三章基于唯物史观,分析马克思对资本权力的价值批判,以此澄明马克思所规划的超越资本统治,实现人类解放的革命主题。这一部分主要吸取了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概念“共同性”、“无产阶级”、“共产主义与自由人联合体”,来展开讨论资本权力批判问题的理论思维前提,指出马克思将对资本权力的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上,以人的实践的否定性和超越性为基础,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类最现实的生存状况——个人受资本权力的统治,来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推翻造成权力压迫关系的社会历史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消解资本权力、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哲学目标。马克思的资本权力批判理论以极为强大的理论穿透力启发了后世哲学家对于权力问题的思考建构,形成了资本权力问题的“生命政治回响”。作为这方面的两个着名案例,本章专题探讨了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工作对福柯权力理论和当代生命政治理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福柯正是沿着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思路和问题框架继续前进,进一步揭示了资本权力的外显形式变化:工厂纪律——“规训权力”——“生命权力”,并以此重思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而当代生命政治理论则以对“生命存在样态”的追问在新时期重启对资本权力的思考,发掘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理论中的生命政治要素,以期建构“新共同性”,在新时期探索实现人类自由解放的可能路径。

姜学斌[6](2020)在《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研究》文中认为哲学理论对审美问题的自觉关注,是康德以后近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特征。哲学的审美自觉不仅改变了哲学的理论主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哲学的话语方式和存在样态。因此,哲学审美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元哲学意义。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是哲学审美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元哲学的视角出发,对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问题进行研究,以分析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缘起,揭示谢林的哲学总体架构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彰显艺术在谢林哲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对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影响、意义和限度进行评析。本文认为,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源于近代欧洲文化思潮和社会运动不断变革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康德哲学审美自觉的理论启示。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期间的思想文化运动和社会运动,推动了艺术的复苏及其地位的提高,为谢林提供了客观基础;同时,康德开启了哲学审美自觉的大门,为谢林将艺术引入哲学思考奠定了理论基础。谢林反思了古希腊以来审美问题在哲学中的缺失,继承了康德哲学审美自觉的基本思路。谢林哲学的总体构架在于其体系的同一性逻辑。谢林的全部哲学可以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发展阶段,但从总体上看,谢林始终以同一性作为最高根据和贯穿前后期哲学的重要线索。在前期哲学中,谢林建立了以“绝对同一”为本原的同一哲学体系,在后期宗教哲学体系中,尽管谢林的研究重心发生了转变,但同一性问题的总体思路仍作为一条根本线索被延续了下来,因而宗教哲学是同一性问题的延伸。也就是说,谢林以同一性问题贯穿全部哲学的整体脉络。在谢林看来,艺术的本质是“绝对者的流溢”,他要阐释的是“绝对的艺术”,以此表明艺术从绝对者那里获得神性本质。谢林通过对艺术本质、特征、规律、形态等构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艺术哲学体系,换言之,艺术哲学即对艺术的构拟。艺术的绝对性以及艺术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艺术哲学必然表现出同一性的向度,因而艺术构拟是对同一性问题的确证。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在于艺术对哲学的构建作用,揭示了哲学反思的艺术维度。谢林认为,艺术是客观化的哲学,它是哲学在现实世界的永恒证书。艺术作为哲学的构建工具,直接参与到哲学体系构建之中,艺术哲学由此成为哲学大厦的拱顶石和工具总论。谢林对艺术问题的关注,以及艺术在哲学构建中的工具作用,使谢林哲学呈现出艺术化的倾向,从而生成了一种诗化构想,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哲学的存在方式和话语方式。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对后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等哲学家对艺术问题的关注及其通过审美化来解决哲学问题的实践都由此获得启示;其意义在于,谢林承接康德哲学的审美自觉,完善了哲学审美自觉谱系,揭示出哲学反思的艺术维度,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其限度在于,谢林的艺术直观自身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艺术自觉最终在宗教的启示中迷失。

张盾,王雪[7](2019)在《福柯权力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文中研究说明在福柯的权力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体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诸问题与福柯权力理论的许多主题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印证。首先,福柯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工厂生产纪律拓展为社会规训权力,从一种"断裂"的方法论视角发掘并继承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权力命题。其次,福柯的"生命权力"概念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保留着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印迹,表现为他以重新宣示权力的自然性建立其权力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并在权力场域中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生产关系概念。最后,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启示下,福柯不仅指认了权力的压制性本质,而且发现了权力所具有的积极的生产性作用,并从这种权力的生产性角度重新阐释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周心甜[8](2019)在《柏格森的时空观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时间观中,人们通常把时间看作是和空间一样的纯一媒介,将时间与空间混为一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着名哲学家柏格森通过对传统时空观的批判,开创了独具特色的“绵延”学说,最早将时间问题提升为哲学的首要问题。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绵延概念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贯穿于柏格森整个哲学体系中,而对于绵延概念的阐释也构成了柏格森哲学的主要内容。首先,柏格森认为绵延是区别于空间化时间的真正的时间,作为真正时间的绵延主要的特征为:绵延是绝对的,不可分割的;是陆续出现的,不可测量的;是不断创新的,无法预见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是变化本身。其次,柏格森认为绵延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又不知疲惫的生命冲动,是万物变化运动的动力,是一种创造的进化。最后,柏格森指出对“绵延”概念的阐释主要是为了引出自由,柏格森批判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并指出自由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是深层自我通过自身不断创造发展的一种瓜熟蒂落的行为,是自我与绵延的统一。可以说柏格森是时间观念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在其他哲学家们都陷入空间化时间的囹圄时,柏格森将绵延中的时间本体从空间化的时间中剥离出来,第一次从哲学上界定了时间与空间,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将时间与空间混淆的局面,消除了空间化时间对于生命和自由的误解,在他之后的哲学家们在涉及时空问题时都很难脱离他的影响。同时,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物化现象的日益严重导致了现今社会中的人们开始试图用僵死的、机械的钟表时间来对生命进行界定,此时对柏格森的时空观进行分析,对于当今社会的儿童教育与个人生命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深刻的启示,也可以对物化现象的猖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顾飞[9](2019)在《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兆华是中国当代话剧舞台上最有影响也是受争议最多的导演之一。在他长达40多年的导演艺术实践过程中,导演了话剧、戏曲、歌剧等各种类型的舞台艺术作品共80余部,其中多部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戏剧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代表作品,载入中国当代戏剧史册。他的作品形式多变,不拘一格,以前瞻性的眼光尝试几乎所有的舞台表现手法,他对戏剧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戏剧叙事的内容层面,触及到戏剧语言本身。无论是作品还是他的戏剧思想,对当代中国戏剧研究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叙事学在经历了研究范围拓展的转向之后,将戏剧纳入其研究领域,为戏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运用叙事学理论展开戏剧研究,存在戏剧文学叙事和舞台叙事两个不同的角度。本文是为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以他本人提出的戏剧表演观念——“表演双重结构”和舞台叙事观念——“导演双重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导演作品的舞台文本的分析,建构其舞台叙事的方法体系,探析其完整的戏剧思想。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所在,明确指出本文研究对象为林兆华导演创作主张中的“表演双重结构”和“导演双重结构”两个核心观念及其方法。并指出“表演双重结构”这一概念虽由他本人提出,却并不能完整概括其戏剧表演思想及对于话剧表演革新所做的全部尝试,更适合作为整体性概念的是“叙述化表演”,前者是后者的类型之一。本文尝试运用叙事学理论阐释导演语言及戏剧表演话语,这在以往的戏剧研究中并不多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一章为“林兆华导演创作及观念综述”。本章介绍了林兆华戏剧导演创作历程,并从表演观、导演观和戏剧观三个方面梳理了他的戏剧创作思想。林兆华的表演观有两个层次,一是探索“表演双重结构”,二是在此基础上借鉴戏曲美学原则,建立中国本土的戏剧表演体系;他的导演观继承了焦菊隐提出的“一戏一格”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导演第二主题”的个人主张,并逐渐形成让“导演第二主题”与剧本第一主题并立台上的舞台叙事形式,即“导演双重结构”;在戏剧观念上,他提出了创造“全能戏剧”的主张,并致力于完善戏剧“中国学派”,力求创立中国自己的戏剧导、表演体系。第二章为“‘叙述化表演’观念”。本章考察了林兆华戏剧表演观念的演变过程,解释了用“叙述化表演”代替“表演双重结构”来概括林兆华表演观念的原因,分析阐述了其内涵,即这是一种建立在演员与角色关系的多重性基础上、取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美学原则、具有独立叙述表意性的表演话语,是对戏曲现代性内蕴和话剧现代性追求的融合。并通过与既有戏剧表演观念的比较,梳理了这一创新表演观念的理论源流。第三章为“‘叙述化表演’方法”。为了实现“叙述化表演”,林兆华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传统写实表演的改造。首先,将演员叙述者化,让演员在高度自觉的自我意识下,以叙述者的身份展开表演;其次,将语言叙述化,即将对话、独白、旁白等语言形式加以叙述化改造,处理成追忆的叙述状态,或者是中国传统说唱、戏曲表演中“说”、“表”结合的叙演形式;第三,将动作叙述化,改变语言与动作的关系,使表演呈现出静态化、写意化和分立化三种不同的倾向,其中,分立化倾向的表演即为“表演双重结构”。表演方法的革新最终要体现在舞台叙事方法上,“叙述化表演”为“导演双重结构”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第四章为“‘导演双重结构’观念与方法”。“导演双重结构”是导演作为舞台叙述主体强烈的表达意愿的体现。本章第一节梳理了“导演双重结构”的演变过程;第二节阐述其内涵;第三节分析其方法。概括而言,对“导演双重结构”来说,以语言一途保留剧本文本作为结构之一是它的前提,“导演第二主题”是它真正的意义所在,“叙述化表演”是使两个结构实现并存的技术依托,辅以独特的形式外壳,多方有机结合完成其建构,实现多元、多层次的舞台表达。综上,林兆华导演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为了实现话剧表演和舞台叙事的极大自由而对二者进行的大胆革新和理论思考,以及在长期实践中创作的丰富的作品。他的舞台叙事观念极具现代性和前瞻性。本文创新性地运用叙事学方法,从戏剧舞台文本的核心手段——演员表演和导演话语两个方面,对林兆华舞台叙述话语的形成、结构及其意指加以分析,阐释其独特的导演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对一个完整的舞台叙事过程——从导演到舞台叙述话语再到剧场叙事交流——做出系统的叙事学理论诠释。

岳凤[10](2018)在《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冲击,美学在当代曾一度衰落。解构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消解了美的本质,否定了美的真理性,否认了美学的价值。法国当代激进左翼思想家雅克·朗西埃突破后现代主义美学的重围,不但重申了美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还创造性地重返“感性”在美学学科中的最初含义,确立了以“感性的分配/分享”(“le partage du sensible”)为核心的基于“平等”的当代政治美学图景。从古希腊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到中世纪神学完善的“上帝”和近代启蒙哲学至上的“理性”,西方理性哲学传统使得“感性”一直处于被压抑的命运。但感性维度一直潜在着,并随着近代和现代思想进程,逐渐突破理性权威。感性话语及其蕴含的审美之维在现当代无所不用其极。从现代直觉主义、唯意志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到后现代各种“事件”和话语(身体、语言、言语),从叔本华的“上帝远去”到尼采的“上帝之死”,从罗兰·巴特“作者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感性话语的不断出场,并成为政治美学中人的解放与社会理想建构的途径、手段和目的。从马克思的“感性解放”、马尔库塞“新感性的重建”,朗西埃“感性的分享”,“感性”与现实的、解放的维度相结合,勾勒了现当代美学政治转向的图式。朗西埃正是从审美与政治关系的探讨出发,以“感性的分配/分享”所具有的普遍的共通感,重新定义了美学的概念,认为美学就是对可感觉经验的重构。在可感觉经验的重构过程中,使得那些在既有的秩序之内“不可见者”可见、“不可说者”可说,扰乱既定的感性分配秩序和结构,打破体制的限制,创造崭新的异质空间。朗西埃认为美学天然地就具有“平等”的意蕴,“平等”既是其价值观、又是方法论,更是他终极的审美追求。为此,朗西埃直接将“平等”纳入审美政治领域,直面经济全球化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入挖掘感性的力量,赋予美和艺术以救赎的重任。可以说,朗西埃以解构的方式,冲破了西方传统哲学美学对总体、秩序和同一的追求,但却以建构的方式,追求着人类的平等的、审美的解放规划。本论文以朗西埃美学思想的核心关键词“感性”和“平等”进行文章的结构架构。从梳理“感性”“平等”的思想来源,到厘清其基本的核心概念,再到对朗西埃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的总结分析,全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阐述了朗西埃美学思想的主要来源,重点论述了其平等思想的历史语境和理论的逻辑演进,在梳理感性话语谱系之中,引出了朗西埃的感性话语范式;第二章从阐释“歧义”“歧感”“奇点”等朗西埃哲学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其从身体出发的隐性生命美学构序;第三章从朗西埃美学的核心概念——“感性的分配/分享”的论述展开,重点探讨了其艺术的美学机制及其所影响着的美学的命运与走向演变;第四章从朗西埃“感性”分享的领域出发,阐述了包括文学、诗歌、影像在内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平等的政治美学意蕴及其审美民主化进程;第五章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赋予审美的批判功能的论述开始,到朗西埃将审美的沟通功能与审美平等维度进行有效勾连的升级,着重论述了当代美学政治转向视域中朗西埃政治美学的思想价值,阐述了其对当代美学和文艺的推动作用。

二、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1)奈格里和哈特诸众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帝国与诸众的解读语境:意大利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 意大利实验室:意大利自治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演进
        一、意大利工人主义运动
        二、意大利自治主义运动
    第二节 重读马克思:意大利自治主义理论的诞生与秘密
        一、《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第二章 帝国与诸众之前:资本与劳动的二元对立逻辑
    第一节 回到马克思:“机器论片段”的颠覆性与模糊性
        一、自动机器体系:活劳动与固定资本的对立与颠覆
        二、一般智力:作为直接生产力的固定资本
    第二节 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劳动与资本的二元主体对抗
        一、固定资本的双重性:资本价值增殖与自我价值增殖
        二、一般智力的双重性:从机器生产到非物质劳动
    第三节 帝国主义的局限:资本的内部与外部
        一、剩余价值形式的转化:从绝对剩余价值到相对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化:从形式吸纳到实质吸纳
    第四节 革命主体的重新界定:劳动阶级构成的重构
        一、重组与重构:资本有机构成与劳动阶级构成
        二、诸众的伏笔:从专业工人、大众工人到社会工人
第三章 帝国与诸众——帝国内部的反抗主体
    第一节 帝国:全球资本主义的新型统治秩序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剖析:何谓诸众?
        一、诸众与人民:“多”与“一”
        二、诸众与工人阶级:包容性与排他性
        三、诸众与政党:重思阶级
        四、诸众与穷人:绝对的贫穷与一般可能性
    第三节 非物质劳动的崛起:劳动的技术构成及其转变
        一、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分
        二、非物质劳动的崛起及其霸权地位
第四章 诸众的时机:生命政治生产与共同性的剥削
    第一节 生命政治生产:资本主义的新型生产形式
        一、生命政治生产与共产主义
        二、生命政治生产与生命政治权力
    第二节 共同性的幽灵:诸众的共同性本质
        一、共同性:自然的共同性与人工的共同性
        二、剥夺性积累:共同性的剥夺与腐化
    第三节 生命政治的剥削:资本主义的新型剥削方式
        一、劳动主体的双重贫困:时间的贫困与空间的贫困
        二、生命政治的剥削:从剩余价值剥削到共同性剥削
        三、革命主体的转化:从无产阶级到诸众
第五章 诸众的行动:从对抗到出走的阶级斗争
    第一节 造反的地理学:诸众与大都市
    第二节 反抗的人类学:诸众与出走
    第三节 总结与反思:诸众理论的当代价值评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论约纳斯责任伦理学对“技术乌托邦”的反思与克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与理论语境
        “技术乌托邦”的“希望”与危机
        哲学史溯源及理论语境
    国内外研究综述
    研究思路、方法、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对“技术乌托邦”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节 现代技术与“乌托邦”
        一、现代技术的形式动力学
        二、 “进步”观念:从理性强制到技术逻辑
        三、现代乌托邦:从思辨游戏到技术大工程
    第二节 “技术乌托邦”的末世图景与动力观
        一、世俗化的末世图景
        二、目的导向的进步动力观
    第三节 技术乌托邦的虚无主义表象与批判
        一、自然的“冷漠”与匮乏
        二、基因“改造”中的主体对象化
第二章 责任伦理学:对技术乌托邦的克服
    第一节 责任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奠基
        一、从技术伦理到技术时代的伦理学
        二、重赋目的的本体论自然观
        三、 “存在”与“善本身”
    第二节 责任的“命令”与方法
        一、从“绝对命令”到“责任命令”
        二、 “恐惧”与“敬畏”:责任的方法与道德情感
    第三节 人的形象与未来责任
        一、责任主体:人的形象新探
        二、未来责任:存在优先于幸福
第三章 对责任伦理的反思与乌托邦的追问
    第一节 对责任伦理学的评述、批评与反诘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张力与和谐
        二、 “希望”与“恐惧”:从对峙到协调
        三、约纳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误解
    第二节 现代性语境下的乌托邦与人的生存
        一、 “现代性”与技术乌托邦
        二、从技术生存到艺术生存的“惊险跳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的思想溯源
    第一节 意大利自治运动
    第二节 欧洲现代性的二元结构
        一、作为革命性的内在层面
        二、作为危机的现代性
第二章 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的形成及困境
    第一节 作为“人的生产”的另类现代性
        一、诸种另类现代性
        二、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的特点
    第二节 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形成的基础
        一、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形成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的困境
        一、共同领域的分化
        二、不稳定性的确立
        三、阻止移民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第三章 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的实现路径:诸众的出走
    第一节 新的革命主体:诸众
        一、诸众与帝国
        二、诸众与人民、群众、工人阶级的区别
        三、诸众的能力
    第二节 新的革命策略:出走
        一、出走的原因
        二、出走的方式
        三、出走的意图
第四章 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对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的评价
        一、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的理论价值
        二、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的理论欠缺
    第二节 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一、加强与民众互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二、践行新发展理念,谱写共享时代新篇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破解资本权力之谜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的一个政治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资本权力批判: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一个政治问题
    1.资本权力批判的理论场域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本文结构及论证思路
第1章 权力与资本权力——一个历史性的回顾
    1.1 从政治权力到财产权
        1.1.1 理论视域的转向: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经济学
        1.1.2 社会形态的发展:从契约社会到商业社会
        1.1.3 主体诉求的转变:从对死亡的恐惧到“过得更好的欲求”
        1.1.4 财产成为权力作用的核心要素
    1.2 从财产的权利到资本的权力
        1.2.1 现代财产权理论的两个教条:个人原则与财富原则
        1.2.2 财产权的悖论:对主体间关系的忽视
        1.2.3 从“财产”到“资本”:财产的异化形态
        1.2.4 从“权利”到“权力”:资本的非理性力量
    1.3 作为“异化的社会权力”的资本
        1.3.1 政治与社会的区分
        1.3.2 “市民社会”中的资本逻辑
        1.3.3 马克思对“社会”概念的重建
        1.3.4 资本权力的神秘面纱:“异化的社会权力”
    1.4 历史唯物主义与资本权力的幻相
        1.4.1 资本正当性幻相的解构——对资本权力的还原
        1.4.2 劳动幻相的解构——“异化人”生存论状况批判
        1.4.3 自由幻相的解构——现代性意识批判
第2章 资本权力的运作机制研究
    2.1 资本权力与形而上学
        2.1.1 资本支配性权力的形上基础:计算范式与进步范式
        2.1.2 资本支配性权力的实现路径:交换原则与增殖原则
        2.1.3 资本权力的形上本质:“个人受抽象统治”
    2.2 资本作为规训劳动的权力
        2.2.1 主体性的消解:劳动从形式从属到实际从属
        2.2.2 资本权力重塑主体的时间维度
        2.2.3 资本权力重塑主体的空间维度
        2.2.4 资本权力塑形的新主体
    2.3 资本作为分配领域的权力
        2.3.1 工资:隐秘的不等价交换与赤裸的工人生命
        2.3.2 剩余价值:资本权力维持自身的秘密
    2.4 资本作为交换领域的权力
        2.4.1 商品交换与价值抽象
        2.4.2 “货币权力”的生成
    2.5 资本作为消费领域的权力
        2.5.1 资本权力形成的显逻辑与隐逻辑
        2.5.2 消费主义:资本权力的自由幻相
        2.5.3 消费与需要:资本权力的消解
第3章 资本权力批判的哲学前提及其理论效应
    3.1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资本权力批判的哲学前提
        3.1.1 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存在论”
        3.1.2 关于“改变世界”的“新世界观”
    3.2 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与福柯的权力理论
        3.2.1 从工厂生产纪律到社会“规训权力”
        3.2.2 从“规训权力”到“生命权力”
        3.2.3 基于“权力的生产性”重新阐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3.3 马克思资本权力批判的“生命政治”回响
        3.3.1 政治经济学:生命政治与资本权力的接榫
        3.3.2 劳动力商品化:资本权力中的生命政治
        3.3.3 重返阶级范式与建构新共同性
    3.4 资本权力的瓦解与人的解放
        3.4.1 资本的内在界限与资本权力的瓦解
        3.4.2 共同性对资本逻辑的对抗
        3.4.3 共产主义与人的解放
结语:资本权力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1.资本权力批判的理论旨趣——“认识世界”的“眼睛”
    2.资本权力批判的现实意蕴——“改变世界”的“武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溯源
    第一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文艺复兴及艺术地位的提高
        二、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洗礼
        三、启蒙时期的文化艺术思潮
    第二节 康德哲学审美自觉的启示
        一、前康德时代哲学审美自觉的缺失
        二、康德哲学的审美批判——哲学审美自觉的开启
        三、谢林在哲学审美自觉谱系中对费希特的超越
第二章 谢林哲学的同一性逻辑
    第一节 谢林哲学同一性问题的缘起
        一、康德哲学中认识论的同一性问题
        二、费希特哲学中“绝对自我”的同一性问题
        三、谢林对费希特“绝对自我”的“实体论”改造
    第二节 同一哲学体系的架构
        一、自然哲学:从“客观的东西”出发的同一性反思
        二、先验哲学:从“主观的东西”出发的同一性反思
        三、同一哲学:以“绝对同一”为本原的同一性体系
    第三节 同一性问题贯通谢林哲学的整体性
        一、谢林哲学的整体性特征
        二、统一谢林前期哲学与后期哲学的同一性线索
        三、谢林哲学中的同一性范畴
第三章 艺术与艺术哲学的旨趣及其同一性确证
    第一节 谢林的艺术范畴
        一、艺术是绝对者的流溢
        二、“美的艺术”与“绝对的艺术”
        三、美与崇高
    第二节 艺术哲学即“艺术之构拟”
        一、哲学与艺术的同源性
        二、艺术哲学是演绎绝对者的哲学体系
        三、艺术哲学的艺术构拟
    第三节 艺术构拟对同一性的确证
        一、艺术构拟的质料
        二、艺术构拟的形式
        三、艺术构拟的同一性
第四章 艺术在谢林哲学中的构建作用
    第一节 艺术是客观化的哲学
        一、艺术直观是客观的理智直观
        二、艺术内在的自然理想化
        三、艺术是哲学的永恒证书
    第二节 艺术哲学是哲学大厦的拱顶石
        一、艺术哲学是哲学的至高点
        二、艺术哲学是联结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中间环节
        三、艺术哲学是精神哲学的审美化
    第三节 艺术哲学是哲学的工具总论
        一、艺术参与哲学构建的新探索
        二、艺术的工具作用
        三、艺术哲学的工具作用
    第四节 哲学的诗化构想
        一、本能的艺术冲动是哲学艺术化的内在倾向
        二、诗性本质是理性哲学与非理性艺术的统一
        三、诗化哲学的存在方式和话语方式
第五章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评析
    第一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影响
        一、黑格尔:美的艺术哲学即美学
        二、尼采:艺术是生命的形而上活动
        三、海德格尔:艺术是存在者之真理的表达
    第二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意义
        一、谢林哲学艺术自觉在近代哲学审美自觉谱系中的独特地位
        二、谢林哲学艺术自觉对于解决现代西方文化问题的借鉴意义
        三、谢林哲学艺术自觉对当代中国哲学审美化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谢林哲学艺术自觉的限度
        一、艺术直观的神秘主义本质
        二、艺术自觉在宗教哲学中的迷失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福柯权力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从工厂生产纪律到社会规训权力
二、从规训权力到生命权力
三、基于“权力的生产性”重新阐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8)柏格森的时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柏格森时空观产生的哲学背景
    第一节 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生命哲学的出场
    第三节 传统时空观的转型
        一、古代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相互分离
        二、近代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相互补充
        三、现代时空观: 时间与空间相互转化
第二章 柏格森时空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对传统时空观的批判
        一、数量与性质的区分
        二、两种众多性的区分
        三、真正的时间与空间化时间的区分
    第二节 作为真实时间的绵延
        一、绵延的概念
        二、绵延的特征
    第三节 永远不息的漩涡之流
        一、对传统神学及机械论的批判
        二、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冲动
        三、生命进化是创造的进化
    第四节 时间与自由意志
        一、对非决定论与决定论的批判
        二、自由与自由行动
        三、自由的实现
第三章 对柏格森时空观的评析
    第一节 柏格森时空观的学术价值
        一、对后世时空观的影响
        二、对过程哲学的影响
        三、对方法论的启发
    第二节 柏格森时空观的现实价值
        一、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二、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启示
        三、对物化现象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研究方法及论述思路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林兆华导演创作及观念综述
    第一节 导演创作历程
        一、创作历程
        二、追求自由的舞台叙事
    第二节 表演观念
        一、“表演双重结构”
        二、建立中国本土的戏剧表演体系
    第三节 导演观念
        一、“一戏一格”
        二、“导演第二主题”与“导演双重结构”
    第四节 戏剧观念
        一、“全能戏剧”观
        二、完善戏剧“中国学派”
    小结
第二章 “叙述化表演”观念
    第一节 “叙述化表演”的演变
        一、“表演双重结构”的初期形态
        二、“表演双重结构”的真正建立
        三、“叙述化表演”与“表演双重结构”
    第二节 “叙述化表演”的内涵
        一、演员与角色关系的多重性
        二、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美学原则
        三、独立叙述表意的表演话语
        四、戏曲现代性内蕴和话剧现代性追求的融合
    第三节 理论源流
        一、对焦菊隐“中国学派”与黄佐临“写意戏剧观”的继承
        二、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借鉴与发展
        三、对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精髓的传承与化用
    小结
第三章 “叙述化表演”方法
    第一节 演员叙述者化
        一、结构的亦或表演的舞台叙述者
        二、演员与角色对应关系的松动
    第二节 语言叙述化
        一、从独白、旁白到当众叙述
        二、从对话到面向自我的叙述
        三、“说”、“表”结合
    第三节 动作叙述化
        一、静态化的动作叙述
        二、写意化的动作叙述
        三、分立化的动作叙述——“表演双重结构”
    小结
第四章 “导演双重结构”观念与方法
    第一节 “导演双重结构”的演变
        一、“导演第二主题”的提出
        二、“导演第二主题”的局部表达
        三、“导演第二主题”的完整建构——“导演双重结构”
        四、叙事回归
    第二节 “导演双重结构”的内涵
        一、两个结构及其关系
        二、剧场性倾向
        三、独特的舞台叙述话语
    第三节 “导演双重结构”的方法
        一、通行策略
        二、以“叙述化表演”建立第二结构
        三、以舞台空间结构建立第二结构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10)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历史语境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平等追求
        一、历史变革与平等诉求
        二、思想基础与逻辑起点
    第二节 朗西埃美学思想的感性理论谱系
        一、感性的遮蔽:淹没在理性和神性世界之中
        二、感性的解放:从异化劳动走向审美的王国
        三、感性的重建:从单向度的人走向总体的人
        四、感性的分享:从等级秩序走向审美民主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审美的发生:微观生命的彰显
    第一节 从宏观到微观的构境
        一、歧义-异质性
        二、事件-症候性
        三、历史-断裂性
    第二节 从主体到生命的显现
        一、生命的桎梏
        二、生命的隐性构序
        三、生命的主体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审美的感受:可感物的分享
    第一节 治安-政治的逻辑
        一、治安及其问题
        二、政治及其价值
    第二节 可感性的分配
        一、感性的公共性
        二、感觉的分配
        三、不可见的可见
    第三节 艺术的美学体制
        一、艺术的美学体制的提出
        二、艺术的三种体制
        三、美学体制的价值
    第四节 艺术的走向与美学的命运
        一、艺术的自律与美学的神话
        二、艺术的终结与美学的退场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泛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审美的民主化:感性分享领域
    第一节 文学的介入
        一、文学的无声性
        二、文学的介入性
        三、文学的政治性
    第二节 诗歌的僭越
        一、古典诗学模式
        二、马拉美的闯入
        三、僭越的品格
    第三节 影像的寓言
        一、平面的世界
        二、真实与虚幻
        三、表面与深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审美的介入:从批判到平等的建构
    第一节 审美的批判功能-审美现代性批判
        一、启蒙现代性的危机
        二、审美现代性的冲动
        三、批判艺术的迷途
    第二节 审美的沟通功能-审美的平等维度
        一、智识的平等
        二、知识的诗学
        三、解放的观众
    第三节 审美的建构功能-审美的政治功效
        一、美学的伦理转向
        二、对美学伦理转向的批判
        三、对美学的政治坚守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奈格里和哈特诸众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冉雅榕. 兰州大学, 2021(02)
  • [2]论约纳斯责任伦理学对“技术乌托邦”的反思与克服[D]. 何振乾. 兰州大学, 2021(02)
  • [3]哈特与奈格里的另类现代性规划研究[D]. 刘全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4]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破解资本权力之谜 ——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中的一个政治问题[D]. 王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6]谢林哲学的艺术自觉研究[D]. 姜学斌. 黑龙江大学, 2020(12)
  • [7]福柯权力理论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J]. 张盾,王雪. 社会科学战线, 2019(11)
  • [8]柏格森的时空观研究[D]. 周心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D]. 顾飞.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10]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D]. 岳凤. 黑龙江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时间:从绝对形式到生命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