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落叶松酚类成分的研究

兴安落叶松酚类成分的研究

一、兴安落叶松树木中酚类化合物组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咏梅[1](2021)在《外源水杨酸及剪叶处理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蛋白的影响》文中认为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作为一种优良树种在鄂西地区应用于各项造林工程,其引种栽植范围广、面积大,但是长期以来虫害肆虐,严重危害森林资源。为保护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良好生态,维护林业持续发展,急需环境友好的虫害防治措施。植物诱导抗虫性是一种防御机制,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植物叶内两类主要防御性酶和保护性酶分别是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nla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e,POD),它们作为关键性防御蛋白,与植物抗性紧密相关,通过研究植物的诱导抗性,推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可以为落叶松虫害生态防治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本研究选取两年生日本落叶松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及局部剪叶量对日本落叶松诱导抗性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分析在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下,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AL、PPO、POD、CAT的活性及时序变化。结果如下:1.外源水杨酸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PPO、PAL是植的两种主要防御性酶,其活力的变化可以作为植物抗性的生化指标。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诱导与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PO、PAL活性的变化关系,以不同浓度(0.01、0.10、1.00mmol·L-1)水杨酸溶液喷施处理日本落叶松幼苗,在处理后第1d、3d、5d、7d测定针叶内PPO、PAL活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种浓度外源水杨酸喷施处理均可诱导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AL、PPO活性上升,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性变化。2.外源水杨酸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植物体内的保护性酶主要有POD、CAT等,酶活性的提高在植物的防御反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浓度(0.01、0.10、1.00mmol·L-1)水杨酸溶液喷施处理日本落叶松幼苗后,其针叶内POD活性显着增加,CAT活性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0.01mmol·L-1的水杨酸溶液对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OD活性变化的诱导效果最好、变化最明显,且诱导后的POD活性值持续时间更长。3.剪叶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剪叶可以诱导植物主要防御蛋白的表达。为了研究局部剪叶量与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PO、PAL活性的变化关系,本实验采用25%、50%、75%三种程度的剪叶量处理日本落叶松幼苗,在处理后第1d、3d、5d、7d测定针叶内PPO、PAL活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种程度剪叶量处理后,日本落叶松针叶内PAL、PPO活性均明显升高,且持久性较好。4.剪叶可诱导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植物受到损伤后,细胞内POD、CAT等保护酶能够进行自我保护,以提高植物抗性。25%、50%、75%三种程度的剪叶量处理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幼苗后,其针叶内CAT、POD的活性显着提高且持久度好。分析发现,不同程度剪叶量处理后酶活性的变化不与损伤程度成正比。

于江波[2](2021)在《目标树经营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胞外酶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大兴安岭地区松岭林业局绿水林场30年生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在目标树经营与未经营林分各设置3块30 m×30 m的样方,在每个样方按0-10cm、10-20cm、20-40cm三层分别取样,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特征。通过分析目标树经营6年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以及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与主要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为加速形成优质高产的人工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经营组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10cm 土层中显着增加了 18.5%(P<0.05),碳氮比在0-10 cm和10-20 cm 土层中分别显着增加了 40.5%和21.8%(P<0.05),有效磷含量在0-10 cm 土层中显着增加了 30.1%(P<0.05),微生物量碳含量在0-10 cm和10-20 cm 土层中分别显着增加了 64.2%和37.8%(P<0.05),微生物量氮含量在0-10 cm 土层中显着增加了32.3%(P<0.05),全氮含量在 0-10cm 土层中显着减少了 19.8%(P<0.05)。2.经营组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在0-10cm 土层中显着提高了 16.8%(P<0.05),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在0-10cm和10-20cm土层中分别显着降低了45.8%和45.1%(P<0.05),木糖苷酶在0-10cm、10-20cm和20-40cm三个土层中分别显着降低了 146.8%、220.4%和246.1%(P<0.05)。冗余分析表明,目标树经营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原因。3.目标树经营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并不显着。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是主要的细菌优势菌门,细菌优势菌群也没有出现显着的差异。土壤真菌群落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两个多样性指标在目标树经营后有着显着的变化。目标树经营后的真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主要优势菌群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丰度差异最为显着。冗余分析表明,目标树经营引起的土壤全磷、土壤碳氮比与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全磷、可溶性有机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目标树经营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胞外酶活性均有显着影响,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以及结构的影响并不显着,但是真菌主要优势群落和物种多样性均出现了显着的变化。目标树经营引起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是影响土壤胞外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

吴星慧[3](2021)在《生物炭对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林火是驱动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变的重要自然干扰。林火导致了大量未完全燃烧的植物残体—生物炭输入到土壤中,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养分循环,进而影响火后群落更新和演替。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作为大兴安岭地区北方针叶林火后演替更新主要建群乔木树种,其种群动态对土壤中生物炭的响应对北方针叶林演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设置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不同类型(炭化温度和材料来源)生物炭对土壤理化特性以及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炭化温度对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影响显着,进而导致土壤理化特性对生物炭添加的响应存在差异。较高炭化温度(600℃)产生的生物炭p H值显着高于较低炭化温度(350℃)产生的生物炭p H值。生物炭C、N、P含量因材料性质不同,对不同炭化温度的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高炭化温度的兴安落叶松干炭全C含量高于低炭化温度,全N、全P含量低于低炭化温度。高炭化温度的兴安落叶松叶炭和苔藓炭全C含量低于低炭化温度,全N、全P含量高于低炭化温度。生物炭输入到土壤中,对土壤的p H无显着改变,但增大了土壤的最大持水率。较高炭化温度(600℃)的生物炭,添加量越高,土壤水分散失越快。较低炭化温度(350℃)的兴安落叶松干炭和兴安落叶松叶炭可以增加土壤的持水力,但对土壤水分散失速率没有影响。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的全C、全N和全P含量,其中兴安落叶松叶炭表现最明显。(2)生物炭输入到土壤中,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种子萌发。生物炭对白桦种子萌发存在促进作用。白桦种子萌发对不同炭化温度生物炭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较低炭化温度(350℃)产生的生物炭在高添加量时才对白桦种子萌发起到促进作用,且苔藓炭对白桦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较高炭化温度(600℃)产生的生物炭,在低添加量时,对白桦种子萌发为促进作用,高添加量时对白桦种子萌发没有显着性影响。由生物炭添加导致的土壤持水能力增加,促进了白桦种子萌发,但抑制了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3)生物炭会促进植物生长。白桦和兴安落叶松幼苗生长对生物炭炭化温度、来源和添加量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较高炭化温度(600℃)产生的生物炭,在低添加量时会促进白桦幼苗叶片生长,兴安落叶松叶炭促进作用最大;在一定添加量时兴安落叶松干炭会促进白桦幼苗根的生长,但会减弱叶片光合作用、兴安落叶松叶炭和苔藓炭促进白桦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在高添加量时会促进白桦茎的生长,兴安落叶松叶炭促进作用最大。较低炭化温度(350℃)产生的生物炭,会促进白桦幼苗叶片的生长,在适量添加时,会促进幼苗茎的生长;高添加量时,会促进白桦幼苗根的生长。生物炭可以增加植物幼苗的全C含量,对全N、全P含量并没有显着影响。

史森[4](2020)在《松嫩平原杨树林分植物多酚与土壤特征耦合关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树是松嫩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提高自身保护和对环境适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尤其是多酚不仅在医用上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而且在植物抵御天敌和增强抗逆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研究显示土壤的理化性质、环境因子以及植物种多酚之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松嫩平原杨树为研究对象,对6个地点(兰陵、肇州、肇东、杜蒙、明水和富裕)的土壤理化性质、杨树多酚含量及二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着重探究其抗氧化、抗菌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实验,确定了杨树叶、枝和树皮中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对不同地点杨树多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之间杨树叶片与树枝中多酚含量表现出差异性(P<0.05),而树皮却未显现差异性(P>0.05)。富裕地区杨树各部位多酚含量均比其它地区高,叶片多酚含量为40.78 mg/g,树枝多酚含量为46.51 mg/g,树皮多酚含量为47.07 mg/g。2.对松嫩平原6个地点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氮、磷和钾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比重、容重、孔隙度、含水量、pH和电导率)进行详细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钾、电导率及容重指标在不同地点间无显着差异(P>0.05),其余理化性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的区域显着性差异(P<0.05)。明水地区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点(P<0.05),杜蒙地区pH值为6个地点中最高;兰陵与肇州地区分别在碱解氮、全磷含量上最高;富裕地区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3.土壤理化性质、环境以及林分特征是影响植物多酚含量的重要因子。对研究区域中数据Pearson两两相关分析显示,孔隙度、容重、含水量、磷和速效磷含量对其均有影响,其中磷含量与速效磷分别对树叶、树枝和树皮多酚相关性最为显着(P<0.01);环境因子与植物多酚均无显着性相关关系(P>0.05);林分特征中仅有树木密度对树皮多酚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性(P<0.01);通过RDA排序分析进一步表明,磷、孔隙度、容重、含水量和碱解氮在单因素分析上解释度均达10%以上,并且达到统计学显着(P<0.05)。综合所有因素进行条件限制性分析,也确认杨树多酚主要受磷含量的影响(解释度达到22.3%),其次为土壤孔隙度。4.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琼脂扩散法分别对杨树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均表现出较好的DPPH清除能力,其中树皮抗氧化能力最强,IC50为0.198 mg/mL。抗菌实验结果显示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均表现出广谱的抑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抑制范围为(11.01~14.33±0.2 mm),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范围为(15.05~25.97±0.3mm)。在此基础上,MIC和MBC结果表明杨树各部位多酚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抑制效果比革兰氏阴性菌好。综上所述杨树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与抗菌活性。综上所述,研究结果对不同地区植物多酚含量差异性、土壤特征区域差异性,以及与环境因子耦合关系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具有高含量多酚,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菌活性,同时土壤理化性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性,RDA排序分析发现松嫩平原地区影响杨树中多酚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磷含量,其次为土壤孔隙度。本研究能够为松嫩平原杨树的经营管理及杨树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孟雪梅[5](2019)在《荞麦不同组织部位膳食纤维的组成、理化及功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荞麦是我国药食同源的杂粮作物,在延缓人体餐后血糖升高,稳定血糖水平以及抗氧化等方面效果显着。已有研究证明荞麦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如膳食纤维、酚类化合物、D-手性肌醇、D-荞麦碱等,与其功能性密切相关。目前荞麦的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其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籽粒仍然是荞麦主要的消费部位。荞麦属于无限花序,具有边开花边结果的特性。因此采收期的荞麦植株整体的利用价值较高。膳食纤维是荞麦中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其在荞麦中的含量丰富,并且研究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Souble dietary fiber,SDF)在调节餐后血糖水平、抗氧化等方面同样功效显着。然而,目前对于荞麦植株整体的活性物质的分布并不清楚,对于SDF的物化特性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因此,最大化的利用荞麦植株,以提高荞麦种植的整体效益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HPLC、GC、TEM、XRD等多种方法,对荞麦植株中的功能因子的分布规律进行初步的摸索,并采用复合酶法对荞麦SDF的组成、理化性质及其在降血糖、抗氧化等方面的功效进行了评价。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荞麦麸皮是SDF和D-荞麦碱富集的部位,荞麦叶中酚类物质和D-手性肌醇的含量最高。将荞麦植株及籽粒分为根、茎、叶、壳、麸、粗粉、细粉七个部位,对其具有降血糖功能的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荞麦植株总膳食纤维(Total dietary fiber,TDF)含量在15.3688.69%,T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含量依次为根>茎>叶>壳>麸>粗粉>细粉。荞麦麸皮SDF、D-荞麦碱含量为9.88%、2.81 mg/kg。荞麦叶中酚类物质总量和D-手性肌醇的含量最高8.81 mg/g、26.93mg/g。以此选取茎、壳、麸、粉四个部位提取SDF。(2)麸皮SDF提取率和总黄酮含量最高。提取的四种SDF属于粗DF。采用HPLC、GPC等对四种SDF的基本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麸皮SDF的提取率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为12.09%、2.21 mg/g,单糖组成中木糖占65.21%;四种SDF的纯度为80%,平均分子量为3 kDa,属于低聚糖。(3)麸皮SDF结构疏松,多孔洞,呈现三维网络状结构。运用TEM、AFM和FT-IR等四种SDF的物理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种SDF都为无序的非结晶状态,结晶度低;都具有多糖的特征峰和芳香烃的弯曲或拉伸振动峰;麸皮SDF存在大量的多边形孔洞,粉SDF为圆球形,荞麦麸皮SDF和荞麦粉SDF结构疏松,壳SDF呈片状,茎秆SDF呈块状,结构紧密。(4)麸皮SDF具有较强的淀粉酶抑制能力、葡萄糖吸附能力和抗氧化能力。采用体外模型分析四种SDF的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壳SDF和麸皮SDF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麸皮SDF和荞麦粉SDF具有较高的淀粉酶抑制能力、葡萄糖吸附能力。SDF的吸附能力和对淀粉酶的抑制能力可能与SDF在水溶状态下的物理结构有关。以上结果表明,荞麦植株及籽粒不同部位的生物活性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TDF、IDF在荞麦植株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麸皮中SDF的含量最高;麸皮SDF具有网状的三维立体结构,在抗氧化、抑制淀粉酶活性、吸附葡萄糖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该结果有助于明确荞麦中的功能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及荞麦茎、壳、麸、粉SDF的基本功能性质,为选择性的开发荞麦资源提供依据。

郭丽[6](2019)在《杨小舟蛾产卵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文中提出寄主植物可以通过诱导抗性对有害生物进行防御,这是实现害虫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杨树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栽培树种,杨小舟蛾作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对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而杨树的品系较为丰富,利用无性系间的差异及其诱导抗性是实现害虫生态调控的基础。目前对杨小舟蛾的防治研究主要集中在虫害发生后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利用树木自身抗性进行虫害预防的研究较少。在诱导抗性研究方面,对取食诱导的抗性研究较多,产卵诱导的抗性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展开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Staudinger))产卵对2种黑杨派(Populus section Aigeiros)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为林木诱导抗性的利用及杨小舟蛾的生态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取对杨小舟蛾具有寄主选择差异的欧美杨108号(108杨)(P.×euramericana‘Guariento’)和欧美杨111号(111杨)(P.×euramericana‘Bellotto’)为实验材料,其中108杨更具敏感性。实验共设置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统计3种处理植株上的产卵量并分别采集产卵后24 h、48 h和72 h的挥发物进行气质联用(GC-MS)分析;将5种主要挥发物成分对雄蛾、雌蛾、交配雌蛾的触角电位测试中最大的反应剂量滴在植株叶片上再统计产卵量。同时,观察幼虫取食3种处理植株叶片的存活状况,并测定3种处理叶片的可溶性糖、全N、游离氨基酸、单宁和总酚的含量变化。另外,采用Illumina Hi Seq 2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3种处理植株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杨小舟蛾分别在108杨和111杨上产卵后,各自与产卵植株邻近的植株再接虫的产卵量均显着降低,并且108杨的产卵和对照植株上的产卵量均分别显着高于111杨。同时,108杨和111杨上一旦出现卵块后,直到卵期结束卵粒数量均基本不变。(2)利用GC-MS对杨小舟蛾产卵后的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进行寄主挥发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棕榈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β-蒎烯、3-蒈稀、苯乙烯这5种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均发生变化。其中,β-蒎烯都只在108杨和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中检测到,3-蒈稀在产卵和邻近植株中的相对含量在产卵后24 h、48 h和72 h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雄蛾、雌蛾和交配雌蛾均对50 ng/μL的棕榈酸甲酯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5 ng/μL的3-蒈稀和β-蒎烯、10 ng/μL的苯乙烯的触角电位反应最大。3-蒈稀、β-蒎烯和苯乙烯能使杨小舟蛾在108杨上的产卵量显着降低,同时3-蒈稀和β-蒎烯也能使其在111杨上的产卵量显着降低。(3)杨小舟蛾取食108杨和111杨3种处理(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对照植株)叶片的幼虫存活率均差异不显着。108杨产卵和邻近植株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植株;111杨产卵和邻近植株的二糖和全N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植株,且产卵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植株。同时,108杨邻近植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着高于产卵和对照植株;111杨产卵和邻近植株的总糖/全N值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108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而邻近植株的二者含量均与对照差异不显着。111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同时邻近植株的单宁含量显着高于对照植株,而总酚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4)转录组测序共产生304,526,107条序列(平均长度300 bp,约40.77 Gb),每个处理平均有63.60%的序列可以与毛果杨参考基因组匹配。108杨产卵和邻近叶片分别筛选出571个(上调表达408个,下调表达163个)和48个(上调表达16个,下调表达32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111杨产卵和邻近叶片分别筛选出1234个(上调表达433个,下调表达801个)1784个(上调表达173个,下调表达1611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功能注释及代谢途径分析结果表明,4个对比组(108-O vs 108-C、108-N vs 108-C、111-O vs 111-C、111-N vs 111-C)分别有2830个、276个、6310个和9338个差异显着基因被功能注释,各自涉及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3种GO分类的42个、30个、44个和46个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细胞部分”、“催化”、“代谢过程”等功能。108杨产卵叶片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病原菌互作、亚油酸和氰基氨基酸代谢通路上,108杨邻近叶片没有显着的富集通路;111杨产卵叶片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氮代谢和亚油酸代谢通路上,111杨邻近叶片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和次生代谢物质合成通路上。108杨和111杨的产卵和邻近叶片中与PR蛋白、先天免疫调节、生物胁迫反应等功能相关的防御基因分别上调表达,但具体基因存在差别,而与光合活性相关基因全部显着下调表达。杨小舟蛾产卵后,108杨和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均表现出了诱导抗性,3-蒈稀和β-蒎烯作为植株间传递的化学信号显着降低了邻近植株上的产卵量。同时,产卵和邻近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都发生改变并且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提高了其化学防御能力。在分子水平上,产卵和邻近植株的差异基因表达主要涉及“细胞部分”、“催化”、“代谢过程”等功能基因及与抗性相关的防御基因、降低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积累、增加次生代谢物质合成等抗性反应。杨小舟蛾产卵分别诱导了2种黑杨无性系的产卵和邻近植株在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上启动了防御反应。

王慧敏[7](2019)在《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食性昆虫与微生物自中生代以来就共存于针叶林内。其中,真菌和小蠹虫的伴生因昆虫宿主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和伴生真菌的严重致病性,多年来一直是伴生关系中的研究热点。二者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伴生真菌能够为植食性昆虫提供营养、改变其取食策略,协同克服寄主抗性,成功入侵寄主,而真菌也利用植食性昆虫进行传播扩散、栖息新环境。云南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松材线虫媒介松墨天牛是当前危害我国针叶林的重要病虫害,一旦大面积爆发,则危害严重且持续时间长,直接造成针叶林的死亡,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研究利用传统的组织分离培养、高通量测序和化学生态学等方法,以三种切梢小蠹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和松墨天牛的伴生真菌多样性以及真菌区系组成,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测定相关真菌的致病性。主要结果如下: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云南省五个地区(安宁、曲靖、玉溪、祥云、普洱)三种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共得到772株长喙壳类真菌。对所有菌株进行培养特征归类、ITS序列初步鉴定的基础上,挑选代表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基于LSU,ITS,tub-2,tef-1α和CAL五个DNA片段的MP、ML系统发育分析,菌落特征、显微形态特征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共鉴定出11个种,属于长喙壳类真菌的5个属。其中包括4个新种,Graphilbum anningense sp.nov.、Ophiostoma aggregatum sp.nov.、Sporothrix pseudoabietina sp.nov.、S.macroconidium sp.nov.,6个已知种Esteya vermicola、Leptographium yunnanense、O.brevipilosi、O.canum、O.minus、O.tingens和一个未鉴定种Ophiostoma sp.1。Ophiostoma canum、O.brevipilosi和O.minus分别为横坑切梢小蠹、短毛切梢小蠹和云南切梢小蠹的伴生优势种,三个种的总分离率达87.3%;从中国北方侵染长白落叶松和兴安落叶松的落叶松八齿小蠹虫体和坑道中分离出一个长喙壳类真菌新种O.olgensis。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O.olgensis与O.kryptum最为相似;从浙江省和山东省的松材线虫病染病马尾松、黑松树体内松墨天牛幼虫坑道和蛹室分离得到的254株长喙壳类真菌。代表性菌株系统发育分析和形态特征比较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共代表了长喙壳类真菌的6个种,包括一个已知种O.ips,三个新种O.album sp.nov.、O.massoniana sp.nov.、S.zhejiangensis sp.nov.,和两个未鉴定种O.cf.deltoideosporum,Gra.cf.rectangulosporium。Ophiostoma ips分离率超过90%,是我国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真菌区系中的绝对优势菌。对云南省上述五个地区,三种切梢小蠹、梢干侵染时期成虫分别进行采集,共收集到1260头小蠹虫,分成45个样本(每个样本小蠹虫25-30头),利用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 Seq PE300测序平台,ITS1 DNA片段分析小蠹虫体表伴生真菌的群落组成。45个样本共产生1,326,579条序列,以97%的序列相似性聚类分析,得到6个门、29个纲、76个目、142个科、271个属、416个种和948个OTUs。云南切梢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短毛切梢小蠹分别检测到641,604和261个OTUs。Venn图、群落结构分析图和Heat-map图分析显示,云南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体表真菌多样性明显高于短毛切梢小蠹,前两者体表真菌群落结构更为相似,不同于后者体表真菌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寄主和地理分布都会影响小蠹虫体表真菌群落组成,寄主和地理分布影响程度较大,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影响程度较小。选取上述分离培养所得9个长喙壳类真菌种,每个菌种两个菌株,分别在5年生云南松幼苗上进行致病力测试,阐明不同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差异。初步试验结果分析表明O.aggregatum和L.yunnanense致病性最强;O.brevipilosi、O.minus、O.tingens、S.pseudoabietina和S.macroconidium次之;Gra.anningense和O.canum最弱。随后对9个菌种的18个菌株在云南松上的病斑区和健康区韧皮部挥发物分析发现,病斑区萜烯类挥发物的含量明显大于健康区。不同浓度的α-蒎烯、β-蒎烯标准品对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蒎烯对长喙壳类真菌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有的菌种的生长甚至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蒎烯明显抑制真菌的生长;α-蒎烯比β-蒎烯对真菌生长影响效果更明显。综上所述,本研究共分离、获得与我国针叶林重要蛀干害虫伴生的长喙壳类真菌1032个菌株,鉴定为18个种,包括8个新种,7个已知种和3个未鉴定种。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侵染时期、小蠹虫种类、寄主和地理分布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小蠹虫体表真菌群落组成。长喙壳类真菌致病性研究发现,伴生真菌致病性不同,但都能对寄主松树造成一定的危害。近几年,长喙壳类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在中国的研究不断继增。云南三种切梢小蠹、落叶松八齿小蠹、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在中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明显的致病性。这些研究有助于与其他小蠹或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分布区相关伴生长喙壳类真菌种进行比较,进而更好地理解这些病虫害爆发背后的发生机制,为有效的害虫管理,检疫措施提供指导,减轻病虫害爆发后的生态、经济损失。

王小菲[8](2016)在《栓皮栎防御策略的纬向分异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抵抗周围环境胁迫,形成了多种防御策略,如通过改变形态结构作为物理防御策略,或在生理生化做出响应作为化学防御策略。当前研究往往只注重单一防御策略(尤其化学防御)而忽略了多种防御策略间的相互关联,同时,对于植物化学防御特性的地理分异及环境解释其结论不一。因此,本文以东亚广布种——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为研究对象,从物理防御和化学防御两个角度,首先,分析植物防御特性随纬度的变化格局,以及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差异;其次,探索植物地理分异规律与环境因子(虫食作用、气候条件和土壤营养)的关系,试图辨别影响植物防御功能的主导因子;最后,通过控制实验进一步分析土壤养分和地理种源对植物化学防御特性的影响。从植物防御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发掘植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并提供新的思路,为全面认识植物区域环境适应、抗虫种质资源选育以及科学营林等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酚类次生产物的化学防御特性及其纬度变化格局不论成年树还是幼树,酚类物质总酚(TP)和总缩合单宁(TCT)含量以叶片最高,其次是枝皮和根,枝中含量最低;总黄酮(TF)则以枝皮和叶片最高,其次是根,枝中含量最低。各器官的酚类物质含量均随纬度增加而减少,并且不因个体发育阶段和生长季节而异。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越靠近赤道或是在低纬度地区植物体内化学防御性物质含量越高,可认为栓皮栎在低纬度地区总体上表现出较强化学防御能力。该结果支持低纬度/高防御假说。个体发育对栓皮栎各器官酚类物质含量产生了显着影响。具体表现为,对于叶片而言,生长季中期(7-8月)幼树TP和TCT含量显着高于成年树,而对于枝、枝皮和细根而言,3个生长时期酚类物质含量基本表现为成年树高于幼树。栓皮栎酚类物质含量因生长时期而异。叶片、枝皮中TP和TCT含量为生长季初期(4-5月)高于生长季中期(7-8月);枝中TP和TF含量总体上呈现非生长季(12-翌年1月)高于生长季中期;细根中TP、TCT和TF含量为生长季中期高于生长季初期和非生长季。(2)基于挥发性物质的化学防御特性及其纬度变化格局通过热脱附-气质联用(tdt-gc/ms)方法分析了我国六个纬度带天然林栓皮栎枝叶机械损伤前、后挥发性气体(vocs)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栓皮栎枝叶中的挥发性物质涵盖酯类、烷烃类、萜烯类、芳香烃类、醛酮类、醇类、烯烃类以及其他含氮、硫等物质等8大类,其中酯类和烷烃类含量最多,约占总物质含量的22.64%44.34%和22.72%44.24%。2)各纬度带枝叶vocs相对含量大于5%的组分包括:4-己烯-1-醇乙酸酯、酞酸二丁酯、2,6,10-三甲基十四烷、二十七烷、d-柠檬烯、3-亚甲基-1,1-二甲基-2-乙烯基环己烷等;这些组分的存在不受机械损伤的影响。3)机械损伤后,栓皮栎枝叶vocs组分及其含量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除了河北临城以外,vocs总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明显增加的组分有:萘、d-柠檬烯、4-己烯-1-醇乙酸酯、酞酸二丁酯、乙酸己酯、苯甲酸丁酯、3-亚甲基-1,1-二甲基-2-乙烯基环己烷等化合物。4)枝叶各大类vocs随纬度并没有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但萜烯类物质的主要组分d-柠檬烯(24.89%38.44%)在城步地区(低纬度)含量较高;且不论机械损伤前后,酯类物质酞酸二丁酯在低纬度地区含量较高。这些物质对昆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这可能是栓皮栎应对虫食等胁迫的一种化学防御策略。(3)栓皮栎物理防御特性及其纬度变化格局比较分析了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的物理防御特性,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干物质含量在植物叶片中的分配及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木质素以及干物质含量在不同纬度带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物理防御特性随纬度没有呈现显着的变化趋势。其次,通过对栓皮栎物理防御和化学防御指标进行降维处理(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分析物理防御与化学防御的关系,结果发现栓皮栎物理防御与化学防御呈显着负相关,即认为二者存在权衡(trade-off)关系。(4)栓皮栎虫食特征及与气象因子关系昆虫对叶片的取食是植物群落的普遍特征,为了探讨纬度和气象因子对虫食作用的影响,本文调查了我国纬向7个地理区域栓皮栎叶片虫食特征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不论成年树还是幼树栓皮栎,叶片虫食率和虫食频度随纬度的减小呈显着增加的趋势(p<0.05);2)比较各地理区域虫食结构特征发现,随纬度的减小,成年树和幼树栓皮栎其未受虫食叶片的比例逐渐减少,甚至趋于0,而受中、强度虫食(>25%)的叶片的比例逐渐增加;即低纬度地区具有更强的虫食作用;3)除了低纬度样点(湖南城步)外,其余各区域栓皮栎叶片其虫食程度主要集中在0.55%之间;4)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栓皮栎在不同个体发育阶段受虫食作用存在显着差异,总体表现出幼树叶片虫食率显着高于成年树(p<0.05);5)不同地理区域栓皮栎成年树及幼树叶片的虫食率、虫食频度与年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与年均温无显着相关关系;同时,成年树和幼树叶片的虫食频度与极端最低温呈显着正相关(p<0.05)。(5)栓皮栎防御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对化学防御和物理防御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分析了化学防御和物理防御、以及综合防御水平与叶片虫食率、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叶片综合防御水平(pc1)随着叶片虫食率的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同时叶片综合防御水平与极端最低温和年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温和极端最高温没有明显的关系。2)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9个环境变量(包括4个气候变量、4个土壤变量和叶片虫食率)对成年树和幼树的总解释率分别为69.27%和61.11%。在大区域尺度上,不论是成年树还是幼树,影响植物防御特性的地理变异的主要因子是气候条件(主要为极端最低温和年降雨量)和叶片虫食率,而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较弱。上文发现大尺度区域环境上,土壤因子对植物防御特性地理变异表现出较低的解释率,可能是土壤因子的作用被气候和虫食等作用所掩盖。因此,通过氮磷控制实验分析各种源栓皮栎幼苗化学防御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土壤养分和地理种源对化学防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种源幼苗不同器官(根、茎、叶)在低氮环境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总酚、缩合单宁和类黄酮含量,支持生长分化平衡假说和碳素/营养平衡假说;2)在各养分水平下,当栓皮栎幼苗净光合速率(an)、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总生物量(bt)等较高时,酚类物质tp、tct、tf含量相对较低;栓皮栎幼苗综合防御水平与an、spad和bt均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认为生长与防御之间存在权衡关系,支持资源有效性假说和服从蛋白质竞争模型的预测。3)在各养分水平下,幼苗综合化学防御水平与其种源地的纬度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且与极端最低温、年均降雨量正相关,与极端最高温负相关,但与年均温无显着相关;这与栓皮栎天然林的取样分析结果一致。综上,本文研究了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防御特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发现:1)在低纬度地区栓皮栎表现出较高的化学防御能力,而物理防御特性没有一定的纬度变化趋势;以及二者间存在权衡关系。2)栓皮栎防御特性地理变异的驱动因子主要为气候和虫食压力,而不是土壤养分。我们的研究证明了植物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防御特性,在生长和防御之间达到协调和平衡,从而使其在各种生境中具有最佳的适应性。

王皙玮[9](2015)在《重金属镉、汞、铅污染对长白落叶松生长及抗虫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生态问题。由于工业生产中“三废”的不合理排放以及现代农业中各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剧增污染问题严重,其中尤以重金属镉、汞、铅等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与抗生性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室内控制与室外胁迫实验结合取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重金属镉、汞、铅污染胁迫对长白落叶松生长发育及其抗虫性的影响。室外盆栽实验比较了不同浓度重金属污染胁迫对长白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分析了其针叶内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明确了针叶中防御相关物质——次生代谢产物单宁、酚酸含量,以及防御蛋白活性等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室内控制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重金属处理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其幼虫体内排毒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每种重金属设置3个处理浓度,Cd(低1、中2、高4mg·kg-1)、Hg(低 1.5、中 3、高 6mg*kg-1)和 Pb(低 500、中 1000、高 1500mg*kg-1),研究结果如下。1、高浓度重金属污染胁迫影响长白落叶松的生长。Cd(低、中、高)、Hg(低、中、高)和Pb(低、中)对长白落叶松的株高、根长和地径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但Pb(高)对株高、根长和地径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Pb(中、高)处理组生物量显着低于对照,其它处理组生物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未有明显的影响。2、重金属能在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富集,且呈现与浓度和时间的依赖关系。Cd、Hg、Pb在针叶内的富集量在各不同处理浓度间的差显着(P<0.05),在处理后30天,富集量与处理时间及处理浓度成正相关性,即富集含量随着处理的剂量和时间增加而显着提高(P<0.05)。处理后60天,针叶内重金属含量均明显比处理后30天的显着降低(P<0.05),间接证实长白落叶松对重金属Cd、Hg、Pb污染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排毒能力。3、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主要防御蛋白POD、SOD、PPO、PAL、CI和TI活性表现为明显的干扰作用。在处理后30至60天,Cd(低、中、高)、Hg(低、中、高)处理组,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POD活性呈现先降后升,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b(低、中、高)处理组,POD及SOD活性均表现为持续下降的趋势;PAL、PPO、PAL、CI与TI的活性呈现随着Cd、Hg、Pb处理浓度的加大与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升高。4、长白落叶松幼苗针叶中单宁、酚酸含量对Cd、Hg、Pb胁迫响应显着。在处理后30至60天,单宁含量在Cd(低、中、高)、Hg(低、中、高)处理组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Pb(低、中、高)处理组随处理浓度的提高显着下降。处理60天后,单宁含量在Cd(低、中)、Hg(低、高)、Pb(低、高)处理组显着高于其处理30天后的,在Cd(高)、Hg(中)、Pb(中)的单宁含量显着低于其处理30天后的。总酚酸含量,在Cd(低、中、高)、Pb(低、中、高)处理组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先升后降,在Hg(低、中、高)处理组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升-降-升趋势。5、重金属污染对舞毒蛾的生长发育及其幼虫的排毒代谢酶活性有显着影响。舞毒蛾幼虫取食Cd(低、中、高),Hg(低、中、高),Pb(低、中、高)处理组的长白落叶松针叶后,其3龄和4龄幼虫的平均体重、幼虫化蛹率、蛹重以及成虫羽化率明显降低(P<0.05)。其幼虫体内保护酶SOD、POD以及解毒酶ACP、AKP和GSTs的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上述实验结果证实,长白落叶松具有超富集能力,可以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维持生长并实现生物修复。重金属诱导的昆虫抗氧化防御系统的研究因作用时间短,难以真正应用于自然界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因此,如何使室内控制与野外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反应抗氧化酶对昆虫的致毒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研究结果为以后深入探究重金属污染胁迫林木害虫的生理生态响应机制,以及森林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严俊鑫[10](2013)在《重瓣玫瑰诱导抗虫性研究》文中认为重瓣玫瑰具有观赏、食用和药用价值,生产中易发生虫害,化学防治污染环境和威胁人类健康。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诱导因子(包括机械损伤、茉莉酸、茉莉酸甲酯、茉莉酮、水杨酸)诱导下重瓣玫瑰生理生化物质的时序变化,以及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后解毒酶的活性动态和取食变化,探讨重瓣玫瑰的诱导抗虫性,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重瓣玫瑰抗虫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1)营养物质: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能诱导重瓣玫瑰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氨基酸总量的增加,诱导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对照。损伤程度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最大值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的最低值随损伤程度增大而降低。(2)防御酶:损伤诱导防御酶活性的升高:各损伤梯度均能诱导叶片PAL、PPO、POD活性的升高,趋势大致为先升高,然后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损伤诱导的防御酶变化与损伤程度的关系:采用适度的损伤程度能够诱导重瓣玫瑰较高的防御酶含量,但损伤诱导的防御酶活性不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递增,3孔损伤诱导的防御酶活性高于4孔损伤诱导的,说明损伤诱导可能存在一定的阈值,适度损伤能诱导防御酶活性的增加,当损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不能使防御酶活性继续增加。(3)次生物质:不同损伤均诱导了重瓣玫瑰叶片总酚和单宁含量的增加。不同损伤程度诱导的总酚和单宁含量没有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而递增,2孔和3孔损伤诱导了较高的总酚和单宁的含量。酚类物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防御物质,推测机械损伤可能诱导了重瓣玫瑰的防御反应。2、JA、MeJA、Z-jasmone、SA诱导重瓣玫瑰生理生化物质的变化:(1)营养物质4种化合物均能诱导重瓣玫瑰可溶性蛋白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诱导后的1d内,均能诱导可溶性蛋白的增加,随后波动变化。1mmol/L的JA、0.5mmol/L和1mmol/L的MeJA、Z-jasmone、SA在测定时段内诱导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值较高。4种不同化合物诱导的可溶性糖变化都呈现先降低后升高,随后波动变化的趋势。JA诱导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规律较一致,各浓度JA诱导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测定时段内基本都低于对照,其中1.5mmol/L的JA诱导了较低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整个测定时段内0.5mmol/LZ-jasmone诱导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2)防御酶4种化合物均能诱导重瓣玫瑰叶片PAL、PPO、POD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0.5 mmol/L、0.5mmol/L、1.0mmol/LJA 诱导的 PAL、PPO、POD 活性分别在第 5、3、7d达到最高值;1.0mmol/L、0.5 mmol/L、0.5mmol/L 的 MeJA 诱导了较高的 PAL、PPO、POD 活性,分别在第 5、3、5d 达到最高值;1.0mmol/L、1.0mmol/L、0.5 mmol/LZ-jasmone诱导重瓣玫瑰叶片的PAL、PPO、POD活性均在第5d活达到最高值;浓度为1.0、0.5、1.0 mmol/L的SA诱导的PAL、PPO、POD酶的活性分别在第3、3、5 d达到最高值。(3)次生物质4种化合物均能诱导重瓣玫瑰总酚含量的增加,其中0.5mmol/LJA、0.5mmol/L MeJA、lmmol/LZ-jasmone、0.5mmol/LSA 诱导的总酚含量较高。4种化合物能诱导重瓣玫瑰单宁含量基本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诱导后的第1-5d,4种化合物诱导的单宁含量均增加,不同化合物诱导的单宁含量高峰出现的时间有差异。3、重瓣玫瑰诱导抗性对双斑长跗萤叶甲解毒酶和取食的影响: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不同诱导因子处理的重瓣玫瑰后,其解毒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取食JA和MeJA处理的植株试虫解毒酶抑制相对明显。不同诱导处理的重瓣玫瑰均能使试虫取食面积减少,说明不同处理均有一定的抗虫作用。4.不同处理下重瓣玫瑰的诱导抗虫性的综合评价:不同处理对重瓣玫瑰诱导抗虫综合评价的排名依次为:1mmol/LMeJA、1mmol/L JA、0.5mmol/L MeJA、0.5mmol/LJA、1mmol/LZ-jasmone、0.5mmol/LZ-jasmone、损伤3 孔、1mmol/LSA、损伤 2 孔、0.5mmol/LSA。

二、兴安落叶松树木中酚类化合物组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安落叶松树木中酚类化合物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水杨酸及剪叶处理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日本落叶松
    1.3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1.4 水杨酸在植物诱导抗性的应用
    1.5 剪叶处理在植物诱导抗性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外源水杨酸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2.4 讨论
3 外源水杨酸对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3.4 讨论
4 剪叶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4.4 讨论
5 剪叶对日本落叶松主要保护性酶活性的诱导效果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5.4 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目标树经营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胞外酶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抚育间伐研究进展
    1.2 近自然森林经营研究进展
    1.3 目标树经营研究进展
    1.4 土壤胞外酶研究进展
    1.5 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6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2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与水文条件
        2.1.4 土壤状况
        2.1.5 植被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品采集和处理
        2.2.3 主要指标的测定内容与方法
        2.2.3.1 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氮测定
        2.2.3.2 土壤胞外酶活性测定
        2.2.3.3 土壤样品DNA抽提和PCR扩增
        2.2.3.4 Illumina Miseq建库和测序
    2.3 技术路线图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树经营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3.1.1 目标树经营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3.1.2 目标树经营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3.1.3 目标树经营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
        3.1.4 讨论
        3.1.4.1 目标树经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4.2 目标树经营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3.1.5 本章小结
    3.2 目标树经营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3.2.1 目标树经营后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变化
        3.2.2 土壤胞外酶活性与土壤理化特征之间的关系
        3.2.3 讨论
        3.2.3.1 目标树经营对土壤胞外酶的影响
        3.2.3.2 土壤胞外酶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量碳氮之间的关系
        3.2.4 本章小结
    3.3 目标树经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的影响
        3.3.1 土壤样品测序结果
        3.3.2 目标树经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3.3.3 目标树经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
        3.3.4 目标树经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物种差异的影响
        3.3.4.1 土壤微生物在门水平的群落组成及物种差异
        3.3.4.2 土壤微生物在纲水平的群落组成及物种差异
        3.3.4.3 土壤微生物在OTU水平的群落组成及物种差异
        3.3.5 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特征之间的关系
        3.3.6 讨论
        3.3.6.1 目标树经营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
        3.3.6.2 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土壤理化特征之间的关系
        3.3.7 本章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生物炭对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火干扰与植物群落构建
        1.2.2 生物炭添加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和植物生长的作用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土壤类型
        2.1.3 气候条件
        2.1.4 植被类型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
        2.3.2 实验设计
        2.3.3 数据处理
        2.3.4 技术路线
第3章 生物炭理化特征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不同生物炭理化特征
        3.1.1 炭化温度对生物炭pH的影响
        3.1.2 炭化温度对生物炭碳氮磷含量的影响
    3.2 生物炭类型及添加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2.1 生物炭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3.2.2 生物炭对土壤pH的影响
        3.2.3 生物炭对土壤C、N、P含量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生物炭对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4.1 生物炭对白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4.1.1 生物炭类型对白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4.1.2 兴安落叶松、白桦种子单播与混播对白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4.1.3 土壤水分和pH对白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4.2 生物炭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4.2.1 生物炭类型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4.2.2 兴安落叶松、白桦种子单播与混播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4.2.3 土壤水分和pH对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生物炭对白桦和兴安落叶松幼苗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5.1 生物炭对白桦幼苗生长的影响
        5.1.1 生物炭类型对白桦幼苗根茎叶的影响
        5.1.2 生物炭类型对白桦幼苗C、N、P含量的影响
        5.1.3 土壤水分和pH对白桦幼苗生长的影响
    5.2 生物炭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5.2.1 生物炭类型对兴安落叶松幼苗根茎叶的影响
        5.2.2 土壤水分和pH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松嫩平原杨树林分植物多酚与土壤特征耦合关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杨树研究背景
        1.1.1 杨树的概述
        1.1.2 杨树研究现状
    1.2 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及生态意义
        1.2.1 植物多酚的概述
        1.2.2 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及生态意义
    1.3 土壤理化性质概述及与植物的相关性
        1.3.1 土壤理化性质概述
        1.3.2 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的相关性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杨树不同部位多酚优化提取及含量区域差异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1 实验仪器
        2.3.2 实验试剂
    2.4 实验方法
        2.4.1 多酚超声提取工艺流程
        2.4.2 多酚含量的计算
        2.4.3 杨树多酚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2.4.4 数据处理方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5.2 响应面分析及试验结果
    2.6 杨树多酚含量区域差异性
    2.7 本章小结
3 松嫩平原不同区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3.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1 实验仪器
        3.3.2 实验试剂
    3.4 实验方法
        3.4.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5 数据分析
    3.6 结果与讨论
        3.6.1 不同地点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性研究
        3.6.2 不同地点表层土壤物理性质差异性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松嫩平原林分土壤特征、环境因子与杨树多酚耦合关系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数据采集
    4.3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1 实验仪器
        4.3.2 实验试剂
    4.4 实验方法
    4.5 数据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土壤理化性质与杨树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相关性
        4.6.2 环境因子与杨树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4.6.3 林分特征与杨树不同部位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4.6.4 土壤特征、环境因子及林分特征与杨树多酚间耦合关系研究
    4.7 本章小结
5 杨树多酚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仪器与试剂
        5.3.1 实验仪器
        5.3.2 实验试剂
    5.4 实验方法
        5.4.1 杨树多酚的提取
        5.4.2 杨树多酚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研究
        5.4.3 杨树多酚提取物抗菌活性研究
        5.4.4 数据处理方法
    5.5 结果与讨论
        5.5.1 不同区域杨树抗氧化能力差异性研究
        5.5.2 杨树不同部位抗菌能力研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荞麦不同组织部位膳食纤维的组成、理化及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荞麦研究进展
        1.1.1 荞麦简介
        1.1.2 荞麦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1.1.3 荞麦的抗氧化性
        1.1.4 荞麦的降胆固醇作用
        1.1.5 荞麦的降血糖作用
        1.1.6 荞麦的抗癌作用
        1.1.7 荞麦的抗炎作用
    1.2 膳食纤维研究进展
        1.2.1 膳食纤维简介
        1.2.2 膳食纤维的定义
        1.2.3 膳食纤维的分类、来源与组成
        1.2.4 膳食纤维的功能作用
        1.2.5 膳食纤维的合理摄入量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荞麦植株及籽粒不同组织部位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2.2.2 D-荞麦碱的检测
        2.2.3 D-手性肌醇的检测
        2.2.4 酚组成的测定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荞麦不同组织部位膳食纤维含量分析
        2.3.2 荞麦不同组织部位D-荞麦碱含量分析
        2.3.3 荞麦不同组织部位D-手性肌醇含量分析
        2.3.4 荞麦不同组织部位酚组成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荞麦不同组织部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组成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3.2.2 得率的计算
        3.2.3 可溶性膳食纤维纯度测定
        3.2.4 基本成分的测定
        3.2.5 中性单糖组成分析
        3.2.6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3.2.7 总黄酮、总酚含量的测定
        3.2.8 酚组成的测定
        3.2.9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
        3.3.2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分析
        3.3.3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成分分析
        3.3.4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单糖组成
        3.3.5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3.6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总酚总黄酮含量
        3.3.7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酚组成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荞麦不同组织部位可溶性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特性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红外光谱分析
        4.2.2 扫描电镜观察
        4.2.3 原子力显微镜
        4.2.4 X-射线衍射
        4.2.5 白度的测定
        4.2.6 可溶性膳食纤维对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
        4.2.7 可溶性膳食纤维铁还原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4.2.8 可溶性膳食纤维葡萄糖吸附能力的测定
        4.2.9 可溶性膳食纤维a-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
        4.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官能团分析
        4.3.2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微观结构分析
        4.3.3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三维立体结构分析
        4.3.4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晶体结构分析
        4.3.5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白度分析
        4.3.6 荞麦的可溶性膳食纤维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4.3.7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亚铁离子还原能力
        4.3.8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α-淀粉酶抑制能力
        4.3.9 荞麦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葡萄糖吸附能力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杨小舟蛾产卵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杨小舟蛾发生现状
        1.1.2 植物诱导抗虫性研究进展
        1.1.3 杨树抗虫性研究进展
    1.2 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杨小舟蛾产卵对其在不同处理植株上产卵行为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材料
        2.2.2 研究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各处理同笼内植株产卵数量比较
        2.3.2 各处理不同时间段产卵数量比较
        2.3.3 各处理植株产卵数量比较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杨小舟蛾产卵对产卵和邻近植株挥发物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各处理植株的挥发物成分及相对含量
        3.3.2 雄蛾、雌蛾和交配雌蛾对5种挥发物成分的触角电位反应
        3.3.3 挥发物成分处理植株的产卵数量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杨小舟蛾产卵对产卵和邻近植株营养物质及抗性物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各处理的幼虫存活率
        4.3.2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4.3.3 全N、游离氨基酸总量及总糖/全N分析
        4.3.4 单宁含量分析
        4.3.5 总酚含量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产卵和邻近植株在杨小舟蛾产卵后的转录组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转录组测序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5.3.2 基因表达量分析
        5.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3.4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5.3.5 差异表达基因pathway富集分析
        5.3.6 重要防御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讨论
    6.3 主要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喙壳类真菌的研究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蠹虫伴生真菌群落结构的研究
        1.2.3 长喙壳类真菌的致病性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分析和新种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真菌分离和序列比较
        2.2.2 系统发育分析
        2.2.3 形态和分类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2.3.2 落叶松八齿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2.3.3 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伴生长喙壳类真菌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切梢小蠹体表真菌群落组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3.1.3 数据库的构建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数据特征
        3.2.2 体表真菌区系多样性
        3.2.3 体表真菌区系分类鉴定
        3.2.4 影响真菌群落和丰度差异的因素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切梢小蠹伴生长喙壳类真菌致病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2.1 致病性测定
        4.2.2 韧皮部萜烯类挥发物分析
        4.2.3 α-蒎烯和β-蒎烯对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栓皮栎防御策略的纬向分异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物防御及其分类
        1.2.2 植物防御的驱动因素
        1.2.3 植物防御特性纬度变化格局研究进展
        1.2.4 问题与展望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重点解决的总问题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栓皮栎化学防御特性的纬度变化格局Ⅰ——酚类次生产物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研究对象
        2.2.3 栓皮栎天然种群样品采集
        2.2.4 总酚和缩合单宁的测定
        2.2.5 总黄酮的测定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酚类物质在植物各器官的分配
        2.3.2 酚类物质的纬度变化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
        2.3.4 酚类物质在生长季不同时期的变化
    2.4 讨论与小结
        2.4.1 酚类化学防御物质在栓皮栎各器官的分配
        2.4.2 化学防御特性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
        2.4.3 化学防御特性的纬度变化格局
        2.4.4 化学防御特性的季节变化动态
        2.4.5 小结
第三章 栓皮栎化学防御特性的纬度变化格局Ⅱ——挥发性组分分析及对机械损伤的响应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研究对象
        3.2.3 采样方法
        3.2.4 GC-MS检测装置及分析条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栓皮栎枝叶机械损伤前后挥发物主要组成成分比较
        3.3.2 各地理区域栓皮栎枝叶VOCs组分和相对含量比较及随纬度变化格局
    3.4 讨论与小结
        3.4.1 栓皮栎VOCs成分研究
        3.4.2 机械损伤对栓皮栎VOCs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3.4.3 栓皮栎VOCs成分及相对含量对纬度变化格局
        3.4.4 小结
第四章 栓皮栎物理防御特性的纬度变化格局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研究材料
        4.2.3 样品采集
        4.2.4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含量的测定
        4.2.5 叶干物质含量(LDMC)的测定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物理防御特性纬度变化格局
        4.3.2 栓皮栎叶片物理防御与化学防御的关系
    4.4 讨论与小结
        4.4.1 物理防御特性纬度变化格局
        4.4.2 栓皮栎叶片物理防御与化学防御间的权衡关系
        4.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虫食特征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研究对象
        5.2.3 虫食作用的测定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叶片虫食的纬向地理分布格局
        5.3.2 不同地理区域成年树、幼树虫食结构比较
        5.3.3 叶片虫食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防御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研究对象
        6.2.3 植食作用的测定
        6.2.4 气象因子的获取和计算
        6.2.5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防御特性与虫食作用的关系
        6.3.2 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防御特性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
        6.3.3 不同地理种群栓皮栎防御特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
        6.3.4 防御特性与环境变量的冗余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6.4.1 讨论
        6.4.2 小结
第七章 不同地理种源栓皮栎幼苗防御特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研究材料
        7.2.2 实验设计
        7.2.3 总酚、单宁、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7.2.4 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
        7.2.5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7.2.6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的测定
        7.2.7 株高、地径、比叶面积、根冠比以等指标的测定
        7.2.8 相对生长速率的计算
        7.2.9 数据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N、P水平下生长和防御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7.3.2 不同N、P水平下各种源栓皮栎化学防御特性比较
        7.3.3 不同N、P水平下各种源栓皮栎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7.3.4 不同N、P水平下各种源栓皮栎幼苗生长及生物量比较
        7.3.5 不同N、P水平下各种源栓皮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比较
        7.3.6 栓皮栎幼苗化学防御与营养/生长的关系
        7.3.7 栓皮栎幼苗化学防御的纬度特征及其与种源地气候因子的关系
    7.4 讨论与小结
        7.4.1 不同氮、磷水平对栓皮栎幼苗防御特性的影响
        7.4.2 栓皮栎幼苗生长与防御之间的权衡关系
        7.4.3 栓皮栎幼苗化学防御与种源地纬度及气候因子的关系
        7.4.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重金属镉、汞、铅污染对长白落叶松生长及抗虫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来源及特征
        1.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2.3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1.3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1.3.1 镉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1.3.2 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1.3.3 铅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1.4 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抗性研究
    1.5 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
        1.5.1 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迁移
        1.5.2 生物体对重金属的解毒与抗性
    1.6 重金属污染胁迫对林木及害虫的生理生态影响
        1.6.1 重金属污染胁迫对林木的生理生态影响
        1.6.2 重金属污染胁迫对昆虫生理生态的影响
    1.7 本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 重金属污染在长白落叶松针叶内的富集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重金属污染在长白落叶松针叶内的富集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与分析
    2.2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生物量的影响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3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株高的影响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与分析
    2.4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根长的影响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与分析
    2.5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苗地径的影响
        2.5.1 材料与方法
        2.5.2 结果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几种主要防御蛋白活性的影响
    3.1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针叶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1.1 长白落叶松针叶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3.1.2 落叶松针叶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3.2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针叶中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3.2.1 落叶松针叶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3.2.2 落叶松针叶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时序变化
    3.3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针叶中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3.3.1 落叶松针叶内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时序变化
        3.3.2 落叶松针叶内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时序变化
    3.4 重金属污染对长白落叶松针叶中主要防御蛋白活性的主效应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重金属污染物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次生代谢物质积累的影响
    4.1 重金属污染物对落叶松针叶内单宁含量的影响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2 重金属污染物对落叶松针叶内酚酸含量的影响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重金属污染下的长白落叶松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及排毒代谢酶的影响
    5.1 重金属污染下的长白落叶松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2 重金属污染下的长白落叶松对舞毒蛾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重金属污染下的长白落叶松对舞毒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4 重金属污染下的长白落叶松对舞毒蛾体内酸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5.4.1 材料与方法
        5.4.2 结果与分析
    5.5 重金属污染下的长白落叶松对舞毒蛾体内碱性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5.5.1 材料与方法
        5.5.2 结果与分析
    5.6 重金属污染下的长白落叶松对舞毒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活性的影响
        5.6.1 材料与方法
        5.6.2 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重瓣玫瑰诱导抗虫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玫瑰的价值及研究现状
        1.1.1 生物学特性及观赏价值
        1.1.2 经济价值
    1.2 植物的诱导抗虫性
        1.2.1 诱导手段
        1.2.2 诱导的防御反应
    1.3 植物诱导抗性中的信号
    1.4 前景与展望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营养物质的变化
    2.1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数据处理
        2.1.3 结果与分析
    2.2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数据处理
        2.2.3 结果与分析
    2.3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氨基酸的变化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数据分析
        2.3.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2.4.1 可溶性蛋白
        2.4.2 可溶性糖
        2.4.3 氨基酸
    2.5 本章小结
3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防御酶的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诱导处理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机械损伤对重瓣玫瑰叶片PAL活性的影响
        3.2.2 机械损伤对重瓣玫瑰叶片PPO活性的影响
        3.2.3 机械损伤对重瓣玫瑰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次生物质的变化
    4.1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总酚含量的变化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数据分析
        4.1.3 结果与分析
    4.2 机械损伤诱导重瓣玫瑰单宁含量的变化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营养物质的变化
    5.1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数据分析
        5.1.3 结果与分析
    5.2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数据处理
        5.2.3 结果与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可溶性蛋白
        5.3.2 可溶性糖
    5.4 本章小结
6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防御酶的变化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植物材料
        6.1.2 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PAL活性变化
        6.2.2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PPO活性变化
        6.2.3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POD活性变化
    6.3 结论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次生物质的变化
    7.1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总酚含量的变化
        7.1.1 材料与方法
        7.1.2 结果与分析
    7.2 不同化合物诱导重瓣玫瑰单宁含量的变化
        7.2.1 材料与方法
        7.2.2 结果与分析
    7.3 结论与讨论
    7.4 本章小结
8 不同诱导的重瓣玫瑰对双斑萤叶甲解毒酶和取食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8.1.2 试虫虫源及处理
        8.1.3 酶活力测定
        8.1.4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8.1.5 取食面积的测定
    8.2 结果与分析
        8.2.1 不同因子诱导重瓣玫瑰对双斑萤叶甲解毒酶的影响
        8.2.2 不同因子诱导重瓣玫瑰对双斑萤叶甲取食面积的影响
    8.3 结论与讨论
    8.4 本章小结
9 不同处理诱导重瓣玫瑰抗性生理指标及抗虫性综合评价
    9.1 评价方法
        9.1.1 不同处理对重瓣玫瑰抗虫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
        9.1.2 重瓣玫瑰诱导抗虫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机械损伤对重瓣玫瑰抗虫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9.2.2 不同化合物对重瓣玫瑰抗虫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9.2.3 不同处理下重瓣玫瑰的诱导抗虫性的综合评价
    9.3 结论与讨论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兴安落叶松树木中酚类化合物组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水杨酸及剪叶处理对日本落叶松主要防御蛋白的影响[D]. 陈咏梅.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2]目标树经营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胞外酶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于江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3]生物炭对白桦和兴安落叶松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D]. 吴星慧. 沈阳大学, 2021(06)
  • [4]松嫩平原杨树林分植物多酚与土壤特征耦合关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史森.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5]荞麦不同组织部位膳食纤维的组成、理化及功能特性研究[D]. 孟雪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6]杨小舟蛾产卵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诱导抗性研究[D]. 郭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7]针叶林蛀干害虫伴生长喙壳类真菌多样性与致病性研究[D]. 王慧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8]栓皮栎防御策略的纬向分异规律[D]. 王小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9]重金属镉、汞、铅污染对长白落叶松生长及抗虫性的影响[D]. 王皙玮.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5)
  • [10]重瓣玫瑰诱导抗虫性研究[D]. 严俊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兴安落叶松酚类成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